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2444U -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2444U
CN212272444U CN202021213197.4U CN202021213197U CN212272444U CN 212272444 U CN212272444 U CN 212272444U CN 202021213197 U CN202021213197 U CN 202021213197U CN 212272444 U CN212272444 U CN 212272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dy
flange
upper flange
tower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31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玉柱
郭峰山
吴幼华
黄国富
黄振宇
夏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ipbuilding Shangha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ic Shanghai Marin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c Shanghai Marin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c Shanghai Marin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31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2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2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2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Y02T70/5236Renewable or hybrid-electric solution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助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包括基座、下塔体、上塔体、多个调节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下塔体的顶端设有下法兰;上塔体的底端设有上法兰;多个调节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均沿上法兰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栓螺接于上法兰且抵接于下法兰的顶面,以使上塔体的上平面的水平度位于预设范围内,连接组件将上法兰和下法兰连接紧固。组装时,通过旋拧各个调节螺栓,可对上塔体与下塔体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进行调整,进而可对上塔体的上平面的水平度进行调整并调整至预设范围内。相比现有技术中于焊接工艺后期对转子内塔的上表面的水平度进行机加修整,效率高、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助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背景技术
风力助推转子是一种节能效果好、助推力强、体积小的船舶风力助推装置,安装于船舶的甲板上,基于马格努斯效应(旋转的圆柱体在来流的作用下,将会受到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侧向力作用)风力助推转子通过自身旋转利用风能辅助船舶前进。风力助推转子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可行性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风力助推转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的风力助推转子包括外筒和转子内塔,是通过设于转子内塔内部的传动机构来驱动外筒旋转以获得推力,风力助推转子的外筒通常十分高大,直径最高达六米,高度达三十余米,内塔高度也可达二十余米。外筒需要高速旋转,为了保证外筒旋转工作的平稳性,转子内塔的上平面必须要保持水平度在规定范围内。而目前的转子内塔通常都是钢结构焊接制作而成,焊接过程中会引起钢材较大的变形量,无法保证转子内塔上表面的水平度,因此焊接制作完成后转子内塔的上平面必须进行机加工,但转子内塔的高大尺寸增加了加工难度和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焊接工艺制作转子内塔无法保证转子内塔上表面水平,进而需要后期加工,导致加工难度大和加工费用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该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包括:
基座;
下塔体,所述下塔体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下塔体的顶端设有下法兰;
上塔体,位于所述下塔体的上方,所述上塔体的底端设有上法兰;
多个调节组件,沿所述上法兰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螺接于所述上法兰且抵接于所述下法兰的顶面,以使所述上塔体的上平面的水平度位于预设范围内;
多个连接组件,沿所述上法兰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螺接于所述调节螺栓,且所述调节螺母能够抵紧于所述上法兰的上表面。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母且所述垫圈位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上法兰的上表面之间,所述调节螺母能够将所述垫圈压紧于所述上法兰。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螺母为开槽螺母。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还包括多个定位销,多个所述定位销沿所述上法兰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上对应每个所述定位销均设有销孔,每个所述定位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法兰上对应的销孔和所述下法兰上对应的销孔销接。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上法兰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上法兰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塔体和所述下塔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或者所述上塔体和所述下塔体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还包括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选择性设置于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之间,且所述调节垫片分别与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下法兰抵接。
