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6299U - 真空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真空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6299U
CN212346299U CN202020389421.9U CN202020389421U CN212346299U CN 212346299 U CN212346299 U CN 212346299U CN 202020389421 U CN202020389421 U CN 202020389421U CN 212346299 U CN212346299 U CN 212346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izing
base
cavity
butt joint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94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传保
陈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ity Anm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ity Anm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ity Anm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ity Anmir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94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6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6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6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真空料理机,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基座和杯体组件,杯体组件形成有杯腔并设置有抽真空对接部;外盖组件,包括外壳体和抽真空对接件,抽真空对接件与外壳体活动连接并能相对外壳体产生预定的位移,抽真空对接件形成有抽气腔室,抽气腔室具有对接开口部,外盖组件能盖合于杯体组件并使对接开口部抵接于抽真空对接部的排气一侧;抽真空装置;控制阀,设置于主体组件或外壳体,抽气腔室能通过控制阀与外界连通,控制阀上设置有控制端,在外盖组件盖合于杯体组件时,控制阀的控制端能被碰触而使控制阀关闭;开启外盖组件时,外壳体或主体组件能释放控制端以使控制阀打开。上述的真空料理机,消除负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真空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尤其是一种真空料理机。
背景技术
真空料理机是在普通料理机的基础上,通过抽真空装置抽取料理机的杯体组件内的空气,再进行食物切碎的工序,从而降低食物被氧化的速率,使食物能保持较好的新鲜度。在取出食物之前,需要进行消除负压的操作,以方便取下辅助抽真空的部件,从而方便取下或打开杯体组件。现有的真空料理机通常采用电磁阀来实现消除负压,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料理机,消除负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真空料理机,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基座和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杯体组件形成有杯腔,所述杯体组件上设置有抽真空对接部,所述杯腔内的空气能通过所述抽真空对接部排出;外盖组件,包括外壳体和抽真空对接件,所述抽真空对接件与所述外壳体活动连接,所述抽真空对接件能相对所述外壳体产生预定的位移,所述抽真空对接件形成有抽气腔室,所述抽气腔室具有对接开口部,所述外盖组件能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并使所述对接开口部抵接于所述抽真空对接部的排气一侧;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抽真空对接件连接并能对所述抽气腔室进行抽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或外壳体并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抽气腔室能通过所述控制阀与外界连通,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控制端,在所述外盖组件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时,所述控制阀的控制端能被碰触而使所述控制阀关闭;开启外盖组件,使所述外壳体相对所述抽真空对接件产生预定位移时,所述外壳体或所述主体组件能释放所述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阀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料理机,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需要对杯腔抽真空时,将外盖组件盖合到杯体组件上,控制阀的控制端被碰触而进入关闭状态,通过抽真空装置给抽气腔室抽气而使之形成负压,杯腔内的空气通过抽真空对接部流通到抽气腔室中而被抽真空装置抽走。由于抽气腔室形成负压,因而抽真空对接件将被吸紧到抽真空对接部上。由于外壳体和抽真空对接件之间能相对位移,利用外壳体的相对移动来使控制阀的控制端获得释放,从而控制阀能连通抽气腔室和外界,抽气腔室的真空状态被破除,从而为移开整个外盖组件提供方便。上述结构的抽真空装置,消除负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抽真空对接件是活动设置的,能有效地优化减少合盖误差导致密封性不良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外壳体枢接于所述基座而能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打开或转动收拢,所述外壳体转动收拢后所述外盖组件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需要给杯腔抽真空时,转动收拢外壳体即可,盖合外盖组件的操作比较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外壳体和基座上对应设置有卡扣配合结构,所述外壳体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收拢后,所述外壳体和基座能通过所述卡扣配合结构形成卡扣连接。