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2163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2163U
CN212322163U CN202021227095.8U CN202021227095U CN212322163U CN 212322163 U CN212322163 U CN 212322163U CN 202021227095 U CN202021227095 U CN 202021227095U CN 212322163 U CN212322163 U CN 212322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rack
gear
displaceme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70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晨阳
胡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70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2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2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2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转轴、齿轮、齿条以及位移检测装置;其中,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齿轮套接在转轴外,转轴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条的一端与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折叠主体活动连接,齿轮的转动带动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位移检测装置固定在第一折叠主体上,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齿条在第一方向的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折叠角度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折叠主体的电子设备成为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折叠主体的电子设备扩展后的大屏幕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折叠角度是此类电子设备的重要参数,不同的折叠角度或折叠范围对应不同的应用,例如,0~10°时,息屏;90°时,双屏显示的应用等,因此,只有准确确定折叠主体的折叠状态,才能实现准确的人机交互。
相关技术中,常用的角度检测方法一种是在可折叠主体上加入霍尔传感器,利用霍尔传感器磁通量的变化,进而确定可折叠主体幕的折叠角度;另一种是在折叠主体上增加光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光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转动匹配确定双屏的折叠角度。
然而,相关技术中检测折叠角度的方法还存在如下缺点:对于第一种方法,霍尔传感器感应磁通量的变化准确性低,并且当用户在磁场环境下使用折叠主体的电子设备时,磁场环境可能会对霍尔传感器造成干扰甚至导致霍尔传感器失效,导致误触发或者无法检测角度,影响用户体验感;对于第二种方法,此种方法的精度直接取决于光接收器的数量,而在转轴半径如此小的圆周上放置大量的光接收器是不现实的,测量精度较低,并且大量的光接收器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电子设备中检测两个显示屏折叠角度的结构精度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转轴、齿轮、齿条以及位移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折叠主体、所述第二折叠主体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
所述齿轮套接在所述转轴外,所述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叠主体上,所述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移;所述位移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和所述第二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上设置齿轮,在第一折叠主体上设置齿条和位移检测装置,齿轮与齿条的一端啮合,在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折叠的情况下,齿轮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齿条在第一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位移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该位移的变化,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位移,就可以确定出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因此,本实施例检测折叠角度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0度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180度时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180度时的局部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180度时的局部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转轴、齿轮、齿条以及位移检测装置;其中,
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
齿轮套接在转轴外,转轴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
齿条的一端与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折叠主体活动连接,齿轮的转动带动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
位移检测装置固定在第一折叠主体上,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齿条在第一方向的位移;所述位移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和所述第二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上设置齿轮,在第一折叠主体上设置齿条和位移检测装置,齿轮与齿条的一端啮合,在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折叠的情况下,齿轮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齿条在第一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位移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该位移的变化,位移的变化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位移,就可以确定出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因此,本实施例检测折叠角度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可佩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0度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折叠主体10、第二折叠主体20、转轴60、齿轮30、齿条40以及位移检测装置50;其中,第一折叠主体10、第二折叠主体20通过转轴60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齿轮30套接在转轴60外,转轴60的转动带动齿轮30转动;齿条40的一端与齿轮30啮合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折叠主体10活动连接,齿轮30的转动带动齿条40沿第一方向移动;位移检测装置50固定在第一折叠主体10上,位移检测装置50用于,检测齿条40在第一方向的位移;所述位移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10和所述第二折叠主体20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叠主体、所述第二折叠主体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即转轴分别与第一折叠主体和第二折叠主体连接,且第一折叠主体相对于第二折叠主体可转动,可通过转轴的转动来实现,即实现相对折叠。
