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9771U -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9771U
CN212329771U CN202021073769.3U CN202021073769U CN212329771U CN 212329771 U CN212329771 U CN 212329771U CN 202021073769 U CN202021073769 U CN 202021073769U CN 212329771 U CN212329771 U CN 212329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illing machine
edge milling
rota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37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帅
徐凯
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ang Dongke Steel Form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ang Dongke Steel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ang Dongke Steel Form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ang Dongke Steel Form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37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9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9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9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属于固定机构技术领域。该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包括移动车体、升降组件、旋转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铣边机本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杆、连接板、升降板和第一电机,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主轴、旋转板和第二电机,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固定件和气缸。使用时,先将铣边机本体固定在调节板的表面,当需要调整高度时,即可打开第一电机,使铣边机本体移动到需要的高度,使得调节铣边机本体的高度较为便捷,当需要调节角度使,可打开第二电机调节铣边机本体的水平角度,然后再打开两个气缸,调节铣边机本体垂直的角度,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铣边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机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铣边机是一种采用刀盘高速铣削的工作原理,专门为钢板焊接前为钢板开焊缝坡口的焊接辅助设备,主要分为自动行走式钢板铣边机、大型铣边机、数控钢板铣边机等几种,随着铣边机的发展,铣边机的固定机构也越来越多。
铣边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常的调整自身的高度与角度以应对不同的工件,但现有的大多数的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在调整铣边机的高度与角度时较为困难,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使得铣边机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旨在改善调整铣边机的高度与角度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包括移动车体、升降组件、旋转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铣边机本体。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纹杆、连接板、升降板和第一电机,所述螺纹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螺纹杆均转动贯穿于所述移动车体的顶面,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与两根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移动车体内部,所述升降板底面与两根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移动车体上方,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两根所述螺纹杆均传动连接。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主轴、旋转板和第二电机,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固定件和气缸,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上方,所述固定件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气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缸均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气缸输出端均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
所述铣边机本体通过若干个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车体包括支撑板、支撑腿、万向轮、驱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底部,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万向轮连接于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轮连接于另外两个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两个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两个所述万向轮的一侧,两个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轴同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均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一转轮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板体开设有与两根所述螺纹杆相对应的螺纹孔,两根所述螺纹杆均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设置有两个,两根所述螺纹杆的杆体均连接有第三转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轮与两个所述第三转轮相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轮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轮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两根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柱,两根所述定位柱的柱体均固定贯穿于所述支撑板的板体,两根所述定位柱的一端均滑动贯穿于所述升降板的板体,两根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于所述连接板的板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轴的轴体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固定件一一相对设置,若干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固定块、锁紧螺栓和夹块,所述固定块均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螺纹套接于所述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夹块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夹块一一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杆并排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气缸与所述旋转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气缸输出端与