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6756U -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 Google Patents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6756U
CN212316756U CN202021955655.1U CN202021955655U CN212316756U CN 212316756 U CN212316756 U CN 212316756U CN 202021955655 U CN202021955655 U CN 202021955655U CN 212316756 U CN212316756 U CN 212316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e
morning
pole
connecting block
evening t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556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宝银
赵辉
张蕾
张小会
牛梦
高蕊
熊杰
张珊珊
高艳宁
马啸
贾炅昕
原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N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N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N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Nax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556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6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6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675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属于交通装置技术领域,本结构中潮汐车道杆平置于防护外壳中时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潮汐车道杆在升起过程中,从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的一端升起,由于潮汐车道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进行固定限位,当潮汐车道杆在正转升起过程中,车辆不注意撞到潮汐车道杆时,潮汐车道杆受到一小点力就会快速反转卧倒,能够很好的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另外该结构也能更高效、智能、安全、准确地解决交通流的潮汐现象导致的双向交通流不对称问题,节省道路用地红线面积,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背景技术
汽车为人类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政府不断地修建公路、城市快速路,但是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汽车数量的增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近年来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开发智能交通系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的“潮汐现象”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小。应对早晚高峰车流的一种典型解决方法是启用潮汐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目前的潮汐车道是定时潮汐车道,在早晚高峰期的规定的时间内改变潮汐车道的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现在一般采用的也是地面双黄线和交通指示灯对车道方向实施控制。传统的利用地面双黄线和交通指示灯对车道方向实施控制的方式,由于众多车辆“顶牛”、标识不够清楚等诸多弊端,逐渐被在车道边设置隔离带的方式替代。而通过人工在不同车道间设置隔离带由于工作量巨大,实施起来有诸多不便,故又有许多新兴的智能化潮汐车道应运而生。
其中,专利号为CN201620273540.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就是一种全自动可变潮汐车道杆,该专利设有用于安装车道杆装置的多个基坑,所述升降车道杆装置布置在潮汐车道上的基坑内,升降车道杆装置包括升降杆组件和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安装在底座固定安装在基坑的底部,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车道杆和凸台,所述车道杆的底部安装在电动升降杆的升降端顶面上,该专利可以解决交通流的潮汐现象导致的双向交通流不对称问题,但是该结构中的潮汐车道杆是直上直下的升降方式,在升起过程中,车辆很容易撞到升降杆上,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本实用新型中,当潮汐车道杆在正转升起过程中,车辆不注意撞到潮汐车道杆时,潮汐车道杆受到一小点力就会快速反转卧倒,能够很好的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另外该结构也能更高效、智能、安全、准确地解决交通流的潮汐现象导致的双向交通流不对称问题,节省道路用地红线面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形状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基坑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所述基坑内设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设有潮汐车道杆,所述潮汐车道杆平置于防护外壳中时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所述防护外壳内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潮汐车道杆上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一端与连接块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进行固定限位,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块带动潮汐车道杆从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的一端正转到竖直状态或从竖直状态反转到平置于基坑中。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块两端为半圆弧面的长方块结构,所述连接块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偏心连接,所述连接块偏心距离长的一端与潮汐车道杆下端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潮汐车道杆下端两侧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通过销轴与连接块两侧实现转动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潮汐车道杆与连接块的半圆弧面相对适配的下端面是由圆弧面和平面组成,所述平面设于潮汐车道杆竖直状态时靠近车辆行驶方向的下端面一边,所述圆弧面则设于潮汐车道杆下端面另一边,所述潮汐车道杆下端圆弧面与连接块上对应的半圆弧面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潮汐车道杆下端圆弧面与连接块上对应的半圆弧面之间的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采用多个连续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潮汐车道杆下端圆弧面上的卡槽和设于连接块的对应半圆弧面上的卡台,所述卡槽和卡台采用锯齿状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多个所述潮汐车道杆转动到竖直状态后形成潮汐车道栏杆,所述潮汐车道杆平卧于基坑内后与地面平齐,所述潮汐车道栏杆两端的地面均设有提示警示灯,所述驱动电机和提示警示灯均通过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本方案中潮汐车道杆平置于防护外壳中时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潮汐车道杆在升起过程中,从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的一端升起,由于潮汐车道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进行固定限位,当潮汐车道杆在正转升起过程中,车辆不注意撞到潮汐车道杆时,潮汐车道杆受到一小点力就会快速反转卧倒,能够很好的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另外该结构也能更高效、智能、安全、准确地解决交通流的潮汐现象导致的双向交通流不对称问题,节省道路用地红线面积,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向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道路上安装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请参阅图1-4,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如图1所示,包括基坑1,所述基坑1形状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基坑1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如图3和4所示,所述基坑1内设有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外壳2内设有潮汐车道杆3,所述潮汐车道杆3平置于防护外壳2中时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该结构便于潮汐车道杆3在升起时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的一端转动升起,也就是图4中所示的车道方向,潮汐车道杆3以其B端为中心,从C端升起。