通过卡扣配合结构能将外壳体稳固地与基座实现连接,外盖组件不会轻易打开,使得真空料理机工作状态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抽真空对接件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外盖组件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时,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抽真空对接件顶向所述抽真空对接部。通过设置弹性部件,能使抽真空对接件更稳固地与抽真空对接部配合,降低漏气的概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外壳和电机,所述基座外壳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基座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形成有电机腔室,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电机腔室中,所述电机罩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腔室相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电机腔室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进风口和连通口,所述容纳腔中还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能使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连通管和所述电机腔室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上述的结构,电机罩与外壳形成了双层结构,能够降低噪声;连通管将进入外壳的气流限定在连通管内流动,避免气流在容纳腔内随意流动而产生紊流,能提高气流的流动顺畅性,从而减少风噪;上述的电机散热结构规划了散热气流的行进路径,避免冷风和热风随意交汇,使得散热气流有序定向流动,有利于降低风噪和提升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叶轮,所述电机罩包括主罩体以及叶轮罩体,所述主罩体形成所述电机腔室,所述叶轮罩体与所述基座外壳围合形成叶轮腔,所述叶轮腔与所述电机腔室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叶轮腔连通,所述叶轮容置于所述叶轮腔中,所述叶轮吸气一侧朝向所述电机腔室。通风装置配置为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叶轮,能借助电机的运作来为散热气流的流动提供动力,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外壳体相对所述基座收拢时,所述外壳体碰触所述控制阀的控制端而使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外盖组件相对所述基座打开时,所述外壳体释放所述控制阀的控制端以使所述控制阀打开。利用外壳体的收拢位置和打开位置来碰触和释放控制阀的控制端,设计巧妙,操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气泵和抽气管路,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抽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的抽气端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抽真空对接件连接并与所述抽气腔室连通;所述控制阀上连接有泄压管路,所述泄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抽气管路连通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处于所述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能打开和关闭所述泄压管路的所述另一端。通过设置抽气管路和泄压管路,能将气路独立,方便检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控制阀包括阀芯、阀座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阀座形成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抽气腔室连通,所述阀芯活动连接于所述阀座而能相对所述阀座移动,所述阀芯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头,所述封堵头对应所述连通通道的出口设置并能封闭该出口,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阀芯和阀座之间并使所述阀芯的封堵头具有远离所述连通通道的出口的趋势,所述阀芯的另一端配置为所述控制端。采用上述结构配置控制阀,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外壳体盖合于所述基座时能与所述基座围合形成隔音腔,所述杯体组件容置于所述隔音腔中,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外壳体相配合处设置有密封条。通过隔音腔来容置杯体组件,能减少噪声;通过设置密封条,能有效减少噪声外传以及减少震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指示所述杯腔的真空状态的指示灯。通过设置指示灯,能方便客户获知当前料理机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外盖组件上设置有检测所述外盖组件是否已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是否能够启动。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检测外盖组件是否盖合于杯体组件上,在外壳体组件盖合好之后才能启动抽真空装置的功能,使用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真空料理机,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本体和杯盖,所述杯腔由所述杯本体和杯盖围合形成,所述抽真空对接部设置于所述杯盖。