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852U -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6852U
CN212296852U CN202020477997.0U CN202020477997U CN212296852U CN 212296852 U CN212296852 U CN 212296852U CN 202020477997 U CN202020477997 U CN 202020477997U CN 212296852 U CN212296852 U CN 212296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discharge
feed
conveying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79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民
于云龙
马波
张斌
赵一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chengxin Mine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chengxin Mine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chengxin Mine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chengxin Mine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79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6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6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6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包括吸料管汇、排料管汇和吸排料装置,吸排料装置包括分配阀箱和吸排料驱动组件,吸排料驱动组件将物料吸入或排出分配阀箱,还包括双螺旋输料装置,双螺旋输料装置包括输料壳体和至少两个的螺旋轴,输料壳体具有输料进料口和输料出料口;至少两个的螺旋轴相互平行套设在输料壳体内,螺旋轴转动并将物料从输料进料口输送至输料出料口,输料出料口与吸料管汇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随动阀液压浆体泵,采用双螺旋输料装置进料,可以防止进料过程中造成粘稠的浆体物料粘结成柱形,具有较高的输送压力,输送效率高,可用于粘稠浆体物料的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背景技术
在浆体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矿山工程技术领域,高浓度选尾矿浆和充填料浆的远距离高压泵送一般采用液力端为S摆阀、裙阀、闸板阀以及液压驱动锥阀的泵送设备,该类设备分配阀的启闭一般均采用液压缸驱动,这不但造成泵送系统结构复杂、动力消耗大,也会使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以S摆阀、裙阀、闸板阀为分配阀的泵送设备,当分配阀换向过程中,由于输送管道通过分配阀与料斗相通,会使物料在管道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返流,部分高浓度物料经分配阀流回料斗,从而使泵送容积效率降低,甚至返流的高压物料还会对料斗以及喂料设备造成很大的压力冲击,使其安全性受到影响。
由于S摆阀、裙阀、闸板阀等泵送设备分配阀的密封直接与物料相接触,且均为动密封,故其承受压力较小,使配用这些分配阀的泵送设备的泵送压力过小,在较长输送距离或输送管道内物料浓度较高时,输送系统难以克服较大的输送阻力实施有效的输送。因此,使用S摆阀、裙阀、闸板阀的泵送设备存在物料易返流、可靠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由上所述,现有的浆体泵仍因其固有缺陷难以适应浆体物料的高效、远距离、高压输送,且难以用于高浓度浆体物料的输送,存在着结构复杂、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差等诸多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以解决现有浆体泵难以用于高浓度浆体运输且浆体运输压力低、易返流、可靠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包括吸料管汇、排料管汇和吸排料装置,所述吸排料装置包括分配阀箱和吸排料驱动组件,所述分配阀箱分别与所述吸料管汇和所述排料管汇相连接,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与所述分配阀箱相连接并连通,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将物料吸入或排出所述分配阀箱,
还包括双螺旋输料装置,所述双螺旋输料装置包括输料壳体和至少两个的螺旋轴,所述输料壳体具有输料进料口和输料出料口;至少两个的所述螺旋轴相互平行套设在所述输料壳体内,所述螺旋轴转动并将物料从输料进料口输送至输料出料口,所述输料出料口与所述吸料管汇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随动阀液压浆体泵,采用双螺旋输料装置进料,可以防止进料过程中造成粘稠的浆体物料粘结成柱形。本实用新型的浆体泵具有较高的输送压力,输送效率高,可用于粘稠浆体物料的输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轴的叶片在与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进一步,所述分配阀箱具有单向进料阀和单向排料阀,所述单向进料阀与所述分配阀箱内壁相连接,所述单向进料阀用于将所述分配阀箱与所述吸料管汇连通或断开;所述单向排料阀与所述分配阀箱内壁相连接,所述单向排料阀用于将所述分配阀箱与排料管汇连通或断开。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阀体与阀座之间密封连接,避免物料反流。解决了其他类型浆体输送泵换向时的返流问题,使得输送效率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所述单向进料阀包括进料阀体和进料阀座,所述进料阀座与所述分配阀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阀体可移动至与所述进料阀座分离或密封连接,实现所述分配阀箱与所述吸料管汇连通或断开;所述单向排料阀包括排料阀体和排料阀座,所述排料阀体可移动至与所述排料阀座分离或密封连接,实现所述分配阀箱与排料管汇连通或断开。
