CN212351805U -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 Google Patents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1805U
CN212351805U CN201922365683.1U CN201922365683U CN212351805U CN 212351805 U CN212351805 U CN 212351805U CN 201922365683 U CN201922365683 U CN 201922365683U CN 212351805 U CN212351805 U CN 212351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speed reducer
rotat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56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刚成
李华栋
徐峰
严军辉
张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Shaanxi Dongfang Aviatio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Shaanxi Dongfang Aviatio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Shaanxi Dongfang Aviation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Shaanxi Dongfang Aviatio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56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1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1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1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反力臂以及电机安装壳体,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轴承座、旋转座、轴承、转接套、电机连接架和转接轴,旋转座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形成转动配合,转接套与旋转座对接并固连,电机连接架与转接套插接,转接轴两端分别与电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连接;轴承座与减速器中的外齿圈固联,电机连接架与电机的前端盖固连。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速器外壳能够相对于电机外壳自由转动,因而不用取下反力臂就能将其调整到合适的支撑点上,完成扳手对螺栓的加扭操作,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切换反力臂安装位置的问题,操作方便,工作效率很高。

Description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扭矩扳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背景技术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应用于大扭矩的螺栓拧紧或松懈,反力臂对扳手起到支撑作用,省力,便于加扭操作。现有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反力臂。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外壳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减速器壳体内安装有外齿圈,外齿圈与减速器壳体固连,反力臂套装在外齿圈的外端头。工人在使用该扳手对某一工位的螺栓进行拧紧或松懈时,首先要依据该工位附近反力臂支撑点的位置来调整反力臂在外齿圈端头的安装位置,为的是不仅要使扳手得到稳定支撑,还要便于工人加扭操作。由于减速器的外壳与电机外壳是固定连接的,调整反力臂的安装位置时必须先将反力臂从外齿圈端头取下来,依据反力臂支撑点的位置,目测好反力臂的安装角度后再将反力臂重新套装在外齿圈的外端头。由于加扭工位不同,反力臂支撑点的位置也不同,因此每换一个工位,就需要更换一次反力臂的安装位置。对不同工位的加扭操作,需要工人频繁更换反力臂的安装位置,其工作效率很低,工人也很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在对不同工位的螺栓进行拧紧时或松懈时须取下反力臂更换其安装位置的缺陷,提出一种不用取下反力臂就能将其调整到合适的支撑点上,继而完成扳手对螺栓的加扭操作的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反力臂以及电机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轴承座、旋转座、轴承、转接套、电机连接架和转接轴,其中,旋转座通过套装在轴承座上的轴承与轴承座形成转动配合,转接套与旋转座对接并通过螺钉固连,电机连接架与转接套插接,转接轴位于轴承座的轴线位置,其两端分别与电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轴承座与减速器中的外齿圈固联,所述电机连接架与电机的前端盖固连。