作为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塔体与所述上法兰焊接,所述下塔体与所述下法兰焊接,所述下塔体与所述基座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该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包括基座、下塔体、上塔体、多个调节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其中,下塔体的顶端设有下法兰;上塔体的底端设有上法兰;多个调节组件和多个连接组件均沿上法兰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螺接于上法兰且抵接于下法兰的顶面,以使上塔体的上平面的水平度位于预设范围内。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螺栓依次穿过上法兰和下法兰并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组装时,通过旋拧各个调节螺栓,可对上塔体与下塔体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进行调整,进而可对上塔体的上平面的水平度进行调整,并调整至预设范围内。相比现有技术中于焊接工艺后期对转子内塔的上表面的水平度进行机加修整,效率高、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下塔体;3、下法兰;4、上塔体;41、上平面;5、上法兰;
6、调节组件;61、调节螺栓;62、调节螺母;63、垫圈;
7、连接组件;71、连接螺栓;72、连接螺母;
8、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该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包括基座1、下塔体2、上塔体4、多个调节组件6和多个连接组件7。其中,下塔体2的底端设置于基座1,下塔体2的顶端设有下法兰3;上塔体4位于下塔体2的上方,上塔体4的底端设有上法兰5;多个调节组件6沿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调节组件6包括调节螺栓61,调节螺栓61螺接于上法兰5且抵接于下法兰3的顶面,以使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位于预设范围内。多个连接组件7沿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螺栓71和连接螺母72,连接螺栓71依次穿过上法兰5和下法兰3并与连接螺母72螺纹连接。具体地,上法兰5和下法兰3对应各个连接螺栓71均设有通孔,上法兰5对应各个调节螺栓61均设有螺纹调节孔,调节螺栓61螺接于螺纹调节孔,并且调节螺栓61的头端位于上法兰5上方,调节螺栓61的底端穿过螺纹调节孔并抵接在下法兰3的上表面,从而旋拧调节螺栓61即可调整上法兰5和下法兰3位于该调节螺栓61处的间距,通过旋拧各个调节螺栓61,则可对上塔体4与下塔体2之间的相对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进行调整,进而可对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进行调整,当将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调整至预设范围内时,可保证外筒旋转工作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组件6对上塔体4上平面41的水平度进行调整,相比现有技术中于焊接工艺后期对转子内塔的上表面的水平度进行机加修整,效率高、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被调整至预设范围时,其垂直度同样能够符合要求。本实施例中,预设范围为±2mm,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给出了上塔体4和下塔体2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的方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上塔体4和下塔体2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圆形或其他形状。基座1、上塔体4和下塔体2均通过焊接工艺通过钢板焊接而成。优选地,上塔体4与上法兰5焊接成型,下塔体2与下法兰3焊接成型,下塔体2与基座1焊接成型。
可选地,多个调节组件6沿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连接组件7沿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由于多个调节螺栓61将上法兰5支撑于下法兰3,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各个调节螺栓61受力均衡。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示例性地给出了调节组件6的数量为16个,连接组件7的数量为32个的方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亦可根据需要设置调节组件6和连接组件7的数量。
可选地,调节组件6还包括调节螺母62,调节螺母62螺接于调节螺栓61,且调节螺母62能够抵紧于上法兰5的上表面。通过设置调节螺母62,当调节螺母62旋松时,可通过旋拧调节螺栓61以调节上法兰5和下法兰3于该调节螺栓61处之间的间隙,当将调节螺母62相对上法兰5旋紧时,调节螺母62和上法兰5相对调节螺母62能够自锁,具有防松效果。优选地,调节组件6还包括垫圈63,垫圈63套设于调节螺母62且垫圈63位于调节螺母62和上法兰5的上表面之间,调节螺母62能够将垫圈63压紧于上法兰5。
可选地,连接螺母72为开槽螺母。将连接螺母72设置为开槽螺母,当连接螺栓71与开槽螺母螺接,且开槽螺母抵紧于下法兰3的下表面时,且开槽螺母上的槽能够产生形变,并可避免开槽螺母松动,具有防松的效果。
可选地,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还包括多个定位销8,多个定位销8沿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上法兰5和下法兰3上对应每个定位销8均设有销孔,每个定位销8的两端分别与上法兰5上对应的销孔和下法兰3上对应的销孔销接。在组装时,可通过定位销8保证上法兰5和下法兰3准确对位。
可选地,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还包括调节垫片(附图中未示出),调节垫片选择性设置于上法兰5和下法兰3之间,且调节垫片分别与上法兰5和下法兰3抵接。可以理解的是,调节垫片的厚度可具有多种尺寸规格,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厚度尺寸的调节垫片塞入上法兰5和下法兰3之间,并且可沿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设置多个调节垫片,能够有效降低各个调节螺母62的受力,避免调节螺母62变形,以保证上塔体4上平面41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稳定。
该风力助推转子内塔的装配工艺如下:
1)、分别制作上塔体4、下塔体2和底座,并在上塔体4的底端焊接上法兰5,下塔体2的顶端焊接上法兰5。
2)、将上法兰5和下法兰3对接,并使各个定位销8分被插入上法兰5和下法兰3上对应的销孔。
3)、将各调节螺母62和垫圈63分别旋入对应的调节螺栓61,并将调节螺栓61分别旋入上法兰5上对应的螺纹调节孔内,采用扳手依次旋动各个调节螺栓61,使得调节螺栓61的螺杆上下移动,通过螺杆底部与下法兰3面相互作用来调节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同时在上塔体4的上平面41上放置水平仪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在上法兰5和下法兰3之间塞入不同厚度的调节垫片,并将旋拧各个调节螺母62,以使调节螺母62将对应的垫圈63压紧在上法兰5的上表面,可保证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在2mm以内。
4)、将各个连接螺栓71依次穿过上法兰5和下法兰3上对应的通孔,并与对应的连接螺母72螺纹连接,将上法兰5和下法兰3锁紧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下塔体(2),所述下塔体(2)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基座(1),所述下塔体(2)的顶端设有下法兰(3);
