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5906U -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5906U
CN212315906U CN202020111430.1U CN202020111430U CN212315906U CN 212315906 U CN212315906 U CN 212315906U CN 202020111430 U CN202020111430 U CN 202020111430U CN 212315906 U CN212315906 U CN 212315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dosing
port
sludge
mi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4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良勇
殷航俊
王杰
张勇
俞元洪
姜欢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eclai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eclai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eclai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eclaim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14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5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5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5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混合舱、驱动电机与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设置在混合舱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轮与搅拌轴,搅拌轴适于驱动搅拌叶轮转动;混合舱为两端设置有开口,混合舱的一端开口为入料口,混合舱的另一端开口适于搅拌轴部分穿出,搅拌轴穿出部分与驱动电机连接;混合舱的侧壁上设置出料口与加药口,出料口位于混合舱靠近驱动电机一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搅拌路径长,能够对淤泥与上清液进行有效的混合,使得淤泥与上清液均与药剂进行有效的接触并混匀,提高了混匀效果与混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工程是一项环保、生态的系统工程,其本身需要结合淤泥环保开挖技术、淤泥环保输送技术、平面及深度控制技术、尾水环保处理技术等等。
河道清淤必然产生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一般含水率高、强度低、部分淤泥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对清淤后产生的淤泥进行合理的处置。淤泥本质上属于工程废弃物,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环保清淤工程目前采用淤泥脱水干化技术进行处理。但由于河道清淤工程来水大,停留时间短,大部分的来水经过重力浓缩沉淀后直接排入河道,对清淤脱水干化后的尾水进行检测发现大部分水质指标偏高。
在河道清淤工程中,特别是过城市内河的清淤项目,由于间歇性的补水、护岸景观的作用,其河道上层本身的水质是达到地表水指标的,但由于城市两岸大量的排放污水、氮磷肥料、其余有机物分解等,导致底泥大面积淤泥,且具备黑臭底泥的所有条件,黑臭底泥经过扰动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悬浮于水体中,最终排放。导致清淤工程中河道本身上清液的是达标的,而清淤后尾水排放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河道清淤工程来水大,停留时间短,大部分的来水经过重力浓缩沉淀后直接排入河道,对清淤脱水干化后的尾水进行检测发现大部分水质指标偏高,清淤工程中河道本身上清液的是达标的,而清淤后尾水排放不达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包括混合舱、驱动电机与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混合舱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轮与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适于驱动所述搅拌叶轮转动;
所述混合舱为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混合舱的一端开口为入料口,所述混合舱的另一端开口适于所述搅拌轴部分穿出,所述搅拌轴穿出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混合舱的侧壁上设置出料口与加药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混合舱靠近所述驱动电机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适于控制所述搅拌轴减速。
可选地,所述搅拌叶轮包括螺旋叶轮。
可选地,所述加药口开口向上,所述加药口位于所述混合舱背离所述驱动电机一侧。
可选地,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的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入料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出料口的中心线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结构简单,入料口至出料口的搅拌路径长,药剂适于从加药口进入混合舱内,对淤泥和药剂进行高效混合,使得淤泥与上清液均与药剂进行有效的接触并混匀,同时能够对淤泥与上清液进行有效的混合,提高了混匀效果与混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还包括入料管、出料管、加药装置与沉淀池,所述入料管与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连接,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法兰装置,所述入料口通过所述法兰装置与所述入料管连接,和/或所述出料口通过所述法兰装置与所述出料管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加药口之间。
可选地,包括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与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与所述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入料口与所述入料管连接,所述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入料口通过连接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药装置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加药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和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所述加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实现淤泥与药剂的混合;且在系统后端设置沉淀池,聚沉效果快,经沉淀池泥浆泵扰动后仍然沉淀速度快,尾水控制指标好;节约后续的水处理成本;同时,两个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串联设置,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连接的加药装置加入的为脱水药剂,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连接的加药装置加入的为聚沉药剂,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将脱水药剂与淤泥进行有效的混合,并将混合好的淤泥传送至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中,将聚沉药剂与淤泥进行混合,并最终导入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出水絮凝效果好,泥水快速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1-混合舱;111-入料口;112-出料口;113-加药口;12-驱动电机;13-搅拌装置;131-搅拌叶轮;132-搅拌轴;14-减速机;2-入料管;3-出料管;4-加药装置;5-沉淀池;6-法兰装置;7-单向阀;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而言,河道清淤工程中所指的尾水主要有两部分来源,一是底泥中存在的共存水(通常淤泥可通过入料泵进入板框压滤机进行机械脱水,脱出的水为次要水,含量在总体尾水量的30%左右),二是河道直接来水汇入尾水池可经过简单的过滤直接排放的水(为主要来水,总含量在总体尾水量的70%左右)。