进一步,所述进料阀体移动至与所述进料阀座密封连接的方式为线接触密封;所述排料阀体移动至与所述排料阀座密封连接的方式为线接触密封。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单向进料阀和单向排料阀的阀体与阀座采用线密封,可有效防止大颗粒在阀体下落时,滞留在密封面,从而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可输送含固颗粒浆体。
进一步,所述进料阀体包括固定连接的进料固定块和进料密封环,所述进料密封环具有与所述进料阀座相适配的进料锥面,所述进料阀座为环状,所述进料锥面与所述进料阀座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排料阀体固定连接的排料固定块和排料密封环,所述排料密封环具有与所述排料阀座相适配的排料锥面,所述排料阀座为环状,所述排料锥面与所述排料阀座的内侧壁相接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体与阀座为线接触,避免固体颗粒卡在阀体和阀座之间,这种凡尔阀在浆体输送装置中的密封效果更好,密封环上的锥面与阀座密封连接,密封效果好,密封环通常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适应性好。
进一步,所述进料阀体和所述排料阀体均为球体,所述进料阀座和所述排料阀座均为环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球体形的阀体灵活度高,阀体移动后可以在任意角度下复位,与阀座配合效果好,阀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包括料缸、组合活塞和液压缸,所述料缸的一端与所述分配阀箱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组合活塞套设在所述料缸内并沿着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组合活塞与所述料缸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组合活塞的组合活塞杆从所述料缸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活塞和液压缸真空吸料和正压排料驱动凡尔阀自动启闭吸排料技术,实现了启闭迅速、密封可靠、结构简化和节能降噪。
进一步,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并排设置且均分别与所述吸料管汇和所述排料管汇相连接,两个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的液压缸容纳有所述活塞杆的腔体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液压缸容纳有所述活塞杆的一侧腔体相连通,当其中一个液压缸内的活塞在液压油的推动下移动,另一个液压缸内的活塞则向相反方向运动,两个液压缸内活塞杆一侧的液压油在两个液压缸之间流动,两个液压缸交替往复运动,分别带动两个组合活塞交替吸排料,浆体输送效率高。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介杆,所述组合活塞杆和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接介杆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除液压缸与料缸安装直线度偏差的影响,便于输送泵的安装。
进一步,还包括洗涤室,所述洗涤室套设在所述连接介杆的外侧,所述洗涤室内容纳有冷却液,所述洗涤室与所述料缸的另一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护连接介杆和组合活塞,避免杂质进入料缸。冷却液保护连接介杆和组合活塞,冷却组合活塞。
进一步,还包括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与所述料缸的一端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润滑装置与料缸连通,使组合活塞得到有效的润滑,减小其与料缸内壁的摩擦阻力,延长活塞和料缸的寿命。
具体的,所述润滑装置为装有润滑油的润滑油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液压缸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L形阀箱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另一种L形阀箱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H形阀箱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球阀L形阀箱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另一种球阀L形阀箱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球阀H形阀箱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排料管汇,2、双螺旋输料装置,31、单向进料阀,311、进料阀体,312、进料阀座,313、进料弹簧,314、进料支撑筒,315、进料支座,32、单向排料阀,321、排料阀体,322、排料阀座,323、排料弹簧,324、排料支撑筒,325、排料支座,4、分配阀箱,5、料缸,6、润滑装置,7、组合活塞,8、连接介杆,9、接近开关,10、洗涤室,11、液压缸,12、底座,13、吸料管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包括吸料管汇13、排料管汇1和吸排料装置,所述吸排料装置包括分配阀箱4和吸排料驱动组件,所述分配阀箱4分别与所述吸料管汇13和所述排料管汇1相连接,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与所述分配阀箱4相连接并连通,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将物料吸入或排出所述分配阀箱4,