具体地,如图1所示,齿条40的一端与齿轮30啮合连接,齿条40的另一端与第一折叠10主体活动连接,在第一折叠主体10、第二折叠主体20相对折叠的情况下,齿轮30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的另一端在第一折叠主体10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与转轴60的轴线方向垂直,也可以与转轴60的轴线方向之间存在倾斜角度,当第一方向与转轴60的轴线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即为水平方向,位移检测装置50检测的齿条4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S为齿条40沿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当第一方向与转轴60轴线的方向之间存在倾斜角度θ,S=Sinθ*D,D为齿条4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距离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为了使本实施例检测折叠角度的结构更简单,本实施例优选第一方向与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下文中出现的第一方向,以与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折叠主体折叠指的是相对折叠,也就是说,一个折叠主体固定,另一个折叠主体折叠,这样就可以形成折叠角度。第一折叠主体10、第二折叠主体20通过转轴60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由于齿轮30套接在转轴60外,转轴60的转动带动齿轮30转动,齿条40的一端与齿轮30啮合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折叠主体10活动连接。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即第一折叠主体10与第二折叠主体20之间的折叠角度为0°,也就是说,第一折叠主体10与第二折叠主体20贴合的状态(图1所示的两个折叠主体的状态),第一折叠主体10固定,用户手动折叠第二折叠20主体,即第二折叠主体20背向第一折叠主体10进行翻折,这样,折叠角度从0°逐渐增大,第二折叠主体20的折叠会使转轴60转动并带动齿轮30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齿条40沿第一方向A→B移动,当折叠角度增大到180°时,可以参考图2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180度时的三种局部示意图,此时,齿条沿第一方向A→B移动的距离最大;示例性地,用户可以将第二折叠主体20朝向第一折叠主体10折叠,这样,折叠角度从180°逐渐减小,第二折叠主体20的翻折会使转轴60转动并带动齿轮30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齿条40沿第一方向B→A移动,当折叠角度为0°时,齿条40返回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如图1所示,第一折叠主体10固定,用户手动折叠第二折叠主体20,折叠角度从0°逐渐增大,翻转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第一方向A→B移动,此时,齿条的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相对于齿条的另一端的初始位置,产生位移。由于位移检测装置50固定在第一折叠主体10上,且与齿条40在第一方向上对齐,可以理解的是,位移检测装置50设置于齿条40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上,即A→B的方向向左延伸的一个位置上,这样,位移检测装置50就可以实时检测齿条40在第一方向的位移,实际应用中,由于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位移检测装置50就可以通过检测位移的变化,确定出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其中,第一方向与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了描述更容易理解,下文将采用水平方向描述第一方向。
具体地,两个折叠主体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壳体,壳体与折叠主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位移检测装置50是设置于第一折叠主体10与壳体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内。为了使齿条40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不偏离A-B的水平方向,可以在第一容纳空间内设置滑槽,将齿条40卡设于滑槽内,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活动结构,只要在不影响齿轮30齿条40啮合的同时又可以保证齿条40的移动不偏移A-B方向的结构均可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际应用中,由于齿轮齿条传动具有运转平稳、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使用齿轮齿条传动的电子设备也具有相应的运转平稳、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上设置齿轮,在第一折叠主体上设置齿条和位移检测装置,齿轮与齿条的一端啮合,在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折叠的情况下,齿轮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齿条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而齿条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位移检测装置与齿条在水平方向上对齐,位移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该位移的变化,由于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位移,就可以确定出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因此,本实施例检测折叠角度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移检测装置50包括弹性件501和压力传感器502;弹性件501的一端与齿条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性件501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502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502用于,检测弹性件501的弹性力,弹性力与齿条40在第一方向的位移对应。
具体地,图2具体为折叠角度为180°时齿轮、齿条、弹簧以及压力传感器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当第一折叠主体10与第二折叠主体20之间的折叠角度为0°时,弹性件501为自由状态。示例性地,当第二折叠主体20背向第一折叠主体10折叠,折叠角度从0°逐渐增大,翻折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的转动而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水平方向A→B移动,此时,齿条40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齿条40给弹性件501在A→B方向上一个压力,进而使弹性件501沿A→B的方向进行压缩,齿条40另一端的位移就转化为弹性件502的压缩量,压力传感器502就可以检测到压缩量带来的压力,压力也称弹性力。这样,位移检测装50就可以实时检测弹性件501的弹性力,弹性力与齿条40在第一方向的位移对应,实际应用中,位移的变化与齿轮旋转角度的变化对应,齿轮的旋转角度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也即,弹性力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反之,当第二折叠主体20朝向第一折叠主体10折叠,折叠角度从180°逐渐减小,翻折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的转动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水平方向B→A移动,此时,齿条40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齿条40给弹性件501在B→A方向上一个拉力,进而使弹性件501沿B→A的方向从当前的拉伸状态被拉伸,齿条40另一端的位移就转化为弹性件501的被拉伸量,压力传感器502就可以检测到被拉伸量带来的压力,压力也称弹性力。这样,位移检测装置50就可以实时检测弹性件501的弹性力,弹性力与齿条40在第一方向的位移对应,由于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弹性力也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压力传感器502检测弹性力的方式实现折叠角度的测量,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弹片中的至少一种。
实际应用中,弹簧和弹片都具有缓冲的作用,在受载时产生弹性变形,把机械能或动能转化为变形能,而卸载后弹簧的变形消失并回复原状,将变性能转化为机械功或动能。以弹簧为例,参考下述公式1,
F=k*d (N/m) 公式1
在式中,F表示弹性力或压力,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d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的长度。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变形量与所受的压力成正比,即变形量越大,压力就越大。以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如图1所示,当折叠第二折叠20主体的过程中,弹性件501的弹性力因齿条40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而变化。当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为0°,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位移越大,弹性件501所受的压力就越大,即弹性力就越大,即,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越大,位移越大,由于齿条40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与齿轮30的旋转角度对应,因此可以确定折叠角度随弹性力的增大而增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位移检测装置50包括距离传感器503,距离传感器503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503与齿条40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D,距离D与齿条40在第一方向B-A上的位移对应。
