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3667U - 溜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溜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3667U
CN212333667U CN202020873053.5U CN202020873053U CN212333667U CN 212333667 U CN212333667 U CN 212333667U CN 202020873053 U CN202020873053 U CN 202020873053U CN 212333667 U CN212333667 U CN 212333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hole
chute
pip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30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塘
陈绍民
刘向友
李小雷
唐匡仁
武恒斌
王恒
温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Jinbao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Jinbao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Jinbao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Jinbao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30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3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3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3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溜槽装置,涉及选矿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溜槽的使用周期的溜槽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溜槽装置,包括:第一传输部件,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第一传输带,第一传输带设置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第二传输部件,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第四滚轴和第二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设置在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之间;连接体,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滚轴伸入第一通孔,第二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第三滚轴位于第二通孔的下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互连通,其中,第一管体垂直于第二管体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输送物料。

Description

溜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溜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破碎车间内,通常会用到很多个溜槽,现有的溜槽设置在两个传送带之间,物料进入第一个传送带,第一个传送带将物料输送到溜槽的位置,由于现有的溜槽采用斜溜槽结构,也就是说,溜槽的底部为倾斜形状,当物料离开第一个传送带后,会落在溜槽的底部,不仅会直接砸在溜槽底部,还容易磨损溜槽,从而导致溜槽的使用周期较短,更换溜槽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强度,并且,还会对现场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溜槽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溜槽的使用周期的溜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溜槽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之间;
第二传输部件,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第四滚轴和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设置在所述第三滚轴和所述第四滚轴之间;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滚轴伸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滚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垂直于所述第二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连接位置具有第一直角凹槽,用于堆放物料。
进一步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角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互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延伸管体,所述延伸管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传输带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隔音层,所述隔音层包裹在所述连接体的外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传输部件的作用是运输物料,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第一传输带,第一传输带设置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第二传输部件的作用是接收物料,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第四滚轴和第二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设置在第三滚轴和第四滚轴之间;连接体的作用是将第一传输部件上的物料传递至第二传输部件上,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滚轴伸入第一通孔,第二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第三滚轴位于第二通孔的下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互连通,其中,第一管体垂直于第二管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溜槽采用斜溜槽结构,也就是说,溜槽的底部为倾斜形状,当物料离开第一个传送带后,会落在溜槽的底部,不仅会直接砸在溜槽底部,还容易磨损溜槽,从而导致溜槽的使用周期较短,更换溜槽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强度,并且,还会对现场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滚轴伸入第一通孔,使得物料能够通过第一传输带运输到第一通孔内,并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互连通,第一管体垂直于第二管体,部分物料会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连接位置进行堆积,形成堆积角,物料从第一管体进入到第二管体时,会掉落在堆积角上,然后再通过第二管体移动到第二传输带上,防止全部的物料直接掉落在第二管体上,从而达到保护连接体的技术效果,进而延长了连接体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溜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溜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溜槽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部件,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11、第二滚轴12和第一传输带13,第一传输带13设置在第一滚轴11和第二滚轴12之间;
第二传输部件,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21、第四滚轴22和第二传输带23,第二传输带23设置在第三滚轴21和第四滚轴22之间;
连接体,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第一管体3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311,第二滚轴12伸入第一通孔311,第二管体3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321,第三滚轴21位于第二通孔321的下部,第一管体31与第二管体32相互连通,其中,第一管体31垂直于第二管体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传输部件的作用是运输物料,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11、第二滚轴12和第一传输带13,第一传输带13设置在第一滚轴11和第二滚轴12之间;第二传输部件的作用是接收物料,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21、第四滚轴22和第二传输带23,第二传输带23设置在第三滚轴21和第四滚轴22之间;连接体的作用是将第一传输部件上的物料传递至第二传输部件上,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第一管体3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311,第二滚轴12伸入第一通孔311,第二管体3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321,第三滚轴21位于第二通孔321的下部,第一管体31与第二管体32相互连通,其中,第一管体31垂直于第二管体32,相对于现有技术,溜槽采用斜溜槽结构,也就是说,溜槽的底部为倾斜形状,当物料离开第一个传送带后,会落在溜槽的底部,不仅会直接砸在溜槽底部,还容易磨损溜槽,从而导致溜槽的使用周期较短,更换溜槽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强度,并且,还会对现场的工作环境造成影响,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第二滚轴12伸入第一通孔311,使得物料能够通过第一传输带13运输到第一通孔311内,并且,第一管体31与第二管体32相互连通,第一管体31垂直于第二管体32,部分物料会在第一管体31与第二管体32的连接位置进行堆积,形成堆积角,物料从第一管体31进入到第二管体32时,会掉落在堆积角上,然后再通过第二管体32移动到第二传输带23上,防止全部的物料直接掉落在第二管体32上,从而达到保护连接体的技术效果,进而延长了连接体的使用周期。
