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40570U -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40570U
CN212340570U CN202021534059.6U CN202021534059U CN212340570U CN 212340570 U CN212340570 U CN 212340570U CN 202021534059 U CN202021534059 U CN 202021534059U CN 212340570 U CN212340570 U CN 212340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ir
test
test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40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德志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Upton Automation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40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40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40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40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主壳体、旋转体、测试夹具;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旋转体设置于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旋转体内设置有一个气路通道,气路通道的两端具有分别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夹具本体,测试夹具本体上设置有测试腔,测试腔与测试通道相导通;还包括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和测试精度好的特点,易于加工成超小内容腔的测试气路结构,满足超小密封品的气密性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超小密封品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元器件、如晶振、芯片等的小型化,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就需要更小的测试内容积来提高测试的感度和精度,达到理想的测试效果。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10334704.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差压式气密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差压式气密性测试仪包括气源接口、充/吸气阀、泄气阀、第一保压阀、第二保压阀、差压传感器、第一分压阀、第二分压阀、被测物接口、基准物接口、第一分压罐及第二分压罐;气源接口连接充/吸气阀,充/吸气阀的出气端分别连接第一保压阀、第二保压阀及泄气阀;第一保压阀连接被测物接口;第二保压阀连接基准物接口;差压传感器一端连接在第一保压阀与被测物接口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保压阀与基准物接口之间;第一分压阀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保压阀与被测物接口之间,另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罐;第二分压阀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保压阀与基准物接口之间,另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罐。这种结构的测试气路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难、装配难、内容腔体积大的缺点,导致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满足更高的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该装置用于对密封品进行小漏测试或者是同时进行小漏和大漏测试,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和测试精度好的特点;进一步地,它尤其易于加工成超小内容腔的测试气路结构,满足超小密封品的气密性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所述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主壳体、旋转体、测试夹具;
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
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旋转体内设置有一个气路通道,所述气路通道的两端具有分别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所述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夹具本体,所述测试夹具本体上设置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与所述测试通道相导通;
还包括密封结构;
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
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压结构,所述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通道;所述分压结构包括分压结构本体,所述分压结构本体上设置有分压腔,所述分压腔与所述分压通道相导通;
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三: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排气通道;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四: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分压腔、分压通道、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分压排气通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测试腔、分压腔、分压排气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体还包括自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的转轴;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旋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测试腔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组气路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差传感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连接的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为抽真空装置或充/吸气加压装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连接的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各分壳体之间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室的形状为圆形,与之对应,所述旋转体的形状为圆形。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旋转体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沿径向加工两个夹角为F且深度等于内旋转轴体半径的通道,两个通道于轴心上相贯通形成所述气路通道。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和气路通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进/排气通道与测试通道之间形成夹角a,所述测试通道与分压通道之间形成夹角b,所述分压通道与分压排气通道之间形成夹角c,其中,0°<a<120°,且a=b=c=F。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路通道的形状为L形,气路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位于旋转体的中心位置,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形成夹角d,所述分压排气通道与进/排气通道之间形成夹角e,e=d=a=b=c=F=90°。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壳体、旋转体、测试夹具、密封结构;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该装置用于对密封品进行小漏测试,采用旋转体实现各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不需要设置过多的阀门管路式测试回路上的电磁阀和相关管件配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测试精度好和操作方便的优点。传统的阀门管路式测试回路无法做到芯片测试级别的超小容积,而本装置易于加工成超小内容腔的测试气路结构,满足超小密封品(如芯片,晶振等)的气密性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分压结构,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通道;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在满足条件一和条件二的同时,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三: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该装置可用于对密封品进行小漏测试和大漏测试,采用旋转体实现各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不需要设置过多的控制阀,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和测试精度好的特点,易于加工成超小内容腔的测试气路结构,满足超小密封品的气密性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
