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5754U -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5754U
CN212265754U CN202020679551.6U CN202020679551U CN212265754U CN 212265754 U CN212265754 U CN 212265754U CN 202020679551 U CN202020679551 U CN 202020679551U CN 212265754 U CN212265754 U CN 212265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positioning
profiling tool
tool
prof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95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学艳
张焱钊
潘斌
陈旭臻
朱向阳
王川川
梁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95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5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5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5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以及分别置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的左仿形工装和右仿形工装;其中,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上分别设置有与左、右悬置相适配的定位部。本方案通过装配工装保证准确安装左右悬置,在获得零件有效固定的基础上,为确保生产效率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同时,便于进行相应的装配操作,可有效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与前副车架进行组装的左右悬置为相似件,左右件极易混装。实际操作时,通常由人工根据零件图号识别左右件,采用定值风枪拧紧螺栓,配合现有生产线阻挡器确保零件打紧。
然而,现有人工识别零件,因人的因素或因物料混装,人无法识别到位的状况,存在错装风险。并且,错装至前副车架总成上后,基于悬置安装螺栓位置处于隐蔽位置的特殊性,零件预紧若出现未打紧状态,不易识别,进而导致零件无法有效固定,存在悬置安装不到位质量风险,并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现有悬置提出装配工装方案,以规避错装导致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通过装配工装保证准确安装左右悬置,在获得零件有效固定的基础上,为确保生产效率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以及分别置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的左仿形工装和右仿形工装;其中,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上分别设置有与左、右悬置相适配的定位部。
优选地,还包括:左仿形工装座和右仿形工装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上,且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分别适配于所述左仿形工装座和所述右仿形工装座,且可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左驱动部件和右驱动部件,其动力输出端分别作用于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以驱动仿形工装相对于相应的仿形工装座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左仿形工装座和所述右仿形工装座分别具有内凹部,以容纳位于预装工作位置的相应仿形工装;且所述左驱动部件和所述右驱动部件具体为驱动气动缸,所述驱动气动缸的缸杆分别伸入相应的仿形工装座的内凹部中驱动仿形工装。
优选地,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上分别具有与相应悬置的凸部适配的凹部,且所述凹部的底面和所述凹部旁侧的相应仿形工装的外表面构成定位面,所述定位部分别配置于所述定位面上。
优选地,所述凹部的底面上配置的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凹部旁侧的相应仿形工装的外表面上配置的所述定位部为定位销。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前副车架定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上;至少两个压紧部件,分别置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以压紧预定位的前副车架。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压紧驱动件,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压紧部件适配,以驱动压紧部件压紧预定位的前副车架。
优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压紧部件可分别相对于工作台本体上下位移,所述压紧驱动件具体为压紧气动缸,所述压紧气动缸的缸杆分别作用于相应的压紧部件。
优选地,所述前副车架定位件具体为定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在工作台本体上设置有左、右仿形工装,两个仿形工装上分别设置有与左、右悬置相适配的定位部,可完全避免人为错装而导致安装不到位的质量问题,同时避免了螺栓漏打扭力造成悬置零件失效等情况。如此设置,在获得零件有效固定的基础上,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工装保障;另外,应用本方案,便于进行相应的装配操作,可有效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左、右仿形工装座,左、右仿形工装分别适配于相应的仿形工装座,且可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相对切换;同时,采用左、右驱动部件和右驱动部件分别驱动仿形工装相对于相应的仿形工装座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如此设置,待组装零部件预装定位后,分别通过左、右仿形工装带动左、右悬置自预装工作位置位移至组装工作位置,基于该切换位移行程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大了悬置与前副车架间紧固件的旋紧操作空间,便于在有限操作空间内旋紧螺栓至固定扭力,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零件预紧后出现扭力未打紧情形,确保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悬置安装工作台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左仿形工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右仿形工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左悬置与左仿形工装的适配关系;
