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6606U -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6606U
CN212346606U CN201922393509.8U CN201922393509U CN212346606U CN 212346606 U CN212346606 U CN 212346606U CN 201922393509 U CN201922393509 U CN 201922393509U CN 212346606 U CN212346606 U CN 212346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axial direction
proximal end
driving
mov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35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梁伟林
张庭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35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6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6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6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包括夹头组件、套设于夹头组件外的压杆组件,以及驱动夹头组件及压杆组件沿轴向移动的驱动组件,夹头组件包括夹头,压杆组件包括套设于夹头外的压杆,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夹头沿轴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夹头具有弹性,初始状态时,夹头远端容纳穿设有缝合线的锁钉,夹头靠近压杆的部分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向外倾斜;第一驱动件拉动夹头相对于压杆沿轴向向近端移动,压杆抵压夹头,迫使夹头压迫锁钉变形以锁紧穿设于锁钉内的缝合线。相比现有技术,该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能够减少驱动力的损耗、确保缝合线被锁钉可靠地锁紧。

Description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中经常需要对缝合线进行打结并固定的操作步骤,传统外科手术是在开刀直视条件下操作,通常由医生手动打结。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微创手术及介入手术日益普遍,例如腔镜下手术、经导管介入手术等,这些手术只需在患者身体上切开较小的操作窗口,由此将内窥镜或介入导管等器械伸入患者体内,到达预定位点进行治疗。在这类手术中,如需对患者体内的缝合线进行打结或固定操作,通常需要操作者通过所述较小的操作窗口在患者体外进行操作来对患者体内的缝合线进行打结或固定,这就需要用到缝合线锁结装置。
现有的一种缝合线锁结装置,通过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锁钉及与锁钉配套并对锁钉施加压力、迫使锁钉变形的夹头来固定穿设在锁钉内腔中的缝合线,这种缝合线锁结装置通常通过操作手柄来向远端推动一柔性部件来驱动夹头压迫锁钉。当这类驱动方式的缝合线锁结装置应用于介入式远程操作时,为配合人体管腔的生理解剖结构,缝合线锁结装置的夹头与手柄之间的管体及设于管体内的部件必需具有一定的柔性。然而,由于采用柔性部件直接向远端推动来抵推夹头实现锁紧缝合线,推力在该柔性部件上传递的过程中,柔性部件易弯曲打折,推力作为驱动力会被极大的损耗,推力无法有效传递到该柔性部件远端,造成夹头不能够有效压迫锁钉,从而不能保证缝合线被锁钉可靠地锁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锁结装置,该锁结装置能够以拉力为驱动力,相比现有技术减少驱动力的损耗、确保缝合线被锁钉可靠地锁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包括夹头组件、套设于夹头组件外的压杆组件,以及驱动夹头组件及压杆组件沿轴向移动的驱动组件,夹头组件包括夹头,压杆组件包括套设于夹头外的压杆,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夹头沿轴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初始状态时,夹头内容纳穿设有缝合线的锁钉,夹头靠近压杆的部分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向外倾斜;第一驱动件拉动夹头相对于压杆沿轴向向近端移动,压杆抵压夹头,迫使夹头压迫锁钉变形以锁紧穿设于锁钉内的缝合线。
优选地,所述夹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夹头的近端固定连接的内拉芯杆,所述内拉芯杆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拉芯杆的近端的第一移动块及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块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旋转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及传动,所述第一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块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块沿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述压杆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杆的近端的内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沿轴向延伸,所述内拉芯杆沿轴向活动穿过所述压杆并活动穿设于所述内支撑管的内腔,所述内拉芯杆的近端延伸出所述内支撑管的近端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压杆沿轴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的近端的第二移动块及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块沿轴向移动的第二旋转部。