3、本实用新型的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排气通道;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在满足条件一、二、三的同时,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条件四: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分压腔、分压通道、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分压排气通道。分压腔内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排出。这样设计,通过驱动旋转体旋转就可将分压腔内的气体排出,不需要频发操作各种控制阀,具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体还包括自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的转轴;主壳体上还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旋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这样设计,能够实现旋转体的自动化控制,保证旋转角度的准确性,降低劳动强度。
5、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或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这样设计,可以把外壳体和内旋转体以最小单元复制延长,实现多通道并联使用,可每两个通道组成压差对比气路使用。多通道并联使用具有测试一致性好、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特点。
6、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方法,通过驱动旋转体旋转就可实现各个通道之间的切换,不需要频发操作各种控制阀,具有测试精度好、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特点。为在此行业大力推广测试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得大量应用成为可能,可很好的提升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测试使用方式上,同时可以采用直压测试,差压测试或直压比较测试。
7、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具有加工方便及装配简单的特点,解决了壳体内部的容纳腔室、气路、密封槽的加工及密封件的装配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处于充气或排气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处于保压或小漏测试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具有转轴及驱动机构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具有气源装置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具有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采用分体式主壳体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实施例一的采用测试方式一的多工位直压测试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实施例一的采用测试方式二的多工位直压测试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实施例一的采用测试方式三的多工位直压测试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采用多工位差压测试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采用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处于充气或排气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的处于保压或小漏测试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的处于大漏分压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四的采用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五的处于充气或排气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五的处于保压或小漏测试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五的处于大漏分压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五的处于分压排气状态下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五的采用二等分的分体式主壳体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五的采用四等分的分体式主壳体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六的采用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主壳体;11、容纳腔室;12、进/排气通道;13、测试通道;14、分压通道;15、分压排气通道;20、旋转体;21、气路通道;211、第一连接口;212、第二连接口;30、测试夹具;31、测试夹具本体;32、测试腔;40、分压结构;41、分压结构本体;42、分压腔;51、第一密封圈;52、密封套;53、第二密封圈;61、转轴;62、驱动机构;71、压力传感器;72、压差传感器;81、气源装置;82、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100、标准密封品;200、待测密封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参照图1-9,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主壳体10、旋转体20、测试夹具30;
主壳体10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11,主壳体10上设置有分别与容纳腔室11相导通的进/排气通道12、测试通道13;
旋转体20设置于容纳腔室11内、且旋转体20与主壳体10之间可相对旋转;旋转体20内设置有一个气路通道21,气路通道21的两端具有分别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连接口211和第二连接口212;
测试夹具30包括测试夹具本体31,测试夹具本体31上设置有测试腔32,测试腔32与测试通道13相导通;
还包括密封结构;
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
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用于对密封品进行小漏测试。为达到最小的测试容积提高检测灵敏度,测试腔针对被测密封品进行仿形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51。具体地,第一密封圈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或硅橡胶密封圈。
请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旋转体还包括自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的转轴61;主壳体上还设有驱动机构62,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旋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优选地,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这样设计,能够实现旋转体20的自动化控制,保证旋转角度的准确性,降低劳动强度。
请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连接的气源装置81;气源装置为抽真空装置或充/吸气加压装置。或者是,请参照图6,采用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82替换气源装置81。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的原理:活塞往前移动使得测试回路空间变小,压缩空气使压力升高以达到对产品进行测试的要求,达到充/吸气的功能,活塞往后移动测试回路空间变大,使得空气压力下降,达到排气的功能。
