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1506U -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1506U
CN212291506U CN202022848419.6U CN202022848419U CN212291506U CN 212291506 U CN212291506 U CN 212291506U CN 202022848419 U CN202022848419 U CN 202022848419U CN 212291506 U CN212291506 U CN 212291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lacing panel
opening
closing door
goods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84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键宏
屈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inghao Cold Chain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inghao Cold Chain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inghao Cold Chain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inghao Cold Chain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84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1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1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1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设置于仓库门口的冷库隔墙,冷库隔墙的两侧设有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包括第一置货面板、第二置货面板和驱动机构;第一置货面板的一端与第二置货面板的一端铰接从而形成支点部,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同时朝向第一开合门或第二开合门;第一置货面板与第二置货面板之间设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包括交叉连杆组和双向驱动缸,双向驱动缸驱动交叉连杆组做伸缩运动;驱动机构的转动轴与支点部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支点部绕支点部自身的中点做圆周运动。所述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解决了由于货物与装卸平台之间有高度差导致卸货和出货难度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仓库装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卸平台是用混凝土搭建一个比地面高的平台来实现货物从冷库到货车之间的对接,但这种装卸平台在货车卸货的一侧很难对准货车的货箱,在冷库出货的一侧,设置于货架上的货物需要先取下来再放到卸货平台,由于货物与装卸平台之间的高度差,使卸货和出货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效率。而且在搬运货物时,稍有不慎就容易损坏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解决了由于货物与装卸平台之间有高度差导致卸货和出货难度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设置于仓库门口的冷库隔墙,所述冷库隔墙的两侧设有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
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之间,所述平台本体包括第一置货面板、第二置货面板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一端铰接从而形成支点部,所述支点部与第一开合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点部与第二开合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同时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或第二开合门;
所述第一置货面板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之间设有升降模块;
所述升降模块包括交叉连杆组和双向驱动缸,所述交叉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交叉连杆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双向驱动缸驱动所述交叉连杆组做伸缩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动轴与所述支点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点部绕所述支点部自身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例如,所述交叉连杆组包括多组交叉连杆,相邻的两组所述交叉连杆上下设置并首尾相连。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交叉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
相邻的两组所述交叉连杆中,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一连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二连杆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二连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
可选地,所述双向驱动缸为双向电缸或双向气缸,所述双向驱动缸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交叉连杆铰接,所述双向驱动缸的另一端与靠近第二置货面板的交叉连杆铰接。
具体地,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和第二置货面板之间,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点部和所述升降模块之间;
所述支撑装置为双向气缸或双向电缸,所述支撑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和所述第二置货面板。
优选的,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的上方,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双向驱动缸电连接。
例如,还包括垫块,当货车卸货时,所述垫块放置于所述支点部与第二开合门之间,当冷库出货时,所述垫块放置于所述支点部与第一开合门之间;
所述支点部与垫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当有货车需要卸货时,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模块提升到货车的车厢的底板高度,使货物能顺利从车厢卸下;当冷库需要出货时,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合门,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模块提升到货架的放置货物的底板的高度,使货物能顺利从冷库内的货架卸下。所述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能使货物与平台本体之间不存在高度差,不必再使用其他工具来搬运货物,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并且避免了在搬运过程中货物损坏的事故发生。
当货车卸货时,货车的车厢靠近所述第一开合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点部旋转,所述支点部带动所述第一置货面板和第二置货面板旋转,使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绕所述支点部的中点旋转,直到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为止,然后所述升降模块的交叉连杆组在所述双向驱动缸的驱动下伸展,使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提升,直到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提升到所述车厢的底板高度,货物就能顺利从车厢内送出。
