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6254U - 上加水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上加水加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76254U CN211876254U CN202020063906.9U CN202020063906U CN211876254U CN 211876254 U CN211876254 U CN 211876254U CN 202020063906 U CN202020063906 U CN 202020063906U CN 211876254 U CN211876254 U CN 2118762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tank
- humidifier
- mist
- air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水箱形成有储水空间和风道;底座,水箱设置于底座上,且储水空间与风道分别连通于底座;出雾口,设置于水箱的顶面,并与风道连通;风道,设置于水箱的内部;喷雾构件,设置有进风栅孔,进风栅孔连通底座和风道;以及挡水构件,设置于喷雾构件的上方,挡水构件为中空结构,在挡水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加水加湿器,通过设置喷雾构件和设置于喷雾构件上方的挡水构件,能够避免水雾在风道中凝结的水滴直接滴落至水面产生滴水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加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从水箱的顶部对加湿器加水的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居住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和长期使用空调的地方,环境非常干燥,需要使用加湿设备来增加空气的湿度,调节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加湿器越来越受大众家庭的喜爱,成为家居中必备的小家电。
加湿器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直接蒸发型加湿器(又称纯净型加湿器)、热蒸发型加湿器(又称电热式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等。其中,因为超声波加湿器的加湿强度大、加湿强度均匀、耗电量小、且使用寿命长,从而成为当前首选产品。
根据加水方式的不同,加湿器又可以分为上加水加湿器和下加水加湿器。其中,上加水加湿器采用分体式上加水水箱设计,用户可以直接拎起水箱,从水箱顶部的加水口对加湿器直接加水。传统的下加水加湿器从水箱底部对加湿器加水。从水箱顶部加水的上加水加湿器与从水箱底部加水的下加水加湿器相比,使用更方便、更安全,用户体验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使水雾的输送更加顺畅的上加水加湿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加水加湿器,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水箱形成有储水空间和风道;底座,水箱设置于底座上,且储水空间与风道分别连通于底座;出雾口,设置于水箱的顶面,并与风道连通;风道,设置于水箱的内部;喷雾构件,设置有进风栅孔,进风栅孔连通底座和风道;以及挡水构件,设置于喷雾构件的上方,挡水构件为中空结构,在挡水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孔。
在一实施例中,挡水构件还包括顶壁,顶壁覆盖于进风栅孔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挡水构件的出雾孔为沿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栅孔。
在一实施例中,挡水构件为圆筒形。
在一实施例中,出雾孔在挡水构件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出雾孔沿挡水构件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在一实施例中,挡水构件和喷雾构件通过热熔焊接或者超声波焊接。
在一实施例中,在挡水构件的底部设置有焊接孔,在喷雾构件顶部设置有焊接凸起;挡水构件和喷雾构件通过焊接凸起与焊接孔焊接而连接成一体。
在一实施例中,出雾口的出雾方向为朝向远离上加水加湿器的方向且相对于水箱的顶面倾斜向上。
在一实施例中,水箱包括上盖、下盖、侧壁以及内壁;其中,上盖、下盖和侧壁形成内部空间,内壁形成于内部空间并将内部空间分割成独立的储水空间和风道;风道顶端形成出雾口,出雾口设置于水箱顶面的端部。
在一实施例中,风道设置为从底端向顶端逐渐变窄。