所述调节板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两个所述气缸输出端均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使用时,先将铣边机本体固定在调节板的表面,然后打开铣边机本体对工件进行铣边,当需要调整高度时,即可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会带动两根螺纹杆转动进而使两根螺纹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旋转板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使调节板带动铣边机本体移动,使铣边机本体移动到需要的高度,使得调节铣边机本体的高度较为便捷,当需要调节角度使,即可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会带动旋转板旋转,进而可调节铣边机本体的水平角度,然后再打开两个气缸推动调节板沿旋转板上下转动,进而调节了铣边机本体垂直的角度,使得调节铣边机的高度与角度时较为简单便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铣边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铣边机的固定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车体第一视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车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旋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角度调节组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角度调节组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铣边机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移动车体;110-支撑板;111-螺纹孔;120-万向轮; 130-驱动轮;140-驱动电机;141-第一转轮;150-支撑腿;200-升降组件;210-螺纹杆;211-第三转轮;220-连接板;230-升降板;240- 第一电机;241-第二转轮;250-定位柱;300-旋转组件;310-主轴;311-第一齿轮;320-旋转板;321-固定杆;330-第二电机;331-第二齿轮;400-角度调节组件;410-调节板;411-第二连接杆;420-固定件;421-固定块;422-锁紧螺栓;423-夹块;430-气缸;440-第一连接杆;500-铣边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包括移动车体100、升降组件200、旋转组件300、角度调节组件400和铣边机本体500。
其中,升降组件200与移动车体100相连接,旋转组件300与升降组件200相连接,角度调节组件400与旋转组件300相连接,移动车体100用于移动,升降组件200用于调节高度,旋转组件300和角度调节组件400用于调节水平和垂直方面的角度。
请参阅图2和3,移动车体100包括支撑板110、支撑腿150、万向轮120、驱动轮130和驱动电机140,支撑腿150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15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10底部,四个支撑腿 150的一端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板110底部相连接,四个支撑腿150分别位于支撑板110底部的四个拐角处,用于支撑板110的平衡。
在本申请中,万向轮120设置有两个,两个万向轮120连接于其中两个支撑腿150的另一端,两个万向轮120均通过焊接与两个支撑腿150相连,驱动轮130设置有两个,用于驱动移动车体100,两个驱动轮130连接于另外两个支撑腿150的另一端,两个驱动轮130 均通过焊接与另外两个支撑腿150的另一端相连,两个驱动轮130 位于支撑板110远离两个万向轮120的一侧,两个驱动轮130通过驱动轴同轴相连,使得两个驱动轮130同步转动。
在本申请中,驱动电机140与支撑腿15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 140与支撑腿150通过连接块相连接,连接块与支撑腿150之间通过焊接相连,连接块与驱动电机140之间通过螺钉相连,驱动电机140 输出端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用于带动驱动轴进而带动两个驱动轮130转动进而使移动车体100移动,驱动电机140输出端与驱动轴均连接有第一转轮141,驱动电机140输出端与驱动轴均通过焊接与第一转轮141相连,第一转轮141与第一转轮141传动连接,第一转轮141 与第一转轮141通过皮带相连接,使驱动电机140能快速有效的带动两个驱动轮130转动进而使移动车体100移动。
请参阅图4,升降组件200包括螺纹杆210、连接板220、升降板230和第一电机240,螺纹杆210设置有两根,两根螺纹杆210均转动贯穿于移动车体100的顶面,支撑板110的板体开设有与两根螺纹杆210相对应的螺纹孔111,两根螺纹杆210均分别与两个螺纹孔 111螺纹连接,当两根螺纹杆210转动时,两根螺纹杆210会沿着两个螺纹孔111上下移动,连接板220的一面与两根螺纹杆210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板220通过轴承与两根螺纹杆210转动连接,轴承的使用即能将连接板220与两根螺纹杆210连在一起又不影响两根螺纹杆210的转动,当两根螺纹杆210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板220移动,连接板220位于移动车体100内部。
在具体设置时,升降板230底面与两根螺纹杆2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升降板230通过轴承与两根螺纹杆210相连,即将升降板230 与两根螺纹杆210连在一起又不影响两根螺纹杆210的转动,当两根螺纹杆210移动时会带动升降板230移动,升降板230位于移动车体100上方,第一电机240与连接板220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40通过螺钉与连接板220相连,当连接板220移动时会带动第一电机240 随之移动,第一电机240输出端与两根螺纹杆210均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两根螺纹杆210转动进而使螺纹杆210上下移动进而使升降板 230上下移动,从而调节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240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轮241,第一电机240输出端通过焊接与第二转轮241相连接,第二转轮241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两根螺纹杆210,两根螺纹杆210的杆体均连接有第三转轮211,两个第二转轮241与两个第三转轮211相互对应设置,两个第二转轮241均分别与两个第三转轮211传动连接,两个第二转轮241分与两个第三转轮211之间均通过皮带相连接,第一电机240 可快速有效的带动两根螺纹杆210转动进而使两根螺纹杆210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230上下移动,从而调节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螺纹杆210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柱250,两根定位柱250的柱体均固定贯穿于支撑板110的板体,两根定位柱 250的柱体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板110的板体相连,两根定位柱250的一端均滑动贯穿于升降板230的板体,两根定位柱250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于连接板220的板体,用于稳定升降板230和连接板220,防止升降板230和连接板22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请参阅图5,旋转组件300包括主轴310、旋转板320和第二电机 330,主轴310的一端与升降板230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主轴310的一端与升降板230的上表面通过轴承相连,在固定主轴310的同时又不影响主轴310的转动,主轴310的另一端与旋转板3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主轴310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旋转板320的下表面相连,旋转板320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321,固定杆32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杆321的一端均与旋转板320固定连接,若干个固定杆321 的一端均通过焊接与旋转板320相连。