优选地,所述压杆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于所述内支撑管外沿轴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近端,所述支撑杆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移动块与所述第二旋转部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及传动,所述第二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块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移动块沿轴向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手柄,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手柄的近端,所述手柄的近端内沿轴向固设第一导杆,所述第一移动块沿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并朝第二连接块近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沿轴向固设第二导杆,所述第二移动块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
优选地,所述压杆包括套设于所述内拉芯杆外的连接块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沿轴向朝远端延伸的压杆体,所述压杆体的远端向内凸设抵顶块,所述夹头被拉动沿轴向向近端移动,所述抵顶块抵压所述夹头以压迫锁钉变形。
优选地,所述压杆组件还包括于所述压杆体对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远端的切线件,所述夹头邻近所述切线件的一侧开设过线孔供所述缝合线穿过。
优选地,所述夹头对应所述切线件设置切线槽,所述切线件的远端插入所述切线槽时切断所述缝合线。
优选地,所述内支撑管包括螺旋结构或编织网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夹头及所述压杆外的套筒,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之间的外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活动穿设于所述外支撑管内,所述压杆远离所述夹头的一侧贴合或趋近所述套筒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管包括螺旋结构或编织网结构。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内腔的近端设置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套筒近端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用于限定所述压杆的近端极限位置。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还包括自所述止挡环的远端沿轴向朝远端延伸的止挡片,所述止挡片用于限定所述夹头的近端极限位置。
优选地,所述夹头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相互适配的凹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支撑管为采用丝材螺旋缠绕成螺旋结构的管体,所述丝材的丝径范围为0.35mm~0.6mm,螺距范围为0.35mm~0.6mm,相邻的丝材的间隙范围为0.03mm~0.1mm
优选地,所述内支撑管为采用丝材螺旋缠绕成螺旋结构的管体,所述丝材的丝径范围为0.2mm~0.5mm,螺距范围为0.2mm~0.55mm,相邻的丝材的间隙范围为0mm~0.15mm。本申请提供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包括用于压迫锁钉的夹头、套设于夹头外的压杆,第一驱动件向近端拉动夹头使得夹头相对于压杆朝近端移动,从而夹头抵顶压杆,压杆抵压夹头,使所述夹头发生变形而压迫锁钉变形,以锁紧穿设于锁钉的空腔内的缝合线。由于采用向近端拉动来驱动所述夹头组件沿轴向朝近端移动来实现锁紧缝合线,拉力在所述夹头组件上传递的过程中损耗较少,拉力能有效传递到所述夹头,以确保夹头能够有效压迫锁钉,从而能保证缝合线被锁钉可靠地锁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夹头组件所挤压的锁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锁钉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套筒内的止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套筒、外支撑管及部分手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夹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夹头组件与第一移动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夹头组件与第一移动块的剖视图。
图12是图9中的夹头组件与图7中的止挡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压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压杆组件与第二移动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压杆组件与第二移动块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0中的夹头组件及第一移动块和图14中的压杆组件及第二移动块与手柄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手柄上安装第一旋转部及第二旋转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提供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用于病变三尖瓣的瓣膜修复过程的示意图。