进一步,所述电机安装壳体包括对称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电机安装壳体的前端开口为圆形,前端内壁上设有一个圆周槽,圆周槽内同一径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矩形凸台;所述转接套的外壁一端有一圈台,转接套外壁的同一径线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与所述矩形凸台适配且位置对应;所述转接套与电机安装壳体配合安装,所述圈台与所述圆周槽适配并为间隙配合,所述转接套的外壁与所述电机安装壳体的开口内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转接轴为台阶柱,大径轴端与电机轴连接,小径轴端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减速器与电机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使得减速器外壳能够相对于电机外壳自由转动,因而套装在外齿圈上的反力臂就能够随减速器外壳一起转动任意角度。在使用中,当反力臂与支撑点的位置不太合适时,在不启动电机的情况下,工人用手可轻松的将反力臂转到接近支撑点的位置,然后将扳手头套在螺钉或螺母上对螺栓进行加扭操作。这样就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切换反力臂安装位置的问题,而且容易将扳手手柄位置调整到利于工人把持的空位。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工作效率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旋转组件的剖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中的三个组件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旋转组件中的轴承座部件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旋转组件中的旋转座部件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旋转组件中的转接轴部件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旋转组件中的转接轴部件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旋转组件中的电机连接架部件示意图。
图中:1.减速器,1-1.外齿圈;1-2.减速器输入轴,2.旋转组件,3.电机安装壳体,3-1.开口内壁,3-2.圆周槽,3-3.矩形凸台,4.轴承座,4-1.连接板,4-2.轴台,4-3.卡槽,4-4.螺钉孔,4-5.过轴通孔,5.旋转座,5-1.台阶孔,5-2.螺纹孔,6.轴承,7.挡圈,8.转接轴,8-1.轴向孔,8-2.锁紧机构,9.转接套,9-1.矩形通槽,9-2.内孔,9-3.U型凹口,9-4.沉头螺钉孔,9-5.圈台,10.电机连接架,10-1.筒壁,10-2.凸台,10-3.工艺过孔,10-4.筒底板,10-5.过轴孔,10-6. 沉头螺钉孔,11.电机,12.反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11、减速器1、反力臂12以及电机安装壳体3,减速器1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外齿圈1-1。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特征在于,电机11与减速器1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2。旋转组件2包括轴承座4、旋转座5、轴承6、转接套9、电机连接架10和转接轴8。在旋转组件2中,轴承6的内圈套装在轴承座4上,轴承6的外圈套装在旋转座5内,旋转座5与轴承座4形成转动配合;转接套9与旋转座5对接并通过螺钉固连,电机连接架10与转接套9插接,转接轴8位于轴承座4的轴线位置,转接轴8的两端分别与电机11的输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1-2连接。轴承座4与减速器1中的外齿圈1-1固联,电机连接架10与电机11的前端盖固连。
旋转组件2中各部件的形状和构造如图5至图9所示:
轴承座4上有连接板4-1和轴台4-2,在轴台4-2上设置有卡槽4-3,连接板4-1上均布有四个螺钉孔4-4,轴承座4的轴线位置有过轴通孔4-5;
旋转座5为台阶轴套结构,内孔有台阶孔5-1,台阶轴套的大台阶端面上设有两个螺纹孔5-2,两个螺纹孔5-2分别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
转接轴8为台阶轴,大径轴的端头有轴向孔8-1和锁紧机构8-2;
转接套9的一端有一个圈台9-5,转接套9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矩形通槽9-1,两个矩形通槽9-1分别位于同一径线的两端且垂直穿过圈台9-5,靠近圈台9-5一端内孔9-2的孔壁端头对称分布有两个U型凹口9-3,圈台9-5的端面上设有两个沉头螺钉孔9-4;两个沉头螺钉孔9-4与两个螺纹孔5-2位置对应;
电机连接架10为薄臂圆筒形结构,有筒壁10-1和筒底板10-4,筒壁10-1的沿口外侧有两个凸台10-2,两个凸台10-2与两个U型凹口9-3位置对应,筒壁10-1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工艺过孔10-3,筒底板10-4的中间位置有过轴孔10-5,过轴孔10-5的周围间隔均布有六个沉头螺钉孔10-6。
如图2所示,旋转组件2中各部件的装配关系为:
轴承6压装在旋转座5的内部台阶孔5-1中,压装时轴承端面与台阶孔5-1的底部端面相抵;轴承座4的轴台4-2与轴承6的内孔过渡配合,连接板4-1的内端面与旋转座5的小端面相抵;卡槽4-3上装有挡圈7。上述部件装配好之后,轴承座4被限位于旋转座5上,旋转座5与轴承座4能够相对转动。
转接套9的小端面与旋转座5的大端面相抵,两个沉头螺钉孔9-4与两个螺纹孔5-2对齐,然后用螺钉将转接套9与旋转座5固定连接。
电机连接架10的沿口位置与转接套9的圈台9-5相对,两个凸台10-2对应插入两个U型凹口9-3中,靠近沿口位置的筒壁10-1与内孔9-2形成间隙配合。
转接轴8位于轴承座4和转接套9的轴线位置,转接轴8大径轴端头靠近电机11的输出轴,转接轴8的小径轴端头靠近减速器1的输入轴1-2。
旋转组件2与电机11和减速器1的装配关系为:
旋转组件2中的电机连接架10通过筒底板10-4和沉头螺钉孔10-6,用多个沉头螺钉固定连接在电机11的前端盖上;同时,电机11的输出轴插入转接轴8的轴向孔8-1中,通过锁紧机构8-2将两个轴同轴锁紧。锁紧时,装配工具穿过工艺过孔10-3即可操作。
