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9535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9535U
CN212339535U CN202022222381.1U CN202022222381U CN212339535U CN 212339535 U CN212339535 U CN 212339535U CN 202022222381 U CN202022222381 U CN 202022222381U CN 212339535 U CN212339535 U CN 212339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gathering
humidifier
mis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3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征
柏立春
李丐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23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9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9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9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包括:聚能组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聚能构件和第二聚能构件,且第一聚能构件能够相对第二聚能构件运动;雾化器,面对聚能组件设置;本体,聚能组件设置于本体内,本体内容纳有液体,且部分液体容纳于雾化器与聚能组件之间。本申请提供的加湿器,第一聚能构件与第二聚能构件能够根据水位的高低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连接情况,以调整聚能组件的整体长度或高度,当水位较高时,聚能组件的高度整体调高,当水位较低时,聚能组件的高度整体降低,使得聚能组件的整体长度或高度始终能够匹配水的液面与雾化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聚能组件始终能够起到很好的聚能作用。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表明在加湿器中设置聚能环能明显增大出雾量。然而,聚能环将超声波雾化器的能量进行了聚集,使得从聚能环出口喷出的水汽容易带有水柱,水柱在加湿器内四处飞溅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加装聚能环来提高加湿器的雾化效果,但雾化片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有限,若水面与雾化片的距离过大,超声波到达水面的能量会衰减以至于会无法产生水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位高度会影响雾化片雾化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
聚能组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聚能构件和第二聚能构件,且所述第一聚能构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聚能构件运动;
雾化器,面对所述聚能组件设置;
本体,所述聚能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容纳有液体,且部分所述液体容纳于所述雾化器与所述聚能组件之间;
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所述聚能组件漂浮于所述本体内,且液体的水位处于不同的高度下,所述第一聚能构件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能构件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能构件具有筒状结构或环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或所述环状结构的一端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形成有出雾口,且所述盖板的面对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聚能通道;
所述第一聚能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聚能构件具有筒状或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聚能构件与所述聚能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形成有若干个通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能构件的内壁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形成有钩部,所述钩部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限定出运动距离;
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片状结构并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侧壁垂直连接,第二连接件限位于所述钩部与所述盖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钩部搭接以使所述第二聚能构件不与所述第一聚能构件分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导雾通道,所述聚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导雾通道内,所述本体内储存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导雾通道,以使所述聚能组件漂浮于所述导雾通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空,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风机,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导雾通道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具有筒状结构,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风道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部,所述风道的外部设置有连通件,所述连通件与所述导雾通道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出雾构件,所述出雾构件与所述导雾通道的出雾口连通;
所述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与所述出雾构件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支架,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雾化器的超声震荡部面对所述第二聚能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加湿器包括:本体、聚能组件以及雾化器,其中,聚能组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聚能构件和第二聚能构件,且第一聚能构件能够相对第二聚能构件运动,当第一聚能构件与第二聚能构件发生相对运动并稳定后,第一聚能构件与第二聚能构件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不同的连接位置,本体设置有水箱,水箱容纳有液体,液体具体可以为水,且一部分水能够流入雾化器与聚能组件之间,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聚能组件漂浮于本体内,并且根据雾化器与聚能组件之间的水的水位的高低情况,第一聚能构件与第二聚能构件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和连接位置,也就是说,水位的高度影响第一聚能构件与第二聚能构件相对运动情况,使得聚能组件的整体长度(或高度)随水位的高度自动改变,使得聚能组件的高度或长度能够始终匹配水的液面与雾化器之间的距离,避免用于雾化器超声振动产生水雾的水面距离雾化器的距离受水位、水量的影响较大,影响雾化效果。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加湿器,第一聚能构件与第二聚能构件能够根据水位的高低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连接情况,以调整聚能组件的整体长度或高度,当水位较高时,聚能组件的高度整体调高,当水位较低时,聚能组件的高度整体降低,使得聚能组件的整体长度或高度始终能够匹配水的液面与雾化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聚能组件始终能够起到很好的聚能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聚能组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聚能组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聚能组件,101-第一聚能构件,1011-盖板,1012-出雾口,1013-聚能通道,1014-第一连接件,1015-钩部,102-第二聚能构件,1021-第二连接件,1022-支撑件,1023-通孔,2-雾化器,3-本体,301-喷雾口,4-导雾通道,5-底座,6-风机,7-风道,701-出风口,8-连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加湿器。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