图21、图23及图2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用于固定缝合线在锁钉内的过程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图23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26是图25中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27是图20中XXV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方位定义:为了描述清晰,以下将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远端”;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上述定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用于缝合线与锁钉300的锁结,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包括夹头组件20、套设于夹头组件20外的压杆组件40、以及驱动夹头组件20及压杆组件40沿轴向移动的驱动组件60、套设于所述压杆组件40外的外套组件80,以及连接于外套组件80近端的手柄90,驱动组件60设置于手柄90上。夹头组件20包括夹头22,压杆组件40包括套设于夹头22外的压杆42,驱动组件20包括驱动夹头22沿轴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62及驱动压杆42沿轴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64;初始状态时,夹头22内容纳穿设有缝合线的锁钉,夹头22靠近压杆42的部分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向外倾斜;第一驱动件62拉动夹头22相对于压杆42沿轴向向近端移动,夹头22抵顶压杆42,压杆42抵压夹头22,迫使夹头22压迫锁钉300变形以锁紧穿设于锁钉300内的缝合线。由于采用向近端拉动来带动夹头组件20沿轴向朝近端移动以实现锁紧缝合线,拉力在夹头组件20上传递的过程中,夹头组件20及压杆组件40不易因受到拉力而弯曲打折,拉力的损耗较少,因此,拉力能有效传递到夹头22,确保夹头22能够有效压迫锁钉300,从而能保证缝合线被锁钉300可靠地锁紧。
请参阅图4及图5,锁钉300的穿线腔301沿轴向穿通锁钉300相对的两端,穿线腔301用于容纳并通过缝合线。锁钉300受到机械外力作用时可被压瘪,以将缝合线固定在锁钉300的穿线腔301中。锁钉300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圆柱形、棱柱形、椭圆形等,只要具有穿线腔301用于容纳缝合线即可。本实施例中,锁钉300采用中空的圆柱形以减小压握阻力并避免划伤人体组织。锁钉300的远端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锁钉300中部横截面的面积,即锁钉300的远端外壁径向凸设环形的圆台303。锁钉300的穿线腔301远端开口与圆台303的远端面之间光滑过渡,避免二者之间的连接处切割缝合线或划伤患者身体内部组织。穿线腔301远端开口与圆台303的远端面之间设置弧形过渡面305,圆台303的外周面的近端边缘及远端边缘均设置倒角,以避免圆台300的近端边缘及远端边缘划伤患者身体内部组织。优选的,圆台303的外周面的近端边缘及远端边缘均倒圆角。锁钉300由不锈钢、纯钛、镍钛、钴铬合金等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优选由纯钛或不锈钢制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被压握后的锁钉300与缝合线之间的连接力,可以在锁钉300的穿线腔301设置至少一对互锁结构,例如,在穿线腔301相对的两个位置,分别设置凸起的锁台和凹入的锁孔,当锁钉300受到外部的压握力作用,开始变形时,凸起的锁台被压入凹入的锁孔中,当锁钉300继续变形,锁台和锁孔同时变形直至无法分离,此时,缝合线被牢固地固定在锁钉300的穿线腔301中。
为了提高被压握后的锁钉300与缝合线之间的连接力,还可以在穿线腔301的内周面上设置防滑结构,如在穿线腔301的内周面上设置防滑纹或粗糙处理,在锁钉300受到外部的压握力作用变形后,缝合线与穿线腔301的内周面的摩擦力增大,使缝合线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在锁钉300的穿线腔301中。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及图6至图8,外套组件80包括围设于夹头22及压杆42外的套筒82,固定连接于套筒82的近端与手柄90的远端之间的外支撑管84,以及设置于套筒82的内腔的近端的止挡件86。内支撑管44及支撑杆46活动穿设于外支撑管84内,压杆42远离夹头22的一侧贴合或趋近套筒82的内表面。
如图6所示,套筒82包括两端开通的远端外管821及覆盖于远端外管821远端的端盖823。外管821的周壁邻近远端处开设穿线槽824,穿线槽824穿通远端外管281的内腔,穿线槽824沿轴向延伸。端盖823的远端开设连通远端外管821的内腔的通孔825,锁钉300能经通孔825插入远端外管821的内腔。具体的,端盖823包括圆形的盖板8231及设置于盖板8231周缘的环形的连接板8233,连接板8233固定连接远端外管821的远端,通孔825轴向开设于盖板8231的中部。止挡件86固定连接于远端外管821的内腔壁的近端。
如图7所示,止挡件86包括固定连接套筒82近端的止挡环862及自止挡环862的远端面的边缘沿轴向朝远端延伸的止挡片864,止挡环862用于限定压杆42的近端极限位置,即压杆42被拉动至接触所述止挡环862时便不能继续向近端移动;止挡片864用于限定夹头22的近端极限位置,即夹头22被拉动至接触所述止挡片864时便不能继续向近端移动。具体的,止挡环86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于远端外管821的内腔壁,止挡环862的内周面上开设相对的两个导滑槽8621,每一导滑槽8621穿通止挡环862的近端面及远端面;止挡环862的远端面设置有相对的两个所述止挡片864,两个止挡片864位于导滑槽8621相对的两侧,每一止挡片864面朝止挡环862的内腔的侧面为平行于轴向的平面,每一止挡片864背离止挡环862的内腔的外侧面为贴合于远端外管821的内腔壁的圆弧面。
如图8所示,外支撑管84的远端固定连接于套筒82近端,外支撑管84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手柄90的远端,外支撑管84的内腔连通止挡件86的内腔。外支撑管84是具有一定支撑力的管体,优选激光切割外管、螺旋结构或编织网结构等管体。本实施例中,外支撑管84采用丝材螺旋缠绕成螺旋结构的管体,外支撑管84的参数:丝材的丝径范围为0.35mm-0.6mm,螺距范围为0.35mm-0.6mm,相邻的丝材的间隙范围为0.03mm-0.1mm。外支撑管84可以由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外支撑管84的丝材采用不锈钢丝。外支撑管84能够在压杆42被向近端拉动时为套筒82及止挡件86提供支撑力,防止套筒82及夹头22向近端移动。