通过打开杯盖,可方便取出杯腔里的食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外壳体相对基座收拢后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体相对基座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和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附图标记:主体组件100,基座110,基座外壳111,电机112,电机罩113,连通管114,通风装置115,叶轮腔116,杯体组件120,杯腔121,真空对接部 122,密封垫123,刀片组件124,杯本体125,杯盖126,密封条130,外盖组件200,外壳体210,真空对接件220,座体221,吸盘222,抽气腔室230,对接开口部231,弹性部件240,指示灯250,抽真空装置300,气泵310,抽气管路320,控制阀400,泄压管路401,阀芯410,控制端411,封堵头412,阀座 420,连通通道421,第一复位弹簧430,检测装置500,微动开关510,支架520,安全顶杆530,第二复位弹簧540,容纳腔1111,进风口1112,出风口1113,排水通道1114,排水入口1115,排水出口1116,下联轴器1121,电机腔室1131,连通口1132,主罩体1133,叶轮罩体1134,排水通道1135,对接座1221,单向阀结构1222,上联轴器12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真空料理机,其包括:主体组件100,包括基座110和杯体组件120,杯体组件120设置于基座110,杯体组件120形成有杯腔121,杯体组件120上设置有抽真空对接部122,杯腔121内的空气能通过抽真空对接部 122排出;外盖组件200,包括外壳体210和抽真空对接件220,抽真空对接件 220与外壳体210活动连接,抽真空对接件220能相对外壳体210产生预定的位移,抽真空对接件220形成有抽气腔室230,抽气腔室230具有对接开口部231,外盖组件200能盖合于杯体组件120并使对接开口部231抵接于抽真空对接部 122的排气一侧;抽真空装置300,与抽真空对接件220连接并能对抽气腔室230 进行抽气;控制阀400,设置于主体组件100并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抽气腔室230能通过控制阀400与外界连通,控制阀400上设置有控制端411,在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杯体组件120时,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能被碰触而使控制阀400关闭;开启外盖组件200,使外壳体210相对抽真空对接件220产生预定位移时,外壳体210能释放控制端411以使控制阀400打开。
需要对杯腔121抽真空时,将外盖组件200盖合到杯体组件120上,控制阀 400的控制端411被碰触而进入关闭状态,通过抽真空装置300给抽气腔室230 抽气而使之形成负压,杯腔121内的空气通过抽真空对接部122流通到抽气腔室 230中而被抽真空装置300抽走。由于抽气腔室230形成负压,因而抽真空对接件220将被吸紧到抽真空对接部122上。由于外壳体210和抽真空对接件220 之间能相对位移,利用外壳体210的相对移动来使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获得释放,从而控制阀400能连通抽气腔室230和外界,抽气腔室230的真空状态被破除,从而为移开整个外盖组件200提供方便。上述结构的抽真空装置,消除负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另外,由于抽真空对接件220是活动设置的,能有效地优化减少合盖误差导致密封性不良的影响。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外界是指外部大气,连通的方式可以是直接连通或者间接连通。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0枢接于基座110而能相对基座 110转动打开或转动收拢,外壳体210转动收拢后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杯体组件12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0是枢接于基座110的,需要给杯腔121抽真空时,转动收拢外壳体210即可,盖合外盖组件200操作比较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0和基座110上对应设置有卡扣配合结构,外壳体 210相对基座110转动收拢后,外壳体210和基座110能通过卡扣配合结构形成卡扣连接。通过卡扣配合结构能将外壳体210稳固地与基座110实现连接,外盖组件200不会轻易打开,使得真空料理机工作状态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配合结构可以是弹性扣与卡位的配合,弹性扣连接有操作部,通过操作部使弹性扣形变而使得弹性扣和卡位脱离配合,从而解除外壳体210和基座110的卡扣配合。本领域中,实现两个构件卡扣连接还有很多实施方式,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盖组件200也可与基座110是分体式的,需要给杯腔 121抽真空时,直接将外盖组件200盖合到杯体组件120上。可进一步通过一些卡扣结构或插接结构使得外壳体210与基座110形成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盖组件200也可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只要满足外盖组件200能够盖合到杯体组件120、使得抽真空对接件220的对接开口部231与杯体组件120上的抽真空对接部122相抵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0与抽真空对接件220是活动连接的,两者能产生预定的相对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将抽真空对接件220容置于外壳体210上设置的安装孔内,抽真空对接件220能在安装孔中上下移动和倾斜活动,从而抽真空对接件220被吸住时,外壳体210能相对抽真空对接件220进行活动而释放控制端411。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不限定抽真空对接件220与外壳体210活动连接的具体方式,只要两者能产生预定的相对位移,且外壳体210能通过该相对位移释放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即可。外壳体210与抽真空对接件220的活动连接方式可根据外壳组件200的打开方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外壳体 210枢接于基座110的,外壳体210是转动打开的,因而配置抽真空对接件220 能相对外壳体210上下移动和倾斜,从而能方便外壳体210打开。若外盖组件 200与基座110采用分体式结构、外壳组件200的打开方式配置为上下位移的方式,则可将外壳体210与抽真空对接件220配置为能上下位移的活动连接,具体可通过滑槽和滑块实现该活动连接。