具体地,图3具体示出了折叠角度为180°时齿轮、齿条以及距离传感器的连接关系,以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当第二折叠主体20背向第一折叠主体10翻折,折叠角度从0°逐渐增大,折叠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的转动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水平方向A→B移动,此时,齿条40的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距离传感器503根据齿条40在水平方向A→B上的位置变化,实时检测距离D的变化,实际应用中,由于齿条40沿水平方向A→B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距离D就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反之,当第二折叠主体20朝向第一折叠主体10折叠,折叠角度从180°逐渐减小,翻折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的转动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水平方向B→A移动,此时,齿条40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距离传感器503根据齿条40在水平方向B→A上的位置变化,实时获取距离D的变化,实际应用中,由于齿条40沿水平方向B→A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距离D就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距离传感器503检测距离D的方式实现折叠角度的测量,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如图1所示,在折叠第二折叠主体20的过程中,齿条4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越大,距离传感器503获取的距离D就越大,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就会越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位移检测装置50包括滑动变阻器50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5042与齿条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变阻器504用于,检测滑片5042移动产生的电阻,电阻与齿条40在第一方向B-A的位移对应。
具体地,图4具体示出了折叠角度为180°时齿轮、齿条以及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关系,滑动变阻器504包括滑片5042和本体5041,滑片5042与齿条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体5041与第一折叠主体10固定连接。以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当第二折叠主体20背向第一折叠主体10翻折,折叠角度从0°逐渐增大,折叠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的转动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水平方向A→B移动,此时,齿条40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5042随着齿条40在水平方向A→B上的位置变化向右滑动,从而滑动变阻器504产生相应的电阻值,由于齿条40沿水平方向A→B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滑片5042移动产生的电阻值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反之,当第二折叠主体20朝向第一折叠10主体折叠,折叠角度从180°逐渐减小,翻折过程中,齿轮30会随转轴60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0沿水平方向B→A移动,此时,齿条40另一端的位置发生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5042随着齿条40在水平方向B→A上的位置变化向左滑动,从而滑动变阻器504产生相应的电阻值,由于齿条40沿水平方向位移的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滑片5042移动产生的电阻值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滑动变阻器504检测电阻的方式实现折叠角度的测量,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实际应用中,以折叠角度为0°作为参考,如图1所示,在折叠第二折叠主体20的过程中,齿条4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越大,滑动变阻器504产生的电阻值就越大,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就会越大。
可选的,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转轴60包括固定部601和旋转部602,第二折叠主体20固定于固定部601上,第一折叠主体10固定于旋转部602上;固定部601穿设于旋转部602,且与旋转部602转动连接;齿轮30套接在固定部601外,固定部601的转动带动齿轮30转动。
具体地,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转轴60可以包括固定部601和旋转部602,固定部601可以穿设于旋转部602,也就是说,旋转部602可以套设于固定部601上,本实施例中,旋转部602可以套设于固定部601的中间部位,固定部601的两端与旋转部602的两端部可以平齐,也可以不平齐(参照图5),旋转部602也可以套设于固定部601的端部,也就是说,旋转部602与固定部601的一端不平齐。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602套设于固定部601的具体部位需要根据齿轮30的位置而定,如图1所示,若齿轮30设置于转轴60的一端,旋转部602可以套设于固定部60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套设于固定601部的另一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齿轮30套接在固定部601外,固定部601的转动带动齿轮30转动,由于本实施例两个折叠主体的折叠指的是相对的折叠,如图1所示,第一折叠主体10固定,翻折第二折叠主体20以形成相对的运动。若齿轮30固定于转轴60的固定部602上,也就是说,在翻折第二折叠主体20的情况下,转轴60的固定部601转动,使固定部601上的齿轮30随之转动,此时,第一折叠主体10是静止的,第一折叠主体10对应的旋转部602也是静止。
可选的,齿条为塑料齿条、橡胶齿条或者金属齿条中的至少一种,齿轮为钢齿轮。
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齿轮齿条的平稳传动,齿轮所需的强度较大,因此,本实施例的齿轮选择强度较大的材料,例如钢,本实施例的齿轮为钢齿轮,对于钢的具体型号,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定即可。由于齿条与齿轮啮合时,会产生弯折,因此齿条的材料可以选用柔性材料,例如塑料、橡胶或者强度较小的金属(铝)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的齿条为塑料齿条、橡胶齿条或者金属齿条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可以选用其他的材料的齿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弹性件的一端与齿条的另一端采用焊接或者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采用焊接或者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具体地,为了确保弹性件在拉伸或者压缩的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采用焊接或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对此固定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位移检测装置50通过检测齿条40的另一端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的变化,由于齿条40沿水平方向位移的变化与齿轮30的旋转角度的变化对应,齿轮30的旋转的角度可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上述的位移检测装置50为压力传感器502与弹性件501的组合、距离传感器503及滑动变阻器504,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选择其他的位移检测装置,或者采用其他的检测方式,如通过检测容值的变化以反映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位移检测装置电连接,处理器用于,根据齿条在第一方向的位移,确定第一折叠本体和第二折叠本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其中,处理器中预存有位移与折叠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际应用中,位移检测装置50会获取到齿条4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对应的检测值,并传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预存的检测值与折叠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确定出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以位移检测测装置50为压力传感器502和弹性件501为例,压力传感器502通过检测弹性件501在水平方向上的弹性变形,从而获得弹性变形对应的弹性力,压力传感器502将当前获取的弹性力转变为电压信号,并上传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下述表1即可确定当前的折叠角度。
表1:
Figure BDA0002560907210000121
Figure BDA0002560907210000131
当然,折叠角度也可以是一个角度区间,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如每隔10°为一个区间等,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电压信号(mV) 折叠角度区间