图6示出了左悬置的适配结构。
图中:
工作台本体1、左仿形工装21、凹部211、定位孔212、定位销213、左仿形工装座22、左驱动部件23、右仿形工装31、右仿形工装座32、右驱动部件33、左悬置4、凸部41、定位销42、安装孔43、前副车架定位件5、压紧部件61、压紧驱动件62、按钮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方式以图中所示悬置作为描述主体,详细说明用于悬置装配操作的安装工作台具体方案。应当理解,该悬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其具体安装的自体结构形式,均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并对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悬置安装工作台未构成实质性限制。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述悬置安装工作台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该悬置安装工作台的工作台本体1上设置有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其中,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上分别设置有与左、右悬置相适配的定位部(212、213)。由此,基于与左、右悬置的特点分别适配的定位部的设置,可完全避免人为错装左、右悬置的情形出现;实际设计时,根据待装配零部件相应定位结构的形状、尺寸进行设定,即可满足具体装配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可直接置于工作台本体1上,或者通过过渡件间接置于工作台本体1上;此外,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可固定设置在工作台本体1上,或者活动设置在工作台本体1上,只要满足防止错装的功能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图3为左仿形工装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右仿形工装组件的示意图。图中所示,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分别通过左仿形工装座22和右仿形工装座32,间接置于工作台本体1上,并可活动切换其工作位置。
具体地,左仿形工装21适配于左仿形工装座22,右仿形工装31适配于右仿形工装座32,且左、右仿形工装21、22可相对于相应的仿形工装座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进一步结合图1所示,可提供直线位移驱动力的左驱动部件23和右驱动部件33,其动力输出端分别作用于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22,以驱动仿形工装相对于相应的仿形工装座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其中,基于提供直线位移驱动力的功能需要,左驱动部件23和右驱动部件33可以为直接电机或者驱动液动缸。优选为驱动气动缸,一方面利于装配现场进行气源配置,使用成本较低,且便于检修维护。驱动气动缸的缸杆分别伸入相应的仿形工装座的内凹部中驱动仿形工装。
为了获得较好的预装稳定性,可以对仿形工装和仿形工装座间的适配结构作进一步优化。左仿形工装座22和右仿形工装座32分别具有内凹部,以容纳位于预装工作位置的相应仿形工装;结合图3和图4所示,处于预装工作位置的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分别嵌装于左仿形工装座22和右仿形工装座32中,预装过程中,相适配的仿形工装相对于工装座始终处于稳定位置关系。接下来,在相应驱动气动缸的作用下,仿形工装自相应工装座的内凹部中伸出即可切换至组装工作位置,也即与前副车架进行组装的工作位置,显然,基于该切换位移行程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大了左、右悬置与前副车架间紧固件旋紧的实际操作空间,便于在有限操作空间内旋紧螺栓至固定扭力。
另外,左仿形工装21和右仿形工装31上的定位部,以及与相应悬置相适配的定位面等结构,需要基于悬置产品的实际结构进行匹配。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相应结构的配置机理,例如但不限于,下面以图5和图6所示左悬置4和左仿形工装21的具体适配关系,其中,图5示出了左悬置与左仿形工装的适配关系,图6示出了左悬置的适配结构。
结合图5所示,左仿形工装21具有左悬置4的凸部41适配的凹部211,以便在预装配时容纳悬置的凸部;且该凹部211的底面和凹部41旁侧的左仿形工装21的外表面构成定位面,相应定位部分别配置于定位面上。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凹部211的底面上配置的定位部为定位孔212,用于与左悬置4凸部41上的定位销42适配;凹部211旁侧的左仿形工装21的外表面上配置的定位部为定位销213,用于与左悬置4上的安装孔43适配。
同样地,右仿形工装31具有右悬置之间的定位适配关系相同,本文不再赘述。悬置预装时,整体上可与相应的仿形工装形成稳定、准确的定位。
另外,为了提高悬置与前副车架之间预装位置关系的精确度,可针对悬置安装工作台作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台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前副车架定位件5,这里,“前副车架定位件5”的位置及结构形式根据具体前副车架产品的定位部进行适配,例如但不限于,采用图中所示的定位销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特点。
同时,在工作台本体1上还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压紧部件61,以压紧预定位的前副车架(图中未示出)。也就是说,前副车架与前副车架定位件5预定位后,通过压紧部件61实现相对固定。当然,压紧部件61可相对于工作台本体1在水平面内旋转,以在预备工作位置和压紧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当压紧部件61转动至预备工作位置时,可自由取放前副车架的操作;当压紧部件61转动至压紧工作位置时,可进行压紧前副车架的操作。
此外,与每个压紧部件61相适配地,分别设置有压紧驱动件62,以驱动相应的压紧部件61压紧预定位的前副车架。同样地,压紧驱动件62可以为直接电机或者驱动液动缸。优选为压紧气动缸。本方案中,至少两个压紧部件61可分别相对于工作台本体1上下位移,压紧气动缸的缸杆分别作用于相应的压紧部件61,以分别带动实现上述压紧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紧作用力不局限于沿图中所示的竖直方向施加,应当理解,只要能够满足压紧预定位前副车架的功能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采用定位销形式的前副车架定位件5,该定位销的顶部可设置截面渐收的引导部,以便对中快速完成前副车架的预定位。
