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9015U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09015U CN212309015U CN202021631604.3U CN202021631604U CN212309015U CN 212309015 U CN212309015 U CN 212309015U CN 202021631604 U CN202021631604 U CN 202021631604U CN 212309015 U CN212309015 U CN 2123090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element
- filter
- self
- cavity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包括:内部形成有流通空腔的罐体;流通空腔底部设有驱动减速机构,且驱动减速机构与油液进口位置对应,油液进入的动力带动驱动减速机构转动;固定组件固定于流通空腔内,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圈交错布置、且上下对应布置的滤芯安装孔;固定组件径向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两圈过滤元件;驱动减速机构输出端驱动吸污组件端部、且吸污组件通过转动于固定组件内,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与其同步运转、且与内圈或外圈滤芯安装孔连通或阻隔的吸嘴;实现在过滤元件过滤的同时,始终有两个过滤元件与顶部和底部吸嘴连通,在与外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双向错时反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系统油液过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背景技术
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滤器能够实现本体清洗,重新恢复滤芯的油流通道。随着船舶机舱向无人化值守方向发展,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滤器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流体介质中去。油液系统中自清洗滤器主要有压缩空气式自清洗滤器和转臂式液体自清洗滤器。压缩空气式自清洗滤器易带入藻类和淤泥,且清洗不均匀,结构复杂,潜在的故障点和泄漏点较多,可靠性和维修性较差,实际应用效果不佳。转臂式液体自清洗滤器由于滤芯较高,整个滤芯上反洗流速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清污不彻底,且需要对每一根滤芯下端口进行对准式反冲洗,整体结构复杂。
目前舰艇和民用船舶的主推进装置和发电机大都采用柴油机,其润滑系统由于滑油受热氧化分解、机件摩擦以及外部侵入等原因会持续出现大量污染物,需要通过专用滑油滤器将这些污染物滤除,避免下游零部件出现磨损甚至卡死现象。柴油机辅件的空间布局较紧凑,滤器一般以机带方式配置,普通滑油滤器难以同时满足高精度和高纳污容量的要求,普通反冲洗滑油滤器需要提供外部能量(如电能、压缩空气等)再配以电控设备才能实现反洗功能,但会带来设备体积和重量增加、故障点增多、维护保养困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外部能量驱动,可以在线反冲洗的自清洗滤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清洗滤清器存在的结构复杂,需要提供外部动力才能够实现反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包括:
罐体,罐体内部形成有流通空腔,流通空腔侧壁上开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且其顶部形成敞口,通过上盖罩设封闭,其底部形成有排污口;
驱动减速机构,流通空腔底部设有驱动减速机构,且驱动减速机构与油液进口位置对应,油液进入的动力带动驱动减速机构转动;
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两端分别固定于流通空腔顶部和中部,且将流通空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位于顶部的第一腔室、形成在固定组件内部的第二腔室及位于底部的第三腔室;固定组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圈交错布置、且上下对应布置的滤芯安装孔;固定组件径向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两圈过滤元件;每一个过滤元件分别对应插入上下对应的一对滤芯安装孔内;
吸污组件,驱动减速机构输出端驱动吸污组件端部、且吸污组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内,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与其同步运转、且与内圈或外圈滤芯安装孔连通或阻隔的吸嘴;随顶部和底部吸嘴同步运转,实现在过滤元件过滤的同时,始终有两个与顶部和底部吸嘴连通的内圈或外圈过滤元件,在与外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双向错时反洗,反洗后的液体经吸污组件中部至排污口排出。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在油液进入第三腔室后,通过固定组件底部进入第二腔室至第一腔室,然后经过滤元件顶部进行过滤;油液进口进来的油液部分通过过滤元件底部向顶部方向过滤,最后均由滤器内部至外部排出完成过滤;与此同时,当油液进入至第三腔室时,带动驱动减速机构转动,进而带动吸污组件转动于所述固定组件内,随顶部和底部吸嘴同步运转,实现在过滤元件过滤的同时,始终有两个与顶部和底部吸嘴连通的内圈或外圈过滤元件,在与外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双向错时反洗,反洗后的液体经吸污组件中部至排污口排出。由此,本实用新型反洗无需单独提供外部动力驱动,结构紧凑,可与过滤步骤同时在线反洗,采用双向错时反洗,过滤元件不仅可以从底部反向冲洗,还可以从顶部反向冲洗,解决了反洗流速的不均匀性导致清污不彻底的难题。
