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6056B -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6056B
CN109186056B CN201811169792.XA CN201811169792A CN109186056B CN 109186056 B CN109186056 B CN 109186056B CN 201811169792 A CN201811169792 A CN 201811169792A CN 109186056 B CN109186056 B CN 109186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llecting
energy
water
hole
m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9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86056A (zh
Inventor
李一峰
梁梓涛
梁海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97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6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8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6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该聚能装置包括位于换能器(21)正上方且纵向设置的聚能筒(61)、横向设置在聚能筒(61)内的隔板(62)、设置在隔板(62)的中心位置的聚能通孔(63)、设置在聚能筒(61)的上端面的顶盖(71)以及设置在顶盖(71)中心位置的出雾孔(72),该出雾孔(72)的孔径尺寸大于聚能通孔(63)的孔径尺寸。本发明结构简单,雾化效率高且雾化噪声较小,使用简单且便于后续清洗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表明在加湿器中设置聚能环能明显增大出雾量。然而,聚能环将超声波雾化器的能量进行了聚集,使得从聚能环出口喷出的水汽容易带有水柱,水柱在加湿器内四处飞溅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比如,中国专利CN2012105555089公开了开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在换能器(雾化片)上方的液体中漂浮设置的雾化增强部(相当于聚能环),该雾化增强部包括具有贯通孔的引导筒,该贯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换能器(或超声波雾化器)的轴向中心线一致,连接引导筒且漂浮在换能器上方的液体表面的浮力部,通过雾化增强部来提高加湿器的雾化效果。该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缺陷:
1. 雾化过程中噪声较大。噪音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一是,超声波雾化器振动产生以较高速度向上运动的水柱通过引导筒时,运动的水柱与引导筒内壁产生摩擦从而产生噪音;二是,雾化片振动产生的水柱通过雾化增强部的贯通孔向上喷射并产生水雾,部分向上喷射的水柱回落到水箱的液体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水滴回落噪声。
2. 雾化效率较低。由于引导筒内壁会对向上运动的水柱产生摩擦,此摩擦也给向上运动的水柱产生了一个阻力从而可能降低水柱的运动能量,进而降低了雾化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聚能环存在噪声大且雾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具有噪声小、雾化能力强且出雾迅速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湿器的聚能装置,包括位于换能器21正上方且纵向设置的聚能筒61、横向设置在聚能筒61内的隔板62、设置在隔板62的中心位置的聚能通孔63、设置在聚能筒61的上端面的顶盖71以及设置在顶盖71中心位置的出雾孔72,该出雾孔72的孔径尺寸大于聚能通孔63的孔径尺寸。
其中,隔板6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下水通孔64,该下水通孔64设置在聚能通孔63的周围且远离聚能通孔63的位置。
其中,顶盖7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一组卡扣73,聚能筒61上对应设置一组扣孔65,每个卡扣73的卡持末端从扣孔65伸入后卡持在隔板62的下端面上。
其中,顶盖71延伸设有便于用户手持操作的扣板711,或/和,顶盖71的下端面周缘向下延伸出裙板74,该裙板74位于聚能筒61的内侧面或外侧面。
其中,聚能通孔63上端设置具有中孔661的凸圆管66,该中孔661的孔径与聚能通孔63的孔径一致且中孔661与聚能通孔63两者贯通相连,该凸圆管66的纵向高度小于隔板62与顶盖71之间纵向距离。
其中,换能器21、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三者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水箱2以及位于水箱2的内底面的换能器21,还包括漂浮在水箱2内如上所述的聚能装置。
其中,在水箱2的内底部设有台阶内凹部29,该台阶内凹部29的纵向高度H大于聚能装置的高度且台阶内凹部29的横向尺寸大于聚能筒61的横向尺寸以便聚能筒61能够进入该台阶内凹部29,而换能器21设置在台阶内凹部29的下方。
