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1971U -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1971U
CN212301971U CN202020947974.1U CN202020947974U CN212301971U CN 212301971 U CN212301971 U CN 212301971U CN 202020947974 U CN202020947974 U CN 202020947974U CN 212301971 U CN212301971 U CN 212301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le
sleeve
connecting piece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79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根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ud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ud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ud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ud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79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1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1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1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包括连接件和固定座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有两组连接器,其中,一组连接器为内套连接器,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能够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上部,且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安装内套连接器来设置连接点,同时提供了径向检测的密闭空间,在缩小了连接点处适配器体积的同时提供了检测空间,也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探测器伸入装置内部,避免了外界光源对检测的干扰,尤其是电路板上指示灯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旋转设置的翻转盖,在便于拆装连接件的同时保证了连接件和耦合连接器不会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测试仪表的内部光纤是从发射光源点直接连接到检测端口,中间不设连接点,然而端面检测仪由于待测活动连接器需要频繁插入检测端口,与检测端口中的标准连接器直接接触,容易造成标准连接器表面的磨损,所以需要设置标准跳接线进行定期更换,这就需要设置连接点,同时,在连接点处还需要安装用于检测光源功率校准的探测器。
传统的连接点适配器体积大,不适于在空间有限的检测仪中安装,且不便于在连接点密封安装探测器,同时不便于适配器的定准、安装及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定准适配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实现了通过安装内套连接器来设置连接点,同时提供了径向检测的密闭空间,在缩小了连接点处适配器体积的同时提供了检测空间,也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包括,
连接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两组连接器,其中,一组连接器为内套连接器,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以及,
固定座,所述连接件能够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上部,且在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
电路板,其上设置有探测器且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连接环和安装环,所述连接环下端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固定孔相通,所述安装环设置于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贯穿所述安装环,所述探测器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一端的外螺纹套筒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的连接套筒,螺母压盖与所述外螺纹套筒连接以固定定准连接器,
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安装所述连接板的凹槽,且当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互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所述外螺纹套筒、连接板和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器的插芯插入第三通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还转动设置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包括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侧壁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翻转盖还包括卡钩,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卡钩卡合的倒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翻转盖还包括解锁杆,所述解锁杆与所述卡钩连接,且所述解锁杆与所述卡钩所处的翻转盖的侧面夹角呈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定位套筒,其安装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所述定位套筒为开设有缺口的环状结构,所述缺口与第一通孔相对,同时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
在所述外螺纹套筒或所述连接套筒的自由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定位套筒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内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内侧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缺口相合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向且所述定位凸块不遮挡所述第一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