参照图5,抽真空对接件220与外壳体210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240,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杯体组件120时,弹性部件240将抽真空对接件220顶向抽真空对接部122。通过设置弹性部件240,能使抽真空对接件220更稳固地与抽真空对接部122配合,降低漏气的概率。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40为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具有弹性的构件,只要能将抽真空对接件220顶向抽真空对接部 122即可。
参照图5,抽真空对接部122包括对接座1221,对接座1221上设置有单向阀结构1222,杯腔121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结构1222单向地排出,对接座1221 可拆卸设置。通过在对接座1221上设置单向阀结构1222,能有效防止杯腔121 抽真空时空气倒流。对接座1221可拆卸设置,能够方便进行清洗。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座1221和杯体组件120之间设置密封垫123。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结构1222包括软质或弹性的阀芯,阀芯上设置凸缘部,对接座1221上设置通气孔,阀芯的凸缘部遮蔽通气孔靠近抽气腔室230的一端。在本领域中,单向阀结构1222还有很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其他合适的单向阀结构1222而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抽真空对接部122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只要杯腔121内的空气能通过抽真空对接部122排出即可。例如,抽真空对接部122还可以是设置在杯体组件120上的连通杯腔121开口部,杯腔 121内的空气能通过开口部直接排出。抽真空对接部122还可以是其他的阀结构,如电磁阀、手动开关阀等。
参照图5,抽真空对接件220包括相连接的座体221和吸盘222,对接开口部231由吸盘222形成。通过设置吸盘222,能有效进行密封,减少漏气的概率。在本实施例中,抽气腔室230主体位于座体221并在座体221上形成开口,吸盘 222套接于座体221开口一端。
参照图6,控制阀400设置于基座110,在外壳体210相对基座110收拢时,外壳体210碰触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而使控制阀400关闭;外盖组件200 相对基座110打开时,外壳体210释放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以使所述控制阀 400打开。利用外壳体210的收拢位置和打开位置来碰触和释放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实现控制阀400的控制,例如,将控制阀400设置到外壳体210上,在外盖组件200 盖合于杯体组件120时,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通过与主体组件100碰触实现关闭控制阀400,开启外壳组件200时,通过先使外壳体210相对抽真空对接件 220产生预定位移,利用该预定位移使得主体组件100能释放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从而打开控制阀400,抽气腔室230的真空度被破除,整个外壳组件200 可以进行开启。
参照图5至图7,抽真空装置300包括气泵310和抽气管路320,气泵310 设置于基座110,抽气管路320的一端与气泵310的抽气端连接,而另一端与抽真空对接件220连接并与抽气腔室230连通;控制阀400上连接有泄压管路401,泄压管路401的一端与抽气管路320连通而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阀400,控制阀400 处于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能打开和关闭泄压管路401的另一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30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而不限于上述提供的实施例,只要能对抽气腔室230实现抽气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抽气管路320和泄压管路401,能将气路独立,方便检修。
参照图6,在本实施中,控制阀400包括阀芯410、阀座420以及第一复位弹簧430,阀座420设置于基座110,阀座420形成有连通通道421,连通通道 421与抽气腔室230连通,阀芯410活动连接于阀座420而能相对阀座420移动,阀芯410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头412,封堵头412对应连通通道421的出口设置并能封闭该出口,第一复位弹簧430设置于阀芯410和阀座420之间并使阀芯410 的封堵头412具有远离连通通道421的出口的趋势,阀芯410的另一端配置为控制端411。在阀芯410的另一端没有被碰触时(即控制端411被释放),第一复位弹簧430将阀芯410复位,使得阀芯410偏离连通通道421的出口,从而能将抽气腔室230连通至外界;当阀芯410的另一端被碰触后,阀芯41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430的弹力而封堵连通通道421的出口,从而使抽气腔室230与外界隔离。在本实施例中,连通通道421的出口设置在基座110的内部容腔中,该内部容腔与外界连通,从而连通通道421的出口能与外界连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40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在本领域中,带控制端411的实现气路连通关闭的阀结构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连通通道421系通过泄压管路401与抽气腔室230连通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通通道421也可直接与抽气腔室230连通或通过其他的通风结构与抽气腔室23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封堵头412采用软质或弹性的材料制作,如硅胶,封堵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10盖合于基座110时能与基座110围合形成隔音腔,杯体组件120容置于隔音腔中,基座110上与外壳体210相配合处设置有密封条130。通过隔音腔来容置杯体组件120,能减少噪声;通过设置密封条130,能有效减少噪声外传以及减少震动。