请参照图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主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各分壳体之间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可以是两个两等分的分壳体、四个四等分的分壳体等。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容纳腔室的形状为圆形,与之对应,旋转体的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测试腔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为直压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请参照图8a,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200,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100,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71,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请参照图8b,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请参照图8c,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请参照图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两组气路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差传感器72,通过压差传感器检测得到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在旋转体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沿径向加工两个相互垂直且深度等于内旋转轴体半径的通道,两个通道于轴心上相贯通形成气路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测试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测试方法一: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单密封品测试步骤:
1-1)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放入测试腔中,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
1-2)充/吸气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对待测密封品进行加压或抽真空,经过预设时间后或是达到预设压力后,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1,停止加压或抽真空;
1-3)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2;比较P2与P1之间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测试方法二: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双密封品对比测试步骤:
设备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分别放入两组气路结构的测试腔中,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采用相同的测试步骤;
充/吸气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分别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进行加压/抽真空,经过预设时间后或是达到预设压力,停止加压/抽真空;
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测试方法三: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容充气式单密封品测试步骤:
1-1)准备步骤:将标准密封品放入测试腔中,将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
1-2)大漏测试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推动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的活塞至预设位置后,停止推动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的活塞;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21,若压力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1-3)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22;比较P22与P21之间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1-4)排气步骤:驱动旋转体继续沿反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回到初始状态,各个测试腔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进/排气通道排出,一个测试周期完成。
测试方法四: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容充气式双密封品对比测试步骤:
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分别放入两组气路结构的测试腔中,将两个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分别与两组气路结构的进/排气通道连接;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采用相同的测试步骤;
大漏测试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分别推动两个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的活塞至相同的预设位置后,停止推动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的活塞;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分别检测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值,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排气步骤:驱动旋转体继续沿反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回到初始状态,各个测试腔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进/排气通道排出,一个测试周期完成。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壳体加工步骤:提供一主壳体基体,在主壳体基体上加工出容纳腔室;然后在所述主壳体基体对应容纳腔室的位置进行切割,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在分壳体上加工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在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分别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
旋转体加工步骤:提供一旋转体基体,在旋转体基体内加工出一个两端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气路通道,得到旋转体;
测试夹具加工步骤:提供一测试夹具本体,在测试夹具本体的顶部加工一顶部具有开口的测试腔,在所述测试腔的顶部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得到测试夹具;
装配步骤:在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的第一密封槽中分别安装一个第一密封圈,然后将两个以上的分壳体以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组装形成主壳体,将旋转体安装在主壳体的容纳腔室中,将测试夹具的测试腔与主壳体的测试通道对齐,两者分开时能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待测产品到测试腔,两者贴紧时能实现测试腔和测试通道密封导通。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52及第二密封圈53,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通孔与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具体地,密封套可以为橡胶密封套、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套或硅橡胶密封套,第二密封圈可以为橡胶密封圈、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或硅橡胶密封圈。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壳体加工步骤:提供一主壳体基体,在主壳体基体上加工出容纳腔室;然后在所述主壳体基体对应容纳腔室的位置进行切割,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在分壳体上加工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
旋转体加工步骤:提供一旋转体基体,在旋转体基体内加工出一个两端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气路通道,得到旋转体;
测试夹具加工步骤:提供一测试夹具本体,在测试夹具本体的顶部加工一顶部具有开口的测试腔,在所述测试腔的顶部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二密封槽,得到测试夹具;