进一步地,罐体包括罐本体、端盖及固定座;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开设于罐本体同一侧的侧壁上;罐本体顶部形成有固定固定组件顶部的第一固定台肩,其中部设置有固定于固定组件底部的第二固定台肩,其靠近第一固定台肩处形成有与上盖配合的端盖,其底部一体连接有支撑驱动减速机构的固定座,且固定座内部中空形成与排污口连通的通道。油液出口设置于罐本体的侧壁上,方便油液从内部经过过滤元件、安全滤芯向外部流出,相对设置于罐本体一端增加了过滤强度,提高了过滤精度。
进一步地,驱动减速机构包括叶轮及二级减速机构;叶轮通过蜗杆与二级减速机构内的蜗轮配合转动,进而通过二级减速机构输出齿带动吸污组件底部转动。二级减速机构采用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外衬套、内衬套、防松螺钉及压缩弹簧;外衬套内部由上部至下部依次形成滑动腔、弹簧台阶座及出液通道;滑动腔内依次安装有可滑动的内衬套和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底部抵接于弹簧台阶座上,外衬套上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安装防松螺钉,内衬套对应防松螺钉插入端位置开设有滑动槽;外衬套下部插入固定座内、且固定座与出液通道连通,其中部贯穿支撑二级减速机构上的连接孔。在压缩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内衬套顶部始终紧贴吸污组件底部齿轮的端面,因此内衬套与齿轮的配合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密封腔,从而实现内外油液的隔绝,保证了反冲洗的流道。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盘、支撑管、下固定盘及密封圈;支撑管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均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座和密封件,吸污组件贯穿第二腔室、且其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和密封件转动密封连接;两圈滤芯安装孔分别开设于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且其均环绕于进液口和出液口,形成上部滤芯安装孔和下部滤芯安装孔,每一个过滤元件分别对应插入一组相对的上部滤芯安装孔和下部滤芯安装孔中;下固定盘外圆周和罐本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为在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且围绕盘圆心为中心开设有6个扇形通槽。下固定盘外圆周和罐本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是为了防止油液未经过滤进入油液出口。
进一步地,吸污组件包括:转轴、顶部吸嘴、底部吸嘴及驱动齿轮;转轴底部固定驱动齿轮、且转轴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密封连接于支撑管两端,驱动齿轮与二级减速机构输出齿动力啮合传动;转轴内部形成与固定座与出液通道连通的排污通道,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固定销连接顶部吸嘴和底部吸嘴,且排污通道与顶部吸嘴内腔和底部吸嘴内腔连通;顶部吸嘴一端底部开设有与上固定盘内圈滤芯连通的孔一,其另一端底部开设有与上固定盘外圈滤芯连通的孔二;底部吸嘴一端顶部开设有与下固定盘外圈滤芯连通的孔三,其另一端底部开设有与下固定盘内圈滤芯连通的孔四。
本实用新型中,带污染物的油液由油液进口驱动叶轮旋转后,直接进入第三腔室内,经第三腔室、第二腔室至第一腔室的油液经过过滤元件顶部过滤、经过滤元件底部进入顶部方向的油液经过过滤元件底部过滤,形成过滤元件两端过滤,且由内向外流通,污染物被截留内表面,过滤后的油液由出口管道流至下游,这个过程过滤元件除了参与反洗的两个滤芯均参与过滤;
同时叶轮通过二级减速机构减速后驱动吸污组件旋转,滤器内部的油液压力与连通外部大气的排污管道形成压差,(滤器正常运行时油液会有压力,如为0.6MPa,吸污组件一端与过滤元件连接,一端与连通大气的排污管连接视为0MPa,该0.6MPa的压差就会使油液反向通过过滤元件,该压差使油液由外向内从过滤元件反向流至吸污口);附着于滤芯表面的污染物通过固定座中间的通孔排出,这个过程内外圈均布的过滤元件交替进行反向冲洗,共2个过滤元件参与反冲洗,其中一个过滤元件从底部排污,另一个从顶部排污。
反洗通道的形成:参与反冲洗的过滤元件的两端被吸嘴隔离,其中一个过滤元件对应的吸嘴的上端开孔连通、下端无开孔,故油液在压力作用下由外向内流通,通过吸污组件的上端排出;另一个过滤元件对应的吸嘴的下端开孔连通、上端无开孔,故油液在压力作用下由外向内流通,通过吸污组件的下端排出;故而形成一个过滤元件从底部排污,另一个从顶部排污。