其中,在水箱2中设有下末端带有进水口31的导雾筒3,该导雾筒3与换能器21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而所述的聚能装置位于导雾筒3内。
其中,水箱2内侧设有出风通道22,导雾筒3的上末端设有与出风通道22相连通的导风槽32,在水箱2上末端的引水盖4,该引水盖4上设有若干个让水流入到水箱2内的下水孔42,该引水盖4与导雾筒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相对下水孔42上凸设置的上凸部41,该上凸部41上设有与导雾筒3相连通的导雾槽411。
其中,引水盖4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设有挡风围板43,该挡风围板43伸入导雾筒3内,上凸部41呈半球形且位于挡风围板43的上方,而多个导雾槽411均匀分布设置在上凸部41的弧形外表面。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质性的解决了“在聚能增强雾化过程中如何减少噪音且雾化能力差”的技术问题,并起到了出雾量大且出雾迅速的特点,达到了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 聚能装置的噪声较小且雾化能力强。聚能装置从两方面实现降噪:一是聚能装置是通过隔板中部的聚能通孔作为换能器产生振动能量的转递中介,由于换能器产生振动能量经过聚能装置时,仅与聚能通孔及出雾孔的孔壁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稍微大点的噪声,其他位置均是充满了水具有较小的噪声,从而实现减低噪音;二是设置顶盖来承接回落水柱,当部分水雾上升后回落至顶盖的上端面可以减少水雾飞溅落回到水箱的水面而产生的滴水声音,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顶盖上延伸设置的扣板同时也能增大顶盖的表面积以尽可能的接住回落水珠以降低雾化过程中的回落噪声。另外,由于换能器产生振动能量与聚能装置之间的摩擦较小,因此振动能量被聚能装置聚集后并在运动至出雾孔的过程中的损耗较小,从而达到提高雾化能力的目的。
2. 出雾量大且出雾迅速。本发明通过聚能装置起到增强雾化能力的功能,并通过在水箱中增设导雾结构来提高水雾的出雾能力,两者相辅相成让加湿器具有雾化能力强(或出雾量大)且出雾迅速的特点。具体来说,导雾结构是通过在导雾筒的上末端设置引水盖,同引水盖阻隔出风通道的气流进入导雾筒外部的水箱之中,并通过在引水盖上设置导雾槽甚至增强导雾能力的挡风围板从而将导雾筒内的水雾快速引导从导雾槽排出,水雾不会大量聚集在导雾筒内或外溢至导雾筒外的水箱之中,从而导雾能力强且导雾效果佳。
3.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聚能装置在水箱处于低水位无法工作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在水箱的内底面设置台阶内凹部,台阶内凹部的纵向高度H大于聚能装置的高度,因此,当水箱内水面较低时,聚能筒的下末端逐渐进入台阶内凹部中,即使水箱内水面降低至水箱的内底部时聚能装置也能够漂浮在台阶内凹部中的水面上进行正常工作,从而确保水箱处于低水位时聚能装置也能够正常工作。
4. 顶盖与聚能筒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便于对聚能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定期进行清洗操作。
5. 当水箱内需要加水时,直接将水倒在引水盖上,由于下水孔位置相对导雾槽的位置更低,从而水通过下水孔落入下方的水箱内,实现上加水的便捷操作;并且,引水盖可以从水箱的上末端可拆卸,甚至导雾筒也可以从水箱中可拆卸,安装简单且便于后续的维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能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浮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聚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聚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中加湿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对应图6的加湿器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水箱2、位于水箱2的内底面的换能器21以及漂浮设置在换能器21上方的聚能装置,该聚能装置包括聚能本体6和固定在聚能本体6上的浮盖7。该换能器21设置在水箱2的内底面或底座1的上端面上,往水箱2内加水后,换能器21工作产生振荡,由聚能本体6聚集换能器21的振荡能量以提高雾化效果,聚集的振荡能量将让水振荡变成水雾,水雾从浮盖7喷出实现加湿功能。
进一步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聚能本体6包括纵向设置的聚能筒61、横向设置在聚能筒61内的隔板62以及设置在隔板62的中心位置的聚能通孔63。另外,为了便于聚能本体6下沉到水箱2的水面下,还可以在聚能通孔63的周围设置一个或多个下水通孔64,该下水通孔64以离聚能通孔63的位置较远为宜,以免换能器21的振荡能量通过下水通孔64泄露从而降低了聚能通孔63的聚能能力。浮盖7包括设置在聚能筒61的上端面的顶盖71,该顶盖71的中心位置设有出雾孔72。