在本实施中,外壳体210上设置有指示杯腔121的真空状态的指示灯250。在本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300采用气泵310进行抽气,当开始工作后,杯腔 121的真空度不断上升时,气泵310的工作电流发生改变,通过检测电流变化的程度,可判断杯腔121的真空度是否达到预定的值,从而通过指示灯250指示。对电流的检测判断的可通过单片机来实现。
参照图8,外盖组件200上设置有检测外盖组件200是否已盖合于杯体组件120的检测装置500,检测装置500控制抽真空装置300是否能够启动。通过设置检测装置500检测外盖组件200是否盖合于杯体组件120上,在外壳体210 组件盖合好之后才能启动抽真空装置300的功能,使用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500包括微动开关510、支架520、安全顶杆530 以及第二复位弹簧540;支架520设置于外壳体210,微动开关510设置于支架 520,微动开关510通过控制电路与抽真空装置300电性连接,安全顶杆530活动连接于支架520而能相对支架520移动,在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杯体组件120 上时,安全顶杆530被杯体组件120碰触而触发微动开关51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500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在本领域中,实现检测两个构件是否连接到位的检测装置500还有很多,如果光电检测等,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
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真空料理机,杯体组件120可拆卸地连接于基座110,杯体组件12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刀片组件124,刀片组件124的一端设置有刀片,刀片处于杯腔121中,刀片组件124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联轴器1241,基座110 包括基座外壳111以及设置于基座外壳111内的电机112,电机112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下联轴器1121,在杯体组件120连接于基座110后上联轴器1241和下联轴器1121能对应连接使得电机112能驱动刀片组件124转动,从而粉碎杯腔121 内的食物。通过抽真空装置300抽取杯腔121内的空气,从而能降低食物被氧化的速率,更好的保存食物的新鲜。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0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旋钮和中心按键,旋钮转动连接于基座110,旋钮上设置有中心孔,中心按键设置于中心孔中,旋钮和中心按键能够独自操作。旋钮可用于调节电性量的大小,例如调节电机 112的功率,中心按键可用于控制功能的通断,如控制电机112启停。
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20包括杯本体125和杯盖126,杯腔 121由杯本体125和杯盖126围合形成,抽真空对接部122设置于杯盖126。可通过杯盖126打开杯本体125,从而便于取出内部的食物。
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外壳111形成有容纳腔1111,基座外壳111 上设置有进风口1112和出风口1113,容纳腔1111中设置有电机罩113,电机罩 113形成有电机腔室1131,电机112容置于电机腔室1131中,电机罩113上设置有与电机腔室1131相连通的连通口1132,电机腔室1131与出风口1113相连通,容纳腔1111中设置有连通管114,连通管114连通进风口1112和连通口 1132,容纳腔1111中还设置有通风装置115,该通风装置115能使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112进入,并依次经过连通管114和电机腔室1131后从出风口1113排出。上述的电机散热结构,电机罩113与基座外壳111形成了双层结构,能够降低噪声;连通管114将进入基座外壳111的气流限定在连通管114内流动,避免气流在容纳腔1111内随意流动而产生紊流,从而减少风噪;上述的电机散热结构规划了散热气流的行进路径,避免冷风和热风随意交汇,使得散热气流有序定向流动,有利于降低风噪和提升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14与基座外壳111为分体制造,连通管114可通过焊接、卡接或卡扣连接等等方式设置于容纳腔1111。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通管114也可与基座外壳111一体制造。
在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115包括设置于电机112的输出轴上的叶轮,电机罩113包括主罩体1133以及叶轮罩体1134,主罩体1133形成电机腔室1131,叶轮罩体1134与基座外壳111围合形成叶轮腔116,叶轮腔116与电机腔室1131 连通,出风口1113与叶轮腔116连通,叶轮容置于叶轮腔116中,叶轮吸气一侧朝向电机腔室1131。通过叶轮的作用,电机腔室1131中形成相对的负压,空气自然从进风口1112及连通管114处源源不断的吸入到电机腔室1131中,排气腔中将形成相对高压,完成热交换的气流将从出风口1113中排出。通风装置115 配置为设置于电机112的输出轴上的叶轮,能借助电机112的运作来为散热气流的流动提供动力,成本较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通风装置115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设置于气流路径上的风机。在本领域中,实现空气在流通通道中定向流动的装置结构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12和出风口1113设置于基座外壳111的下部位置,连通口1132设置于电机罩113的上部位置。如此,气流从位于基座外壳111 的下部位置进入,往上流动到电机罩113的上部位置处的连通口1132并进入电机腔室1131,气流从上往下地吹过电机112并最终从出风口1113处离开。