旋转组件2中的轴承座4通过连接板4-1和螺钉孔4-4,用螺钉与减速器1中的外齿圈1-1固定连接,同时,转接轴8的小径轴端与减速器1的输入轴1-2同轴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电机安装壳体10包括对称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电机安装壳体10的前端开口为圆形,前端内壁上设有一个圆周槽3-2,圆周槽3-2内同一径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矩形凸台3-3。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电机11与电机安装壳体3没有固定连接的情况下,先把旋转组件2与电机11固定连接,再将旋转组件2与电机安装壳体3配合安装,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关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将转接套9装入电机安装壳体3的前端,使转接套9上的两个矩形通槽9-1分别与电机安装壳体3中的两个矩形凸台3-3相配合,圈台9-5位于圆周槽3-2中,然后将左右两半壳体对位并通过螺钉拧紧。装配完成后,圈台9-5与圆周槽3-2形成间隙配合,转接套9的外壁与电机安装壳体3开口内壁3-1形成间隙配合。圆周槽3-2与圈台9-5的配合可以起到旋转组件2与电机安装壳体3的定位作用,并使两者在轴线方向得到限位,矩形通槽9-1防止旋转组件2与电机安装壳体3相对转动。

Claims (3)

1.一种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反力臂以及电机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之间安装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轴承座、旋转座、轴承、转接套、电机连接架和转接轴,其中,旋转座通过套装在轴承座上的轴承与轴承座形成转动配合,转接套与旋转座对接并通过螺钉固连,电机连接架与转接套插接,转接轴位于轴承座的轴线位置,其两端分别与电机轴和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轴承座与减速器中的外齿圈固联,所述电机连接架与电机的前端盖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壳体包括对称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电机安装壳体的前端开口为圆形,前端内壁上设有一个圆周槽,圆周槽内同一径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矩形凸台;所述转接套的外壁一端有一圈台,转接套外壁的同一径线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与所述矩形凸台适配且位置对应;所述转接套与电机安装壳体配合安装,所述圈台与所述圆周槽适配并为间隙配合,所述转接套的外壁与所述电机安装壳体的开口内壁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轴为台阶柱,大径轴端与电机轴连接,小径轴端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
CN201922365683.1U 2019-12-25 2019-12-25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Active CN212351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5683.1U CN212351805U (zh) 2019-12-25 2019-12-25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5683.1U CN212351805U (zh) 2019-12-25 2019-12-25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1805U true CN212351805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5683.1U Active CN212351805U (zh) 2019-12-25 2019-12-25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1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43894A1 (en) Hand-Held Tool and Clamping Device Thereof
CN210046595U (zh) 一种活动弯头装配工装
CN212351805U (zh) 带反力臂的电动扭矩扳手
CN201871928U (zh) 汽车离合器片安装定位器
CN210791022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使用该夹持装置的机械臂
CN216990915U (zh) 一种用于铣床加工的夹具
CN215037074U (zh) 一种紧配安装压入装置
CN215942154U (zh) 机械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09887051U (zh) 偏心螺栓锁止装置
CN211444335U (zh) 玻璃胶片辊筒固定装置
CN209831580U (zh) 一种手动转台
CN112894710A (zh) 一种紧配安装压入装置
CN219465001U (zh) 可多角度调节的放电加工治具
CN207359010U (zh) 一种可旋转的发动机维修架
CN209774541U (zh) 差速器调整环拧紧扭矩控制装置
CN109676168B (zh) 一种三爪定心装置
CN220313223U (zh) 一种制动器滑动轴承及垫环拆装工装
CN218362515U (zh) 珩齿机用齿轮定位装置
CN209919696U (zh) 一种螺母固定装置
CN213259192U (zh) 一种用于高低压供配电系统安装用螺丝拆装工具
CN220516669U (zh) 一种长度可调型扳手
CN204800593U (zh) 一种能装配附件的电动工具
CN218964638U (zh) 一种螺丝锁附机配套工装
CN213438427U (zh) 一种可提高装夹效率的钻孔夹具
CN210589088U (zh) 一种机床主轴用螺母的锁紧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