在一实施例中,风道设置于水箱内部空间的一侧,且形成风道的内壁远离侧壁的一侧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排水阀,排水阀设置于储水空间底部;雾化水槽,雾化水槽设置于底座中,与储水空间通过排水阀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跷板机构,跷板机构设置于雾化水槽中,并与排水阀配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超声波振荡板,超声波振荡板设置于雾化水槽底部,位于进风栅孔下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雾构件和设置于喷雾构件上方的挡水构件,能够避免水雾在风道中凝结的水滴直接滴落至水面产生滴水噪音。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水箱除去上盖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出雾口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底座俯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排水过程进行中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排水过程结束时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喷雾构件和挡水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挡水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喷雾构件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需要注意,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表述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不同模块、步骤和数据等,但是“第一”、“第二”等表述仅是为了在不同的模块、步骤和数据等之间进行区分,而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按照本公开的侧键固定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侧键固定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做出进一步阐述说明。其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同的标号指示的是同一种类型的结构。
在相关技术中公开的上加水加湿器中,风道设置在水箱的外侧或水箱的中间,出雾口位于风道的顶端,超声波振荡器安装在底座中,将水形成为水雾,底座中安装的风扇产生风力,该风力将水雾带入风道,最后从出雾口喷出水雾,从而达到加湿空气的效果。
但是,相关技术中公开的上加水加湿器存在如下缺点。
第一、通常,出雾口与加湿器的顶面垂直设置,即,出雾口的出雾方向为垂直向上,从出雾口出来的水雾因重力作用下落时,会打湿加湿器的顶盖,并在周围物体上产生积水。
第二、当水雾充满上加水加湿器的风道时,有一部分水雾会重新凝结成水滴,该水滴下落至底座的雾化区。当下落的水滴直接掉落在雾化区的水面上时,会产生滴答声,对于敏感人群,或者在安静的夜间,这种滴答声会成为生活噪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不仅如此,这种回落的水滴还会影响出雾量。
第三、针对上述水滴产生的噪音,在相关技术的上加水加湿器中,在风道的中间部设置阶梯型挡水板,以阻拦掉落的水滴。虽然通过阶梯型挡水板能够部分改善水滴产生的噪音问题,但是由于阶梯型挡水板设置在风道的中间,对向上流动的部分水雾会产生扰流作用,导致水雾的气流变得不均匀,且加湿效果差,且容易导致机身周边产生积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上加水加湿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加水加湿器可以使水雾的输送更加顺畅。以下,参照图1至图14,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加水加湿器。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加水加湿器100包括水箱10和底座20。
在上加水加湿器100中,水箱10形成有储水空间13用于储水,并在储水空间13的一侧形成风道30,用于使生成的水雾排出。水箱10设置于底座20的上方,用户可以从设置于水箱10的顶部的加水口(未图示)对加湿器进行加水,加水操作非常方便。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水箱除去上盖的俯视图示意图。图 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角度剖视图,且图6中箭头方向示意性的示出了风的方向。如图1至图6所示,水箱10可以包括上盖11、下盖12、侧壁16以及内壁17。
其中,侧壁16可以呈圆筒状,下端与下盖12连接,上端开口形成加水口,上盖11 可以为圆盘状,可覆盖于加水口;下盖12为板状,下盖12位于底座20的上部,上盖11、下盖12以及侧壁16彼此配合连接形成内部空间。内壁17形成于水箱10的内部空间,呈锥形并将内部空间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锥形内形成风道30,风道30下端设有喷雾构件 40和挡水构件50,风道30上端连通出雾口14,水雾从风道30下端进入风道30并从出雾口14排出。内壁17外侧为储水空间13,加湿用水存储于储水空间13中,可通过加水口向储水空间13中注水。在此说明的水箱10的形状及结构仅为例示性的,本公开不限制水箱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够存储加湿用水即可。例如,水箱10可以是长方形的筒状结构、也可以是椭圆形的筒状结构。侧壁16和下盖12的配合连接可以是螺纹卡扣连接、也可以是塑胶密封连接,只要是能够保障储水空间13内的水不溢出即可。