进风口1112和出风口1113设置于基座外壳111的下部位置,对使用者影响较少;基座外壳111内的散热气流的流动路径较长,便于形成有序流畅的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14、进风口1112以及连通口1132设置至少两组,从而形成多路进风结构,提升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114、进风口1112 以及连通口1132对称地设置两组,当然也可设置三组以上,具体可根据需要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12和出风口1113位于基座外壳的不同侧面处而朝向不同的方向。通过上述的设置,能避免进出风相互干扰,降低较热的出风重新被吸入基座外壳111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外壳111上设置有杯体安装槽以及第一排水通道1114,第一排水通道1114具有排水入口1115,排水入口1115设置于杯体安装槽的槽底处,电机罩113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通道1135,第二排水通道1135与第一排水通道1114对接,基座外壳111上设置有排水出口1116,第二排水通道1135与排水出口1116对接。在上述的描述中,对接的意思是形成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将整个排水通道分成设置于基座外壳111的第一排水通道1114和设置于电机罩 113上的第二排水通道1135,能避免在基座外壳111上设置过长的排水通道,降低基座外壳111制造的难度,通过借助电机罩113能使得排水通道设置方便合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100),包括基座(110)和杯体组件(120),所述杯体组件(12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所述杯体组件(120)形成有杯腔(121),所述杯体组件(120)上设置有抽真空对接部(122),所述杯腔(121)内的空气能通过所述抽真空对接部(122)排出;
外盖组件(200),包括外壳体(210)和抽真空对接件(220),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与所述外壳体(210)活动连接,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能相对所述外壳体(210)产生预定的位移,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形成有抽气腔室(230),所述抽气腔室(230)具有对接开口部(231),所述外盖组件(200)能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120)并使所述对接开口部(231)抵接于所述抽真空对接部(122)的排气一侧;
抽真空装置(300),与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连接并能对所述抽气腔室(230)进行抽气;
控制阀(400),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100)或外壳体(210)并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抽气腔室(230)能通过所述控制阀(400)与外界连通,所述控制阀(400)上设置有控制端(411),在所述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120)时,所述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能被碰触而使所述控制阀(400)关闭;开启外盖组件(200),使所述外壳体(210)相对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产生预定位移时,所述外壳体(210)或所述主体组件(100)能释放所述控制端(411)以使所述控制阀(400)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10)枢接于所述基座(110)而能相对所述基座(110)转动打开或转动收拢,所述外壳体(210)转动收拢后所述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10)和基座(110)上对应设置有卡扣配合结构,所述外壳体(210)相对所述基座(110) 转动收拢后,所述外壳体(210)和基座(110)能通过所述卡扣配合结构形成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与所述外壳体(210)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240),所述外盖组件(200)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120)时,所述弹性部件(240)将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顶向所述抽真空对接部(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包括基座外壳(111)和电机(112),所述基座外壳(111)形成有容纳腔(1111),所述基座外壳(111)上设置有进风口(1112)和出风口(1113),所述容纳腔(1111)中设置有电机罩(113),所述电机罩(113)形成有电机腔室(1131),所述电机(112)容置于所述电机腔室(1131)中,所述电机罩(113)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腔室(1131)相连通的连通口(1132),所述电机腔室(1131)与所述出风口(1113)相连通,所述容纳腔(1111)中设置有连通管(114),所述连通管(114)连通所述进风口(1112)和连通口(1132),所述容纳腔(1111)中还设置有通风装置(115),所述通风装置(115)能使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112)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连通管(114)和所述电机腔室(1131)后从所述出风口(1113)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115)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112)的输出轴上的叶轮,所述电机罩(113)包括主罩体(1133)以及叶轮罩体(1134),所述主罩体(1133)形成所述电机腔室(1131),所述叶轮罩体(1134)与所述基座外壳(111)围合形成叶轮腔(116),所述叶轮腔(116)与