下面简要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悬置安装工作台的操作原理。首先,将左、右悬置零件分别安装至左仿形工装21、右仿形工装31,再放置前副车架焊合件总成与前副车架定位件5预定位;接下来,启动压紧按钮7,旋转压紧部件61至压紧工作位置,并压紧压紧前副车架零件;此时,左驱动部件23和右驱动部件33分别顶升左、右仿形工装,将左、右悬置向上推动,悬置螺栓推进前副车架焊合件总成螺栓安装孔,人工预紧螺栓,电动拧紧轴拧紧螺栓至固定扭力,各气动缸自动回位原点。至此完成相关零件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仿形工装组件仅为优选示例性说明,而非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具体结构形式。同时,可结合装配平台气动元件及电气联动,确保零件扭力不合格报警,其中,各气动缸的具体气路连通方式,以及通过操作按钮7启动相应控制流程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左”、“右”是基于图示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本体;
左仿形工装和右仿形工装,分别置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其中,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上分别设置有与左、右悬置相适配的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左仿形工装座和右仿形工装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上,且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分别适配于所述左仿形工装座和所述右仿形工装座,且可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左驱动部件和右驱动部件,其动力输出端分别作用于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以驱动仿形工装相对于相应的仿形工装座在预装工作位置和组装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仿形工装座和所述右仿形工装座分别具有内凹部,以容纳位于预装工作位置的相应仿形工装;且所述左驱动部件和所述右驱动部件具体为驱动气动缸,所述驱动气动缸的缸杆分别伸入相应的仿形工装座的内凹部中驱动仿形工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仿形工装和所述右仿形工装上分别具有与相应悬置的凸部适配的凹部,且所述凹部的底面和所述凹部旁侧的相应仿形工装的外表面构成定位面,所述定位部分别配置于所述定位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底面上配置的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凹部旁侧的相应仿形工装的外表面上配置的所述定位部为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前副车架定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上;
至少两个压紧部件,分别置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以压紧预定位的前副车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压紧驱动件,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压紧部件适配,以驱动压紧部件压紧预定位的前副车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压紧部件可分别相对于工作台本体上下位移,所述压紧驱动件具体为压紧气动缸,所述压紧气动缸的缸杆分别作用于相应的压紧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安装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定位件具体为定位销。
CN202020679551.6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Active CN212265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551.6U CN21226575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9551.6U CN21226575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5754U true CN212265754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9551.6U Active CN21226575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5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65754U (zh) 一种悬置安装工作台
CN105414837A (zh) 一种汽车前后门分体式铰链的一体化装具
CN208715343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外置式定位工装
CN218395769U (zh) 一种空气锻造锤锻造用支撑装置
CN211139496U (zh) 一种后背门装配工具
CN213592128U (zh) 一种新能源乘用车控制器总成摩擦焊焊接夹具
CN213105730U (zh) 一种用于拔芯轴的工装夹具
KR20190069255A (ko) 유니버설조인트 크로스 축 베어링 삽입 지그
CN203304821U (zh) 一种用于后桥壳盖总成与桥壳本体总成拼装点固焊接设备
CN103143875A (zh) 一种用于后桥壳盖总成与桥壳本体总成拼装点固焊接设备
CN205184115U (zh) 汽车铰链安装工具
CN104438527A (zh) 一种新型应用于白车身闭合件滚边生产线的滚边工具
CN108687436B (zh) 一种汽车四门门板焊接的单面焊接辅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19157A (zh) 一种汽车铰链装具
CN215700017U (zh) 一种用于油底壳上体加工的液压夹具
CN104499858A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1761027U (zh) 一种水箱前横梁安装辅助工装
CN213795032U (zh) 用于燃油箱加油管的焊接工装
CN209757274U (zh) 顶盖前横梁支撑板及车辆
CN219967753U (zh) 一种汽车单门铰链定位装具
CN210452414U (zh) 一种保证副车架同侧各安装面相对面轮廓度的机加工夹具
CN205290349U (zh) 一种应用于机械工件流水线生产的双工位装配设备
CN206296626U (zh) 一种汽车板件间接柔性焊接平台
CN213646414U (zh) 一种汽车边脚链焊接工装
CN111168337A (zh) 一种商用车排气管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