在具体设置时,第二电机330输出端与主轴31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主轴310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板320转动,主轴310的轴体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1,主轴310的轴体通过焊接与第一齿轮311相连,第二电机330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齿轮331,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31相互对应设置,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31相啮合,使第二电机330可快速有效的带动主轴310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板320转动,第二电机330与升降板2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30与升降板 230通过螺钉相连。
请参阅图6、7和8,角度调节组件400包括调节板410、固定件 420和气缸430,调节板410与旋转板320转动连接,若干个固定杆 321另一端与调节板410转动连接,若干个固定杆321并排排列,用于调节板410上下转动,调节板410位于旋转板320上方,固定件 42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固定件420一一相对设置,用于固定,若干个固定件420均包括固定块421、锁紧螺栓422和夹块423,固定块421均与调节板410固定连接,固定块421与调节板410之间均通过焊接相连,固定块421螺纹套接于锁紧螺栓422,用于定位锁紧螺栓422,锁紧螺栓422与夹块423转动连接,锁紧螺栓422与夹块423 通过轴承相连,便于锁紧螺栓422带动夹块423移动,若干个夹块 423一一相对设置,用于夹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气缸430设置有两个,两个气缸430 均分别转动连接于旋转板320的两侧,两个气缸430输出端均与调节板410转动连接,用于调节调节板410角度,两个气缸430与旋转板 320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40,两个第一连接杆440的一端均与旋转板320转动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440的一端均通过轴承与旋转板 320相连,两个第一连接杆440的另一端均与气缸430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440的另一端均通过焊接与气缸430相连,两个气缸 430输出端与调节板410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11,第二连接杆411 与调节板41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411与调节板410之间通过焊接相连,第二连接杆411与两个气缸430输出端均转动连接,使调节板 410可调节的角度增大。
请参阅图1和9,铣边机本体500通过若干个固定件420固定在调节板410的上表面,便于铣边机的固定机构调节铣边机本体500 高度与角度。
具体的,该铣边机的固定机构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用若干个夹块423将铣边机本体500固定在调节板410的表面,然后打开铣边机本体500对工件进行铣边,当需要调整高度时,即可打开第一电机 240,第一电机240会带动两根螺纹杆210转动进而使两根螺纹杆210 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230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旋转板320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使调节板410带动铣边机本体500 移动,使铣边机本体500移动到需要的高度,使得调节铣边机本体500的高度较为便捷,当需要调节角度使,即可打开第二电机330,使得第二电机330带动旋转板320旋转,进而可调节铣边机本体500 的水平角度,然后再打开两个气缸430推动调节板410沿旋转板320 上下转动,进而调节铣边机本体500垂直的角度,使得调节铣边机的高度与角度时较为简单便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铣边机的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240、第二电机330、气缸430和驱动电机14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电机240、第二电机330、气缸430和驱动电机14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车体(100);
升降组件(200),所述升降组件(200)包括螺纹杆(210)、连接板(220)、升降板(230)和第一电机(240),所述螺纹杆(210)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螺纹杆(210)均转动贯穿于所述移动车体(100)的顶面,所述连接板(220)的一面与两根所述螺纹杆(2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20)位于所述移动车体(100)内部,所述升降板(230)底面与两根所述螺纹杆(2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230)位于所述移动车体(100)上方,所述第一电机(240)与所述连接板(2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40)输出端与两根所述螺纹杆(210)均传动连接;
旋转组件(300),所述旋转组件(300)包括主轴(310)、旋转板(320)和第二电机(330),所述主轴(310)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230)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0)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板(32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30)输出端与所述主轴(310)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30)与所述升降板(2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角度调节组件(400),所述角度调节组件(400)包括调节板(410)、固定件(420)和气缸(430),所述调节板(410)与所述旋转板(320)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410)位于所述旋转板(320)上方,所述固定件(42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气缸(43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缸(430)均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板(320)的两侧,两个所述气缸(430)输出端均与所述调节板(410)转动连接;
铣边机本体(500),所述铣边机本体(500)通过若干个所述固定件(420)固定在所述调节板(410)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00)包括支撑板(110)、支撑腿(150)、万向轮(120)、驱动轮(130)和驱动电机(140),所述支撑腿(150)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15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0)底部,四个所述支撑腿(150)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10)底部的四个拐角处,所述万向轮(1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万向轮(120)连接于其中两个所述支撑腿(150)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轮(13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轮(130)连接于另外两个所述支撑腿(150)的另一端,两个所述驱动轮(130)位于所述支撑板(110)远离两个所述万向轮(120)的一侧,两个所述驱动轮(130)通过驱动轴同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40)与所述支撑腿(15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0)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40)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均连接有第一转轮(141),所述第一转轮(141)与所述第一转轮(14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0)的板体开设有与两根所述螺纹杆(210)相对应的螺纹孔(111),两根所述螺纹杆(210)均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孔(11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