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894U - 一种离心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油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96894U CN212296894U CN202021436579.3U CN202021436579U CN212296894U CN 212296894 U CN212296894 U CN 212296894U CN 202021436579 U CN202021436579 U CN 202021436579U CN 212296894 U CN212296894 U CN 2122968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ump
- centrifugal
- support
- bearing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油泵,包括泵支座,所述泵支座适于设置于油箱的上端面且和所述油箱固定连接;联接管,所述联接管设置于所述泵支座的下端,所述联接管和所述泵支座连通,所述联接管竖直伸入所述油箱内,平衡件,所述平衡件设置于所述泵支座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油泵整体立式安装于油箱顶部,泵支座以下部分伸入油箱内部,叶轮组件浸入油面以下,可实现油泵即时启动,不需要罐泵,油泵整体占地面积少,结构紧凑,节约了安装空间,平衡件与泵支座间隙配合,小部分油可以通过间隙流到轴承组件,对轴承组件实现了自冲洗润滑,延长了油泵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及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油泵。
背景技术
在目前很多大型机械设备运行中或油站供油中都必须应用到供油泵,目前供油泵多采用带机械密封的卧式泵,该型泵往往都存在轴封渗漏及泵易损坏等问题,同时卧式泵安装需要设置安装基础,占地面积大等问题,造成了建设及维护和检修成本高,同时卧式泵轴承润滑方式一般采用干油脂润滑,不能有效利用输送自身的介质去润滑轴承,造成对资源形成浪费,同时废弃的润滑脂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给环境保护增加困难;卧式油泵启动需要罐泵,对即时启动及安装有较高要求,会造成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离心油泵,以解决现有卧式泵安装需要设置安装基础,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和现有卧式泵采用干油脂润滑,不能有效利用输送自身的介质去润滑轴承,造成对资源形成浪费,同时废弃的润滑脂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给环境保护增加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油泵,包括:
泵支座,所述泵支座适于设置于油箱的上端面且和所述油箱固定连接;联接管,所述联接管设置于所述泵支座的下端,所述联接管和所述泵支座连通,所述联接管竖直伸入所述油箱内,所述联接管内套设有泵轴,所述泵轴的上端伸入所述泵支座内;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联接管的下端,所述叶轮组件和所述泵轴的下端连接,所述叶轮组件用于向所述联接管内泵油;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泵支座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泵轴驱动连接;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置于所述泵支座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的外侧;平衡件,所述平衡件设置于所述泵支座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的外侧,所述平衡件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下方,所述平衡件和所泵支座间隙配合,所述泵支座内的油适于通过所述平衡件和所述泵支座之间的间隙以对所述轴承组件进行润滑。
可选地,所述平衡件的周侧壁设置有齿形槽以和所述泵支座间隙配合,所述平衡件的上端面设置有储油槽,当所述平衡件转动时,所述储油槽内的油在离心作用下甩向所述轴承组件以对所述轴承组件进行润滑。
可选地,所述泵支座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平衡件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架、电机和联轴器,所述支架和所述泵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且和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和所述泵轴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叶轮组件包括离心叶轮、空间导叶和泵盖,所述空间导叶的上端和所述联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泵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叶轮套设于所述空间导叶内,所述的离心叶轮与所述空间导叶间形成导流通道,所述泵盖设置于所述空间导叶的下端且和所述空间导叶固定连接,所述泵盖的下端设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通过所述导流通道和所述联接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空间导叶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
可选地,所述泵支座包括内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和筋片,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间隔设置,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回油间隙,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所述筋片固定连接,所述回油间隙适于和所述油箱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设置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上方,所述回油装置用于将所述轴承组件溢出的油导向至所述泵支座的回油间隙内。