因为叶轮持续驱动吸污组件旋转,由于过滤元件分内、外圈交错布置,故吸污组件在对外圈的两个过滤元件反冲洗后,旋转到下一个角度就是内圈的两个过滤元件反冲洗,再下一个角度就是外圈的两根过滤元件反冲洗,如此不间断交替反洗,取消电控设备控制反冲洗功能的开启,更加节能,进而降低电路系统故障率。
进一步地,过滤元件包括:上端盖、内骨架、过滤层、下端盖及密封环;内骨架为多孔结构,其外层形成过滤层,内骨架和过滤层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胶结或焊接固定;上端盖和下端盖外圆周上分别套接有密封环;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对应插入一组上部滤芯安装孔和下部滤芯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过滤元件外部设置有安全滤芯;安全滤芯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组件两端;其包括外层多孔结构的支撑骨架和内层过滤层,支撑骨架和内层过滤层两端采用胶结或者焊接方式固结,中部内层过滤层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紧贴支撑骨架的内圈,且内层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低于过滤元件过滤精度。由此,将安全滤芯集成在设备内部,设备结构紧凑,安全滤芯的过滤精度低于过滤元件,安全滤芯可在过滤元件失效的时候保护下游润滑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的过滤反洗方法为,油液经油液进口进入分三路,第一路经第三腔室通过固定组件内部形成的第二腔室进入第一腔室,然后经过滤元件顶部至底部方向流动,第二路通过过滤元件底部从其底部至顶部方向流动,两路油液经过滤元件过滤后由内部向外部运动至油液出口流出;第三路为在过滤过程的同时,处于第三腔室内的驱动减速机构在油液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吸污组件旋转,吸污组件顶部和底部的吸嘴在转动过程中,交错与内圈过滤元件中的两根或外圈组件的两根连通,与外部形成压差,将液体经过过滤元件挤出,实现双向交错反洗,反洗后的液体有内至外经排污口排出。由此在过滤的同时在线进行部分过滤元件的反洗,由此无需外部动力驱动,结构紧凑,同时无需电控设备控制,能够实现双向交错反洗,滤芯清洗更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反洗状态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过滤状态的示意图;
图3附图示出了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示出了固定组件和吸污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附图示出了安全滤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附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附图示出了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附图示出了过滤元件反洗状态的示意图;
图9附图示出了过滤元件同时处于过滤和反洗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00-上盖,200-罐体,201-油液进口,202-油液出口,203-排污口,204-罐本体,2041-第一固定台肩,2042-第二固定台肩,205-端盖,206-固定座,300-固定组件,301-上固定盘,3011-部滤芯安装孔,302-支撑管,303-下固定盘,3031-下部滤芯安装孔,304-密封圈,400-吸污组件,401-顶部吸嘴,402-转轴,403-固定销,404-底部吸嘴,405-驱动齿轮,500-安全滤芯,501-支撑骨架,502-内层过滤层,600-过滤元件,601-上端盖,602-内骨架,603-过滤层,604-下端盖,605-密封环,700-密封件,800-连接组件,801-外衬套,802-内衬套,803-防松螺钉,804-压缩弹簧,900-驱动减速机构,901-叶轮,902-二级减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包括:
罐体200,罐体200内部形成有流通空腔,流通空腔侧壁上开设有油液进口201和油液出口202,且其顶部形成敞口,通过上盖100罩设封闭,其底部形成有排污口203;
驱动减速机构900,流通空腔底部设有驱动减速机构900,且驱动减速机构900与油液进口201位置对应,油液进入的动力带动驱动减速机构900转动;
固定组件300,固定组件300两端分别固定于流通空腔顶部和中部,且将流通空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位于顶部的第一腔室、形成在固定组件300内部的第二腔室及位于底部的第三腔室;固定组件300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圈交错布置、且上下对应布置的滤芯安装孔;固定组件300径向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两圈过滤元件600和一圈安全滤芯500;每一个过滤元件600分别对应插入上下对应的一对滤芯安装孔内;安全滤芯500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组件300两端;