还包括双螺旋输料装置2,所述双螺旋输料装置2包括输料壳体和至少两个的螺旋轴,所述输料壳体具有输料进料口和输料出料口;至少两个的所述螺旋轴相互平行套设在所述输料壳体内,所述螺旋轴转动并将物料从输料进料口输送至输料出料口,所述输料出料口与所述吸料管汇13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轴的叶片在与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轴的叶片交错设置。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轴的叶片在与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投影重叠部分的宽度至少为叶片宽度的四分之三。
具体的,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螺旋轴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并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齿轮箱,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装置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与齿轮箱的其中一个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箱包括至少两个齿轮箱输出轴,所述齿轮箱输出轴与所述螺旋轴一一对应设置并相互连接,相邻的所述齿轮箱输出轴转动方向相反。具体的,齿轮箱内的每个齿轮箱输出轴上套接有相同齿数、相同模数和齿形压力角、相同直径的齿轮,相邻齿轮箱输出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使得相邻齿轮箱输出轴转动方向相反且速度相同。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配阀箱4具有单向进料阀31和单向排料阀32,所述单向进料阀31与所述分配阀箱4内壁相连接,所述单向进料阀31用于将所述分配阀箱4与所述吸料管汇13连通或断开;所述单向排料阀32与所述分配阀箱4内壁相连接,所述单向排料阀32用于将所述分配阀箱4与排料管汇1连通或断开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单向进料阀31包括进料阀体311和进料阀座312,所述进料阀座312与所述分配阀箱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阀体311可移动至与所述进料阀座312分离或密封连接,实现所述分配阀箱4与所述吸料管汇13连通或断开;所述单向排料阀32包括排料阀体321和排料阀座322,所述排料阀体321可移动至与所述排料阀座322分离或密封连接,实现所述分配阀箱4与排料管汇1连通或断开。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阀体311移动至与所述进料阀座312密封连接的方式为线接触密封;所述排料阀体321移动至与所述排料阀座322密封连接的方式为线接触密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5-7所示,所述进料阀体311包括固定连接的进料固定块和进料密封环,所述进料密封环具有与所述进料阀座312相适配的进料锥面,所述进料阀座312为环状,所述进料锥面与所述进料阀座312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排料阀体321固定连接的排料固定块和排料密封环,所述排料密封环具有与所述排料阀座322相适配的排料锥面,所述排料阀座322为环状,所述排料锥面与所述排料阀座322的内侧壁相接触。
具体的,还包括进料支撑筒314、进料支座315和进料弹簧313,所述进料阀座312、进料支撑筒314和进料支座315依次抵接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分配阀箱4内,所述进料弹簧313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支座315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料阀体311相抵接。所述进料固定块为两个,所述进料密封环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进料固定块之间,所述进料密封环为橡胶材质,其截面为菱形。
具体的,还包括排料支撑筒324、排料支座325和排料弹簧323,所述排料阀座322、排料支撑筒324和排料支座325依次抵接且固定设置于所述分配阀箱4内,所述排料弹簧323的一端与所述排料支座325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料阀体321相抵接。所述排料固定块为两个,所述排料密封环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排料固定块之间,所述排料密封环为橡胶材质,其截面为菱形。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单向进料阀31设置于分配阀箱4上端,所述单向排料阀32设置于分配阀箱4的侧面,实现顶部进料、侧向排料。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为:所述单向进料阀31设置于分配阀箱4的侧面,所述单向排料阀32设置于分配阀箱4上端,实现侧向进料、顶部排料。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为:所述单向进料阀31和所述单向排料阀32分别设置于分配阀箱4的上下两端,实现沿竖直方向的进料或排料。
作为上述进一步方案的可替换方案,所述进料阀体311和所述排料阀体321均为球体,所述进料阀座312和所述排料阀座322均为环状。