拉钩,其在所述连接套筒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与所述内套连接器适配卡合,且所述拉钩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壁上或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实现了通过安装内套连接器来设置连接点,同时提供了径向检测的密闭空间,在缩小了连接点处适配器体积的同时提供了检测空间,也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
2、通过各零部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更换组装跳线,方便用户使用;
3、同时,通过连接环的设置减少了检测仪器在携带时产生震动导致的耦合参数的变化,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4、探测器伸入装置内部,避免了外界光源对检测的干扰,尤其是电路板上指示灯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5、旋转设置的翻转盖,在便于拆装连接件的同时保证了连接件和耦合连接器不会脱落;
6、通过对连接器预安装,再二次紧固的安装方法,可避免耦合面摩擦过压,以免端面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座的结构图。
图4为所述固定座和电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所述连接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所述定位套筒的机构图。
图10为所述连接套筒的结构图。
图11为所述翻转盖的结构图。
图12为所述翻转盖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所述翻转盖和所述固定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所述解锁杆的示意图。
图15为所述拉钩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端面检测仪由于待测活动连接器需要频繁插入检测端口,与检测端口中的标准连接器直接接触,容易造成标准连接器表面的磨损,所以需要设置标准跳接线进行定期更换,这就需要设置连接点,同时,在连接点处还需要安装用于检测光源功率校准的探测器。
传统的连接点适配器体积大,不适于在空间有限的检测仪中安装,且不便于在连接点密封安装探测器,同时不便于适配器的定准、安装及检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通过使用对接内套连接器301的连接件100,缩小了适配装置的体积,同时提供了径向检测的密闭空间,避免了外界光源干扰。
具体的,所述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包括连接件100和固定座200,连接件100两端分别连接有两组连接器300,其中,一组连接器300为内套连接器301,另一组连接器300为定准用标准连接器总成,需要注意的是,内套连接器301可为各种类型活动连接器的内套部,本实用新型取SC型连接器的的内套连接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他类型的内套连接器301可根据自身连接方式的改变适度的调整其与连接件100的安装方式,连接件100能够拆卸的设置于固定座200的上部,拆卸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滑块连接、卡合连接等常规可拆卸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在连接件1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101,并在固定座200 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01相通的第二通孔201,两者共同做为检测工作的检测窗口,显而易见的,连接件100两端所连接的两组连接器300需在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1共同连通的范围内耦合,即耦合点需落在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 201径向截面投影的交集处,为之后的检测提供基础与保障。
基上所述,内套连接器301为去除传统适配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内部结构,其宽度从13毫米缩小到9毫米,厚度从9.4毫米缩小到7毫米,长度从23毫米缩小到18毫米,极大程度上缩小了适配器的体积,便于在检测仪中安装,同时,为径向检测留出了密闭的探测空间,即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1,避免了外部灯源发出的光干扰。
实施例2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固定座200的电路板400,便于定准适配装置的安装与拆换,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的,电路板400上设置有探测器401且开设有固定孔402,探测器401 可焊接在电路板400上固定,固定座200底部设置有连接环202和安装环203,连接环202下端面开设有连接孔202a,连接孔202a与固定孔402相通安装螺栓或螺钉等标准固定件,连接孔202a与固定孔402需要根据需要开设螺纹配合标准固定件进行紧固,连接环202在固定座200与电路板400之间,减少了检测仪器在携带时产生震动从而导致的耦合参数的变化,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安装环203设置于固定座200的下端面,且第二通孔201延伸至贯穿安装环 203,探测器401插入第二通孔201内,显而易见的,安装环203的设置是由于连接环202的设置造成固定座200与电路板400之间产生了间隔,若直接在第二通孔201内安装探测器401,不能很好的封闭探测器401,会存在外界的光源对其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尤其是电路板上指示灯对测试结果的干扰,因此设置安装环203,那么由此可见,只需保证第二通孔201的内径大小与探测器401的大小一致,安装环203的形状不受约束。
实施例3
参照图5~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通过连接板102和凹槽204配合拆卸安装固定连接件100,便于组装。
进一步的,连接件100包括安装于固定座200上的连接板102,固定座200 上开设有安装连接板102的凹槽204,且当连接板102安装于凹槽204内时,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1相对互通,即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1开设于同连接板102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1相对于固定座200的位置不做进一步限制,但需要明确的是,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201仅作为提供检测的通道。
进一步的,连接件100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102一端的外螺纹套筒103和设置于连接板102另一端的连接套筒104,外螺纹套筒103用作连接定准连接器的媒介,连接套筒104作为连接内套连接器301的媒介,具体连接方式可参照现有标准连接器总成的连接方式。
螺母压盖109与外螺纹套筒103连接以固定定准连接器300,具体的,连接器300的插芯302上设置有尾柄303,尾柄303位于螺母压盖109与外螺纹套筒103之间,螺母压盖109与外螺纹套筒103螺纹连接,在尾柄303与螺母压盖109之间还设置有衬垫304。实现连接器300的可拆卸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当螺母压盖109压紧衬垫304及尾柄303时,定准连接器300的插芯302 的端部位于探测器401可以检测到的区域。
