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5820U -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5820U
CN212285820U CN202021886433.9U CN202021886433U CN212285820U CN 212285820 U CN212285820 U CN 212285820U CN 202021886433 U CN202021886433 U CN 202021886433U CN 212285820 U CN212285820 U CN 212285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lt
die
bottom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64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智红
黄智钢
黄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Jushun Precision Lighti Alloy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jiang Jushun Precision Lighti Alloy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jiang Jushun Precision Lighti Alloy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jiang Jushun Precision Lighti Alloy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864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5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5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5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置于底板的上方表面,且底座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和夹持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支槽、配重块、插柱、插孔、支腿、通孔、支板、插栓、螺母、栓孔、柱孔和弧槽;所述底座的下方中部开设有支槽,支槽两侧的底座下方均设置有支腿,所述配重块置于底板的上方中部表面,配重块位于支槽内侧的底板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底座可以置于设有配重块的底板上,并通过插栓锁定固定,保证了底座使用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时卸下插栓也能够方便将底座与底板分离从而便于移动,此外环板置于模具与斜坡之间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夹紧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压铸模具一般被固定在专用的铸造底座上,为了保证模具固定的稳定性,需要时铸造底座足够重而保证其稳定效果,然而过重的铸造底座不便于对其本身的转移;此外压铸模具尺寸存在较小的差别,铸造底座还不便于使压住模具被稳定固定。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通过使底座可以置于设有配重块的底板上,并通过插栓锁定固定,保证了底座使用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时卸下插栓也能够方便将底座与底板分离从而便于移动,此外环板置于模具与斜坡之间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夹紧固定,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置于底板的上方表面,且底座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和夹持结构;
连接结构包括支槽、配重块、插柱、插孔、支腿、通孔、支板、插栓、螺母、栓孔、柱孔和弧槽;所述底座的下方中部开设有支槽,支槽两侧的底座下方均设置有支腿,所述配重块置于底板的上方中部表面,配重块位于支槽内侧的底板上方,且支腿支撑在配重块两侧的底板上方,配重块的中部竖向开设有插孔,底板的中部上方竖向固定有插柱,插柱贯穿插孔至配重块上方,所述插柱表面开设有柱孔,柱孔同一高度的配重块上表面开设有弧槽,所述支槽两侧的支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柱孔和弧槽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底座两侧下方的底板表面均竖向固定有支板,支板贴紧在支腿的外侧,且支板的表面开设有栓孔,栓孔与通孔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栓孔、通孔、弧槽和柱孔之间贯穿插置有插栓,且插栓横向贯穿底座和两侧的支板,插栓的右侧末端旋接固定有螺母,螺母的左侧贴紧在支板表面;
夹持结构包括斜面、斜坡、螺孔、环板、螺栓、模槽和模具;所述模槽设置在底座的上方表面,且模槽外侧的底座上均设置有斜坡,斜坡内侧的模槽表面置有模具,所述模具的外圈套置有环板,且环板置于斜坡的内侧,环板的外圈下方设置有斜面,且斜面抵触在斜坡表面,所述模具外侧的模槽表面竖向设置有螺孔,环板的四周中部均竖向贯穿有螺栓,螺栓的底部旋接进入螺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板表面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栓槽,且栓槽位于模槽表面的螺孔上方,栓槽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两侧上方表面均固定有提环,提环为两个,且提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板的内圈表面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环板的内圈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块槽,且配重块置于块槽的内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栓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纹,螺栓通过螺纹旋接在螺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栓的右侧外圈表面设置有螺纹,螺母通过螺纹旋接在插栓的外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栓的上方末端设置有螺帽,且螺帽抵触在环板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通过使底座可以置于设有配重块的底板上,并通过插栓锁定固定,保证了底座使用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时卸下插栓也能够方便将底座与底板分离从而便于移动,此外环板置于模具与斜坡之间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模具夹紧固定。