装配步骤:在旋转体的外周安装一个密封套,在测试夹具的第二密封槽中安装一个第二密封圈,将旋转体安装在主壳体的容纳腔室中,将测试夹具的测试腔与主壳体的测试通道对齐,两者分开时能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待测产品到测试腔,两者贴紧时能实现测试腔和测试通道密封导通。
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11-13,本实施例的特点是:
还包括分压结构40,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通道14;分压结构40包括分压结构本体41,分压结构本体41上设置有分压腔42,分压腔42与分压通道14相导通;
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三: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装置用于对密封品进行小漏和大漏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测试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测试方法一: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单密封品测试步骤:
1-1)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放入测试腔中,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
1-2)充/吸气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对待测密封品进行加压或抽真空,经过预设时间后或是达到预设压力后,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1,停止加压或抽真空;
1-3)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2;比较P2与P1之间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1-4)大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其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测试腔中的气体注入至分压腔中,经过预设的测试时间后,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3;比较P3与P1之间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测试方法二: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双密封品对比测试步骤:
设备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分别放入两组气路结构的测试腔中,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采用相同的测试步骤;
充/吸气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分别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进行加压/抽真空,经过预设时间后或是达到预设压力,停止加压/抽真空;
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大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测试腔中的气体注入至分压腔中,经过预设的测试时间后,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进入排气环节;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测试方法三: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壳体加工步骤:提供一主壳体基体,在主壳体基体上加工出容纳腔室;然后在所述主壳体基体对应容纳腔室的位置进行切割,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在分壳体上加工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在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分别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
旋转体加工步骤:提供一旋转体基体,在旋转体基体内加工出一个两端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气路通道,得到旋转体;
测试夹具加工步骤:提供一测试夹具本体,在测试夹具本体的顶部加工一顶部具有开口的测试腔,在所述测试腔的顶部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得到测试夹具;
分压结构加工步骤:提供一分压结构本体,在分压结构本体侧壁上加工一具有开口的分压腔,在所述分压腔的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得到分压结构;
装配步骤:在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分压通道、分压腔的第一密封槽中分别安装一个第一密封圈,将旋转体安装在主壳体的容纳腔室中,将测试夹具的测试腔与主壳体的测试通道对齐,两者分开时能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待测产品到测试腔,两者贴紧时能实现测试腔和测试通道密封导通,将分压结构的分压腔与分压通道密封导通。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通孔与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壳体加工步骤:提供一主壳体基体,在主壳体基体上加工出容纳腔室;然后在所述主壳体基体对应容纳腔室的位置进行切割,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在分壳体上加工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
旋转体加工步骤:提供一旋转体基体,在旋转体基体内加工出一个两端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气路通道,得到旋转体;
测试夹具加工步骤:提供一测试夹具本体,在测试夹具本体的顶部加工一顶部具有开口的测试腔,在所述测试腔的顶部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二密封槽,得到测试夹具;
分压结构加工步骤:提供一分压结构本体,在分压结构本体侧壁上加工一具有开口的分压腔,在所述分压腔的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二密封槽,得到分压结构;
装配步骤:在旋转体的外周安装一个密封套,在测试夹具、分压结构的第二密封槽中分别安装一个第二密封圈,将旋转体安装在主壳体的容纳腔室中,将测试夹具的测试腔与主壳体的测试通道对齐,两者分开时能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待测产品到测试腔,两者贴紧时能实现测试腔和测试通道密封导通;将分压结构的分压腔与分压通道密封导通。
其它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15-18,本实施例的特点是:
主壳体10上还设置有与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排气通道15;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四: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结构密封,使得分压腔、分压通道、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分压排气通道。
该装置用于对密封品进行小漏、大漏测试,还能够进行分压排气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测试腔、分压腔、分压排气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在旋转体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沿径向加工两个夹角为F且深度等于内旋转轴体半径的通道,两个通道于轴心上相贯通形成所述气路通道;进/排气通道12、测试通道13、分压通道14、分压排气通道15和气路通道2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进/排气通道12与测试通道13之间形成夹角a,测试通道13与分压通道14之间形成夹角b,分压通道14与分压排气通道15之间形成夹角c;气路通道21的形状为L形,气路通道21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位于旋转体20的中心位置,气路通道21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形成夹角d,分压排气通道15与进/排气通道12之间形成夹角e,e=d=a=b=c=F=90°。这样设计,除了保证气路通道21在切换过程中与进/排气通道12、测试通道13、分压通道14、分压排气通道15的对接更精准,还能更好地给测试腔32或分压腔42留出最佳的布置空间,使得装置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紧凑,90°的设计也让气流更加流畅。
其它与实施例三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测试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测试方法一: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单密封品测试步骤:
1-1)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放入测试腔中,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