上述第一传输部件的作用是运输物料,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11、第二滚轴12和第一传输带13,第一传输带13设置在第一滚轴11和第二滚轴12之间,第一滚轴11和第二滚轴12处于同时横向位置,第一传输带13设置在第一滚轴11和第二滚轴12之间,在第一滚轴11的上部可以设置破碎装置或者是其他需要对物料进行处理的装置,破碎装置或者是其他需要对物料进行处理的装置将物料输送到第一传输带13上;第二传输部件的作用是接收物料,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21、第四滚轴22和第二传输带23,第二传输带23设置在第三滚轴21和第四滚轴22之间,连接体的作用是将第一传输部件上的物料传递至第二传输部件上,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第一管体31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311,第二滚轴12伸入第一通孔311,第二管体3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321,第三滚轴21位于第二通孔321的下部,第一管体31与第二管体32相互连通,其中,第一管体31垂直于第二管体32,物料通过第一传输带13进入到第一通孔311中,然后掉落在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的连接位置,后续的物料会掉落在连接位置的物料上方,使得连接位置的物料形成一个倾斜角度,进而使得后续的物料能够通过倾斜角度滑出第二管体32和第二通孔321,第二传输带23接收后续的物料,此时,位于连接位置的物料能够将第二管体32和物料进行分隔,降低后续的物料对连接体产生的冲击力,进而达到保护连接体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的连接位置具有第一直角凹槽33,用于堆放物料。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连接体,由于第一管体31垂直连接于第二管体32,使得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的连接位置形成一个第一直角凹槽33,最先进入的物料会堆砌在第一直角凹槽33内,后续进入的物料会经过最先进入的物料,然后再通过第二通孔321排出第二管体32,从而达到保护连接体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增加了缓冲垫34,缓冲垫34设置在第一直角凹槽33内。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缓冲垫34,缓冲垫34设置在第一直角凹槽33的位置,物料进入第一管体31后,掉落在缓冲垫34上,然后再通过第二通孔321进入第二传输部件,缓冲垫34可以采用橡胶材料或者是具有弹性的棉质材料,只要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即可;可选的,缓冲垫34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使得缓冲垫34的两条直角边能够紧紧贴合在第一直接凹槽的边缘,缓冲垫34的斜边上可以设置金属层,进而达到延长缓冲垫34的周期。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管体31远离第一通孔311的一侧为第一侧壁312,第二管体32远离第二通孔321的一侧为第二侧壁322,第一侧壁312与第二侧壁322相互重合。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连接体,第一侧壁312与第二侧壁322相互重合,也就是说,第一侧壁312和第二侧壁322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增加了连接体的直径,进而提高了连接体的输送效率;可选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提高连接体的支撑强度和使用寿命,当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为一体成型结构时,连接体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位于第一直角凹槽33的位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第一侧壁312和第二侧壁322上,使得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21之间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通道,进而提高了物料的输送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管体32还包括延伸管体323,延伸管体32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管体32远离第一管体31的一端,另一端朝向第二传输带23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二管体32,在第二管体32远离第一管体31的一端设置延伸管体323,延伸管体323的另一端朝向第二传输带23的方向延伸,使延伸管体323靠近第二传输带23的表面,从而使物料能够滑入第二传输带23,而不是掉落在传输带上,降低物料对第二传输带23的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第二传输带23的技术效果;可选的,延伸管体323与第二管体32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为钝角,能够进一步降低物料对第二传输带23的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第二传输带23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隔音层,隔音层包裹在连接体的外周侧。本实施例中,增加了隔音层,隔音层包裹在连接体的外周侧,物料在经过连接体时,会与连接体的侧壁发生碰撞并且产生噪音,在连接体的外周侧设置隔音层,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从而提高生产的环境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之间;
第二传输部件,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包括第三滚轴、第四滚轴和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二传输带设置在所述第三滚轴和所述第四滚轴之间;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滚轴伸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滚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垂直于所述第二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连接位置具有第一直角凹槽,用于堆放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第一直角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垫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互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延伸管体,所述延伸管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传输带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音层,所述隔音层包裹在所述连接体的外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为钝角。
CN202020873053.5U 2020-05-22 2020-05-22 溜槽装置 Active CN212333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3053.5U CN212333667U (zh) 2020-05-22 2020-05-22 溜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3053.5U CN212333667U (zh) 2020-05-22 2020-05-22 溜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3667U true CN212333667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8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3053.5U Active CN212333667U (zh) 2020-05-22 2020-05-22 溜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3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7637A (zh) 一种自动分料布料装置
CN204384405U (zh) 一种卸货分流设备
CN212333667U (zh) 溜槽装置
CN214003045U (zh) 烟草物料喂料机
CN206481785U (zh) 一种奶水牛舍用喂料车
CN202063548U (zh) 皮带转运站及其接料漏斗
CN202924349U (zh) 卸载漏斗
CN103662758A (zh) 无托辊带式给料机
CN204974162U (zh) 一种高精度永磁磁选机
JP2015189577A (ja) 供給装置
CN210121521U (zh) 给料装置和破碎机构
CN106276045A (zh) 一种防滑防跌落传送带
CN206351943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转送物料之间的高效缓冲筒
CN208345201U (zh) 一种圆形取料机的出料溜子
CN208120168U (zh)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煤流缓冲装置
CN208377793U (zh) 一种下片机运输带制作设备
CN208165880U (zh) 一种具有防漏功能的耐磨球输送履带
CN206886098U (zh) 振动带式给料机
CN212702386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破碎机
CN204250754U (zh) 一种小倾角溜管
CN219216556U (zh) 一种带式给料机缓冲装置
CN206599140U (zh) 漏斗和卸料系统
CN218318814U (zh) 供料装置及分选机
CN220722605U (zh) 一种石料厂下料管缓冲结构
CN103738716A (zh) 带式给料机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