为了防止在工作中连接器300发生移位带来测试重复性差异,也防止斜面型插芯耦合时角度匹配不准,尾柄303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卡槽303a与外螺纹套筒103下端面设置的定位卡块103a配合定位,限制定准连接器在第三通孔105 内的自转移动,此处,卡槽303a至少开设有一组,同样的,定位卡块103a也至少设置有一组,但需要注意的是,卡槽303a与定位卡块103a的数量不需完全相同匹配,只需实现定位固定的作用即可。
实施例4
参照图8~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设置有校准检测窗口的定位套筒106,便于插芯302的对准操作与检测。
具体的,连接件10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05,第三通孔105贯穿外螺纹套筒103、连接板102和连接套筒104,连接器300的插芯302插入第三通孔105 中。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插芯302的对接耦合检测,连接件100还包括定位套筒106,其安装于第三通孔105的内部,定位套筒106为开设有缺口 106a的环状结构,缺口106a与第一通孔101相对,同时连通第一通孔101与第三通孔105,同时在外螺纹套筒103或连接套筒104的自由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凸台107,定位套筒106插入第三通孔105内与限位凸台107的内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为了定位缺口106a始终朝向第一通孔101,不会在第三通孔105内发生自转,为检测工作的效果提供更好的保障基础,第三通孔105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缺口106a相合的定位凸块108,定位凸块108与第一通孔 101同轴向且定位凸块108不遮挡第一通孔101。但需要强调的是,只需要保证缺口106a对着第一通孔101,不影响探测器401的工作即可,如图10所示,当然,当缺口106a正对第一通孔101时,检测效果最好。
实施例5
参照图11、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的固定座200上部还转动设置有翻转盖205,翻转盖205进一步加固安装于固定座200上的连接件100。
具体的,翻转盖205包括顶板205a和位于顶板205a两侧的侧板205b,侧板 205b转动安装于固定座200的侧壁面上。固定座200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固定轴 208,侧板205b上开设有安装于固定轴208上的轴孔205b-1,翻转盖205绕着固定轴208在固定座200上转动,基于上述,翻转盖205需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固定轴208的厚度需在翻转盖205能产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以便于翻转盖205压入固定轴208上安装。
基于上述翻转盖205的安装方式,将连接器300安装于连接件100上后一并插入固定座200的凹槽204内,将翻转盖205安装于固定座200两侧的固定轴208上,关闭翻转盖205进一步加固连接件100,在此过程中,翻转盖205不影响连接器300的进一步安装与紧固,即翻转盖205上对应着开设有相适配的压接槽205d。
实施例6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的翻转盖205增设了卡钩205c,便于翻转盖205与固定座200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翻转盖205还包括卡钩205c,卡钩205c设置于侧板205b上,固定座200上还设置有与卡钩205c卡合的倒钩206。倒钩206向固定组200侧面的外部凸起,卡钩205c与倒钩206的凸起方向相反,倒钩206可在翻转盖205 侧板205b内侧面上设置有一组或多组,同样卡钩205c数量与倒钩206适配,共同作用加强翻转盖205与固定座200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7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还设置有便于解除卡钩205c与倒钩206之间锁定作用的解锁杆207。
具体的,翻转盖205还包括解锁杆207,解锁杆207与卡钩205c连接,且解锁杆207与卡钩205c所处的翻转盖205的侧面夹角α呈锐角,解锁杆207可带动卡钩205c向翻转盖205外部发生形变,以脱离倒钩206的限位,以实现翻转盖205绕着固定轴208旋转。
实施例8
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还包括拉钩500,以拉紧SC型内套连接器。
具体的,拉钩500在连接套筒10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与内套连接器 301适配卡合,且拉钩500安装于固定座200的内侧壁上或安装于连接板102一侧。在连接件100两端安装好连接器300后,沿着凹槽204插入连接板102,同时向连接套筒104方向推紧SC型内套连接器301,使拉钩500落入SC型内套连接器301的适配槽中,限制内套连接器301从连接套筒104上脱离。
具体原理为:在安装时,将固定座200通过连接孔202a与固定孔402的作用固定于电路板400上,同时使探测器401插入第二通孔201内,预先将两组连接器300在连接件100两端安装好,其中,定位套筒106在限位凸台107的限制下,插入第三通孔105中,定准连接器穿过螺母压盖109,卡入衬垫304,插入定位套筒106中,并螺纹连接于外螺纹套筒103上,同样的SC型内套连接器从连接套筒104端插入定位套筒106中,为了避免安装过程中造成耦合面摩擦过压,此时两端的连接器300可暂不接触耦合,即螺母压盖109与外螺纹套筒103之间可留有二次紧固的螺纹间距,将安装好连接器300的连接件100 沿着凹槽204插入固定座200中,同时向连接套筒104方向推紧SC型内套连接器301,使拉钩500落入SC型内套连接器301的适配槽中,限制内套连接器 301从连接套筒104上脱离,此时,探测器401正对耦合点,将翻转盖205压入固定座200中,使得侧板205b上的轴孔205b-1扣合在固定轴208上,此时,将螺母压盖109二次拧入外螺纹套筒103外部,使两端连接器300插芯302适压接触耦合,拧紧螺母压盖109后,合上翻转盖205,使卡钩205c与倒钩206 卡合连接固定,当需要对连接器300进行拆换时,向倒钩206凸起的反向按压解锁杆207,使卡钩205c脱离倒钩206的限制,翻转盖205绕着固定轴208旋转打开,将螺母压盖109旋出一段距离,掰开翻转盖205的侧板205b,使得翻转盖205侧板205b上的轴孔205b-1脱离固定轴208,取出连接件100,即可对连接器300进行拆换。
综上所述,实现了通过安装内套连接器301来设置连接点,同时提供了径向检测的密闭空间,在缩小了连接点处适配器体积的同时提供了检测空间,也便于在检测仪中的安装;通过各零部件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更换组装跳线,方便用户使用;同时,通过连接环202的设置减少了检测仪器在携带时产生震动导致的耦合参数的变化,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探测器401伸入装置内部,避免了外界光源对检测的干扰,尤其是电路板上指示灯对测试结果的干扰;旋转设置的翻转盖205,在便于拆装连接件100的同时保证了连接件100和耦合连接器300 不会脱落;通过对连接器预安装,再二次紧固的方法,可避免耦合面摩擦过压,以免端面损坏。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100),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两组连接器(300),其中,一组连接器(300)为内套连接器(301),在所述连接件(1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通孔(101);以及,
