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6823U -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6823U
CN213146823U CN202022222323.9U CN202022222323U CN213146823U CN 213146823 U CN213146823 U CN 213146823U CN 202022222323 U CN202022222323 U CN 202022222323U CN 213146823 U CN213146823 U CN 21314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st
water mist
inlet
f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3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征
柏立春
李丐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yco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23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6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混合腔和出雾罩,混合腔包括水雾进口、水雾出口和进风口;水雾进口用于与雾化器连接,进风口用于与风机连接,出雾罩设置在水雾出口处,出雾罩包括凹陷部和延伸部,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混合腔,延伸部绕设在凹陷部的周向上,延伸部上设置有出雾孔。使用时,水雾进口进入的水雾与进风口进入的风在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后向水雾出口方向运动,与出雾罩的凹陷部接触后,水雾中的大分子的水珠沿凹陷部的内壁向下流,从水雾进口处流回水箱,而小分子的雾则能够从延伸部上的出雾孔排出,在不降低出雾量的前提下,实现水雾的分离,避免了大分子的水珠的飞溅,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加湿器,由风机产生的风将雾化器的震荡片产生的雾直接输送到空气中,达到加湿空气的作用。
由于雾化器的震荡片在产生雾的过程中,雾中通常含有大颗粒水珠,而风将雾和大颗粒水珠输送到空气中时,大颗粒水珠会在加湿器的出雾口造成飞溅,从而在桌面上形成积水的情况,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以缓解了现有的加湿器的出雾口存在水珠飞溅,在桌面上形成积水的情况,用户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包括混合腔和出雾罩,所述混合腔包括水雾进口、水雾出口和进风口;
水雾进口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以使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能够从所述水雾进口进入所述混合腔;
所述进风口用于与风机连接,以使所述风机产生的风能够进入所述混合腔内与水雾混合;
所述出雾罩设置在所述水雾出口处,所述出雾罩包括凹陷部和延伸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混合腔,所述延伸部绕设在所述凹陷部的周向上,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出雾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雾进口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一端,所述水雾出口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另一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水雾进口和所述水雾出口之间的所述混合腔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的顶面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向远离所述水雾进口方向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延伸部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40mm。
进一步的,所述出雾孔的数量为多个,且绕所述凹陷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雾孔为椭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雾孔为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雾罩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相接处,并处于所述出雾孔与所述凹陷部的内腔之间,且朝向所述水雾进口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为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包括混合腔和出雾罩,所述混合腔包括水雾进口、水雾出口和进风口;水雾进口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以使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能够从所述水雾进口进入所述混合腔;所述进风口用于与风机连接,以使风机产生的风能够进入所述混合腔内与水雾混合;所述出雾罩设置在所述水雾出口处,所述出雾罩包括凹陷部和延伸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混合腔,所述延伸部绕设在所述凹陷部的周向上,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出雾孔。
使用时,水雾进口进入的水雾与进风口进入的风在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后向水雾出口方向运动,与出雾罩的凹陷部接触后,水雾中的大分子的水珠沿凹陷部的内壁向下流,从水雾进口处流回水箱,而小分子的雾则与出雾罩的凹陷部的顶面接触后向下移动,然后再上行从延伸部上的出雾孔排出,在不降低出雾量的前提下,实现水雾的分离,避免了大分子的水珠的飞溅,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因此,该加湿器也具备上述的水雾分离结构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的出雾罩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的出雾罩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的出雾罩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