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水箱10还可以包括排水阀80,排水阀80设置于下盖12底部,位于储水空间13中的水可以通过排水阀80的打开而流入底座20的雾化水槽 90中,具体排水阀80的开闭方式会在后文详细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出雾口处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7所示,在水箱10的风道30顶端,即内壁17的顶端设置有出雾口14,具体地,在水箱10的顶面设置有出雾口14,水雾通过该出雾口14从上加水加湿器100排出至周围空气中。出雾口14可以设置于水箱10的顶面的外圆周面上,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出雾口14的出雾方向为朝向远离所述上加水加湿器100的方向且相对于水箱10的顶面倾斜向上。即,来自出雾口14的水雾的方向形成斜向上的抛物线形状。这种设计能够避免垂直向上设置的出雾口因水雾重力而打湿加湿器并在周围物体积水的现象。
进一步,如图7所示,出雾口14可以设置于水箱10顶面且靠近边缘的位置,使得水雾从出雾口14喷出时,直接远离上加水加湿器100,以免水雾在上盖11上积水。
风道30可以设置为从底端向顶端,即从下方向着出雾口14的一端,逐渐变窄,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水雾的喷出速度,使得喷出后的水雾的抛物线轨迹变得更长,能够增加上加水加湿器100的加湿范围。
另外,本公开的出雾口14的形式不限于此,使出雾口14的出雾方向为相对于水箱10的顶面倾斜向上的方式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出雾口14自身可以设置成垂直向上,在出雾口14上可以插接由直管和斜管过度连接而构成的排雾管,使出雾口14的出雾方向相对于水箱10的顶面倾斜向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排雾管插接于上述出雾口14时,使斜管部分的出口朝向远离上加水加湿器的方向,以避免水雾在加湿器机子的顶盖上积水。
在此基础上,上述排雾管的斜管的倾斜度优选设置在30°~60°范围内,更优选为45°,或者上述排雾管的斜管可以设计成角度可调节等,本公开不限定喷雾方向的角度,只要能够朝向远离上加水加湿器的方向斜向上喷出水雾即可。
另外,如图1至图7所示,在水箱10的内部形成风道30,该风道30与出雾口14连通。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风道30在水箱10内部靠近侧壁16设置,并且形成风道30的内壁17远离侧壁16的一侧呈倾斜设置,风道30倾斜的面的倾斜度优选为与出雾口14的倾斜度保持一致,从而使风道30内的水雾的气流流动顺畅。
另外,在底座20的内部设置有风扇组件23,在底座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风道30连通的出风口22,出风口22侧方设置有喷雾构件40和挡水构件50,风扇组件23通过出风口22向风道30提供向上的风力,风道30内的水雾在风力作用下向上流动,最终从出雾口14排出并加湿周围空气。在此说明了水雾在风道30内的行进过程,对于水雾在整个上加水加湿器100中的行进过程,在下面将会进一步说明。
以上,针对作为上加水加湿器的上部结构的水箱10、设置于水箱10的出雾口14以及设置于水箱10内部的风道30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下,继续说明作为上加水加湿器的下部结构的底座20以及相关构件。
如图1-图3所示,底座20位于水箱10的下方,用于容纳或设置加湿器的各种构件。在底座20的内部容纳或设置有超声波振荡板60、跷板机构70、排水阀80、雾化水槽90 等多个构件。
雾化水槽90是用于存储雾化用水的空间。雾化水槽90内的雾化用水来自水箱10的储水空间13的水,排水阀80如前所述,设置于下盖12的下端,容纳与底座20内部,并与跷板机构70配合,通过跷板机构控制排水阀80的开闭。在跷板机构70和排水阀80 的作用下,雾化水槽90能够与水箱10的储水空间13连通或关闭。从储水空间13向雾化水槽90的排水过程具体如下,下面进行说明。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100的底座20俯视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100的排水过程进行中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100的排水过程结束时的剖视图。图2、图3中由于视角仅显示出了跷板机构70的部分,而图8为俯视视角,图9-图11为从图2右侧的视角,能够显示更加完整的跷板机构70的结构。
如图6至图11所示,底座20下方设置有水位感应组件21,可以包括导向柱、浮块、感应器等部件,感应水位的高低,从而能自动启动或关闭超声波雾化器60等部件。另,底座20还设置有出风口22,出风口22下方设置有风扇组件23,并且出风口22与喷雾构件40邻近设置在风道30下方,实际工作中,风扇组件23通过出风口22出风,风通过喷雾构件40的进风栅孔41进入喷雾构件40内的空间,带动喷雾构件40内形成的水雾向上方移动并从出雾口14喷出。
如图10所示,随着雾化水槽90中的水逐渐消耗,跷板机构70的跷板71下方的浮力减小,跷板71因重力大于浮力,跷板71的开放的一端向下运动,而与排水阀80的阀头 81连接的另一端向上运动并将阀头81向上顶起,从而打开排水阀80的阀孔82,水箱10 的储水空间13中的水通过阀孔82流入雾化水槽90中。
随着雾化水槽90中的水逐渐增加,水的浮力逐渐增大,跷板71的开放的一端向上运动,与阀头81连接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当浮力与跷板71的重力形成平衡时,阀头81关闭阀孔82,从而雾化水槽90与储水空间13之间的连通被切断,成为如图11所示的状态。