当冷库出货时,将货架移动到所述第二开合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点部旋转,所述支点部带动所述第一置货面板和第二置货面板旋转,使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绕所述支点部的中点旋转,直到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合门为止,然后所述升降模块的交叉连杆组在所述双向驱动缸的驱动下伸展,使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提升,直到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提升到所述货架的放置货物的底板的高度,货物就能顺利从货架送出。
当货车卸货时,所述第一开合门打开的同时所述第二开合门关闭,在冷库出货时,所述第二开合门打开的同时所述第一开合门关闭,能使所述冷库始终处于密封的空间内,避免冷气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货车向装卸平台卸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货架向装卸平台出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装卸平台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装卸平台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库隔墙;11第一开合门;12第二开合门;2第一置货面板;21支点部;3第二置货面板;4升降模块;41交叉连杆;411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2双向驱动缸;5驱动机构;6距离传感器;7支撑装置;8车厢;9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设置于仓库门口的冷库隔墙1,所述冷库隔墙1的两侧设有第一开合门11和第二开合门12;
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合门11和第二开合门12之间,所述平台本体包括第一置货面板2、第二置货面板3和驱动机构5;
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一端铰接从而形成支点部21,所述支点部21与第一开合门1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点部21与第二开合门12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同时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11或第二开合门12;
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之间设有升降模块4;
所述升降模块4包括交叉连杆组和双向驱动缸42,所述交叉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交叉连杆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双向驱动缸42驱动所述交叉连杆组做伸缩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5的转动轴与所述支点部21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支点部21绕所述支点部21自身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所述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当有货车需要卸货时,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11,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模块4提升到货车的车厢8的底板高度,使货物能顺利从车厢8卸下;当冷库需要出货时,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合门12,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升降模块4提升到货架的放置货物的底板的高度,使货物能顺利从冷库内的货架卸下。所述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能使货物与平台本体之间不存在高度差,不必再使用其他工具来搬运货物,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并且避免了在搬运过程中货物损坏的事故发生。
如图1所示,当货车卸货时,货车的车厢8靠近所述第一开合门11,所述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支点部21旋转,所述支点部21带动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和第二置货面板3旋转,使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绕所述支点部21的中点旋转,直到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11为止,然后所述升降模块4的交叉连杆组在所述双向驱动缸42的驱动下伸展,使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提升,直到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提升到所述车厢8的底板高度,货物就能顺利从车厢8内送出。
如图2所示,当冷库出货时,将货架移动到所述第二开合门12,所述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支点部21旋转,所述支点部21带动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和第二置货面板3旋转,使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绕所述支点部21的中点旋转,直到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和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合门12为止,然后所述升降模块4的交叉连杆组在所述双向驱动缸42的驱动下伸展,使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提升,直到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另一端提升到所述货架的放置货物的底板的高度,货物就能顺利从货架送出。
当货车卸货时,所述第一开合门11打开的同时所述第二开合门12关闭,在冷库出货时,所述第二开合门12打开的同时所述第一开合门11关闭,能使所述冷库始终处于密封的空间内,避免冷气的散失。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连杆组包括多组交叉连杆41,相邻的两组所述交叉连杆41上下设置并首尾相连。
设置多组所述交叉连杆41能将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的另一端提升得更高,从而能满足各种高度的货车和货架的要求。
例如,如图3和4所示,所述交叉连杆41包括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所述第一连杆411和第二连杆412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
相邻的两组所述交叉连杆41中,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杆41的第一连杆411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杆41的第二连杆412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杆41的第二连杆412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杆41的第一连杆411的顶端铰接。
提升时,所述第一连杆411的底端和第二连杆412的底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一连杆411的顶端和第二连杆412的顶端相互靠近,从而伸长;下降时,所述第一连杆411的底端和第二连杆412的底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连杆411的顶端和第二连杆412的顶端相互远离,从而缩短。上述上下相邻两组的交叉连杆41的铰接结构,在一组交叉连杆41伸缩时能带动相邻的交叉连杆41同步伸缩。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双向驱动缸42为双向电缸或双向气缸,所述双向驱动缸42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的交叉连杆41铰接,所述双向驱动缸42的另一端与靠近第二置货面板3的交叉连杆41铰接。