上塔体(4),位于所述下塔体(2)的上方,所述上塔体(4)的底端设有上法兰(5);
多个调节组件(6),沿所述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调节螺栓(61),所述调节螺栓(61)螺接于所述上法兰(5)且抵接于所述下法兰(3)的顶面,以使所述上塔体(4)的上平面(41)的水平度位于预设范围内;
多个连接组件(7),沿所述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螺栓(71)和连接螺母(72),所述连接螺栓(71)依次穿过所述上法兰(5)和所述下法兰(3)并与所述连接螺母(7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还包括调节螺母(62),所述调节螺母(62)螺接于所述调节螺栓(61),且所述调节螺母(62)能够抵紧于所述上法兰(5)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还包括垫圈(63),所述垫圈(63)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母(62)且所述垫圈(63)位于所述调节螺母(62)和所述上法兰(5)的上表面之间,所述调节螺母(62)能够将所述垫圈(63)压紧于所述上法兰(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母(72)为开槽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还包括多个定位销(8),多个所述定位销(8)沿所述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上法兰(5)和所述下法兰(3)上对应每个所述定位销(8)均设有销孔,每个所述定位销(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法兰(5)上对应的销孔和所述下法兰(3)上对应的销孔销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调节组件(6)沿所述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组件(7)沿所述上法兰(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体(4)和所述下塔体(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或者所述上塔体(4)和所述下塔体(2)的横截面均为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助推转子内塔还包括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选择性设置于所述上法兰(5)和所述下法兰(3)之间,且所述调节垫片分别与所述上法兰(5)和所述下法兰(3)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内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体(4)与所述上法兰(5)焊接,所述下塔体(2)与所述下法兰(3)焊接,所述下塔体(2)与所述基座(1)焊接。
CN202021213197.4U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Active CN212272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3197.4U CN212272444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3197.4U CN212272444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2444U true CN212272444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3197.4U Active CN212272444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2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201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中船重工(上海)节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201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中船重工(上海)节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7007A (zh)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CN212272444U (zh)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内塔
CN111097924B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封头的加工方法
CN108789260B (zh) 一种用于安装托板螺母的扩孔器及方法
CN210884876U (zh) 一种用于船用低速柴油机气缸套的起吊工具
US8235669B2 (en) Axial flow hydraulic turbine with blade mounting
CN112252736B (zh) 一种装配式钢梁吊装装置
CN215721742U (zh) 一种Hexapod振动台的安装底座机构
CN213627862U (zh) 一种高颈张拉防松法兰连接节点
CN212670312U (zh) 一种用于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施工的调节装置
CN210033715U (zh) 一种风机塔架平台非焊接连接结构
CN212615469U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安装连接座及底座连接结构
CN113579290A (zh) 用于船用柴油机气缸盖斜孔加工的组合工装及方法
CN112045348A (zh) 一种工字钢钢架连接钢板辅助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6746A (zh) 一种高颈张拉防松法兰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CN218891757U (zh) 一种ut扫描设备用治具
CN217860974U (zh) 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机架侧板法兰装配可调节工装
CN201339637Y (zh) 螺母紧固件装置
CN216030517U (zh) 柴油机与发电机对中用升降调整装置
CN215469233U (zh) 一种盘类工件内孔定位夹具
CN205352096U (zh) 一种环冷机支撑座
CN219691679U (zh) 一种大直径分片式风力发电机塔架
CN212652704U (zh) 一种环状薄壁类零件装夹装置
CN113236675B (zh) 一种具有销柱式保持架的特大型圆锥滚子轴承
CN219412452U (zh) 塔筒法兰简易攀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312, 313, 189 Kaohsiu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1

Patentee after: China Shipbuilding (Shangha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2, 313, 189 Kaohsiu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1

Patentee before: CSIC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