所述电机腔室(1131)连通,所述出风口(1113)与所述叶轮腔(116)连通,所述叶轮容置于所述叶轮腔(116)中,所述叶轮吸气一侧朝向所述电机腔室(11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0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在所述外壳体(210)相对所述基座(110)收拢时,所述外壳体(210)碰触所述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而使所述控制阀(400)关闭;所述外盖组件(200)相对所述基座(110)打开时,所述外壳体(210)释放所述控制阀(400)的控制端(411)以使所述控制阀(400)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300)包括气泵(310)和抽气管路(320),所述气泵(31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所述抽气管路(320)的一端与所述气泵(310)的抽气端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抽真空对接件(220)连接并与所述抽气腔室(230)连通;所述控制阀(400)上连接有泄压管路(401),所述泄压管路(401)的一端与所述抽气管路(320)连通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阀(400),所述控制阀(40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能打开和关闭所述泄压管路(401)的所述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00)包括阀芯(410)、阀座(420)以及第一复位弹簧(430),所述阀座(420)设置于所述基座(110),所述阀座(420)形成有连通通道(421),所述连通通道(421)与所述抽气腔室(230)连通,所述阀芯(410)活动连接于所述阀座(420)而能相对所述阀座(420)移动,所述阀芯(410)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头(412),所述封堵头(412)对应所述连通通道(421)的出口设置并能封闭该出口,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30)设置于所述阀芯(410)和阀座(420)之间并使所述阀芯(410)的封堵头(412)具有远离所述连通通道(421)的出口的趋势,所述阀芯(410)的另一端配置为所述控制端(4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10)盖合于所述基座(110)时能与所述基座(110)围合形成隔音腔,所述杯体组件(120)容置于所述隔音腔中,所述基座(110)上与所述外壳体(210)相配合处设置有密封条(130);所述外壳体(210)上设置有指示所述杯腔(121)的真空状态的指示灯(250);所述外盖组件(200)上设置有检测所述外盖组件(200)是否已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120)的检测装置(500),所述检测装置(500)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300)是否能够启动;所述杯体组件(120)包括杯本体(125) 和杯盖(126),所述杯腔(121)由所述杯本体(125)和杯盖(126)围合形成,所述抽真空对接部(122)设置于所述杯盖(126)。
CN202020389421.9U 2020-03-24 2020-03-24 真空料理机 Active CN212346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9421.9U CN212346299U (zh) 2020-03-24 2020-03-24 真空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9421.9U CN212346299U (zh) 2020-03-24 2020-03-24 真空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6299U true CN212346299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9421.9U Active CN212346299U (zh) 2020-03-24 2020-03-24 真空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6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46299U (zh) 真空料理机
CN111227676A (zh) 真空料理机
CN109381068B (zh)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CN212186256U (zh) 料理机
CN113048242A (zh) 阀组件、盖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07406850U (zh) 止回阀及中央油烟净化设备
WO2022141110A1 (zh) 阀组件、盖体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5001779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吸油烟机
CN210861287U (zh) 一种带有空调装置的油烟机
CN112190147A (zh) 一种空气烤箱
JP2500939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8769618U (zh) 抽真空装置和食物料理机
CN208799104U (zh) 一种可防氧化降噪的食物处理机
CN218943268U (zh) 一种洗碗机
CN219243665U (zh) 具有独立蒸汽抽气通道的烟机
CN218355697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20974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0617541A (zh) 一种带有空调装置的油烟机
CN212213555U (zh) 一种抽真空食品加工机
CN218559295U (zh) 一种真空封口机
CN116641871B (zh) 抽真空双色泵系统
CN219159215U (zh) 一种家用电动抽气泵
JP3242368B2 (ja) 空気循環式電気掃除機
CN208590945U (zh) 抽真空装置及料理机
CN211582572U (zh) 一种破壁机的抽真空保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