如图2、图9至图12所示,夹头组件20还包括与夹头22的近端固定连接的内拉芯杆24,内拉芯杆24沿轴向方向延伸,第一驱动件62包括固定连接于内拉芯杆24的近端的第一移动块621及驱动第一移动块621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旋转部623。
具体的,夹头22包括一体成型且近端连接的第一夹头221及第二夹头223,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之间具有容置槽224,容置槽224用于收纳锁钉300。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头221由具有弹性的硬质材料制成,当第一旋转部623驱动第一移动块621沿轴向朝近端移动时,第一移动块621带动夹头组件20沿轴向朝近端移动,使第一夹头221滑动地抵顶压杆42,从而使第一夹头221发生弹性变形朝第二夹头223靠拢,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能挤压锁钉300,使锁钉300变形以锁紧缝合线。当拉力消失后,具有弹性的第一夹头221回弹,从而松开变形后的锁钉300。为了便于加工,第二夹头223与第一夹头221采用相同材料制成;优选地,第二夹头223也采用具有弹性的硬质材料制成,以利于锁钉300的脱离。
第一夹头221包括连接于第二夹头223的近端的第一夹片2211,第一夹片2211沿轴向朝远端延伸,第一夹片2211背离第二夹头223的一侧设置倾斜的导滑面2212,导滑面2212位于第一夹头221的远端并向远离容置槽224的一侧倾斜延伸。具体的,第一夹片2211远端的厚度大于近端的厚度,即第一夹片2211的远端形成凸块,导滑面2212设置于所述凸块的外侧面。夹头22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相互适配的凹凸结构,具体地,第一夹头221面朝第二夹头223的侧面邻近远端处设置第一咬合部2214,第一咬合部2214包括若干齿槽,每一齿槽沿大致垂直于轴向方向延伸。
第二夹头223包括连接于第一夹片2211近端的第二夹片2231,第二夹片2231与第一夹片2211间隔相对设置,第二夹片2231向远端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一夹片2211向远端延伸的长度,第二夹头223面朝第一夹头221的侧面邻近远端处设置第二咬合部2234。具体的,第二咬合部2234位于第二夹片2231面朝第一夹头221的侧面邻近远端处,第二咬合部2234包括若干齿槽,第二咬合部2234的每一齿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咬合部2214的齿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当第一夹头221相对于第二夹头223靠拢后,第一咬合部2214与第二咬合部2234错位并能相互啮合,因此,第一咬合部2214与第二咬合部2234将放置于容置槽224内的锁钉300挤压成具有曲率的形状。第二夹片2231背朝第一夹头221的侧面的近端设置水平的导滑面2235。导滑面2235上开设连通容置槽224的过线孔2236,过线孔2236邻近第二咬合部2234的近端,便于穿过锁钉300后的缝合线自过线孔2236穿出。夹头22对应切线件47设置切线槽2238,切线件47的远端插入切线槽2238时切断缝合线;具体地,第二夹片2231背朝第一夹头221的侧面靠近过线孔2236的远端设置切线槽2238,切线槽2238沿垂直于轴向方向穿通第二夹片2231相对的两侧面。第二夹头223的远端面的中部开设定位口2239,定位口2239用于定位锁钉300的圆台303。使用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时,夹头22被拉至抵接止挡片864时便被限位不能继续向近端移动,从而在压杆42被拉动向近端后撤时,夹头22保持不动。
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的连接处的近端面设置连接筒225,连接筒225沿轴向方向延伸,内拉芯杆24的远端固定插接于连接筒225内。内拉芯杆24具有一定的柔性,优选由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材料制成。第一移动块621为刚性件,优选由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内拉芯杆24为不锈钢棒,第一移动块621由不锈钢制成,内拉芯杆24近端与第一移动块621固定连接。内拉芯杆24也可以由多股不锈钢丝编织或加捻制成。内拉芯杆24虽然具有柔性,但是其受拉力时会趋向伸直,使拉力得以有效、顺畅地传递,夹头组件20受拉而相对压杆42向近端移动,压杆42能够充分压迫夹头22,使得锁钉300被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充分压瘪,从而缝合线被锁钉300牢靠地锁紧、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头221的近端与第二夹头223的近端可通过转轴连接,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持于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之间,迫使第一夹头221的远端与第二夹头223的远端分离以形成容置槽224。由于弹性件会驱使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的接近或分离,因此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的本体可以采用硬度较高的非弹性材料制成,以提高对锁钉300的压握力。
如图2-图3、图13至图15所示,压杆组件40还包括固定连接压杆42的近端的内支撑管44及至少一支撑杆46,内支撑管44及支撑杆46均沿轴向延伸,压杆42沿轴向开设导滑孔420,导滑孔420沿轴向连通内支撑管44的内腔。第二驱动件64包括固定连接内支撑管44及至少一支撑杆46近端的第二移动块641,以及驱动第二移动块641沿轴向移动的第二旋转部643。内拉芯杆24沿轴向活动穿过压杆42并活动穿设于导滑孔420及内支撑管44的内腔,内拉芯杆24的近端延伸出内支撑管44的近端以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块621。