换能器21、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三者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并且,出雾孔72的孔径尺寸大于聚能通孔63的孔径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均为圆孔,换能器21的孔径<出雾孔72的孔径<聚能通孔63的孔径,“<”为算术符合小于。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盖7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一组卡扣73,聚能筒61上对应设置一组扣孔65,每个卡扣73的卡持末端从扣孔65伸入后卡持在隔板62的下端面上,从而实现浮盖7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聚能本体6上。另外,为了改善卡扣73的强度,卡扣73的表面还设有若干加强筋731。甚至,为了便于用户手持浮盖7进行拆装操作,该顶盖71还可以延伸出便于用户手持操作的扣板711。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盖71的下端面周缘向下延伸出裙板74。该裙板74不仅能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裙板74导向位于聚能筒61的内侧面或外侧面从而便于将浮盖7设置在聚能本体6上;同时,该裙板74还等同与肋条起到将强顶盖71强度的作用,避免顶盖71的不同位置产生变形以改变出雾孔72相对换能器21的位置。
由于换能器21、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三者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聚能装置漂浮在水箱2的水面中,浮盖7恰好与水箱2的水面大致齐平。当换能器21工作时,换能器21振动产生的能量集中于聚能筒61下末端并从聚能通孔63进入聚能筒61的上末端,由于聚能筒61的上末端的腔体中(即,隔板62与顶盖71之间的腔体)充满了水,水能够将振动能量之间的摩擦噪音减弱从而实现从而降低换能器21振动产生的能量与聚能装置之间摩擦所产生的噪音;聚能通孔63聚能后再将起雾能量传递到顶盖71的出雾孔72实现水变成水雾8(也可能表现为细小的水柱或水柱);部分水雾8上升后回落至顶盖71的上端面可以减少水雾飞溅落回到水箱2的水面而产生的滴水声音,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顶盖71上延伸设置的扣板711同时也能增大顶盖71的表面积以尽可能的接住回落水珠以降低雾化过程中的回落噪声。因此,简单来说,聚能装置是通过隔板62中部的聚能通孔63作为换能器21产生振动能量的转递中介,由于换能器21产生振动能量经过聚能装置时,仅与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的孔壁之间发生摩擦产生稍微大点的噪声,其他位置均是充满了水具有较小的噪声,从而实现减低噪音;并且,由于出雾孔72的孔径大于聚能通孔63的孔径从而确保换能器21振动所产生的能量能够最大效率的变成水雾8从出雾孔72喷出。
再者,为了确保水箱2内低水位时聚能装置也能够正常工作,因此,如图1所示,在水箱2的内底部设有台阶内凹部29,该台阶内凹部29的纵向高度H大于聚能装置的高度且台阶内凹部29的横向尺寸大于聚能筒61的横向尺寸,从而聚能筒61能够进入该台阶内凹部29,而换能器21设置在台阶内凹部29的下方(一般来说,台阶内凹部29与换能器21的上表面之间仍然具有一个预设距离,以避免聚能筒61的下末端触碰到换能器21的上表面,从而起到保护换能器21的目的)。因此,即使加湿器中低水位报警装置安装在水箱2的内底部,将水箱2的内底部作为最低警戒水位时,此时,由于台阶内凹部29的纵向高度H大于聚能装置的高度,因此,当水箱2内水面较低时,聚能筒61的下末端逐渐进入台阶内凹部29中,即使水箱2内水面降低至水箱2的内底部时聚能装置也能够漂浮在台阶内凹部29中的水面上进行正常工作,从而确保水箱2处于低水位时聚能装置也能够正常工作。
再者,如图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雾的效果且兼顾减低噪音的效果,在聚能通孔63上端设置具有中孔661的凸圆管66,该中孔661的孔径与聚能通孔63的孔径一致且中孔661与聚能通孔63两者贯通相连,该凸圆管66的纵向高度小于隔板62与顶盖71之间纵向距离。从聚能通孔63通过的振动能量经过凸圆管66时起到定向导向至出雾孔72的作用,从而通过凸圆管66可以加大聚能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加湿器的出雾能力。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聚能装置位于换能器21的正上方,即确保换能器21、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三者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在水箱2中设有导雾筒3,该导雾筒3与换能器21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而聚能装置限位于导雾筒3内,随着水箱2内水面变化在导雾筒3内做纵向运动,从而通过导雾筒3的限位让聚能装置位于换能器21的正上方,确保聚能装置能够起到增强雾化的作用。
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导雾筒3罩设在台阶内凹部29上方且导雾筒3下末端可拆卸的安装在水箱2的内底部,该导雾筒3的下末端具有让水箱2内水进入至导雾筒3的进水口31,从而导雾筒3外侧面的水能够通过进水口31进入导雾筒3内并流到换能器21的表面进行雾化。另外,水箱2内侧设有出风通道22,在出风通道22中设有风机,在出风通道22与导雾筒3的上末端之间设有导雾结构,该导雾结构包括:该导雾筒3的上末端设有与出风通道22相连通的导风槽32,通过导风槽32将出风通道22的气流导入至导雾筒3内;设置在水箱2上末端的引水盖4,该引水盖4上设有若干个让水流入到水箱2内的下水孔42,该引水盖4与导雾筒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相对下水孔42上凸设置的上凸部41,该上凸部41上设有与导雾筒3相连通的导雾槽411。
