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7840U -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7840U
CN212267840U CN202021800977.9U CN202021800977U CN212267840U CN 212267840 U CN212267840 U CN 212267840U CN 202021800977 U CN202021800977 U CN 202021800977U CN 212267840 U CN212267840 U CN 212267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lanetary gear
wheel hub
gear
civil air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09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谊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18009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7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7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78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包括机轮架和机轮轮毂,所述机轮架左下侧通过工作杆与左机轮轮胎相连接,且机轮架右下侧通过工作杆与右机轮轮胎固定连接;所述机轮轮毂外侧套接有左机轮轮胎,且机轮轮毂内部开设有空腔,同时机轮轮毂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机轮轮毂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开孔,且机轮轮毂内部下侧开设有第二开孔。该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具有四组行星齿轮,任意一组发生损坏的时候,可依靠其余三组进行传动工作,取代太阳轮传动的方式,减少齿轮的摩擦系数,降低电机的负荷;保证四组行星齿轮在工作时候稳定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飞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绿色航空是世界民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民用飞机起降在地面滑行过程中,发动机效率低、油耗大和污染严重的问题,欧美国家开展以电动机替代发动机牵引飞机移动的绿色电动滑行系统研究;绿色电动滑行系统是指在飞机滑行道上移动的时候,无需使用主发动机,通过自身的供电系统辅助动力装置来驱动安置在起落架机轮中的牵引电机,就可以完成飞机滑行阶段的动作,有效地降低发动机油耗,减少碳排放量,延长发动机使用周期;国外研究资料显示:该技术可为A320飞机每段航程节省近4%的燃油消耗,每年可帮助航空公司每架机节省20-45万美元;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大大减少碳排放、降低噪声污染,降低停机坪上外来物损害发动机叶轮的风险,降低停机坪上地勤人员的风险;我国在绿色航空和电动滑行系统方面研究尚属空白;针对上述文字描述,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CN201721157828.3)一种民用飞机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文中提及:“通过驱动电机1带动电机输出齿轮2转动,通过电机输出齿轮2输出到太阳轮3、行星齿轮4、外齿圈5、行星外齿圈离合器12以及机轮轮毂10,实现机轮轮毂10的动力直接输出;”输出齿轮2通过太阳轮3带动三组行星齿轮4转动,太阳轮3的设置,增加齿轮系统的摩擦系数,提高驱动电机1的负荷,当太阳轮3与输出齿轮2之间发生损坏的时候,影响轮胎的正常转动,同时当太阳轮3与行星齿轮4之间发生损坏的时候,影响机轮轮胎的正常转动,行星齿轮4与行星齿轮轴7在装置上的固定方式未充分表达,行星齿轮轴7起到传动的重要作用,其固定安装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机轮轮胎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缺陷,提供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所述输出齿轮、齿条和轮轴具有四组行星齿轮,任意一组发生损坏的时候,可依靠其余三组进行传动工作,取代太阳轮传动的方式,减少齿轮的摩擦系数,降低电机的负荷;保证四组行星齿轮在工作时候稳定性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包括机轮架和机轮轮毂,所述机轮架左下侧通过工作杆与左机轮轮胎相连接,且机轮架右下侧通过工作杆与右机轮轮胎固定连接;
所述机轮轮毂外侧套接有左机轮轮胎,且机轮轮毂内部开设有空腔,同时机轮轮毂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机轮轮毂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开孔,且机轮轮毂内部下侧开设有第二开孔,同时机轮轮毂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三开孔,并且机轮轮毂内部右侧开设有第四开孔;第一开孔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轮轴,且轮轴左端与第一行星齿轮固定连接,机轮轮毂通过安装轴承与工作杆转动连接,且工作杆内部通过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机轮轮毂内部上侧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且机轮轮毂内部下侧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同时机轮轮毂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三行星齿轮,并且机轮轮毂内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行星齿轮。