所述防护外壳2内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电机输出轴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潮汐车道杆3上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一端与连接块6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进行固定限位。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连接块6带动潮汐车道杆3以其B端为中心,从C端升起。
所述连接块6两端为半圆弧面的长方块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便于潮汐车道杆3的转动。所述连接块6与驱动电机4的电机输出轴5偏心连接,所述连接块6偏心距离长的一端与潮汐车道杆3下端连接。所述潮汐车道杆3下端两侧设有连接耳板7,所述连接耳板7通过销轴8与连接块6两侧实现转动连接。
所述潮汐车道杆3与连接块6的半圆弧面相对适配的下端面是由圆弧面10和平面9组成,所述平面9设于潮汐车道杆3竖直状态时靠近车辆行驶方向的下端面一边,能够防止潮汐车道杆3在转动过程中受到连接块6的干涉。所述圆弧面10则设于潮汐车道杆3下端面另一边,所述潮汐车道杆3下端圆弧面10与连接块6上对应的半圆弧面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连接。
所述潮汐车道杆3下端圆弧面10与连接块6上对应的半圆弧面之间的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采用多个连续的卡扣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潮汐车道杆3下端圆弧面10上的卡槽和设于连接块6的对应半圆弧面上的卡台,所述卡槽和卡台采用锯齿状结构11。所述锯齿状结构11的方向如图2中所示,便于潮汐车道杆3在受到撞击后能够及时的与连接块6脱开。
本实用新型中潮汐车道杆3平置于防护外壳2中时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潮汐车道杆3在升起过程中,从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的一端升起,并且由于潮汐车道杆3的另一端与连接块6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进行固定限位,当潮汐车道杆3在正转升起过程中,车辆不注意撞到潮汐车道杆3时,潮汐车道杆3受到一小点力就会快速反转卧倒,能够很好的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
多个所述潮汐车道杆3转动到竖直状态后形成潮汐车道栏杆,所述潮汐车道杆3平卧于基坑1内后与地面平齐,与道路路面形成一致,便于车辆的通过。所述潮汐车道栏杆两端的地面均设有提示警示灯12,所述驱动电机4和提示警示灯12均通过控制器控制。在潮汐车道杆3升起之前的3-5分钟,可以通过提示警示灯12警示驾驶人员注意述潮汐车道杆3即将升起,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能更高效、智能、安全、准确地解决交通流的潮汐现象导致的双向交通流不对称问题,节省道路用地红线面积,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形状为长条形结构,所述基坑(1)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所述基坑(1)内设有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外壳(2)内设有潮汐车道杆(3),所述潮汐车道杆(3)平置于防护外壳(2)中时长度方向与车道方向一致,所述防护外壳(2)内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电机输出轴(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潮汐车道杆(3)上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一端与连接块(6)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进行固定限位,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连接块(6)带动潮汐车道杆(3)从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的一端正转到竖直状态或从竖直状态反转到平置于基坑(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两端为半圆弧面的长方块结构,所述连接块(6)与驱动电机(4)的电机输出轴(5)偏心连接,所述连接块(6)偏心距离长的一端与潮汐车道杆(3)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车道杆(3)下端两侧设有连接耳板(7),所述连接耳板(7)通过销轴(8)与连接块(6)两侧实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车道杆(3)与连接块(6)的半圆弧面相对适配的下端面是由圆弧面(10)和平面(9)组成,所述平面(9)设于潮汐车道杆(3)竖直状态时靠近车辆行驶方向的下端面一边,所述圆弧面(10)则设于潮汐车道杆(3)下端面另一边,所述潮汐车道杆(3)下端圆弧面(10)与连接块(6)上对应的半圆弧面通过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汐车道杆(3)下端圆弧面(10)与连接块(6)上对应的半圆弧面之间的受小力快速断开结构采用多个连续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潮汐车道杆(3)下端圆弧面(10)上的卡槽和设于连接块(6)的对应半圆弧面上的卡台,所述卡槽和卡台采用锯齿状结构(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潮汐车道杆(3)转动到竖直状态后形成潮汐车道栏杆,所述潮汐车道杆(3)平卧于基坑(1)内后与地面平齐,所述潮汐车道栏杆两端的地面均设有提示警示灯(12),所述驱动电机(4)和提示警示灯(12)均通过控制器控制。
CN202021955655.1U 2020-09-09 2020-09-09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316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5655.1U CN212316756U (zh) 2020-09-09 2020-09-09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5655.1U CN212316756U (zh) 2020-09-09 2020-09-09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6756U true CN21231675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5565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316756U (zh) 2020-09-09 2020-09-09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67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423A (zh) * 2020-09-09 2020-11-20 西安纳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423A (zh) * 2020-09-09 2020-11-20 西安纳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CN111962423B (zh) * 2020-09-09 2024-04-09 西安纳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6164A (zh) 一种用于潮汐车道的可变式自动化隔离护栏系统
CN205742015U (zh) 一种可选择放行的夜视道闸
CN210639748U (zh) 一种新型行人闯红灯语音提示桩
CN212316756U (zh)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CN111882897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
CN101705664A (zh) 红绿灯路障安全装置
CN211973286U (zh) 一种可移动护栏的潮汐车道
CN211312267U (zh) 一种压力感应控制警示道钉
CN111962423A (zh) 受力翻倒减小安全事故的潮汐车道杆
CN107815989A (zh) 一种带展开臂升降柱
CN109235354A (zh) 用于路面除雪机器人中的除雪传动机构
CN212835049U (zh) 一种道路限速装置
CN2839369Y (zh) 一种安全型道闸
CN215829323U (zh) 一种折扇式缓升降护栏
CN214271813U (zh) 一种方便右转弯的慢车道指示隔离桩
CN213925850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防护栏
CN220394345U (zh) 一种智能交通锥桶
CN219886646U (zh) 用于潮汐车道的移动车道护栏系统
CN212570042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信号灯
CN217955268U (zh) 一种可移动式交通信号灯
CN209082415U (zh) 用于路面除雪机器人中的除雪传动机构
CN212375754U (zh) 一种新建公路用限高限宽装置
CN221072384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交通护栏
CN214219488U (zh) 一种潮汐车道的自动升降结构
CN221023469U (zh) 一种可移动的三角警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