为了让出风通道22的气流尽可能进入导雾筒3以确保有足够的风压保证加湿器的出雾能力,因此,引水盖4的下末端需要尽可能让出风通道22的气流不进入导雾筒3外部的水箱2内而是尽可能通过导风槽32进入导雾筒3内,且导雾筒3的上末端与水箱2之间也尽可能隔离减少气流交互的机会,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引水盖4的下端面与导雾筒3的上端面贴合设置。或者,设计导风结构将导雾筒3的气压导向导雾槽411也可以确保有足够的风压保证加湿器的出雾能力。比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引水盖4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设有挡风围板43,该挡风围板43伸入导雾筒3内,其中,上凸部41位于挡风围板43的上方,上凸部41呈半球形,多个导雾槽411均匀分布设置在上凸部41的弧形外表面,从而通过挡风围板43将导雾筒3的气压导向上方的导雾槽411,实践证明挡风围板43对气流的引导效果非常好,导雾筒3上方的水雾能快速的从导雾槽411溢出而不会大量聚集在导雾筒3内或外溢至导雾筒3外的水箱2之中。
换能器21工作产生振荡能力,通过聚能装置变成水雾,水雾聚集在导雾筒3上方的水面空间内。此时,风机工作从出风通道22吹入气流经过导风槽32进入导雾筒3内,导雾筒3内气压增加从而气流带动水雾从导雾槽411溢出以实现加湿功能。当水箱2内需要加水时,直接将水倒在引水盖4上,由于下水孔42位置相对导雾槽411的位置更低,从而水通过下水孔42落入下方的水箱2内,实现上加水的便捷操作。
当然,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水箱2内,抑或为了让加湿器整体外观形状更美观,还可以在在水箱2上末端设置水箱盖5,该水箱盖5上设有与导雾槽411相连通的出雾孔51,因此,水雾从导雾槽411外溢经过出雾孔51喷出水雾进行加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加湿器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换能器(21)正上方且纵向设置的聚能筒(61)、横向设置在聚能筒(61)内的隔板(62)、设置在隔板(62)的中心位置的聚能通孔(63)、设置在聚能筒(61)的上端面的顶盖(71)以及设置在顶盖(71)中心位置的出雾孔(72),该出雾孔(72)的孔径尺寸大于聚能通孔(63)的孔径尺寸;
隔板(6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下水通孔(64),该下水通孔(64)设置在聚能通孔(63)的周围且远离聚能通孔(63)的位置;
顶盖(7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一组卡扣(73),聚能筒(61)上对应设置一组扣孔(65),每个卡扣(73)的卡持末端从扣孔(65)伸入后卡持在隔板(62)的下端面上;
顶盖(71)延伸设有便于用户手持操作的扣板(711),或/和,顶盖(71)的下端面周缘向下延伸出裙板(74),该裙板(74)位于聚能筒(61)的内侧面或外侧面;
聚能通孔(63)上端设置具有中孔(661)的凸圆管(66),该中孔(661)的孔径与聚能通孔(63)的孔径一致且中孔(661)与聚能通孔(63)两者贯通相连,该凸圆管(66)的纵向高度小于隔板(62)与顶盖(71)之间纵向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换能器(21)、聚能通孔(63)及出雾孔(72)三者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
3.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水箱(2)以及位于水箱(2)的内底面的换能器(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漂浮在水箱(2)内如权利要求1-2任何一项所述的聚能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水箱(2)的内底部设有台阶内凹部(29),该台阶内凹部(29)的纵向高度H大于聚能装置的高度且台阶内凹部(29)的横向尺寸大于聚能筒(61)的横向尺寸以便聚能筒(61)能够进入该台阶内凹部(29),而换能器(21)设置在台阶内凹部(29)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水箱(2)中设有下末端带有进水口(31)的导雾筒(3),该导雾筒(3)与换能器(21)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而所述的聚能装置位于导雾筒(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水箱(2)内侧设有出风通道(22),导雾筒(3)的上末端设有与出风通道(22)相连通的导风槽(32),在水箱(2)上末端的引水盖(4),该引水盖(4)上设有若干个让水流入到水箱(2)内的下水孔(42),该引水盖(4)与导雾筒(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相对下水孔(42)上凸设置的上凸部(41),该上凸部(41)上设有与导雾筒(3)相连通的导雾槽(411)。