可选地,所述回油装置包括压盖和挡油盘,所述挡油盘套设于所述泵轴外侧且抵接于所述轴承组件的上端,所述压盖的外侧和所述泵支座的内管固定连接,所述压盖的内侧和所述挡油盘的外侧间隙配合,所述压盖和所述挡油盘之间的间隙用于对通过的油进行节流减压,所述挡油盘用于对通过所述间隙离心飞出的油进行阻挡导向。
可选地,所述挡油盘的外侧设置有锯齿状卡扣,所述压盖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锯齿状卡扣配合的齿槽,所述挡油盘和所述压盖通过所述锯齿状卡扣和所述齿槽相互嵌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油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油泵整体立式安装于油箱顶部,泵支座以下部分伸入油箱内部,叶轮组件浸入油面以下,可实现油泵即时启动,不需要罐泵,油泵整体占地面积少,结构紧凑,节约了安装空间,离心油泵的平衡件设置在轴承组件的下方,且平衡件与泵支座间隙配合,泵支座内的小部分油可以通过间隙流到轴承组件内,对轴承组件实现了自冲洗润滑,延长了油泵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离心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离心油泵的的泵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离心油泵的的平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油箱,1、泵支座,11、出油口,12、内管,13、外管,14、筋片,2、联接管,3、泵轴,4、叶轮组件,41、离心叶轮,42、空间导叶,43、泵盖,44、导流通道,45、吸油口,5、驱动装置,51、支架,52、电机,53、联轴器,6、轴承组件,7、平衡件,71、齿形槽,72、储油槽,8、回油装置,81、压盖,82、挡油盘。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设置有XY坐标系,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上方,Y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离心油泵,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心油泵可用于抽送汽轮机油、柴油等各种润滑油类,特别适用于给汽轮机、压缩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润滑油输送。离心油泵包括:泵支座1,所述泵支座1适于设置于油箱100的上端面且和所述油箱100固定连接,具体地,泵支座的下端设置有边沿,油箱的上端面设置有开口,泵支座的边沿贴合在油箱的开口处,在边沿处泵支座通过螺栓和油箱固定连接;
联接管2,联接管用于将油箱内的油输送到泵支座内,所述联接管2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的下端,可以理解地,为了避免油漏现象,联接管和泵支座为密封连接。所述联接管2和所述泵支座1连通,所述联接管2竖直伸入所述油箱100内,具体地,联接管从油箱的开口处伸入到油箱内,所述联接管2内套设有泵轴3,所述泵轴3的上端伸入所述泵支座1内,从而便于和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连接;
叶轮组件4,所述叶轮组件4设置于所述联接管2的下端,由于联接管伸入油箱内,可以理解地,叶轮组件也将浸没在油中,从而可实现油泵即时启动,不需要罐泵。所述叶轮组件4和所述泵轴3的下端连接,驱动装置通过泵轴实现对叶轮组件的驱动,以便将油箱内的油吸入到泵支座内,并从泵支座侧壁的出油口处出油。所述叶轮组件4用于向所述联接管2内泵油;
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5和所述泵轴3驱动连接,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支架51、电机52和联轴器53,所述支架51和所述泵支座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上端且和所述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53设置于所述支架51内,所述电机5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53和所述泵轴3固定连接,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泵轴转动进而带动叶轮组件工作。
轴承组件6,所述轴承组件6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3的外侧,轴承组件为设置在泵轴和泵支座之间的滚动轴承,具体地,轴承组件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滚动轴承,本实施例中,轴承组件为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滚动轴承上下相对且均套设在泵轴的外侧,从而起到减少泵轴和泵支座之间的摩擦的作用,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
平衡件7,所述平衡件7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3的外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平衡件和泵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平衡件7位于所述轴承组件6的下方,所述平衡件7和所泵支座1间隙配合,所述泵支座1内的油适于通过所述平衡件7和所述泵支座1之间的间隙以对所述轴承组件6进行润滑,可以理解地,在油箱内的油被吸入到泵支座内并从出油口流出时,会有部分油冲击到平衡件,并从平衡件和泵支座之间间隙进入,对平衡件上方的轴承组件进行润滑,无需外用润滑油或者外接润滑设备,在泵油的同时实现了自润滑。