吸污组件400,驱动减速机构900输出端驱动吸污组件400端部、且吸污组件40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组件300内,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与其同步运转、且与内圈或外圈滤芯安装孔连通或阻隔的吸嘴;随顶部和底部吸嘴同步运转,实现在过滤元件600过滤的同时,始终有两个与顶部和底部吸嘴连通的内圈或外圈过滤元件600,在与外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双向错时反洗,反洗后的液体经吸污组件400中部至排污口203排出。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在油液进入第三腔室后,通过固定组件底部进入第二腔室至第一腔室,然后经过滤元件顶部进行过滤;油液进口进来的油液部分通过过滤元件底部向顶部方向过滤,最后均由滤器内部至外部排出完成过滤;与此同时,当油液进入至第三腔室时,带动驱动减速机构转动,进而带动吸污组件转动于所述固定组件内,随顶部和底部吸嘴同步运转,实现在过滤元件过滤的同时,始终有两个与顶部和底部吸嘴连通的内圈或外圈过滤元件,在与外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双向错时反洗,反洗后的液体经吸污组件中部至排污口排出。由此,本实用新型反洗无需单独提供外部动力驱动,结构紧凑,可与过滤步骤同时在线反洗,采用双向错时反洗,过滤元件不仅可以从底部反向冲洗,还可以从顶部反向冲洗,解决了反洗流速的不均匀性导致清污不彻底的难题。
参见附图3,罐体200包括罐本体204、端盖205及固定座206;油液进口201和油液出口202开设于罐本体204同一侧的侧壁上;罐本体204顶部形成有固定固定组件300顶部的第一固定台肩2041,其中部设置有固定于固定组件300底部的第二固定台肩2042,其靠近第一固定台肩2041处形成有与上盖100配合的端盖205,其底部一体连接有支撑驱动减速机构900的固定座206,且固定座206内部中空形成与排污口203连通的通道。
油液出口设置于罐本体的侧壁上,方便油液从内部经过过滤元件、安全滤芯向外部流出,相对设置于罐本体一端增加了过滤强度,提高了过滤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减速机构900包括叶轮901及二级减速机构902;叶轮901通过蜗杆与二级减速机构902内的蜗轮配合转动,进而通过二级减速机构902输出齿带动吸污组件400底部转动。二级减速机构采用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参见附图7,还包括连接组件800,连接组件800包括外衬套801、内衬套802、防松螺钉803及压缩弹簧804;外衬套801内部由上部至下部依次形成滑动腔、弹簧台阶座及出液通道;滑动腔内依次安装有可滑动的内衬套802和压缩弹簧804,压缩弹簧804底部抵接于弹簧台阶座上,外衬套801上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安装防松螺钉803,内衬套802对应防松螺钉803插入端位置开设有滑动槽;外衬套801下部插入固定座206内、且固定座206与出液通道连通,其中部贯穿支撑二级减速机构902上的连接孔。在压缩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内衬套顶部始终紧贴吸污组件底部齿轮的端面,因此内衬套与齿轮的配合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密封腔,从而实现内外油液的隔绝,保证了反冲洗的流道。
参见附图4,固定组件300包括:上固定盘301、支撑管302、下固定盘303及密封圈304;支撑管302内部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上固定盘301和下固定盘303,上固定盘301和下固定盘303上均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座和密封件700,吸污组件400贯穿第二腔室、且其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和密封件700转动密封连接;两圈滤芯安装孔分别开设于上固定盘301和下固定盘303上、且其均环绕于进液口和出液口,形成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均为台阶圆孔,每一个过滤元件600分别对应插入一组相对的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中,并利用台阶圆孔实现定位;下固定盘303外圆周和罐本体204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304。进液口和出液口均为在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上、且围绕盘圆心为中心开设有6个扇形通槽。下固定盘外圆周和罐本体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是为了防止油液未经过滤进入油液出口。
参见附图4,吸污组件400包括:转轴402、顶部吸嘴401、底部吸嘴404及驱动齿轮405;转轴402底部固定驱动齿轮405、且转轴402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密封连接于支撑管302两端,驱动齿轮405与二级减速机构902输出齿动力啮合传动;转轴402内部形成与固定座206与出液通道连通的排污通道,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固定销403连接顶部吸嘴401和底部吸嘴404,且排污通道与顶部吸嘴401内腔和底部吸嘴404内腔连通;顶部吸嘴401一端底部开设有与上固定盘301内圈滤芯连通的孔一,其另一端底部开设有与上固定盘301外圈滤芯连通的孔二;底部吸嘴404一端顶部开设有与下固定盘303外圈滤芯连通的孔三,其另一端底部开设有与下固定盘303内圈滤芯连通的孔四。