2.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通过使环板表面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栓槽,且栓槽位于模槽表面的螺孔上方,栓槽为四个,通过设置的四个栓槽,螺栓拧动并抵动环板下降时可以置于栓槽内位移,避免阻挡环板的正常下降。
3.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通过使底座的两侧上方表面均固定有提环,提环为两个,且提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表面,在转移底座时,可以方便通过提环将底座吊升起。
4.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通过使环板的内圈表面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环板的内圈表面,环板内侧抵触在模具表面时,橡胶垫可以使环板对其夹持比较稳定紧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的底座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的配重块与底板固定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的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底座;3、斜面;4、提环;5、斜坡;6、螺孔;7、支槽;8、配重块;9、插柱;10、插孔;11、支腿;12、通孔;13、支板;14、插栓;15、螺母;16、栓孔;17、环板;18、螺栓;19、模槽;20、模具;21、柱孔;22、弧槽;23、栓槽;24、橡胶垫;25、块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1和底座2,所述底座2置于底板1的上方表面,且底座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和夹持结构;
连接结构包括支槽7、配重块8、插柱9、插孔10、支腿11、通孔12、支板13、插栓14、螺母15、栓孔16、柱孔21和弧槽22;所述底座2的下方中部开设有支槽7,支槽7两侧的底座2下方均设置有支腿11,所述配重块8置于底板1的上方中部表面,配重块8位于支槽7内侧的底板1上方,且支腿11支撑在配重块8两侧的底板1上方,配重块8的中部竖向开设有插孔10,底板1的中部上方竖向固定有插柱9,插柱9贯穿插孔10至配重块8上方,所述插柱9表面开设有柱孔21,柱孔21同一高度的配重块8上表面开设有弧槽22,所述支槽7两侧的支腿11上均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柱孔21和弧槽2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底座2两侧下方的底板1表面均竖向固定有支板13,支板13贴紧在支腿11的外侧,且支板13的表面开设有栓孔16,栓孔16与通孔12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栓孔16、通孔12、弧槽22和柱孔21之间贯穿插置有插栓14,且插栓14横向贯穿底座2和两侧的支板13,插栓14的右侧末端旋接固定有螺母15,螺母15的左侧贴紧在支板13表面;
夹持结构包括斜面3、斜坡5、螺孔6、环板17、螺栓18、模槽19和模具20;所述模槽19设置在底座2的上方表面,且模槽19外侧的底座2上均设置有斜坡5,斜坡5内侧的模槽19表面置有模具20,所述模具20的外圈套置有环板17,且环板17置于斜坡5的内侧,环板17的外圈下方设置有斜面3,且斜面3抵触在斜坡5表面,所述模具20外侧的模槽19表面竖向设置有螺孔6,环板17的四周中部均竖向贯穿有螺栓18,螺栓18的底部旋接进入螺孔6内。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通过使底座2可以置于设有配重块8的底板1上,并通过插栓14锁定固定,保证了底座2使用的稳定性,在需要移动时卸下插栓14也能够方便将底座2与底板1分离从而便于移动,此外环板17置于模具20与斜坡5之间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模具20夹紧固定。
其中,所述环板17表面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栓槽23,且栓槽23位于模槽19表面的螺孔6上方,栓槽23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通过使环板17表面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栓槽23,且栓槽23位于模槽19表面的螺孔6上方,栓槽23为四个,通过设置的四个栓槽23,螺栓18拧动并抵动环板17下降时可以置于栓槽23内位移,避免阻挡环板17的正常下降。
其中,所述底座2的两侧上方表面均固定有提环4,提环4为两个,且提环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表面。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使底座2的两侧上方表面均固定有提环4,提环4为两个,且提环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表面,在转移底座2时,可以方便通过提环4将底座2吊升起。
其中,所述环板17的内圈表面固定有橡胶垫24,且橡胶垫24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环板17的内圈表面。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通过使环板17的内圈表面固定有橡胶垫24,且橡胶垫24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环板17的内圈表面,环板17内侧抵触在模具20表面时,橡胶垫24可以使环板17对其夹持比较稳定紧固。
其中,所述底板1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块槽25,且配重块8置于块槽25的内部表面。
其中,所述螺栓18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纹,螺栓18通过螺纹旋接在螺孔6内。
其中,所述插栓14的右侧外圈表面设置有螺纹,螺母15通过螺纹旋接在插栓14的外圈。
其中,所述螺栓18的上方末端设置有螺帽,且螺帽抵触在环板17的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1、底座2、斜面3、提环4、斜坡5、螺孔6、支槽7、配重块8、插柱9、插孔10、支腿11、通孔12、支板13、插栓14、螺母15、栓孔16、环板17、螺栓18、模槽19、模具20、柱孔21、弧槽22、栓槽23、橡胶垫24、块槽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使用吊装工具通过提环4将底座2吊起,然后使其置于底板1上方,两侧的支腿11位于两侧的支板13内侧,支槽7位于配重块8的上方,然后使用插栓14贯穿支腿11的栓孔16后经过配重块8的弧槽22贯穿插柱的柱孔21,贯穿至另一侧支腿11后,使用螺母15旋接固定在插栓14外圈,实现底座2和底板1的连接,然后使模具20置于模槽19内,环板17套于模具20的外圈,其外圈的斜面3抵触在斜坡5上,之后使用螺栓18贯穿栓槽23后拧入螺孔6内,使环板17被向下抵动,在下移过程中,由于斜坡5与斜面3的作用,使得环板17的内圈抵紧在模具20的外圈表面,从而时间将模具20夹紧固定的目的,之后可以进行压铸工作,需要移动底座2时,拧下螺母15后拔出插栓14,可以使底座2与底板1分离,通过吊装工具经过提环4对底座2进行吊装,此外通过底板1两侧支板13上的栓孔16,可以使用吊装工具将其吊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包括底板(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置于底板(1)的上方表面,且底座(2)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和夹持结构;