压杆42包括滑动地套设于内拉芯杆24外的连接块423、设置于连接块423远端用于沿轴向滑动地抵接于第一夹头221的导滑面2212的压杆体421,以及设置于连接块423近端的固定筒425,压杆体421位于连接块423径向的一侧。导滑孔420沿轴向开设于连接块423,导滑孔420穿通连接块423的远端面及近端面,且导滑孔420连通固定筒425的内腔。压杆体421面朝导滑孔420的一侧远离连接块423的端部设置弧形的助滑面4210,助滑面4210用于滑动地抵接第一夹头221的导滑面2212。具体的,压杆体421远离连接块423的一端凸设抵顶块,助滑面4210设置于所述抵顶块面朝导滑孔420的侧面。本实施例中,连接块423是圆柱块,导滑孔420沿所述圆柱块的轴心线延伸,压杆体421的外侧面与连接块423的外侧面共面。套筒82内表面贴合或趋近于压杆体421的外侧面,以防止所述夹头22被向近端拉动时将所述压杆体421大幅度向外撑开,导致压杆体421不能与夹头22之间产生足够大的抵顶力。
内支撑管44的远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筒425的近端,内支撑管44的内腔沿轴向连通固定筒425的内腔。内支撑管44是具有一定支撑力的管体,优选激光切割外管、螺旋结构或编织网结构等管体。本实施例中,内支撑管44采用丝材螺旋缠绕成螺旋结构的管体,内支撑管44的外径小于外支撑管84的内径,内支撑管44的参数:丝材的丝径范围为0.2mm-0.5mm,螺距范围为0.2mm-0.55mm,相邻的丝材的间隙范围为0mm-0.15mm。如图15所示,内支撑管44近端与第二移动块641的远端固定连接,内支撑管44可以采用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内支撑管44的丝材采用不锈钢丝。内支撑管44能够在夹头22向近端移动时向压杆42提供支撑力,防止压杆42向近端移动。
支撑杆46为具有一定柔性的芯棒,优选的,支撑杆46可以由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6采用不锈钢,优选的,压杆组件40包括间隔平行的两根支撑杆46,两根支撑杆46分别位于内支撑管44外相对的两侧,每一支撑杆46的远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块423的近端,支撑杆46的近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块641,两根支撑杆46可滑动地收容于止挡环862的两个导滑槽8621内。支撑杆46虽然具有柔性,但是支撑杆46受拉力时会趋向伸直,拉力得以有效、顺畅地传递,压杆42受拉相对夹头组件20向近端移动,压杆42能够放开松夹头22,夹头22自身弹性恢复形变,使得锁钉300被夹头22释放,从而锁钉300从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之间脱出。
压杆组件40还包括位于压杆体421对侧、与连接块423的远端固定连接的切线件47,当压杆组件40套设于夹头组件20上时,切线件47可滑动地贴合于第二夹片2231的导滑面2235,夹头22相对于压杆42向近端移动,夹头22挤压锁钉300变形以锁固缝合线的过程中,切线件47相对于夹头22滑动而插入切线槽2238内,以切断穿过过线孔2236的缝合线。具体的,切线件47固定于连接块423背离压杆体421的一侧,连接块423的远端对应压杆体421的一侧设置有一刀片安装位4230,切线件47的近端固定安装于刀片安装位4230,切线件47的远端设置尖锐的刀刃。
请一并参阅图2、图16及图17,第一移动块621与第一旋转部623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及传动,第一旋转部623相对于第一移动块621旋转以带动第一移动块621沿轴向移动,所述螺纹的轴心线与内拉芯杆24的轴心线平行;优选的,所述螺纹的轴心线与内拉芯杆24的轴心线共线。具体的,第一旋转部623相对于第一移动块621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带动第一移动块621向近端移动,第一移动块621通过内拉芯杆24拉动夹头22向近端移动;第一旋转部623相对于第一移动块621沿第二方向转动能带动第一移动块621向远端移动,第一移动块621通过内拉芯杆24带动夹头22向远端移动而复位。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即若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块621包括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轴心线与内拉芯杆24的轴心线平行,第一旋转部623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外的第一旋转筒,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内周面设置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内腔沿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移动块621沿轴向移动的长度。第一旋转部623的近端边缘设置凸缘6233,手握凸缘6233方便转动第一旋转部623。
第二移动块641与第二旋转部643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及传动,第二旋转部643相对于第二移动块641旋转以带动第二移动块641沿轴向移动;所述螺纹的轴心线与内支撑管44的轴心线平行,优选的,所述螺纹的轴心线与内支撑管44的轴心线共线。具体的,第二旋转部643相对于第二移动块641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带动第二移动块641向近端移动,第二移动块641通过内支撑管44及支撑杆46拉动压杆42向近端移动;第二旋转部643相对于第二移动块641沿第二方向转动能带动第二移动块641向远端移动,第二移动块641通过内支撑管44及支撑杆46带动压杆42向远端移动而复位。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即若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块641包括第二丝杆,第二旋转部643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外的第二旋转筒,所述第二旋转筒的内周面设置与所述第二丝杆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旋转筒的内腔沿轴向的长度大于第二移动块641的长度。第二旋转部643的外周面沿周向设置一圈防滑纹,手握所述防滑纹能方便转动第二旋转部643。