a0 0~10
a1 10~20
…… ……
a36 350~360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折叠主体和第二折叠主体上均设置有柔性显示屏。
实际应用中,柔性显示屏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形可弯曲,低功耗,体积小,这样,折叠主体手机的屏幕虽然扩宽为两个显示屏,甚至多个显示屏,可是手机在折叠后的体积与单屏的手机体积基本一样,方便用户携带,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因此,本实施例的折叠主体上设置的显示屏选用柔性显示屏。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轴上设置齿轮,在第一折叠主体上设置齿条和位移检测装置,齿轮与齿条的一端啮合,在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折叠的情况下,齿轮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齿条沿水平方向移动,进而齿条在第一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位移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该位移的变化,位移与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这样,位移检测装置通过检测位移,就可以确定出两个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因此,本实施例检测折叠角度的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检测过程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测量精度高;由于该结构中各部件的成本低,从而使得整个检测结构的成本较低。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主体、第二折叠主体、转轴、齿轮、齿条以及位移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折叠主体、所述第二折叠主体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实现相对折叠;
所述齿轮套接在所述转轴外,所述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折叠主体上,所述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移;所述位移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和所述第二折叠主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存在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所述弹性力与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移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与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移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用于,检测所述滑片移动产生的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移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第二折叠主体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第一折叠主体固定于所述旋转部上;
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旋转部,且与所述旋转部转动连接;
所述齿轮套接在所述固定部外,所述固定部的转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为塑料齿条、橡胶齿条或者金属齿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齿轮为钢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主体和所述第二折叠主体上均设置有柔性显示屏。
CN202021227095.8U 2020-06-29 2020-06-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322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7095.8U CN21232216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7095.8U CN21232216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2163U true CN21232216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8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7095.8U Active CN212322163U (zh) 2020-06-29 2020-06-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216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433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4244941A (zh) * 2022-01-25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415785A (zh) * 2022-01-24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角度检测方法
CN115325930A (zh) * 2022-08-09 2022-1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角度检测装置和折叠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433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4415785A (zh) * 2022-01-24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角度检测方法
CN114244941A (zh) * 2022-01-25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142775A1 (zh) * 2022-01-25 2023-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244941B (zh) * 2022-01-25 2024-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325930A (zh) * 2022-08-09 2022-1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角度检测装置和折叠设备
CN115325930B (zh) * 2022-08-09 2024-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角度检测装置和折叠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22163U (zh) 电子设备
CN113141426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05765338B (zh) 柔性设备形变测量
CN110192172B (zh) 压力感应式结构及电子产品
CN102539022A (zh) 检测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机械手
CN110849257B (zh) 电子设备及折叠角度检测方法
US10288504B2 (en) Axial rotation type torque sensor
US8844153B2 (en) Micrometer
JP6505468B2 (ja) ノギスのジョウ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ローラ機構及びノギスに測定力を印加する方法
CN107980156A (zh) 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的弯折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738932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卷曲装置和显示装置
US9612099B2 (en) Compliant thumb wheel assembly coupled to a caliper jaw
US11740089B2 (en) MEMS inertial sensor, application method of MEMS inertial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41427A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512328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urement of tension in an elastic surface
CN212320628U (zh) 电子设备
CN210246824U (zh) 电子设备
JP7286512B2 (ja) テストインジケータ
CN111692959A (zh) 一种位移测量装置
CN218496676U (zh) 测试装置
WO2023142775A1 (zh) 电子设备
JP2000065508A (ja) 歪み・変位検出装置
CN212539480U (zh) 压力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415785A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角度检测方法
CN213814621U (zh) 用于测量力和位置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