提升时,所述双向驱动缸42伸长,推动交叉连杆41动作,所述交叉连杆41伸长;下降时,所述双向驱动缸42收缩,拉动交叉连杆41动作,所述交叉连杆41收缩。所述双向驱动缸42的两端的输出端均能动作,在货车卸货时第二置货面板3提升,在冷库出货时第一置货面板2提升。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装置7,所述支撑装置7设置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和第二置货面板3之间,所述支撑装置7设置于所述支点部21和所述升降模块4之间;
所述支撑装置7为双向气缸或双向电缸,所述支撑装置7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和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
所述支撑装置7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或第二置货面板3的远离仓库门口的一端,避免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或第二置货面板3由于货物过重而断裂。所述支撑装置7的输出端根据所述双向驱动缸42的输出端的提升程度而提升,从而达到支撑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或第二置货面板3的效果。
具体地,还包括距离传感器6,所述距离传感器6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合门11和第二开合门12的上方,所述距离传感器6与所述双向驱动缸42电连接。
所述距离传感器6用于测量所述货架和车厢8的高度,所述双向驱动缸42根据所述高度调节所述第一置货面板2或第二置货面板3的提升高度。
优选的,还包括垫块9,当货车卸货时,所述垫块9放置于所述支点部21与第二开合门12之间,当冷库出货时,所述垫块9放置于所述支点部21与第一开合门11之间;
所述支点部21与垫块9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垫块9在货车卸货时能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3衔接,避免地面不平而影响货物输送;所述垫块9在冷库出货时能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3衔接,避免地面不平而影响货物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设置于仓库门口的冷库隔墙,所述冷库隔墙的两侧设有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之间,所述平台本体包括第一置货面板、第二置货面板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一端铰接从而形成支点部,所述支点部与第一开合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点部与第二开合门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同时朝向所述第一开合门或第二开合门;
所述第一置货面板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之间设有升降模块;
所述升降模块包括交叉连杆组和双向驱动缸,所述交叉连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交叉连杆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置货面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双向驱动缸驱动所述交叉连杆组做伸缩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动轴与所述支点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点部绕所述支点部自身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杆组包括多组交叉连杆,相邻的两组所述交叉连杆上下设置并首尾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铰接形成X形结构;
相邻的两组所述交叉连杆中,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一连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二连杆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二连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交叉连杆的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驱动缸为双向电缸或双向气缸,所述双向驱动缸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第一置货面板的交叉连杆铰接,所述双向驱动缸的另一端与靠近第二置货面板的交叉连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和第二置货面板之间,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点部和所述升降模块之间;
所述支撑装置为双向气缸或双向电缸,所述支撑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置货面板和所述第二置货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合门和第二开合门的上方,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双向驱动缸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块,当货车卸货时,所述垫块放置于所述支点部与第二开合门之间,当冷库出货时,所述垫块放置于所述支点部与第一开合门之间;
所述支点部与垫块位于同一水平面。
CN202022848419.6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Active CN212291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8419.6U CN21229150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8419.6U CN21229150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1506U true CN212291506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8419.6U Active CN21229150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1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0881B2 (en) Robotic trailer loading device with telescoping robot
US20210253339A1 (en) Container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assembly, method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
CN207312692U (zh) 一种物流运输装卸装置
CN206750883U (zh) 一种自动倾倒穿梭机以及仓库物流运输系统
CN112776901A (zh) 一种货车用可辅助推货的升降式尾部档板
CN110155750A (zh) 有托盘货物自动装卸车机
CN212291506U (zh) 一种冷链仓库装卸平台
CN111231801B (zh) 一种载货车厢
CN210680506U (zh) 底板双侧翻举升卸料自卸车
CN211140921U (zh) 货物自动装车装置
CN210554382U (zh) 一种货车
CN210708853U (zh)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集装箱结构
CN109534029B (zh) 一种分体式伸缩移动装卸机
CN219194327U (zh) 一种胚布仓内的胚布卸货装置
CN218879328U (zh) 一种汽车物流输送线用装卸平台
CN114291474B (zh) 一种四向车用可升降装卸货平台
CN220722137U (zh) 一种废钢装载用汽车货箱结构
CN219193834U (zh) 一种吊装发运生产线
CN218144546U (zh) 一种重力势能控制自动翻转料斗
CN215971681U (zh) 一种货物运输机构
CN220243390U (zh) 一种开顶结构的集装箱
RU2763623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сыпучего или штучного груза
CN213228421U (zh) 一种分层物流车
CN219822722U (zh) 一种移动装卸车
RU2764328C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сыпучего или штучного гру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