如图2、图16及图17所示,手柄90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块92及间隔位于第一连接块92近端的第二连接块94,第一驱动件62设置于手柄90的第二连接块94的近端,第二驱动件64位于第一连接块92与第二连接块94之间。第一连接块92的中部沿轴向开设第一通槽920,第一通槽920用于内支撑管44及支撑杆46沿轴向可滑动地穿插,外支撑管84的近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通槽920的远端;第二连接块94的中部沿轴向开设第二通槽940,第二通槽940用于内拉芯杆24沿轴向可滑动地穿插,第一通槽920的中心线与第二通槽920的中心线共线。手柄90的近端内沿轴向固设第一导杆942,第一移动块621沿轴向滑动套设地第一导杆942上。优选地,第二连接块94的近端间隔设置至少两根第一导杆942,两根第一导杆942位于第二通槽940相对的两侧;每一第一导杆942沿轴向延伸,第一移动块621沿轴向开设对应两根第一导杆942的两个通孔6212。第一移动块621的两个通孔6212可滑动地套设于至少两根第一导杆942上,以使第一移动块621只能沿轴向滑动,防止第一移动块621转动。每一第一导杆942的远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94,两根第一导杆942的近端设置止挡片944,即止挡片944固定连接于两根第一导杆942的近端,止挡片944能防止第一移动块621脱离第一导杆942。
第一连接块92与第二连接块94之间沿轴向固设第二导杆922,第二移动块641轴向滑动套设在第二导杆92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92与第二连接块94之间沿轴向固设至少两根第二导杆922,第二移动块641轴向滑动套设在两根第二导杆922上。具体的,第二移动块641沿轴向开设对应两根第二导杆922的两个通孔6412,第二移动块641通过两个通孔6412可滑动地套设于至少两根第二导杆922上,以使第二移动块641只能沿轴向滑动,防止第二移动块641转动。两根第二导杆922位于第一通槽920相对的两侧,每一第二导杆922的近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94,每一第二导杆922的远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92上。
第一旋转部623的远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块94的近端,第一旋转部623相对于第二连接块94转动,以带动第一移动块621沿第一导杆942在第一旋转部623内移动;第二旋转部64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连接块92与第二连接块94之间,第二旋转部643相对于第一连接块92转动,以带动第二移动块641沿第二导杆922在第二旋转部643内移动。
请参阅图18至图27,以下以三尖瓣的瓣膜修复术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的使用过程。
三尖瓣为右心房(简称:RA)和右心室(简称:RV)之间的单向“阀门”,可以保证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正常健康的三尖瓣具有多根腱索。三尖瓣的瓣叶分为前叶、后叶和隔叶,右心室处于舒张状态时,三者处于张开状态,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右心室;右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腱索被拉伸,保证瓣叶不会被血流冲到心房侧,前叶、后叶和隔叶闭合良好,从而保证血液从右心室经过肺动脉瓣(简称:PV)流向肺动脉。若三尖瓣出现病变,当右心室处于收缩状态时,三尖瓣不能像正常状态时恢复完全关闭状态,而是出现关闭不全现象,血流的冲力会进一步导致瓣叶脱入右心房,造成血液返流。针对三尖瓣返流,可采用介入方式向各个瓣叶植入缝合线,然后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结装置将各个瓣叶上的缝和线锁结在一起,以实施缘对缘修复,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如图18所示,首先向患者的三尖瓣的前叶、后叶和隔叶分别植入一根或多根带有弹性垫片501的缝合线500,缝合线500与瓣叶之间的点接触被转变为弹性垫片501与瓣叶之间的面接触,可有效降低瓣叶撕裂的风险;
第二步:如图19、图21-图22所示,在患者体外把三个瓣叶上的多根缝合线500均穿入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的锁钉300的穿线腔301中,并将缝合线500近端依次经过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的锁钉300的穿线腔301、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之间的容置槽224及过线孔2236,从套筒82的穿线槽824穿出;
第三步:如图19、图21-图22所示所示,借助调弯鞘管(图未示出)将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远端经股静脉推入心脏右心房,向三尖瓣的瓣叶移动靠近,同时拉动缝合线500,直至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远端在右心房内到达预定位置;
第四步:分别调节前、后以及隔叶三个瓣叶缝合线500的松紧度,同时通过超声确定三尖瓣返流最轻的状态,当到达该状态时,停止调节并保持三组缝合线500的松紧状态,即,保持三尖瓣的前叶、后叶和隔叶之间的相对位置;
第五步:如图23及图24所示,驱动手柄90上的第一旋转部623转动,第一旋转部623的内螺纹传动使第一移动块621沿着轴向向近端移动,从而通过内拉芯杆24拉着夹头22沿轴向向近端移动,夹头22沿轴向近端移动时,压杆42相对夹头22向远端移动,压杆42的压杆体421持续抵压夹头22上的导滑面2212,使得夹头22的第一夹头221向第二夹头223靠拢,第一咬合部2214与第二咬合部2234压握位于容置槽224内的锁钉300,直至锁钉300变形,将锁钉300中的缝合线500固定在一起,同时,切线件47的刀刃顶到第二夹头223的切线槽2238,切线件47顺利切断锁钉300近端侧的三组缝合线500,然后将这三组多余的缝合线500经锁接路径抽出患者体外;