图标:100-混合腔;101-水雾进口;102-水雾出口;103-进风口;200-出雾罩;210-凹陷部;220-延伸部;221-出雾孔;230-止挡部;300-水箱;400-上盖体;500-雾化器;600-风机;610-风道;700-聚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包括混合腔100和出雾罩200,混合腔100包括水雾进口101、水雾出口102和进风口103。
水雾进口101用于与雾化器500连接,以使雾化器500产生的水雾能够从水雾进口101进入混合腔100。
进风口103用于与风机600连接,以使风机600产生的风能够进入混合腔100内与水雾混合。
出雾罩200设置在水雾出口102处,出雾罩200包括凹陷部210和延伸部220,凹陷部210和延伸部220处于水雾出口102处,且凹陷部210的开口朝向混合腔100,延伸部220绕设在凹陷部210的周向上,延伸部220上设置有出雾孔221。
使用时,水雾进口101进入的水雾与进风口103进入的风在混合腔100内充分混合后向水雾出口102方向运动,与出雾罩200的凹陷部210接触后,水雾中的大分子的水珠沿凹陷部210的内壁向下流,从水雾进口101处流回水箱300,而小分子的雾则与出雾罩200的凹陷部210的顶面接触后向下移动,然后再上行从延伸部220上的出雾孔221排出,在不降低出雾量的前提下,实现水雾的分离,避免了大分子的水珠的飞溅,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感。
本实施例中,水雾进口101设置在混合腔100的一端,水雾出口102设置在混合腔100的另一端,进风口103设置在水雾进口101和水雾出口102之间的混合腔100的侧壁上。
具体地,水雾进口101位于混合腔100的底部,水雾出口102位于混合腔100的顶部,水雾进口101和水雾出口102分别处于混合腔100的两端。同时,进风口103位于混合腔100的侧壁上,且处于水雾进口101和水雾出口102之间。
实际使用时,水雾进口101处设置有雾化器500,且连接在水箱300的内部,位于液面以下,雾化器500用于将水震荡为水雾,水雾进入混合腔100内部并上行,风机600的出风口与混合腔100的侧向的进风口103连接,以使内能够从进风口103进入混合腔100内与上行的水雾在混合腔100内充分混合后上行至出雾罩200,水雾的分离通过出雾罩200来实现,因出雾罩200包括凹陷部210和延伸部220,且凹陷部210处于水雾出口102的中心,而凹陷部210向上方向凹陷,含有大分子水珠的雾上行至出雾罩200的凹陷部210内后与凹陷部210的顶部接触,大分子水珠沿其内壁向下流动,并最终从水雾进口101回到水箱300中,而延伸部220环绕在凹陷部210的周向上,且延伸部220上设置有出雾孔221,小分子的雾沿延伸部220从出雾孔221喷出进入空气中,在此过程中水雾实现分离。
进一步的,凹陷部210的顶面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向远离水雾进口101方向凹陷。
具体地,凹陷部210的顶面为弧形面,可以为圆拱形结构,并向上方凹陷,以使上行的水雾在与该弧形面接触碰撞时,接触面积相对增大,不易碰撞形成大颗粒水珠,同时,避免水珠的周向飞溅而堵塞出雾孔221。
进一步的,凹陷部210的最高点与延伸部22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40mm。
具体地,凹陷部210的高度应在10-40mm范围内,保证水打在其内壁上溅出的大颗粒水珠留在该凹陷部210内,不被风吹出到出雾孔221。此高度充分利用了加湿器上端的出雾空间,在保证加湿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整机高度,达到了降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出雾孔221的数量为多个,且绕凹陷部210周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出雾孔221的数量为多个,且在延伸部220上绕凹陷部21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实现水雾分离的雾能够均匀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出雾孔221可以沿凹陷部210的周向在延伸部220上均布。
优选地,出雾孔221为椭圆形孔,圆形孔结构易发生堵孔,椭圆形孔不易出现水珠堵孔,不会影响出雾量。
需要说明的是,出雾孔221也可以为腰形孔,多个腰形孔均布在延伸部220上,且以凹陷部210为中心环绕设置。
进一步的,出雾罩200还包括止挡部230,止挡部230位于凹陷部210与延伸部220的相接处,并处于出雾孔221与凹陷部210的内腔之间,且朝向水雾进口101方向延伸。
具体地,出雾罩200还包括止挡部230,该止挡部230设置在凹陷部210的底部,处于出雾孔221与凹陷部210的内腔之间且向水雾进口101方向延伸,与凹陷部210的顶面接触的水雾产生的水珠沿凹陷部210的内壁下流,由于水珠表面张力,水珠凝聚在止挡部230上,随后下落至水箱300内,水小子的雾则可以沿凹陷部210的内壁越过该止挡部230后,由延伸部220上的出雾孔221排出,止挡部230能够避免水珠在风的作用下向延伸部220方向移动而将出雾孔221堵塞。
进一步的,止挡部230为环形结构。
具体地,止接部可以为环形结构,其上端与凹陷部210的上端面连接,在凹陷部210的整个周向上对水珠进行止挡,进一步避免水珠堵塞出雾孔221。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的水雾分离结构。
具体地,加湿器包括水箱300、上盖体400、雾化器500、风机600和上述的水雾分离结构,水箱300用于盛水,上盖体400可拆卸地与水箱300连接,通过打开上盖体400可以向水箱300内加水,雾化器500设置在水箱300内,用于将水震荡为水雾,水雾分离结构的混合腔100的水雾进口101设置在雾化器500的上方,以使水雾能够顺利进入混合腔100内,风机600的出风口可以通过风道610与混合腔100侧壁上的进风口103连接,用于向混合腔100内通风,出雾罩200设置在混合腔100的水雾出口102处,其中,出雾罩200的延伸部220绕设在凹陷部210的周向上,延伸部220上设置有出雾孔221,出雾罩200与上盖体400之间形成腔体,上盖体400上设置有排雾口,排雾口通过该腔体与出雾罩200上的出雾孔221连通,从出雾罩200的出雾孔221排出的雾经腔体后可以从上盖体400的排雾孔进入空气中。