1-2)充/吸气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对待测密封品进行加压或抽真空,经过预设时间后或是达到预设压力后,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1,停止加压或抽真空;
1-3)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45°),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其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2;比较P2与P1之间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1-4)大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45°),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其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测试腔中的气体注入至分压腔中,经过预设的测试时间后,检测测试腔中的压力值,将该压力值记录为P3;比较P3与P1之间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1-5)分压排气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90°),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其第二连接口与分压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分压腔、分压通道、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分压排气通道;分压腔内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排出;
1-6)排气步骤:驱动旋转体继续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180°),回到初始状态,测试腔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进/排气通道排出,一个测试周期完成。
测试方法二: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双密封品对比测试步骤:
设备准备步骤:将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分别放入两组气路结构的测试腔中,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连接;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采用相同的测试步骤;
充/吸气步骤;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预设角度,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分别对待测密封品和标准密封品进行加压/抽真空,经过预设时间后或是达到预设压力,停止加压/抽真空;
小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或主壳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45°),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经过预设的保压时间后,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不合格产品;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小漏合格产品。
大漏测试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45°),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测试腔中的气体注入至分压腔中,经过预设的测试时间后,比较两个测试腔中的压力差值,若压力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不合格产品,进入排气环节;若压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则判定待测密封品为大漏合格产品。
分压排气步骤:继续驱动旋转体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90°),使得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分压腔、分压通道、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分压排气通道;各个分压腔内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排出;
排气步骤:驱动旋转体继续沿相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如180°),回到初始状态,各个测试腔的气体经由气路通道、进/排气通道排出,一个测试周期完成。
请参照图19-20,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壳体加工步骤:提供一主壳体基体,在主壳体基体上加工出容纳腔室;然后在所述主壳体基体对应容纳腔室的位置进行切割,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在分壳体上加工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在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分别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
旋转体加工步骤:提供一旋转体基体,在旋转体基体内加工出一个两端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气路通道,得到旋转体;
测试夹具加工步骤:提供一测试夹具本体,在测试夹具本体的顶部加工一顶部具有开口的测试腔,在所述测试腔的顶部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得到测试夹具;
分压结构加工步骤:提供一分压结构本体,在分压结构本体侧壁上加工一具有开口的分压腔,在所述分压腔的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得到分压结构;
装配步骤:在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分压通道、分压腔、分压排气通道的第一密封槽中分别安装一个第一密封圈,将旋转体安装在主壳体的容纳腔室中,将测试夹具的测试腔与主壳体的测试通道对齐,两者分开时能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待测产品到测试腔,两者贴紧时能实现测试腔和测试通道密封导通,将分压结构的分压腔与分压通道密封导通。
实施例六:
请参照图21,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通孔与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壳体加工步骤:提供一主壳体基体,在主壳体基体上加工出容纳腔室;然后在所述主壳体基体对应容纳腔室的位置进行切割,将主壳体基体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在分壳体上加工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
旋转体加工步骤:提供一旋转体基体,在旋转体基体内加工出一个两端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气路通道,得到旋转体;
测试夹具加工步骤:提供一测试夹具本体,在测试夹具本体的顶部加工一顶部具有开口的测试腔,在所述测试腔的顶部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二密封槽,得到测试夹具;
分压结构加工步骤:提供一分压结构本体,在分压结构本体侧壁上加工一具有开口的分压腔,在所述分压腔的开口处加工出一个环形的第二密封槽,得到分压结构;
装配步骤:在旋转体的外周安装一个密封套,在测试夹具、分压结构的第二密封槽中分别安装一个第二密封圈,将旋转体安装在主壳体的容纳腔室中,将测试夹具的测试腔与主壳体的测试通道对齐,两者分开时能有足够的空间放入待测产品到测试腔,两者贴紧时能实现测试腔和测试通道密封导通,将分压结构的分压腔与分压通道密封导通。
其它与实施例五相同。
其它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气路通道的形状为圆弧形或U形或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的进/排气通道与测试通道之间形成夹角a,测试通道与分压通道之间形成夹角b,分压通道与分压排气通道之间形成夹角c,其中,0°<a<120°,且a=b=c=F。优选的,10°<a<110°,更优选的,30°<a<100°。这样设计,能够保证在气路通道的切换过程,气流更加流畅;同时由于a=b=c=F,能够保证气路通道在切换过程中与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的对接更精准。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四组、六组、八组或更多组的气路结构,每两组气路结构并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测试结构为四个、六个、八个或更多个,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测试装置并不限于旋转方式工作,亦可通过轴和壳体的轴向滑动来实现气路状态的切换,从而实现同等的测试功能。
虽然仅仅已经对本申请的某些部件和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且描述,但是在不实际脱离在权利要求书中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修改和改变(例如,各个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所述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主壳体、旋转体、测试夹具;
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