第六步:如图25与图26所示,驱动手柄90上的第二旋转部643转动,第二旋转部643的内螺纹传动使第二移动块641沿着轴向近端移动,从而通过内支撑管44及支撑杆46拉着压杆42沿轴向近端移动,由于夹头22受止挡件86的止挡片864限位而静止,压杆42相对夹头22沿轴向向近端移动,压杆体421持续从第一夹头221上的导滑面2212释放抵压力,直到第一夹头221与第二夹头223通过自身的弹力回弹至初始位置,即第一咬合部2214与第二咬合部2234相互远离而解除对锁钉300的挤压,变形后的锁钉300自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的端盖823的通孔825解脱,与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分离;
第七步:请参见图27,将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远端撤出患者体外,锁钉300留在患者体内,此时锁钉300将分别穿过前叶、后叶和隔叶的三组缝合线500被锁钉300锁紧、固定在一起,三尖瓣的前叶、后叶和隔叶完成修复。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仅以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用于进行介入式的三尖瓣修复过程为例来说明其使用过程,该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也可用于其他手术过程中的缝合线的锁紧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如:
经股静脉-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二尖瓣的路径进行介入式二尖瓣修复手术;
经股动脉-主动脉弓-主动脉瓣-左心室-二尖瓣的路径进行介入式二尖瓣修复手术;
经颈静脉-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二尖瓣的路径进行介入式二尖瓣修复手术。
也适用于如下场景:经颈静脉-右心房-三尖瓣的路径进行介入式三尖瓣修复手术。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在患者体外操作该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100将植入在瓣叶上的缝合线500通过锁钉300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头221与套筒82之间通过沿轴向延伸的导槽及导条连接,以确保夹头22在套筒82内仅沿轴向滑动而不发生转动;具体的,第一夹头221的外壁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导条,套筒82的内周面对应导条设置导槽;或者第一夹头221的外壁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导槽,套筒82的内周面设置对应导槽的导条,导条能在导槽内沿轴向滑动。压杆42与套筒82之间通过沿轴向延伸的导槽及导条连接,以确保压杆42在套筒82内仅沿轴向移动而不发生转动。具体的,压杆42的外壁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导条,套筒82的内周面对应导条设置导槽;或者压杆42的外壁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导槽,套筒82的内周面设置对应导槽的导条,导条能在导槽内沿轴向滑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组件、套设于所述夹头组件外的压杆组件,以及驱动所述夹头组件及所述压杆组件沿轴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夹头组件包括夹头,所述压杆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夹头外的压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夹头沿轴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夹头具有弹性,初始状态时,所述夹头远端容纳穿设有缝合线的锁钉,所述夹头靠近所述压杆的部分自近端至远端逐渐向外倾斜;所述第一驱动件拉动所述夹头相对于所述压杆沿轴向向近端移动,所述压杆抵压所述夹头,迫使所述夹头压迫锁钉变形以锁紧穿设于所述锁钉内的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夹头的近端固定连接的内拉芯杆,所述内拉芯杆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拉芯杆的近端的第一移动块及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块沿轴向移动的第一旋转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及传动,所述第一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块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移动块沿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杆的近端的内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沿轴向延伸,所述内拉芯杆沿轴向活动穿过所述压杆并活动穿设于所述内支撑管的内腔,所述内拉芯杆的近端延伸出所述内支撑管的近端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压杆沿轴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管的近端的第二移动块及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块沿轴向移动的第二旋转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于所述内支撑管外沿轴向延伸,所述支撑杆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近端,所述支撑杆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块与所述第二旋转部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及传动,所述第二旋转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移动块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移动块沿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手柄的近端