参见附图1-2、8和9;本实用新型中,带污染物的油液由油液进口驱动叶轮旋转后,直接进入第三腔室内,经第三腔室、第二腔室至第一腔室的油液经过过滤元件顶部过滤、经过滤元件底部进入顶部方向的油液经过过滤元件底部过滤,形成过滤元件两端过滤,且由内向外流通,污染物被截留内表面,过滤后的油液由出口管道流至下游,这个过程过滤元件除了参与反洗的两个滤芯均参与过滤;
同时叶轮通过二级减速机构减速后驱动吸污组件旋转,滤器内部的油液压力与连通外部大气的排污管道形成压差,(滤器正常运行时油液会有压力,如为0.6MPa,吸污组件一端与过滤元件连接,一端与连通大气的排污管连接视为0MPa,该0.6MPa的压差就会使油液反向通过过滤元件,该压差使油液由外向内从过滤元件反向流至吸污口);附着于滤芯表面的污染物通过固定座中间的通孔排出,这个过程内外圈均布的过滤元件交替进行反向冲洗,共2个过滤元件参与反冲洗,其中一个过滤元件从底部排污,另一个从顶部排污。
反洗通道的形成:参与反冲洗的过滤元件的两端被吸嘴隔离,其中一个过滤元件对应的吸嘴的上端开孔连通、下端无开孔,故油液在压力作用下由外向内流通,通过吸污组件的上端排出;另一个过滤元件对应的吸嘴的下端开孔连通、上端无开孔,故油液在压力作用下由外向内流通,通过吸污组件的下端排出;故而形成一个过滤元件从底部排污,另一个从顶部排污。
因为叶轮持续驱动吸污组件旋转,由于过滤元件分内、外圈交错布置,故吸污组件在对外圈的两个过滤元件反冲洗后,旋转到下一个角度就是内圈的两个过滤元件反冲洗,再下一个角度就是外圈的两根过滤元件反冲洗,如此不间断交替反洗,取消电控设备控制反冲洗功能的开启,更加节能,进而消除电路系统故障率。
有利的是,参见附图6,过滤元件600包括:上端盖601、内骨架602、过滤层603、下端盖604及密封环605;内骨架602为多孔结构,其外层形成过滤层603,内骨架602和过滤层603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端盖601和下端盖604胶结或焊接固定;上端盖601和下端盖604外圆周上分别套接有密封环605;上端盖601和下端盖604分别对应插入一组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中。
参见附图5,安全滤芯500包括外层多孔结构的支撑骨架501和内层过滤层502,支撑骨架501和内层过滤层502采用胶结或者焊接方式固结,且内层过滤层502的过滤精度低于过滤元件600过滤精度。由此,将安全滤芯集成在设备内部,设备结构紧凑,安全滤芯的过滤精度低于过滤元件,安全滤芯可在过滤元件失效的时候保护下游润滑设备。过滤元件600外部设置有安全滤芯500;安全滤芯500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组件300两端;其包括外层多孔结构的支撑骨架501和内层过滤层502,支撑骨架501和内层过滤层502两端采用胶结或者焊接方式固结,中部内层过滤层502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紧贴支撑骨架501的内圈,且内层过滤层502的过滤精度低于过滤元件600过滤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的过滤反洗方法为,油液经油液进口进入分三路,第一路经第三腔室通过固定组件内部形成的第二腔室进入第一腔室,然后经过滤元件顶部至底部方向流动,第二路通过过滤元件底部从其底部至顶部方向流动,两路油液经过滤元件过滤后由内部向外部运动至油液出口流出;第三路为在过滤过程的同时,处于第三腔室内的驱动减速机构在油液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吸污组件旋转,吸污组件顶部和底部的吸嘴在转动过程中,交错与内圈过滤元件中的两根或外圈组件的两根连通,与外部形成压差,将液体经过过滤元件挤出,实现双向交错反洗,反洗后的液体有内至外经排污口排出。该方法在过滤的同时在线进行部分过滤元件的反洗,由此无需外部动力驱动,结构紧凑,同时无需电控设备控制,能够实现双向交错反洗,滤芯清洗更彻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200),所述罐体(200)内部形成有流通空腔,所述流通空腔侧壁上开设有油液进口(201)和油液出口(202),且其顶部形成敞口,通过上盖(100)罩设封闭,其底部形成有排污口(203);
驱动减速机构(900),所述流通空腔底部设有所述驱动减速机构(900),且所述驱动减速机构(900)与所述油液进口(201)位置对应,油液进入的动力带动所述驱动减速机构(900)转动;
固定组件(300),所述固定组件(30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流通空腔顶部和中部,且将所述流通空腔沿竖直方向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位于顶部的第一腔室、形成在所述固定组件(300)内部的第二腔室及位于底部的第三腔室;所述固定组件(300)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两圈交错布置、且上下对应布置的滤芯安装孔;所述固定组件(300)径向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两圈过滤元件(600);每一个所述过滤元件(600)分别对应插入上下对应的一对所述滤芯安装孔内;