在淤泥处理上,通常采用将含有主要来水的淤泥进入沉淀池,通过化学的作用机理加速颗粒的聚沉,使进入尾水池后的水体满足要求,达标排放。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水平”、“竖直”等方向性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清淤处理系统,包括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包括混合舱11、驱动电机12与搅拌装置13。
具体地,搅拌装置13设置在混合舱11中,搅拌装置13包括搅拌叶轮131与搅拌轴132,搅拌轴132适合在混合舱11中沿搅拌轴132的转轴转动,搅拌轴13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搅拌叶轮131转动,并对混合舱11中的淤泥进行搅拌。
混合舱11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型,具体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在工作时,混合舱11沿水平方向(中心轴水平放置)放置。其中,混合舱11的一端开口为入料口111,混合舱11的另一端适于搅拌轴132穿出,穿出的搅拌轴132自由端与驱动电机12连接,驱动电机12驱动搅拌轴132转动。
混合舱11的侧壁上设置出料口132,具体地,混合舱11的侧壁为弧形侧壁,弧形侧壁上开设出料口132时,先在垂直于混合舱11中心轴的方向设置出料段(图中未示出),出料段与混合舱11的连接部分为弧形连接,出料段背离混合舱11的一端开设出料口132,适于排出混合淤泥。具体地,出料口112位于混合舱11靠近驱动电机12一侧,即图示的右侧,便于将搅拌装置13搅拌后的淤泥排出。
具体地,混合舱11的侧壁上设置加药口113,加药口113设置在混合舱11靠上的位置处,使得加药口113朝向开口,加药机释放的药剂,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可从加药口113中滴落到混合舱11中。
可选地,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还包括减速机14,所述减速机14设置在搅拌轴132上,具体地,搅拌轴132穿出所述混合舱11的部分依次与减速机14和驱动电机12连接。所述减速机14作为减速传动装置,对搅拌轴132进行减速,确保搅拌轴132速度在合适范围内工作。
具体地,搅拌叶轮131包括螺旋叶轮,螺旋叶轮固定在搅拌轴132上,且螺旋叶轮的叶轮边缘与混合舱11的内壁存在一定的间距,便于旋转叶轮转动,以及淤泥的搅拌流动。搅拌叶轮131的长度方向与混合舱1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具体地,搅拌叶轮131也是水平设置,在对淤泥的搅拌过程中,也能够对淤泥起到推送的作用。
可选地,入料口111和/或出料口112的形状与输料管的形状相匹配,具体地可以为方型或圆型,较好地为圆型。
本实施例中,入料口111与出料口112均为水平向开口,其中,入料口111的中心线(与入料口所在平面垂直的中线)与混合舱11的中轴线相平行,出料口112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且入料口111与出料口112的中心线相垂直,使得入料口111与出料口112之间的传送方向进行90度的转动,有利于淤泥的混匀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结构简单,搅拌路径长,能够对淤泥与上清液进行有效的混合,使得淤泥与上清液均与药剂进行有效的接触并混匀,提高了混匀效果与混合效率。
在本实施例有关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实施例基础上,提出了另一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污泥处理系统,结合图3所示,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入料管2、出料管3、加药装置4与沉淀池5,入料管2与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的入料口111连接,入料管2的另一端连接绞吸挖泥船等其他挖泥设备,挖泥设备从河底挖出淤泥,并在泵的作用下将淤泥输送至入料管2中,并从入料口111进入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进行混匀。
加药装置4与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的加药口113连接,具体地,加药装置4设置在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的上方,加药装置4内的药剂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内;较好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单向阀7,单向阀7设置在加药装置4与加药口113之间,加药装置4内的药剂能够通过单向阀7进入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中,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中的淤泥不会穿过单向阀7进入到加药装置4中,对加药装置4进行保护。
出料管3的一端与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的出料口112连接,出料管3的另一端与沉淀池5连接,具体地,出料管3的另一端固定在沉淀池5的上端边缘处。沉淀池较好地为三级沉淀池,沉淀效果更好。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混匀的淤泥通过出料管3进入到沉淀池5中进行沉淀,沉淀后抽取上清液,实现淤泥与水的分离。
较好地,还包括法兰装置6,入料口111通过法兰装置6与入料管2连接,出料口121通过法兰装置6与出料管3连接,实现入料管2和出料管3与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的固定密封连接,同时便于拆卸。
可选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共有两个,包括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与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所述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与所述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串联连接,其中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位于所述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前端,加药装置4的数量与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1的数量相同,两个加药装置4分别和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113与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113连接。