,所述手柄的近端内沿轴向固设第一导杆,所述第一移动块沿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并朝第二连接块近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沿轴向固设第二导杆,所述第二移动块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包括套设于所述内拉芯杆外的连接块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沿轴向朝远端延伸的压杆体,所述压杆体的远端向内凸设抵顶块,所述夹头被拉动沿轴向向近端移动,所述抵顶块抵压所述夹头以压迫锁钉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组件还包括于所述压杆体对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远端的切线件,所述夹头邻近所述切线件的一侧开设过线孔供所述缝合线穿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对应所述切线件设置切线槽,所述切线件的远端插入所述切线槽时切断所述缝合线。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管包括螺旋结构或编织网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夹头及所述压杆外的套筒,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之间的外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活动穿设于所述外支撑管内,所述压杆远离所述夹头的一侧贴合或趋近所述套筒的内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管包括螺旋结构或编织网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腔的近端设置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套筒近端的止挡环,所述止挡环用于限定所述压杆的近端极限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还包括自所述止挡环的远端沿轴向朝远端延伸的止挡片,所述止挡片用于限定所述夹头的近端极限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相对的两内侧分别设置相互适配的凹凸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管为采用丝材螺旋缠绕成螺旋结构的管体,所述丝材的丝径范围为0.35mm~0.6mm,螺距范围为0.35mm~0.6mm,相邻的丝材的间隙范围为0.03mm~0.1mm。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管为采用丝材螺旋缠绕成螺旋结构的管体,所述丝材的丝径范围为0.2mm~0.5mm,螺距范围为0.2mm~0.55mm,相邻的丝材的间隙范围为0mm~0.15mm。
CN201922393509.8U 2019-12-26 2019-12-26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Active CN212346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3509.8U CN212346606U (zh) 2019-12-26 2019-12-26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3509.8U CN212346606U (zh) 2019-12-26 2019-12-26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6606U true CN212346606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3509.8U Active CN212346606U (zh) 2019-12-26 2019-12-26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6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92656A1 (en) Device for heart repair
JP5646333B2 (ja) 僧帽弁逆流の直接的弁輪縫縮術処置において螺旋形リテーナを使用するシステム
JP2022511805A (ja) 心臓修復デバイス
CN212630823U (zh) 可调弯的缝合线锁结装置
CN109106412B (zh) 用于用固定构件固定物体的医疗固定装置
CN211934163U (zh) 介入式锁结装置
CN208799272U (zh) 缝合线锁扣及缝合线锁结系统
CN113892986A (zh) 可调弯的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12490011U (zh) 经导管途径的瓣膜缝线器械及其穿刺针
US20230025774A1 (en) Forward-pushing for releasing suture locking device
CN114305551A (zh) 医用锁扣及医用锁结装置
CN113040843A (zh)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CN110313951A (zh) 缝合线锁扣及缝合线锁结系统
CN212346606U (zh) 拉力驱动式锁结装置
CN212490016U (zh) 前推释放型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12346607U (zh) 直驱式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11934162U (zh) 驱动转换型锁结装置
CN113491547A (zh) 前推释放型缝合线锁结装置
CN112206021A (zh) 介入式远程缝合线锁结装置
CN211723286U (zh) 介入式远程锁结及切线装置
CN212630822U (zh) 夹头分体式缝合线锁结装置
CN113116426A (zh) 直驱式缝合线锁结装置
WO2020134060A1 (zh) 具有锁紧反馈的锁紧装置及心脏瓣膜修复系统
CN113040842A (zh) 驱动转换型锁结装置
CN211243518U (zh) 介入式远程缝合线锁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