吸污组件(400),所述驱动减速机构(900)输出端驱动所述吸污组件(400)端部、且所述吸污组件(400)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组件(300)内,其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与其同步运转、且与内圈或外圈所述滤芯安装孔连通或阻隔的吸嘴;随顶部和底部所述吸嘴同步运转,实现在所述过滤元件(600)过滤的同时,始终有两个与顶部和底部所述吸嘴连通的内圈或外圈所述过滤元件(600),在与外部压差的作用下形成双向错时反洗,反洗后的液体经所述吸污组件(400)中部至所述排污口(203)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00)包括罐本体(204)、端盖(205)及固定座(206);所述油液进口(201)和所述油液出口(202)开设于所述罐本体(204)同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罐本体(204)顶部形成有固定所述固定组件(300)顶部的第一固定台肩(2041),其中部设置有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300)底部的第二固定台肩(2042),其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台肩(2041)处形成有与所述上盖(100)配合的端盖(205),其底部一体连接有支撑所述驱动减速机构(900)的所述固定座(206),且所述固定座(206)内部中空形成与所述排污口(203)连通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减速机构(900)包括叶轮(901)及二级减速机构(902);所述叶轮(901)通过蜗杆与所述二级减速机构(902)内的蜗轮配合转动,进而通过所述二级减速机构(902)输出齿带动所述吸污组件(400)底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800),所述连接组件(800)包括外衬套(801)、内衬套(802)、防松螺钉(803)及压缩弹簧(804);所述外衬套(801)内部由上部至下部依次形成滑动腔、弹簧台阶座及出液通道;所述滑动腔内依次安装有可滑动的所述内衬套(802)和所述压缩弹簧(804),所述压缩弹簧(804)底部抵接于所述弹簧台阶座上,所述外衬套(801)上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安装所述防松螺钉(803),所述内衬套(802)对应所述防松螺钉(803)插入端位置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外衬套(801)下部插入所述固定座(206)内、且所述固定座(206)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其中部贯穿支撑所述二级减速机构(902)上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0)包括:上固定盘(301)、支撑管(302)、下固定盘(303)及密封圈(304);所述支撑管(302)内部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所述上固定盘(301)和下固定盘(303),所述上固定盘(301)和下固定盘(303)上均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座和密封件(700),所述吸污组件(400)贯穿所述第二腔室、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密封件(700)转动密封连接;两圈所述滤芯安装孔分别开设于所述上固定盘(301)和所述下固定盘(303)上、且其均环绕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形成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每一个所述过滤元件(600)分别对应插入一组相对的所述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所述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中;所述下固定盘(303)外圆周和所述罐本体(204)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组件(400)包括:转轴(402)、顶部吸嘴(401)、底部吸嘴(404)及驱动齿轮(405);所述转轴(402)底部固定所述驱动齿轮(405)、且所述转轴(402)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密封连接于所述支撑管(302)两端,所述驱动齿轮(405)与所述二级减速机构(902)输出齿动力啮合传动;所述转轴(402)内部形成与所述固定座(206)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的排污通道,其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固定销(403)连接所述顶部吸嘴(401)和所述底部吸嘴(404),且排污通道与所述顶部吸嘴(401)内腔和所述底部吸嘴(404)内腔连通;所述顶部吸嘴(401)一端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固定盘(301)内圈滤芯连通的孔一,其另一端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上固定盘(301)外圈滤芯连通的孔二;所述底部吸嘴(404)一端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下固定盘(303)外圈滤芯连通的孔三,其另一端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下固定盘(303)内圈滤芯连通的孔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600)包括:上端盖(601)、内骨架(602)、过滤层(603)、下端盖(604)及密封环(605);所述内骨架(602)为多孔结构,其外层形成过滤层(603),所述内骨架(