CN201811169792.XA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Active CN109186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9792.XA CN109186056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9792.XA CN109186056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6056A CN109186056A (zh) 2019-01-11
CN109186056B true CN109186056B (zh) 2024-02-13

Family

ID=6494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9792.XA Active CN109186056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60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7987B (zh) * 2019-02-13 2020-10-16 马鞍山威莎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加湿器中的变幅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7911Y (zh) * 1993-11-23 1994-09-21 陈宝伶 聚能器
CN101791603A (zh) * 2010-03-12 2010-08-04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03550102U (zh) * 2013-09-16 2014-04-16 刘涛 一种加湿器
CN207035395U (zh) * 2017-05-31 2018-02-23 慈溪市大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利式加水和清洁的加湿装置
CN208794667U (zh) * 2018-10-08 2019-04-26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7911Y (zh) * 1993-11-23 1994-09-21 陈宝伶 聚能器
CN101791603A (zh) * 2010-03-12 2010-08-04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波加湿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03550102U (zh) * 2013-09-16 2014-04-16 刘涛 一种加湿器
CN207035395U (zh) * 2017-05-31 2018-02-23 慈溪市大麦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利式加水和清洁的加湿装置
CN208794667U (zh) * 2018-10-08 2019-04-26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6056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7834B (zh) 一种加湿器
CN209857306U (zh) 一种雾化设备
CN208794667U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211503119U (zh) 加湿器及用于加湿器的降噪雾化装置
CN109186056B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108204648B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CN110243042B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208475538U (zh) 上加水加湿器及导雾装置
CN211476207U (zh) 一种加湿器
CN207990859U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CN212339535U (zh) 加湿器
CN212673425U (zh) 一种加湿组件及加湿器
CN211400179U (zh) 一种自适应水位的降噪雾化装置
CN105972740B (zh) 加湿器水箱底盖、加湿器水箱和加湿器
CN201730000U (zh) 洗涤机
CN217636084U (zh) 雾化装置及香薰设备
CN102784534B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15031324A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113864939A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能环及加湿器
CN215372782U (zh) 雾化组件及加湿器
CN113266881A (zh) 水洗装置及空调柜机
CN214581698U (zh) 一种基于叶轮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
CN209910080U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水冷风扇
CN217604275U (zh) 雾化加湿器
CN205795630U (zh) 婴儿器皿洗涤机的喷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