通过跷板机构70和排水阀80的协同作用,上述排水过程重复进行。本公开采用跷板机构70和排水阀80来完成排水操作,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排水操作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完成,如采用浮板机构,在雾化水槽90中设置和跷板71类似的浮板,浮板可以连接排水阀80下端的水塞,当浮板因水位下降而下降时,水塞向下移动露出排水口,使水从储水空间13流入雾化水槽90;当浮板因水位上升而上升时,水塞向上移动堵住排水口,从而停止向雾化水槽90注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只要能够将储水空间13中的水排出雾化水槽90中,持续或间歇地向雾化水槽90供水即可。
超声波震荡板60设置于雾化水槽90底部,位于风道30的下方位置。在超声波震荡板60的作用下,震荡的水雾化成水雾经过喷雾构件40,并借助风扇组件23在喷洒区A (参照图2)经过挡水构件50的出雾孔53喷出至风道30中。虽然本公开作为雾化构件采用了超声波震荡板60,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雾化构件,例如,可以是水分蒸发构件等,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将水雾化成气的结构均可。
下面,继续说明设置于水箱10和底座20之间的构件,即喷雾构件40和挡水构件50。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喷雾构件40和挡水构件50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挡水构件50的立体图。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喷雾构件40的立体剖视图。
如图2至图6、图12、图14所示,在底座20和水箱10之间设置有喷雾构件40。
喷雾构件40连通底座20和风道30,位于超声波振荡板60上方的位置,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于水箱10的下盖12底面。具体地,在喷雾构件40的设置有进风栅孔41,进风栅孔41连通底座20内的雾化水槽90和水箱10内风道30,在雾化水槽90中形成的水雾通过该进风栅孔41喷出至风道30内。进风栅孔41的结构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够让水雾顺利通过即可,在本公开中设计成在圆柱形通道周侧壁上开孔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方柱形或其他形状。
喷雾构件40还包括积水部42,该积水部42从进风栅孔41的侧部向外水平延伸。积水部42用于接收风道30内冷凝的水,并顺着积水部42和进风栅孔41旁的侧壁缓慢流回至雾化水槽90,从而防止在风道30内冷凝的水直接掉落在雾化水槽90中的雾化用水上,避免水滴噪音。
另外,如图2至图6、图12和图13所示,挡水构件50设置于喷雾构件40的上方。通过挡水构件50设置于喷雾构件40上方,能够阻挡风道30内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掉落在雾化水槽90中的水面上。
以下,将详细说明挡水构件50的具体结构及作用。
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挡水构件50为中空结构,在挡水构件50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孔53,水雾能够通过出雾孔53顺畅地进入风道30。
关于出雾孔53的结构,以不影响上加水加湿器的出雾量为前提进行设计即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公开中,挡水构件50的出雾孔53为沿侧壁5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栅孔,由此能够确保上加水加湿器的出雾量。对于栅孔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即可。
但是,出雾孔5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栅孔,也可以是方形孔、圆形孔、椭圆孔等任意形状。
挡水构件50还包括顶壁52,顶壁52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覆盖进风栅孔41。优选地,顶壁52为不具有孔的板状结构。通过顶壁52覆盖进风栅孔41的上方,能够有效地避免在风道30内冷凝的水直接掉落在雾化水槽90中的雾化用水面上,解决了以往冷凝水掉落在雾化用水面上而产生的水滴噪音。
另外,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挡水构件50为圆筒形。水雾经过圆筒形的挡水构件50时,在各个方位的流经路径一致,有利于保持水雾的流动均匀性。不仅如此,圆筒形的挡水构件50在制造上也方便。
另外,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出雾孔53在挡水构件50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如图13所示,在圆筒形的挡水构件50上设置有多个栅孔,作为出雾孔53,以确保更大的出雾量。