固定座(200),所述连接件(100)能够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00)的上部,且在所述固定座(20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1)相通的第二通孔(2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路板(400),其上设置有探测器(401)且开设有固定孔(402),
所述固定座(200)底部设置有连接环(202)和安装环(203),所述连接环(202)下端面开设有连接孔(202a),所述连接孔(202a)与所述固定孔(402)相通,所述安装环(203)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00)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二通孔(201)延伸至贯穿所述安装环(203),所述探测器(401)插入所述第二通孔(201)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座(200)上的连接板(102)、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2)一端的外螺纹套筒(103)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02)另一端的连接套筒(104),螺母压盖(109)与所述外螺纹套筒(103)连接以固定定准连接器(300),
所述固定座(200)上开设有安装所述连接板(102)的凹槽(204),且当所述连接板(102)安装于所述凹槽(204)内时,所述第一通孔(101)与所述第二通孔(201)相对互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05),所述第三通孔(105)贯穿所述外螺纹套筒(103)、连接板(102)和连接套筒(104),所述连接器(300)的插芯(302)插入第三通孔(105)中。
5.如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200)的上部还转动设置有翻转盖(205),所述翻转盖(205)包括顶板(205a)和位于顶板(205a)两侧的侧板(205b),所述侧板(205b)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200)的侧壁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盖(205)还包括卡钩(205c),所述卡钩(205c)设置于所述侧板(205b)上,
所述固定座(20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卡钩(205c)卡合的倒钩(20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盖(205)还包括解锁杆(207),所述解锁杆(207)与所述卡钩(205c)连接,且所述解锁杆(207)与所述卡钩(205c)所处的翻转盖(205)的侧面夹角呈锐角。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0)还包括定位套筒(106),其安装于所述第三通孔(105)的内部,所述定位套筒(106)为开设有缺口(106a)的环状结构,所述缺口(106a)与第一通孔(101)相对,同时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01)与所述第三通孔(105),
在所述外螺纹套筒(103)或所述连接套筒(104)的自由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凸台(107),所述定位套筒(106)插入所述第三通孔(105)内与所述限位凸台(107)的内侧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05)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缺口(106a)相合的定位凸块(108),所述定位凸块(108)与所述第一通孔(101)同轴向且所述定位凸块(108)不遮挡所述第一通孔(101)。
10.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拉钩(500),其在所述连接套筒(10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与所述内套连接器(301)适配卡合,且所述拉钩(500)安装于所述固定座(200)的内侧壁上或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02)一侧。
CN202020947974.1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Active CN212301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7974.1U CN212301971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7974.1U CN212301971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1971U true CN21230197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7974.1U Active CN212301971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1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3341C (zh) 光导纤维适配器
WO2016183924A1 (zh) 浮动可调式密封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连接器
CN212301971U (zh) 一种内套连接器与定准连接器的适配装置
CN210717162U (zh) 可通配套筒组件的灯体组件和灯具
CN212207752U (zh) 一种内套连接器适配装置
CN212764135U (zh) 超声波电主轴
CN105607195B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及使用该连接器壳体的光纤连接器
CN211480822U (zh) 一种电力管转角处线缆穿线保护结构
CN209805005U (zh) 工业插头插座组件
CN217635738U (zh) 一种火焰检测装置
US5117475A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
CN218066795U (zh) 一种抗震热电阻测温仪表设备
CN216588497U (zh) 一种扶正器
CN220930728U (zh) 一键式锁紧的云台装置
CN212012824U (zh) 一种摄像头
CN216940537U (zh) 一种小型轴卡簧安装器
CN217902120U (zh) 一种sfp+cob-lc型光模块外壳
CN218732236U (zh) 一种便于进行安装的防爆插座
CN114597705A (zh) 一种小型化圆形连接器快速连接锁止机构
CN219247006U (zh) 一种模块化密封连接器
CN210074281U (zh) 穿缸连接器壳体组件、穿缸连接器及穿缸连接器组件
CN21841511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的连接器插座
CN115373195B (zh) 镜头转接环
CN219067346U (zh) 密封件及连接器
CN218647189U (zh) 光纤接头及激光加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