优选的,所述左机轮轮胎与右机轮轮胎的传动结构一致,且左机轮轮胎与右机轮轮胎关于机轮架为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关于输出齿轮为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的右端均通过轮轴分别固定在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的结构和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分布在输出齿轮的周向位置,且输出齿轮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输出轴左端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同时输出轴通过固定轴承安装在工作杆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四行星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关于输出齿轮为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四组行星齿轮分别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四组开孔内部,轮轴左侧通过轴承固定在开孔中,保证四组行星齿轮在工作时候的稳定性;
2.四组行星齿轮,任意一组发生损坏的时候,可依靠其余三组进行传动工作,取代太阳轮传动的方式,减少齿轮的摩擦系数,降低电机的负荷;
3.电机的转子通过输出齿轮带动四组行星齿轮进行转动,四组行星齿轮通过齿条带动机轮轮毂和左机轮轮胎进行转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轮轮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左机轮轮胎;2、机轮架;3、右机轮轮胎;4、工作杆;5、机轮轮毂;6、空腔;7、第一行星齿轮;8、输出齿轮;9、输出轴;10、第二行星齿轮;11、齿条;12、固定轴承;13、电机;14、安装轴承;15、轮轴;16、第一开孔;17、第三行星齿轮;18、第四行星齿轮;19、第三开孔;20、第二开孔;21、第四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包括机轮架2和机轮轮毂5,机轮架2左下侧通过工作杆4与左机轮轮胎1相连接,且机轮架2右下侧通过工作杆4与右机轮轮胎3固定连接;左机轮轮胎1与右机轮轮胎3的传动结构一致,且左机轮轮胎1与右机轮轮胎3关于机轮架2为对称结构;机轮轮毂5外侧套接有左机轮轮胎1,且机轮轮毂5内部开设有空腔6,同时机轮轮毂5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1,机轮轮毂5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开孔16,且机轮轮毂5内部下侧开设有第二开孔20,同时机轮轮毂5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三开孔19,并且机轮轮毂5内部右侧开设有第四开孔21;第一开孔16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轮轴15,且轮轴15左端与第一行星齿轮7固定连接,第一行星齿轮7与第二行星齿轮10关于输出齿轮8为对称结构;机轮轮毂5通过安装轴承14与工作杆4转动连接,且工作杆4内部通过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13;机轮轮毂5内部上侧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7,且机轮轮毂5内部下侧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10,同时机轮轮毂5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三行星齿轮17,并且机轮轮毂5内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行星齿轮18;第四行星齿轮18与第三行星齿轮17关于输出齿轮8为对称结构;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的右端均通过轮轴15分别固定在第一开孔16、第二开孔20、第三开孔19和第四开孔21内部;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的结构和尺寸一致;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分布在输出齿轮8的周向位置,且输出齿轮8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相啮合;电机13的转子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9固定连接,且输出轴9左端与输出齿轮8固定连接,同时输出轴9通过固定轴承12安装在工作杆4内部;
如图2所示:电机13的转子通过输出齿轮8直接带动四组行星齿轮进行转动工作,四组行星齿轮,任意一组发生磨损的时候,可依靠其余三组进行传动工作,取代太阳轮传动的方式,减少齿轮的摩擦系数,降低电机13的负荷;
如图2-4所示: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分别通过轮轴15固定安装在四组开孔内部,轮轴15左侧通过轴承固定在开孔中,保证四组行星齿轮在工作时候的稳定性。
在使用该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时,电机13的转子通过输出轴9带动输出齿轮8进行转动,输出齿轮8分别带动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进行转动,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转动,通过齿条11带动机轮轮毂5和左机轮轮胎1进行转动工作,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分别通过轮轴15固定安装在第一开孔16、第二开孔20、第三开孔19和第四开孔21内部,轮轴15左侧通过轴承固定在开孔中,保证四组行星齿轮在工作时候的稳定性;这就是该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工作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包括机轮架(2)和机轮轮毂(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轮架(2)左下侧通过工作杆(4)与左机轮轮胎(1)相连接,且机轮架(2)右下侧通过工作杆(4)与右机轮轮胎(3)固定连接;