为了使挡水构件50处的水雾的气流流动均匀,优选地,多个出雾孔53沿挡水构件5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另外,整个上加水加湿器100的内部为水气环境,如果挡水构件50和喷雾构件40之间用螺栓等零部件进行连接,则可能会存在生锈等问题。因此,在本公开中,挡水构件 50和喷雾构件40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采用彼此焊接,具体地,可以通过热熔焊接或者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无缝焊接。但是,这仅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公开不限于此。
作为焊接结构,可以是如下结构:在挡水构件50的底部设置有焊接孔54,在喷雾构件40的顶部设置有焊接凸起43,挡水构件50和喷雾构件40通过焊接凸起43与焊接孔 54焊接而连接成一体,这种连接结构能够提进一步高挡水构件50与喷雾构件4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挡水构件50上形成焊接凸起,在喷雾构件40上形成焊接孔,并彼此超声波焊接。
以上为本公开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上加水加湿器100,其工作过程如下:用户向水箱10的储水空间13加水,水通过跷板机构70和排水阀80的协同工作进入雾化水槽90 中,水在超声波震荡板60的作用下震荡雾化,水雾通过喷雾构件40下方的孔进入喷雾构件40,风扇组件23吹出的风通过出风口22和进风栅孔41进入喷雾构件40内部,并带动水雾向上喷出,之后通过挡水构件50的出雾孔53喷出至风道30内,此时,在风扇组件23的风力持续作用下,水雾继续向上流动,最终通过出雾口14朝向远离上加水加湿器 100的方向以抛物线喷出,从而加湿周围环境。
本公开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上加水加湿器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公开的上加水加湿器中,将出雾孔设计为栅孔,从而能够使水雾的输送更加顺畅。
第二、本公开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喷雾构件40和挡水构件50,因此在水分环境下的上加水加湿器中,能够避免固定螺丝产生生锈而影响水质的问题。
第三、本公开代替以往的阶梯型挡水板,采用了上述挡水构件50,挡水构件50包括设置有出雾孔53的侧壁51和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盖住进风栅孔41的顶壁52,由此,本公开的挡水构件50在保证出雾量的前提下,能够避免在风道30内冷凝的水直接掉落在雾化水槽90的雾化用水上,解决了以往的水滴噪音问题,改善并提高了用户体验感,而且也不存在以往的阶梯型挡水板所具有的对水雾产生扰流作用的问题。
第四、本公开将出雾口14设计成出雾方向倾斜向上,由此,水雾从出雾口14向远离上加水加湿器的方向以抛物线喷出,从而与垂直向上设置的出雾口相比,雾化距离和范围变大,能够提升上加水加湿器的加湿性能,并且能够避免发生打湿加湿器机子的顶盖并在周围物体上积水的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形成有储水空间和风道;
底座,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储水空间与所述风道分别连通于所述底座;
出雾口,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顶面,并与所述风道连通;
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内部;
喷雾构件,设置有进风栅孔,所述进风栅孔连通所述底座和所述风道;以及
挡水构件,设置于所述喷雾构件的上方,所述挡水构件为中空结构,在所述挡水构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构件还包括顶壁,
所述顶壁覆盖于所述进风栅孔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构件的所述出雾孔为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构件为圆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雾孔在所述挡水构件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出雾孔沿所述挡水构件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构件和所述喷雾构件通过热熔焊接或者超声波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挡水构件的底部设置有焊接孔,在所述喷雾构件顶部设置有焊接凸起;
所述挡水构件和所述喷雾构件通过所述焊接凸起与所述焊接孔焊接而连接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雾口的出雾方向为朝向远离所述上加水加湿器的方向且相对于所述水箱的顶面倾斜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包括上盖、下盖、侧壁以及内壁;其中,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和所述侧壁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内壁形成于所述内部空间并将所述内部空间分割成独立的所述储水空间和所述风道;