连接结构包括支槽(7)、配重块(8)、插柱(9)、插孔(10)、支腿(11)、通孔(12)、支板(13)、插栓(14)、螺母(15)、栓孔(16)、柱孔(21)和弧槽(22);所述底座(2)的下方中部开设有支槽(7),支槽(7)两侧的底座(2)下方均设置有支腿(11),所述配重块(8)置于底板(1)的上方中部表面,配重块(8)位于支槽(7)内侧的底板(1)上方,且支腿(11)支撑在配重块(8)两侧的底板(1)上方,配重块(8)的中部竖向开设有插孔(10),底板(1)的中部上方竖向固定有插柱(9),插柱(9)贯穿插孔(10)至配重块(8)上方,所述插柱(9)表面开设有柱孔(21),柱孔(21)同一高度的配重块(8)上表面开设有弧槽(22),所述支槽(7)两侧的支腿(11)上均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柱孔(21)和弧槽(2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底座(2)两侧下方的底板(1)表面均竖向固定有支板(13),支板(13)贴紧在支腿(11)的外侧,且支板(13)的表面开设有栓孔(16),栓孔(16)与通孔(12)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栓孔(16)、通孔(12)、弧槽(22)和柱孔(21)之间贯穿插置有插栓(14),且插栓(14)横向贯穿底座(2)和两侧的支板(13),插栓(14)的右侧末端旋接固定有螺母(15),螺母(15)的左侧贴紧在支板(13)表面;
夹持结构包括斜面(3)、斜坡(5)、螺孔(6)、环板(17)、螺栓(18)、模槽(19)和模具(20);所述模槽(19)设置在底座(2)的上方表面,且模槽(19)外侧的底座(2)上均设置有斜坡(5),斜坡(5)内侧的模槽(19)表面置有模具(20),所述模具(20)的外圈套置有环板(17),且环板(17)置于斜坡(5)的内侧,环板(17)的外圈下方设置有斜面(3),且斜面(3)抵触在斜坡(5)表面,所述模具(20)外侧的模槽(19)表面竖向设置有螺孔(6),环板(17)的四周中部均竖向贯穿有螺栓(18),螺栓(18)的底部旋接进入螺孔(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17)表面四边的中部均开设有栓槽(23),且栓槽(23)位于模槽(19)表面的螺孔(6)上方,栓槽(23)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两侧上方表面均固定有提环(4),提环(4)为两个,且提环(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17)的内圈表面固定有橡胶垫(24),且橡胶垫(24)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环板(17)的内圈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块槽(25),且配重块(8)置于块槽(25)的内部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8)的底部外圈设置有螺纹,螺栓(18)通过螺纹旋接在螺孔(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栓(14)的右侧外圈表面设置有螺纹,螺母(15)通过螺纹旋接在插栓(14)的外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8)的上方末端设置有螺帽,且螺帽抵触在环板(17)的上表面。
CN202021886433.9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Active CN212285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6433.9U CN21228582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6433.9U CN21228582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5820U true CN21228582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3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6433.9U Active CN21228582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5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85820U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CN111842839A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铸造底座
CN204975276U (zh) 低压铸造防跑火装置
CN211110670U (zh) 一种底模吊装工具
CN207105197U (zh) 混凝土浇筑组合模具
CN217600247U (zh) 一种汽车底板加工吊具
CN214236178U (zh) 一种铸造3d打印砂型锁紧装置
CN212634268U (zh) 一种组合式半固态压铸模具
CN213916035U (zh) 离心机快速脱模装置
CN216585128U (zh) 一种特大型轴承套圈热处理工装
CN106994504B (zh) 一种超重模具分拆上机的方法
CN220472484U (zh) 一种叉车主减速器壳体检测加工定位装置
CN219029517U (zh) 一种高压电机的转运装置
CN216836828U (zh) 一种铸造用组合芯吊具
CN209792549U (zh) 一种加工研磨金属圆弧凸面装置压盖的加工夹具
CN217201635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起升吊钩组
CN219522520U (zh) 一种陶瓷等静压成型模具
CN214290748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支架压铸模的起模装置
CN220485224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起重机变速箱
CN218983068U (zh) 便于定位的铸造模具和铸造机
CN216299999U (zh) 一种组合吊模块的注塑模具
CN216758115U (zh)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压铸模具
CN214456186U (zh) 一种铸造用组合型芯
CN217498446U (zh) 一种用于石英碇的翻面工装
CN219818024U (zh) 一种用于自动熔炼的防倾倒平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