具体的,如图8-10所示,所述进料支座315和所述排料支座325均为安装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柱体的环形,多个倾斜设置的柱体与球体的所述进料阀体311或所述排料阀体321相适配。以图8所示结构为例对单向进料阀31和单向排料阀32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当所述组合活塞7在图1所示位置向右移动时,分配阀箱4内形成负压,进料阀体311向下移动,分配阀箱4的上端与吸料管汇13连通,排料阀体321向右移动与排料阀座322密封连接。当所述组合活塞7在图1所示位置向左移动时,分配阀箱4内形成正压,进料阀体311向上移动并与进料阀座312密封连接,排料阀体321向左移动,分配阀箱4的左端与所述排料管汇1连通。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单向进料阀31设置于分配阀箱4上端,所述单向排料阀32设置于分配阀箱4的侧面,实现顶部进料、侧向排料。如图9所示,所述单向进料阀31设置于分配阀箱4的侧面,所述单向排料阀32设置于分配阀箱4上端,实现侧向进料、顶部排料。如图10所示,所述单向进料阀31和所述单向排料阀32分别设置于分配阀箱4的上下两端,实现沿竖直方向的进料或排料。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包括料缸5、组合活塞7和液压缸11,所述料缸5的一端与所述分配阀箱4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组合活塞7套设在所述料缸5内并沿着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组合活塞7与所述料缸5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组合活塞7的组合活塞杆从所述料缸5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并排设置且均分别与所述吸料管汇13和所述排料管汇1相连接,两个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的液压缸11容纳有所述活塞杆的腔体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连接介杆8,所述组合活塞杆和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接介杆8铰接。
具体的,所述连接介杆8两端分别为凸凹球面,所述组合活塞杆的端部和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均具有与所述连接介杆8端部相适配的球面,所述连接介杆8的一端与所述组合活塞杆端通过卡箍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9的活塞杆通过卡箍相连接,形成球面铰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洗涤室10,所述洗涤室10套设在所述连接介杆8的外侧,所述洗涤室10内容纳有冷却液,所述洗涤室10与所述料缸5的另一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润滑装置6,所述润滑装置6通过油管与所述料缸5的一端相连通。
具体的,所述润滑装置6为润滑油泵,所述料缸腔体通过油管与润滑油泵相连通。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底座12,分配阀箱4、润滑装置6和洗涤室10分别与底座12固定连接。底座12用于支撑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具体的,如图11所示,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液压缸11与液压动力包通过液压油管相连通,液压动力包与电控系统通过电缆电连接。液压动力包包括串联在液压油管中的控制阀组和电液比例变量液压油泵,所述电液比例变量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管连通。所述电控系统通过电信号控制液压动力包的控制阀组进而实现控制两个所述液压缸11的交替往复运动和调节液压动力包的电液比例变量液压油泵的排量进而达到调整液压缸11排量的目的。所述洗涤室腔体内固定连接有接近开关9,所述接近开关9为非接触式传感器,可以为红外传感器。接近开关9与电控系统电连接。当接近开关9检测到由液压缸11驱动的组合活塞7到达指定位置时发出信号,提示电控系统发出指令通过液压动力包的阀组进行切换,使液压缸11换向;同时指令润滑装置6为组合活塞7供油润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控系统的控制过程和液压动力包的零部件及其连接关系是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随动阀液压浆体泵的工作过程如下:
双螺旋输料装置2转动,所输送的物料进入吸料管汇。吸料时,依靠液压缸11带动组合活塞7后退所形成的负压顶开单向进料阀31,物料进入料缸5,同时单向排料阀32在负压作用下关闭;排料时,依靠组合活塞7前进所形成的压力顶开单向排料阀32,物料进入排料管汇1,同时单向进料阀31自动关闭。
在液压缸11的作用下,两个料缸5内的组合活塞7交替往复运动而交替吸入和泵出物料,同时两个分配阀箱4中的单向进料阀31和单向排料阀32按上述动作交替反复启闭,实现对物料的连续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包括吸料管汇(13)、排料管汇(1)和吸排料装置,所述吸排料装置包括分配阀箱(4)和吸排料驱动组件,所述分配阀箱(4)分别与所述吸料管汇(13)和所述排料管汇(1)相连接,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与所述分配阀箱(4)相连接并连通,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将物料吸入或排出所述分配阀箱(4),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双螺旋输料装置(2),所述双螺旋输料装置(2)包括输料壳体和至少两个的螺旋轴,所述输料壳体具有输料进料口和输料出料口;至少两个的所述螺旋轴相互平行套设在所述输料壳体内,所述螺旋轴转动并将物料从输料进料口输送至输料出料口,所述输料出料口与所述吸料管汇(13)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轴的叶片在与轴线垂直的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阀箱(4)具有单向进料阀(31)和单向排料阀(32),所述单向进料阀(31)与所述分配