所述风道顶端形成所述出雾口,且所述出雾口设置于所述水箱顶面的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设置为从底端向顶端逐渐变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空间的一侧,且形成所述风道的所述内壁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倾斜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
排水阀,所述排水阀设置于所述储水空间底部;
雾化水槽,所述雾化水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中,与所述储水空间通过所述排水阀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
跷板机构,所述跷板机构设置于所述雾化水槽中,并与所述排水阀配合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
超声波振荡板,所述超声波振荡板设置于所述雾化水槽底部,位于所述进风栅孔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63906.9U CN211876254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上加水加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63906.9U CN211876254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上加水加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76254U true CN211876254U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6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63906.9U Active CN211876254U (zh) | 2020-01-13 | 2020-01-13 | 上加水加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7625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5066A (zh) * | 2021-07-30 | 2021-10-01 | 国统电器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 |
CN114110858A (zh) * | 2021-11-30 | 2022-03-01 |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加湿器 |
-
2020
- 2020-01-13 CN CN202020063906.9U patent/CN2118762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65066A (zh) * | 2021-07-30 | 2021-10-01 | 国统电器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一种小型超声波加湿器 |
CN114110858A (zh) * | 2021-11-30 | 2022-03-01 |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加湿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76254U (zh) | 上加水加湿器 | |
KR100836684B1 (ko) | 낙수 소음 방지를 위한 가습기의 분무관 | |
KR101175928B1 (ko) | 부표를 이용한 초음파 가습기 | |
CN202238481U (zh) | 一种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 | |
CN212339535U (zh) | 加湿器 | |
CN104776540A (zh) | 具有新型结构的雾化加湿器 | |
CN101285610A (zh) | 空气加湿器 | |
CN112050333A (zh) | 加湿器 | |
CN112032894A (zh) | 一种加湿器 | |
CN212673425U (zh) | 一种加湿组件及加湿器 | |
CN106123189B (zh) | 具有双风道结构的雾化风扇 | |
CN204678588U (zh) | 具有新型结构的雾化加湿器 | |
CN217715244U (zh) | 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冷风扇 | |
CN203771609U (zh) | 一种加湿冷风扇及其吹雾结构 | |
CN215909243U (zh) | 空调器 | |
CN217031473U (zh) | 一种离心加湿机 | |
KR200483926Y1 (ko) | 가습기의 분무노즐 | |
KR101679577B1 (ko) | 상부급수식 초음파 가습기 | |
JP5830922B2 (ja) | 加湿器の吹出構造 | |
CN206275856U (zh) | 一种葱头香薰雾化器 | |
CN217402830U (zh) | 移动空调及其冷凝水处理装置 | |
CN221763708U (zh) | 加湿件、加湿模块和加湿设备 | |
CN221349317U (zh) | 加湿结构及加湿器 | |
CN215372782U (zh) | 雾化组件及加湿器 | |
CN210569001U (zh) |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