聚能组件1,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聚能构件101和第二聚能构件102,且第一聚能构件101能够相对第二聚能构件102运动;
雾化器2,面对聚能组件1设置;
本体3,聚能组件1设置于本体3内,本体3内容纳有液体,且部分液体容纳于雾化器2与聚能组件1之间;
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聚能组件1漂浮于本体3内,且液体的水位处于不同的高度下,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加湿器包括:本体3、聚能组件1以及雾化器2,其中,聚能组件1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聚能构件101和第二聚能构件102,且第一聚能构件101能够相对第二聚能构件102运动,当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发生相对运动并稳定后,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不同的连接位置,本体3设置有水箱,水箱容纳有液体,液体具体可以为水,且一部分水能够流入雾化器2与聚能组件1之间,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聚能组件1漂浮于本体3内,并且根据雾化器2与聚能组件1之间的水的水位的高低情况,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和连接位置,也就是说,水位的高度影响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相对运动情况,使得聚能组件1的整体长度(或高度)随水位的高度自动改变,使得聚能组件1的高度或长度能够始终匹配水的液面与雾化器2之间的距离,避免用于雾化器2超声振动产生水雾的水面距离雾化器2的距离受水位、水量的影响较大,影响雾化效果。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加湿器,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能够根据水位的高低自动调整两者之间的连接情况,以调整聚能组件1的整体长度或高度,当水位较高时,聚能组件1的高度整体调高,当水位较低时,聚能组件1的高度整体降低,使得聚能组件1的整体长度或高度始终能够匹配水的液面与雾化器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聚能组件1始终能够起到很好的聚能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聚能构件101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第二聚能构件102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聚能构件101的小于水的密度,使得第一聚能构件101能够漂浮于雾化器2上方区域的水中,而第二聚能构件102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使得第二聚能构件102相对第一聚能构件101下沉,并且由于两者之间相互活动连接,根据水位的高低变化,两者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改变聚能组件1整体长度或高度,但两者不会脱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聚能构件101具有筒状或环状结构,筒状或环状结构的一端部设置有盖板1011,盖板1011形成有出雾口1012,且盖板1011的面对第二聚能构件10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聚能通道1013;
第一聚能构件10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件1014,用于与第二聚能构件102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聚能构件102具有筒状或环状结构,第二聚能构件102与聚能通道1013相连通;
第二聚能构件102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第一连接件1014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021,第二聚能构件10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件1022,支撑件1022形成有若干个通孔1023。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014的一端与第一聚能构件101的内壁连接,或者,第一连接件1014的一端与盖板1011相连接,第一连接件1014的另一端形成有钩部1015,钩部1015与盖板1011之间的距离限定出运动距离;
第二连接件1021具有片状结构并与第二聚能构件102的侧壁垂直连接,第二连接件1021限位于钩部1015与盖板1011之间,且第二连接件1021能够与钩部1015搭接以使第二聚能构件102不与第一聚能构件101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聚能构件102的纵向截面呈“工”字型,按照图1或图2中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连接构件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021,第二连接件1021具有环状结构,相对第二连接构件的筒状部分沿水平方向凸起,第一连接件1014的钩部1015能够勾住第二连接件1021,当水位处于较高位时,使得第一聚能构件101浮于水面或者漂浮于水中,第二聚能构件102的支撑件1022仍靠近雾化器2设置,使得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相互远离至极限,聚能组件1的高度达到最大时,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不会相互脱离,支撑件1022形成有通孔1023,使得水能够通过通孔1023,减小水对支撑件1022的施力情况。当水位较低时,第一聚能构件101处于低位,第一连接件1014的钩部1015向下运动并脱离第二连接件1021,盖板1011靠近第二连接件1021,当水位较高时,第一聚能构件101处于高位,第一连接件1014的钩部1015向上运动,运动的极限时钩部1015与第二连接件1021相互搭接,盖板1011远离第二连接件1021,上述两个运动极限对应聚能组件1整体高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由于第一聚能构件101与第二聚能构件102始终是相互连通的,使得雾化器2使水喷溅产生的水雾始终能够畅通地流动并获得聚拢,确保雾化效果以及出雾量,聚能通道1013的长度(也可以说是高度)始终随水位的变化自动改变,在高水位时第二聚能构件102能够延长聚能通道1013,聚能效果、出雾效果均佳,在低水位时(水位最低),聚能通道1013的长度自身长度,为最小值,聚能组件1不影响雾化器2出雾,同样能够确保出雾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本体3内形成有导雾通道4,聚能组件1设置于导雾通道4内,本体3内储存的液体能够进入导雾通道4,以使聚能组件1漂浮于导雾通道4内。
在该实施例中,聚能组件1设置于导雾通道4内,导雾通道4与水箱相连通,水箱内储存的水能够流入导雾通道4内,同时聚能组件1的侧壁导雾通道4接触或者滑动连接,确保第一聚能构件101上升或下浮运动过程的稳定性,避免第一聚能构件101侧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本体3还设置有底座5,底座5的内部中空,底座5内设置有风机6,本体3内设置有风道7,风道7与导雾通道4连通,风机6的出风口701与风道7的进风口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6吹出的风吹入风道7内并经由风道7吹入导雾通道4内,使得导雾通道4内的雾定向流动,进一步加强聚能效果,避免水雾四处飘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风道7具有筒状结构,风道7的出风口701设置于风道7远离风机6的一端部,风道7的外部设置有连通件8,连通件8与导雾通道4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图中所示状态,风道7的封口位于风道7的上端部,连通件8包覆风道7并与导雾通道4连通,使得风道7内的风进入连通件8后进入导雾通道4内,而导雾通道4不与风道7连通,导雾通道4内的水能够进入连通件8内而不会进入风道7,从而避免风机6浸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湿器还包括出雾构件,出雾构件与导雾通道4的出雾口1012连通;
本体3的上端面设置有喷雾口301,喷雾口301与出雾构件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导雾通道4内的水雾在风机6吹动的作用下首先经过出雾构件进行聚能、导向,而后经喷雾口301流出至加湿器以外的空间,其中,喷雾口301具有栅格结构,使得水雾能够经喷雾口301均匀地喷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湿器还包括支架(图中未示出),雾化器2设置于支架,雾化器2的超声震荡部面对第二聚能构件102。