另外地,向泵支座内输送的油的油压较大,泵支座内的油对平衡件产生与叶轮组件受力相反的轴向推力,进而叶轮组件与平衡件在此自动平衡部分轴向力。
如图4所示,所述平衡件7的周侧壁设置有齿形槽71以和所述泵支座1间隙配合,齿形槽的设计可以对进入的油进行节流减压,使油压降低,从而能够更好实现对轴承组件的润滑。所述平衡件7的上端面设置有储油槽72,具体地,储油槽可以为圆弧形结构,在平衡件跟随泵轴转动过程中,储油槽内的油经过离心作用,更容易甩向轴承组件以对轴承组件进行润滑。当所述平衡件7转动时,所述储油槽72内的油在离心作用下甩向所述轴承组件6以对所述轴承组件6进行润滑。
所述泵支座1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11,所述出油口11位于所述平衡件7的下方,从而在不影响油泵出油的同时实现对轴承组件的自润滑。
所述叶轮组件4包括离心叶轮41、空间导叶42和泵盖43,具体地,离心叶轮可以由一级叶轮或多级叶轮组成,本实施例中,离心叶轮为一级叶轮构成,所述空间导叶42的上端和所述联接管2固定连接,具体地,空间导叶和联接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叶轮41的中部和所述泵轴3固定连接,具体地,离心叶轮通过螺栓和泵轴螺紧固定,泵轴带动离心叶轮转动,所述离心叶轮41套设于所述空间导叶42内,离心叶轮吸入的油通过离心叶轮的出口进入到空间导叶内,优选地,所述离心叶轮41和所述空间导叶42之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环,避免离心叶轮和空间导叶之间摩擦损坏。所述的离心叶轮41与所述空间导叶42间形成导流通道44,所述泵盖43设置于所述空间导叶42的下端且和所述空间导叶42固定连接,所述泵盖43的下端设有吸油口45,所述吸油口45通过所述导流通道44和所述联接管2连通,油箱内油经过吸油口被吸入经过导流通道进入到联接管内,优选地,泵盖和空间导叶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环,以实现对泵盖和空间导叶连接处的密封,避免叶轮组件内的高压油回流,影响泵油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泵支座1包括内管12、套设在所述内管12外侧的外管13和筋片14,具体地,泵轴套设在内管内,所述内管12和所述外管13间隔设置,所述内管12和所述外管13之间形成有回油间隙,回油间隙和回油装置配合以对经过轴承组件的油进行回收。所述内管12和所述外管13通过所述筋片14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地,内管通过筋片和外管实现固定连接,筋片之间形成有镂空结构用于回油,所述回油间隙适于和所述油箱100连通。
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油泵还包括回油装置8,所述回油装置8设置于所述轴承组件6的上方,在油经过轴承组件对轴承组件润滑过后,通过回油装置实现油的回收,所述回油装置8用于将所述轴承组件6溢出的油导向至所述泵支座1的回油间隙内,由此实现了油泵无外泄漏密封的要求同时方便了检修维护的拆装,延长了油泵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及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所述回油装置8包括压盖81和挡油盘82,所述挡油盘82套设于所述泵轴3外侧且抵接于所述轴承组件6的上端,具体地,挡油盘具有边沿,边沿可以覆盖轴承组件的横向截面,从而便于收集轴承组件漏出的油并将其导向至回油间隙内,所述压盖81的外侧和所述泵支座1的内管12固定连接,所述压盖81的内侧和所述挡油盘82的外侧间隙配合,所述压盖81和所述挡油盘82之间的间隙用于对通过的油进行节流减压,从而便于收集通过间隙的油,所述挡油盘82用于对通过所述间隙离心飞出的油进行阻挡导向。
如图2所示,所述挡油盘82的外侧设置有锯齿状卡扣,所述压盖8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锯齿状卡扣配合的齿槽,所述挡油盘82和所述压盖81通过所述锯齿状卡扣和所述齿槽相互嵌合,从而可以更好的对轴承组件漏出的油进行节流减压,进而便于对其离心抵挡后进行导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支座(1),所述泵支座(1)适于设置于油箱(100)的上端面且和所述油箱(100)固定连接;
联接管(2),所述联接管(2)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的下端,所述联接管(2)和所述泵支座(1)连通,所述联接管(2)竖直伸入所述油箱(100)内,所述联接管(2)内套设有泵轴(3),所述泵轴(3)的上端伸入所述泵支座(1)内;
叶轮组件(4),所述叶轮组件(4)设置于所述联接管(2)的下端,所述叶轮组件(4)和所述泵轴(3)的下端连接,所述叶轮组件(4)用于向所述联接管(2)内泵油;
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5)和所述泵轴(3)驱动连接;
轴承组件(6),所述轴承组件(6)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3)的外侧;
平衡件(7),所述平衡件(7)设置于所述泵支座(1)内且套设于所述泵轴(3)的外侧,所述平衡件(7)位于所述轴承组件(6)的下方,所述平衡件(7)和所泵支座(1)间隙配合,所述泵支座(1)内的油适于通过所述平衡件(7)和所述泵支座(1)之间的间隙以对所述轴承组件(6)进行润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件(7)的周侧壁设置有齿形槽(71)以和所述泵支座(1)间隙配合,所述平衡件(7)的上端面设置有储油槽(72),当所述平衡件(7)转动时,所述储油槽(72)内的油在离心作用下甩向所述轴承组件(6)以对所述轴承组件(6)进行润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支座(1)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11),所述出油口(11)位于所述平衡件(7)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支架(51)、电机(52)和联轴器(53),所述支架(51)和所述泵支座(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上端且和所述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53)设置于所述支架(51)内,所述电机(5