其中,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出料口112与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入料口111通过连接管8连接,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连接的加药装置加入的为脱水药剂,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连接的加药装置加入的为聚沉药剂,第一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将脱水药剂与淤泥进行有效的混合,并将混合好的淤泥传送至第二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中,将聚沉药剂与淤泥进行混合,并最终导入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出水絮凝效果好,泥水快速分离;聚沉效果快,经沉淀池泥浆泵扰动后仍然沉淀速度快,尾水控制指标好;节约后续的水处理成本。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舱(11)、驱动电机(12)与搅拌装置(13),所述搅拌装置(13)设置在所述混合舱(11)中,所述搅拌装置(13)包括搅拌叶轮(131)与搅拌轴(132),所述搅拌轴(132)适于驱动所述搅拌叶轮(131)转动;
所述混合舱(11)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混合舱(11)的一端开口为入料口(111),所述混合舱(11)的另一端开口适于所述搅拌轴(132)部分穿出,所述搅拌轴(132)穿出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机(12)连接;所述混合舱(11)的侧壁上设置出料口(112)与加药口(113),所述出料口(112)位于所述混合舱(11)靠近所述驱动电机(12)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14),所述减速机(14)适于控制所述搅拌轴(132)减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轮(131)包括螺旋叶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口(113)开口向上,所述加药口(113)位于所述混合舱(11)背离所述驱动电机(12)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111)与所述出料口(112)的中心线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入料口(111)的中心线与所述出料口(112)的中心线相垂直。
6.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还包括入料管(2)、出料管(3)、加药装置(4)与沉淀池(5),所述入料管(2)与所述混合器(1)的入料口(111)连接,所述加药装置(4)与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113)连接,所述出料管(3)的一端与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出料口(1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5)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装置(6),所述入料口(111)通过所述法兰装置(6)与所述入料管(2)连接,和/或所述出料口(112)通过所述法兰装置(6)与所述出料管(3)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7),所述单向阀(7)设置在所述加药装置(4)与所述加药口(113)之间。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第一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与第二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串联连接,第一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入料口(111)与所述入料管(2)连接,第一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出料口(112)与第二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入料口(111)通过连接管(8)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4)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加药装置(4)分别与第一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113)和第二个所述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的加药口(113)连接。
CN202020111430.1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315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430.1U CN21231590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430.1U CN21231590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5906U true CN21231590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430.1U Active CN21231590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5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9142U (zh) 一种超磁分离污泥水净化系统
CN11180401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12315906U (zh) 一种加药搅拌一体式污泥混合器及污泥处理系统
CN107381994A (zh) 一种电镀污泥水泥固化快速混合装置
CN101343100B (zh) 建筑施工废水的双联处理装置
CN106219703B (zh) 一种电石渣和pam联用处理煤泥水的装置及方法
CN208279432U (zh) 一种用于减少药剂投加量的化学除磷装置
CN204981285U (zh) 一种混合反应罐
CN21683745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3388222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CN206927676U (zh) 一种煤泥回流混凝沉淀设备
CN206538241U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104098243A (zh) 一种污泥无害化处理机
CN210855666U (zh) 一种磁混凝沉淀一体化水体净化设备
CN211025953U (zh)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药剂快速混合装置
CN210215136U (zh) 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
CN206823251U (zh) 一种微砂加载沉淀系统
CN216837479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1233291A (zh) 一种清淤脱水干化工程中的底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5151965U (zh) 稳定型电镀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0559976U (zh)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系统
CN218403953U (zh)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专用预处理槽
CN217855563U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加药混合罐
CN220520260U (zh) 一种煤矿水重介速沉处理设备
CN212491697U (zh) 一种污水的除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