加湿器还包括聚能装置700,聚能装置700设置在雾化器500的上方,且处于混合腔100内的水雾进口101处,用于对雾化器500产生的雾进行聚集,增加雾化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雾分离结构,包括混合腔100和出雾罩200,混合腔100包括水雾进口101、水雾出口102和进风口103;水雾进口101用于与雾化器500连接,以使雾化器500产生的水雾能够从水雾进口101进入混合腔100;进风口103用于与风机600连接,以使风机600产生的风能够进入混合腔100内与水雾混合;出雾罩200设置在水雾出口102处,出雾罩200包括凹陷部210和延伸部220,凹陷部210的开口朝向混合腔100,延伸部220绕设在凹陷部210的周向上,延伸部220上设置有出雾孔221。使用时,水雾进口101进入的水雾与进风口103进入的风在混合腔100内充分混合后向水雾出口102方向运动,与出雾罩200的凹陷部210接触后,水雾中的大分子的水珠沿凹陷部210的内壁向下流,从水雾进口101处流回水箱300,而小分子的雾则与出雾罩200的凹陷部210的顶面接触后向下移动,然后再上行从延伸部220上的出雾孔221排出,在不降低出雾量的前提下,实现水雾的分离,避免了大分子的水珠的飞溅,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上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因此,该加湿器也具备上述的水雾分离结构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腔和出雾罩,所述混合腔包括水雾进口、水雾出口和进风口;
水雾进口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以使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能够从所述水雾进口进入所述混合腔;
所述进风口用于与风机连接,以使所述风机产生的风能够进入所述混合腔内与水雾混合;
所述出雾罩设置在所述水雾出口处,所述出雾罩包括凹陷部和延伸部,所述凹陷部的开口朝向所述混合腔,所述延伸部绕设在所述凹陷部的周向上,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出雾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进口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一端,所述水雾出口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另一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水雾进口和所述水雾出口之间的所述混合腔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顶面为弧形面,且该弧形面向远离所述水雾进口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最高点与所述延伸部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孔的数量为多个,且绕所述凹陷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孔为椭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孔为腰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罩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延伸部的相接处,并处于所述出雾孔与所述凹陷部的内腔之间,且朝向所述水雾进口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为环形结构。
10.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雾分离结构。
CN202022222323.9U 2020-09-30 2020-09-30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Active CN21314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323.9U CN213146823U (zh) 2020-09-30 2020-09-30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323.9U CN213146823U (zh) 2020-09-30 2020-09-30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6823U true CN213146823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1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323.9U Active CN213146823U (zh) 2020-09-30 2020-09-30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6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235B (zh) 加湿器
CN208011975U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112050333A (zh) 加湿器
CN104019515A (zh) 一种加湿器
CN212339535U (zh) 加湿器
CN213146823U (zh) 水雾分离结构和加湿器
CN208794667U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207945770U (zh) 一种出雾稳定的上加水加湿器
CN210645859U (zh) 一种环保型脱硫装置
CN115143564A (zh) 加湿器
CN108662704A (zh) 一种空气加湿桶及其可拆分的净化加湿器
CN210220121U (zh) 一种低噪音雾化加湿器
CN215723836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1600989U (zh) 一种带加水自动断电功能的加湿器
CN110440376B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CN109186056B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208398308U (zh) 一种空气加湿桶及其可拆分的净化加湿器
CN219797459U (zh) 一种加湿器水箱、出雾盖及上加水式加湿器
CN208312616U (zh) 一种可环形入风的雾化加湿器
CN208886994U (zh) 加湿器及空调
CN108204648B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CN218442617U (zh) 一种雾化片及加湿器
CN212339578U (zh) 加湿器及其进风结构
CN111156638A (zh) 一种带加水自动断电功能的加湿器
CN106969461B (zh) 一种上加水超声波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