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器2可以为现有的加湿器中常见的雾化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理解,其中雾化片的进行超声震荡的部位面对第二聚能构件102,使得雾化片喷溅产生的水雾直接朝向导雾通道4流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能组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聚能构件和第二聚能构件,且所述第一聚能构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聚能构件运动;
雾化器,面对所述聚能组件设置;
本体,所述聚能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内容纳有液体,且部分所述液体容纳于所述雾化器与所述聚能组件之间;
在液体的浮力作用下,所述聚能组件漂浮于所述本体内,且液体的水位处于不同的高度下,所述第一聚能构件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能构件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能构件具有筒状结构或环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或所述环状结构的一端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形成有出雾口,且所述盖板的面对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聚能通道;
所述第一聚能构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具有筒状或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聚能构件与所述聚能通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形成有若干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聚能构件的内壁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形成有钩部,所述钩部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限定出运动距离;
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片状结构并与所述第二聚能构件的侧壁垂直连接,第二连接件限位于所述钩部与所述盖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钩部搭接以使所述第二聚能构件不与所述第一聚能构件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导雾通道,所述聚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导雾通道内,所述本体内储存的液体能够进入所述导雾通道,以使所述聚能组件漂浮于所述导雾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空,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风机,所述本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导雾通道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具有筒状结构,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风道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部,所述风道的外部设置有连通件,所述连通件与所述导雾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出雾构件,所述出雾构件与所述导雾通道的出雾口连通;
所述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与所述出雾构件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支架,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雾化器的超声震荡部面对所述第二聚能构件。
CN202022222381.1U 2020-09-30 2020-09-30 加湿器 Active CN212339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381.1U CN212339535U (zh) 2020-09-30 2020-09-30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381.1U CN212339535U (zh) 2020-09-30 2020-09-30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9535U true CN212339535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0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381.1U Active CN212339535U (zh) 2020-09-30 2020-09-30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95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296A (zh) * 2021-08-12 2021-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的阶梯式聚能环
CN113864940A (zh) * 2021-09-26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聚能转盘、加湿结构及加湿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296A (zh) * 2021-08-12 2021-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的阶梯式聚能环
CN113587296B (zh) * 2021-08-12 2022-08-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的阶梯式聚能环
CN113864940A (zh) * 2021-09-26 2021-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聚能转盘、加湿结构及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0333A (zh) 加湿器
CN212339535U (zh) 加湿器
CN106895537B (zh)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CN209857306U (zh) 一种雾化设备
CN210717936U (zh) 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
CN111197834B (zh) 一种加湿器
CN202238481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
CN113587295B (zh) 一种加湿器
US20220003454A1 (en) Double-layer sound insu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0441388U (zh) 一种加湿器的消声装置及加湿器
CN210220121U (zh) 一种低噪音雾化加湿器
CN110542167A (zh) 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
CN215723836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1876254U (zh) 上加水加湿器
CN213778009U (zh) 一种悬浮式无线供电加湿器
CN115031324A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211372674U (zh) 一种加湿器
CN109186056B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213146823U (zh)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CN219797459U (zh) 一种加湿器水箱、出雾盖及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11756156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0569001U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CN211233224U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CN212339578U (zh) 加湿器及其进风结构
CN219177875U (zh) 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