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旋转体内设置有一个气路通道,所述气路通道的两端具有分别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所述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夹具本体,所述测试夹具本体上设置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与所述测试通道相导通;
还包括密封结构;
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与测试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
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进/排气通道错位断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均被封闭,使得测试通道与测试腔导通形成密封的小漏测试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压结构,所述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通道;所述分压结构包括分压结构本体,所述分压结构本体上设置有分压腔,所述分压腔与所述分压通道相导通;
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三: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测试腔、测试通道、气路通道、分压通道与分压腔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大漏测试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分压排气通道;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四: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与分压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分压排气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分压腔、分压通道、气路通道、分压排气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分压排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测试腔、分压腔、分压排气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及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测试腔和分压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还包括自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的转轴;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旋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两组以上的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路结构中,一组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或者是,
气密性测试结构包括一组气路结构,气路结构由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腔和分压腔组成;气密性测试结构为两个以上;
气密性测试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中,一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气密性测试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个气密性测试结构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小漏测试通道、大漏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测试腔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气路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差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连接的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为抽真空装置或充/吸气加压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连接的定容式压力发生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各分壳体之间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形状为圆形,与之对应,所述旋转体的形状为圆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体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沿径向加工两个夹角为F且深度等于内旋转轴体半径的通道,两个通道于轴心上相贯通形成所述气路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通道、测试通道、分压通道、分压排气通道和气路通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进/排气通道与测试通道之间形成夹角a,所述测试通道与分压通道之间形成夹角b,所述分压通道与分压排气通道之间形成夹角c,其中,0°<a<120°,且a=b=c=F。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通道的形状为L形,气路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接处位于旋转体的中心位置,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形成夹角d,所述分压排气通道与进/排气通道之间形成夹角e,e=d=a=b=c=F=90°。
CN202021534059.6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Active CN212340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4059.6U CN21234057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4059.6U CN21234057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40570U true CN212340570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4059.6U Active CN212340570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40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0714B (zh) 软包电池气密性检查系统及方法
KR101719281B1 (ko) 누설 검출 시스템
CN212321022U (zh) 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2340570U (zh)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
CN109341973B (zh) 一种三通阀以及内外漏检测转换装置
CN208350298U (zh) 一种便于对不同产品检测的通用型氦检设备
CN114061849A (zh)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装置、方法和加工方法
CN214251422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2988722U (zh)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设备
CN220018833U (zh) 一种密封结构气密性检查装置
CN114061850A (zh) 一种旋转式密封性测试设备、方法和加工方法
CN113008478A (zh) 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方法和加工方法
CN219391279U (zh) 一种洗衣机收纳盒用的气密封检测设备
JP6180209B2 (ja) 漏洩検知装置
CN112502859A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用高速动密封件试验装置
CN214196502U (zh) 一种高速动密封件试验装置
CN210981691U (zh) 一种适用于半导体石英管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07449564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p2壳体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14112222A (zh)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工艺
CN208999032U (zh) 一种三通阀以及内外漏检测转换装置
CN214893926U (zh) 无菌隔离阀检漏装置
CN212844229U (zh) 多功能真空检漏装置
CN216143165U (zh) 气密性堵头
CN109738135A (zh) 一种适用于密封容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气密性检测方法
CN111120878A (zh) 一种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