602)和所述过滤层(603)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上端盖(601)和下端盖(604)胶结或焊接固定;所述上端盖(601)和所述下端盖(604)外圆周上分别套接有所述密封环(605);所述上端盖(601)和所述下端盖(604)分别对应插入一组所述上部滤芯安装孔(3011)和所述下部滤芯安装孔(30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600)外部设置有安全滤芯(500);所述安全滤芯(500)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300)两端;其包括外层多孔结构的支撑骨架(501)和内层过滤层(502),所述支撑骨架(501)和内层过滤层(502)两端采用胶结或者焊接方式固结,中部内层过滤层(502)在流体压力的作用下紧贴支撑骨架(501)的内圈,且所述内层过滤层(502)的过滤精度低于所述过滤元件(600)过滤精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31604.3U CN212309015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31604.3U CN212309015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09015U true CN212309015U (zh) | 2021-01-08 |
Family
ID=7403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31604.3U Active CN212309015U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0901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1109A (zh) * | 2020-08-07 | 2020-10-3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及其过滤反洗方法 |
CN117138433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21631604.3U patent/CN2123090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41109A (zh) * | 2020-08-07 | 2020-10-3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及其过滤反洗方法 |
CN111841109B (zh) * | 2020-08-07 | 2024-09-0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及其过滤反洗方法 |
CN117138433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
CN117138433B (zh) * | 2023-10-31 | 2023-12-26 | 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41109A (zh)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及其过滤反洗方法 | |
CN212309015U (zh) | 一种自力式双向错时反洗的自清洗滤器 | |
CN218248844U (zh) | 水力驱动自清洗过滤器 | |
CN115614512A (zh) | 一种多功能过滤阀 | |
CN109806651A (zh) | 一种外进内出型鼓形旋转滤网 | |
CN201404725Y (zh) | 自动反冲洗过滤器 | |
CN218294940U (zh) | 一种可切换模块式多功能生态流量放水管 | |
CN217367427U (zh) | 大流量反冲洗过滤器 | |
CN117018746A (zh) | 一种污水过滤回收利用装置 | |
CN216895920U (zh) | 一种水处理多功能过滤阀 | |
CN216964177U (zh) | 一种护肤品生产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 |
CN213912603U (zh) | 排污过滤装置 | |
CN207145382U (zh) | 一种液压油过滤装置 | |
CN201551891U (zh) | 自清洗过滤器 | |
CN114307316A (zh) | 一种可调节的高渗透纤维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 |
CN111916242B (zh) | 核电站用海水过滤装置 | |
CN111779823A (zh) | 一种叶轮驱动式自清滤器 | |
CN22181029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中的膜分离装置 | |
CN219098835U (zh) | 一种纯水机 | |
CN214936538U (zh) | 一种高效精密过滤器 | |
CN214192667U (zh) | 一种侧进水式水处理用玻璃钢压力容器 | |
CN213527602U (zh) | 一种环境修复用泥水分离池 | |
CN217103168U (zh) | 一种uf膜净水装置用反冲洗构件 | |
CN109395449A (zh) | 一种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 | |
CN220633155U (zh) | 一种上线一体式复合滤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