40)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轮(241),所述第二转轮(241)设置有两个,两根所述螺纹杆(210)的杆体均连接有第三转轮(211),两个所述第二转轮(241)与两个所述第三转轮(211)相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轮(241)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转轮(211)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螺纹杆(210)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柱(250),两根所述定位柱(250)的柱体均固定贯穿于所述支撑板(110)的板体,两根所述定位柱(250)的一端均滑动贯穿于所述升降板(230)的板体,两根所述定位柱(250)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于所述连接板(220)的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0)的轴体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11),所述第二电机(330)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齿轮(331),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二齿轮(331)相互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二齿轮(331)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固定件(420)一一相对设置,若干个所述固定件(420)均包括固定块(421)、锁紧螺栓(422)和夹块(423),所述固定块(421)均与所述调节板(4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21)螺纹套接于所述锁紧螺栓(422),所述锁紧螺栓(422)与所述夹块(423)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夹块(423)一一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20)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321),所述固定杆(32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杆(321)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板(320)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杆(321)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410)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杆(321)并排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边机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缸(430)与所述旋转板(320)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4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40)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板(32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4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气缸(43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气缸(430)输出端与所述调节板(410)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11),所述第二连接杆(411)与所述调节板(4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11)与两个所述气缸(430)输出端均转动连接。
CN202021073769.3U 2020-06-11 2020-06-11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Active CN212329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769.3U CN212329771U (zh) 2020-06-11 2020-06-11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3769.3U CN212329771U (zh) 2020-06-11 2020-06-11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9771U true CN212329771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3769.3U Active CN212329771U (zh) 2020-06-11 2020-06-11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97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0683A (zh) * 2021-06-04 2021-08-06 四川清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铝型材复合仿形铣床
CN113625782A (zh) * 2021-07-09 2021-11-09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铣边机自动调节角度方法
CN116532699A (zh) * 2023-06-27 2023-08-0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大型螺旋埋弧焊管预制板的铣边加工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0683A (zh) * 2021-06-04 2021-08-06 四川清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铝型材复合仿形铣床
CN113210683B (zh) * 2021-06-04 2022-05-10 四川清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铝型材复合仿形铣床
CN113625782A (zh) * 2021-07-09 2021-11-09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铣边机自动调节角度方法
CN116532699A (zh) * 2023-06-27 2023-08-0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大型螺旋埋弧焊管预制板的铣边加工装置
CN116532699B (zh) * 2023-06-27 2023-09-29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大型螺旋埋弧焊管预制板的铣边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29771U (zh) 铣边机的固定机构
CN211219646U (zh) 一种滑动夹镗孔用旋转台
CN206869521U (zh) 重型多功能自动平板铣边机
CN212683122U (zh) 一种数控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
CN112453518A (zh) 转向节两个内轴面的精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4557660U (zh) 一种转向节两个内轴面的精加工装置
CN212793917U (zh) 一种方便调整高度的数控机床底座调节装置
CN212042833U (zh) 一种叉立管铣槽机
CN210588205U (zh) 活动式角度定位工装
CN105935801A (zh) 一种立式拉床
CN207593250U (zh) 一种钻床工作台及采用该工作台的钻床
CN215392560U (zh) 一种镁合金板材镗孔设备
CN215146631U (zh) 一种可调距式双轴双台电脑数控钻铣机
CN212822848U (zh) 一种钢板钻孔用万能摇臂钻床
CN219188702U (zh) 一种钢结构钻孔加工用摇臂钻
CN217166642U (zh) 一种立式升降台铣床
CN205684818U (zh) 一种立式拉床
CN216297999U (zh) 一种用于钻床批量加工工件的加工装置
CN217914197U (zh) 一种矿山设备的零部件毛坯铸造的翻转装置
CN220516143U (zh) 一种控制臂定位夹紧工装
CN213164329U (zh) 一种车铣机床用堆料机构
CN212385031U (zh) 一种铣床辅助支架
CN221066199U (zh) 一种高精密模具加工固定装置
CN211727843U (zh) 一种仿形切割机的辅助平台
CN212704713U (zh) 一种高精度卧式拉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