所述机轮轮毂(5)外侧套接有左机轮轮胎(1),且机轮轮毂(5)内部开设有空腔(6),同时机轮轮毂(5)内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1),机轮轮毂(5)内部上侧开设有第一开孔(16),且机轮轮毂(5)内部下侧开设有第二开孔(20),同时机轮轮毂(5)内部左侧开设有第三开孔(19),并且机轮轮毂(5)内部右侧开设有第四开孔(21);第一开孔(16)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轮轴(15),且轮轴(15)左端与第一行星齿轮(7)固定连接,机轮轮毂(5)通过安装轴承(14)与工作杆(4)转动连接,且工作杆(4)内部通过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13);机轮轮毂(5)内部上侧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7),且机轮轮毂(5)内部下侧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10),同时机轮轮毂(5)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三行星齿轮(17),并且机轮轮毂(5)内部右侧安装有第四行星齿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机轮轮胎(1)与右机轮轮胎(3)的传动结构一致,且左机轮轮胎(1)与右机轮轮胎(3)关于机轮架(2)为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7)与第二行星齿轮(10)关于输出齿轮(8)为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的右端均通过轮轴(15)分别固定在第一开孔(16)、第二开孔(20)、第三开孔(19)和第四开孔(2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的结构和尺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分布在输出齿轮(8)的周向位置,且输出齿轮(8)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7)、第二行星齿轮(10)、第三行星齿轮(17)和第四行星齿轮(18)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的转子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9)固定连接,且输出轴(9)左端与输出齿轮(8)固定连接,同时输出轴(9)通过固定轴承(12)安装在工作杆(4)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18)与第三行星齿轮(17)关于输出齿轮(8)为对称结构。
CN202021800977.9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7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0977.9U CN21226784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0977.9U CN21226784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7840U true CN21226784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097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784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7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0910A1 (en) * 2021-01-12 2022-07-21 Safran Landing Systems Canada Inc. Shaft driven self-powered landing gear with friction driv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0910A1 (en) * 2021-01-12 2022-07-21 Safran Landing Systems Canada Inc. Shaft driven self-powered landing gear with friction drive
US11603189B2 (en) 2021-01-12 2023-03-14 Safran Landing Systems Canada Inc. Shaft driven self-powered landing gear with friction dr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1944U (zh) 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03742607B (zh) 一体化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传动链及其所用齿轮箱
CN103434385A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212267840U (zh)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CN112498669A (zh) 一种民用飞行器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CN105864364A (zh) 一种复合行星式风力发电机齿轮箱
CN103192970A (zh) 一种桨本体和具有该桨本体的螺旋桨
CN110615116A (zh) 一种飞机双舵液压转向抱夹式电动新型牵引装置
CN106314034A (zh) 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203717796U (zh) 一体化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传动链及其所用齿轮箱
CN203248322U (zh) 一种半直驱风电传动系统
CN211474849U (zh) 一种驱动桥用悬臂式行星架
CN212267216U (zh) 一种轮式行走机构的驱动系统
CN107600395A (zh) 一种民用飞机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CN104085535A (zh) 双动力输出飞行器
CN207328816U (zh) 一种民用飞机起落架的动力机轮电驱动装置
CN201170290Y (zh) 风力发电机增速齿轮箱
CN210970639U (zh) 一种同轴动力耦合驱动电机总成
CN211001870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适时调速内齿行星轮系机构
WO2021057295A1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多个驱动装置耦合结构
CN105437963A (zh) 一种单发动机环卫车的驱动系统
CN210074985U (zh) 一种电动叉车轮毂电机
CN210178875U (zh) 装载机双变总成直接挡轴中间双支撑结构
CN202245874U (zh) 一种内啮合齿轮传动的提升绞车
CN2739384Y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增速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