阀箱(4)内壁相连接,所述单向进料阀(31)用于将所述分配阀箱(4)与所述吸料管汇(13)连通或断开;所述单向排料阀(32)与所述分配阀箱(4)内壁相连接,所述单向排料阀(32)用于将所述分配阀箱(4)与排料管汇(1)连通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料阀(31)包括进料阀体(311)和进料阀座(312),所述进料阀座(312)与所述分配阀箱(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进料阀体(311)可移动至与所述进料阀座(312)分离或密封连接,实现所述分配阀箱(4)与所述吸料管汇(13)连通或断开;所述单向排料阀(32)包括排料阀体(321)和排料阀座(322),所述排料阀体(321)可移动至与所述排料阀座(322)分离或密封连接,实现所述分配阀箱(4)与排料管汇(1)连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体(311)移动至与所述进料阀座(312)密封连接的方式为线接触密封;所述排料阀体(321)移动至与所述排料阀座(322)密封连接的方式为线接触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体(311)包括固定连接的进料固定块和进料密封环,所述进料密封环具有与所述进料阀座(312)相适配的进料锥面,所述进料阀座(312)为环状,所述进料锥面与所述进料阀座(312)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排料阀体(321)固定连接的排料固定块和排料密封环,所述排料密封环具有与所述排料阀座(322)相适配的排料锥面,所述排料阀座(322)为环状,所述排料锥面与所述排料阀座(322)的内侧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体(311)和所述排料阀体(321)均为球体,所述进料阀座(312)和所述排料阀座(322)均为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包括料缸(5)、组合活塞(7)和液压缸(11),所述料缸(5)的一端与所述分配阀箱(4)相连接并连通;所述组合活塞(7)套设在所述料缸(5)内并沿着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组合活塞(7)与所述料缸(5)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组合活塞(7)的组合活塞杆从所述料缸(5)的另一端伸出并与所述液压缸(11)的活塞杆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并排设置且均分别与所述吸料管汇(13)和所述排料管汇(1)相连接,两个所述吸排料驱动组件的液压缸(11)容纳有所述活塞杆的腔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介杆(8),所述组合活塞杆和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连接介杆(8)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洗涤室(10),所述洗涤室(10)套设在所述连接介杆(8)的外侧,所述洗涤室(10)内容纳有冷却液,所述洗涤室(10)与所述料缸(5)的另一端相连通。
CN202020477997.0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Active CN212296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997.0U CN212296852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7997.0U CN212296852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6852U true CN21229685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2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7997.0U Active CN212296852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6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679B (zh) 中央流双隔膜泵
CN102312837A (zh) 干式真空泵
CN212296852U (zh) 一种随动阀液压浆体泵
CN212360068U (zh) 一种凡尔液压浆体输送泵
CN108915976B (zh) 一种高粘度流体输送泵
CN208885512U (zh) 单叶片转子泵
CN105378284B (zh) 真空泵以及用于运行真空泵的方法
CN113898582B (zh) 一种改进型螺杆空气压缩机
CN113107799B (zh) 适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活塞泵
US6375443B1 (en) Screw rotor type wet vacuum pump
CN209354306U (zh) 泵送装置
CN101158358A (zh) 土豆输送泵
CN100563930C (zh) 一种基于高压磨料射流隔膜泵的开式装填磨料的射流装置
CN106828989A (zh) 一种粉状药料包装机构
CN208281130U (zh) 一种单缸双功能柱塞泵
CN213627888U (zh) 一种往复泵
CN217263480U (zh) 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CN218143935U (zh) 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
CN214359102U (zh) 一种出料装置
CN218816955U (zh) 一种真空螺杆输送泵
CN210440173U (zh) 糊状物料输送装置和工程车辆
CN216617872U (zh) 一种活塞泵
CN212580812U (zh) 一种双输出轴马达驱动装置
CN216952644U (zh) 一种自动球阀总成及浆体泵
CN219448533U (zh) 一种粉末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