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联轴器(53)和所述泵轴(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4)包括离心叶轮(41)、空间导叶(42)和泵盖(43),所述空间导叶(42)的上端和所述联接管(2)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叶轮(41)和所述泵轴(3)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叶轮(41)套设于所述空间导叶(42)内,所述的离心叶轮(41)与所述空间导叶(42)间形成导流通道(44),所述泵盖(43)设置于所述空间导叶(42)的下端且和所述空间导叶(42)固定连接,所述泵盖(43)的下端设有吸油口(45),所述吸油口(45)通过所述导流通道(44)和所述联接管(2)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叶轮(41)和所述空间导叶(4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支座(1)包括内管(12)、套设在所述内管(12)外侧的外管(13)和筋片(14),所述内管(12)和所述外管(13)间隔设置,所述内管(12)和所述外管(13)之间形成有回油间隙,所述内管(12)和所述外管(13)通过所述筋片(14)固定连接,所述回油间隙适于和所述油箱(100)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装置(8),所述回油装置(8)设置于所述轴承组件(6)的上方,所述回油装置(8)用于将所述轴承组件(6)溢出的油导向至所述泵支座(1)的回油间隙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8)包括压盖(81)和挡油盘(82),所述挡油盘(82)套设于所述泵轴(3)外侧且抵接于所述轴承组件(6)的上端,所述压盖(81)的外侧和所述泵支座(1)的内管(12)固定连接,所述压盖(81)的内侧和所述挡油盘(82)的外侧间隙配合,所述压盖(81)和所述挡油盘(82)之间的间隙用于对通过的油进行节流减压,所述挡油盘(82)用于对通过所述间隙离心飞出的油进行阻挡导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盘(82)的外侧设置有锯齿状卡扣,所述压盖(8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锯齿状卡扣配合的齿槽,所述挡油盘(82)和所述压盖(81)通过所述锯齿状卡扣和所述齿槽相互嵌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6579.3U CN212296894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离心油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6579.3U CN212296894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离心油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96894U true CN212296894U (zh) | 2021-01-05 |
Family
ID=73936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6579.3U Active CN212296894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离心油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96894U (zh) |
-
2020
- 2020-07-20 CN CN202021436579.3U patent/CN2122968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60432U (zh) | 冷却塔用带轴承自循环润滑系统水轮机 | |
US20180266540A1 (en) | Integration of a pump on a pinion shank | |
CN212296894U (zh) | 一种离心油泵 | |
CN204783793U (zh) | 自平衡式多级离心泵定位端轴承箱体结构及轴承组件 | |
CN21205667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机轴承的润滑结构 | |
CN111963484A (zh) | 一种用于小型涡轮发动机的高集成度扩压器结构 | |
CN102221010B (zh) | 双吸泵用轴承润滑油室结构 | |
CN204772051U (zh) | 主轴密封系统 | |
CN115076107B (zh) | 一种悬臂立式螺杆真空泵 | |
CN111852877A (zh) | 一种离心油泵 | |
CN109736951B (zh) | 微小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 | |
CN109707515B (zh) |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润滑油路系统的叶轮式轮盘结构 | |
CN203336197U (zh) | 碟式分离机高速轴承润滑装置 | |
CN110425404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机轴承的润滑结构 | |
CN208169189U (zh) | 一种立式泵轴承体的提油结构 | |
CN205401146U (zh) | 节段式多级离心泵 | |
CN205991014U (zh) | 一种液环压缩机 | |
CN208831313U (zh) | 一种外置轴承的水泵 | |
CN114484245A (zh) | 一种应用于高速电机的喷油润滑密封结构 | |
EP3656995B1 (en) | Turbocharger | |
CN115750608B (zh) | 一种具有微流道冷却功能的螺杆泵轴承装置 | |
CN204386892U (zh) | 立式动悬浮泵 | |
CN219623219U (zh) | 变桨减速器的电机座组合结构 | |
CN103322396A (zh) | 碟式分离机高速轴承润滑装置 | |
JPH04334792A (ja) | 液化ガス用サブマージド型ポンプのジャーナル軸受冷却・潤滑方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