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0430U -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0430U
CN212250430U CN202020792600.7U CN202020792600U CN212250430U CN 212250430 U CN212250430 U CN 212250430U CN 202020792600 U CN202020792600 U CN 202020792600U CN 212250430 U CN212250430 U CN 212250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fice plate
hole
fluid medium
plat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26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见江
王天周
尹红庆
赵兴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ump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ump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26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0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0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0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流量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包括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第一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之间留有间隔而形成缓冲区。采用本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的节流减压孔板缓冲能力弱、降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流量泵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背景技术
小流量水泵就是体积小,流量也小的微型水泵,具备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和用于排水的出水口,并且能够在进口处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在排水口处形成较大输出压力。为了防止小流量水泵的进水口处流量低于最小流量而引起过热的情况,在水泵内设有最小流量再循环系统,用于将出水口处的流体回送到进水口处,对进水口处的流量进行补充。但是水泵的出水口处流出的介质具有较大的输出压力,而水泵的进水口处处于负压状态,导致进水口和出水口部位的压差较大,如果直接使出水口处的高压介质冲击到进水口处,会导致小流量泵的整泵运行不平稳的情况;所以需要设置节流减压装置对出口处泵送出来的介质进行降压,从而避免出口处泵送出来的高压介质对进口处造成冲击损伤。
目前,一般是在降压流道内依次排列设置多个单孔板结构对流体介质进行逐级减压,但是单孔板的结构和尺寸都是相同的,单孔板上的通孔也是同轴设置的,导致流体流经单孔板时受到的阻挡作用不足,单孔板对流体的缓冲能力弱、降压效果差,所以要达到所需的降压效果,单孔板需要使用的孔板数量多,而孔板数量多又会导致降压流道的长度较长,所以现有的单孔板结构不适用于对小流量水泵进行节流减压;同时,因为单孔板结构中间的通孔是同轴设置的,导致流体很容易经过单孔板继续向前流动,所以很容易在降压流道内形成湍流,导致降压流道内的撞击剧烈,进而导致降压流道内的噪音大,而且还会导致降压流道振动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节流减压孔板缓冲能力弱、降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包括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第一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之间留有间隔而形成缓冲区。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使用时,将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一起固定到降压流道内即可。流体介质进入降压流道后,流经第一孔板时,第一孔板会对流体介质产生一个阻挡作用,减小流体介质的动能,从而使流体介质的压强降低;流体介质流过第一孔板后,流入缓冲区内,流道直径瞬间增大,流体介质则瞬间释压,进一步降低了流体介质的流速,从而在第一孔板前后产生静压力差;然后,流体介质继续流动时,会再次受第二孔板的阻拦而减慢流速,而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是相互错开的,流体介质要经过第二通孔继续流动,需要转变流动方向流动到第二通孔的位置后,才能穿过第二通孔继续流动,所以本方案还能延长流体的流动路径,使得液体发生弯曲路径的流动,加大了液体的动能损耗,所以使用本方案的减压孔板能在孔板数量相同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同样的,要达到所需的降压效果时,使用本方案的减压孔板可以减少使用的孔板数量,缩短所需的外部直管的长度;而且,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交替设置,能避免湍流的形成,从而减小了震动和噪音,提高了运行平稳性,所以本方案更符合小流量泵的使用需求。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均设有多个,且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交替设置。
本方案通过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能对流体介质进行多级降压,所以工厂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选用不同数量的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生产出不同降压规格的产品,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降压产品。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通孔设有若干个。
本方案的第二孔板为多孔板,能对流体介质进行分流,从而分解流体介质的流动速度,消耗流体介质的动能,最终达到降压的目的。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孔板上还设有中心孔,若干第二通孔均与中心孔连通。
本方案的流体介质流经第二通孔后,先流入中心孔中,然后再流入外部管道中,所以中心孔能对流体介质起到一个中间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若干第二通孔均朝向中心孔的轴心线方向倾斜设置。
本方案的第二通孔倾斜设置,能调整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使流体介质沿轴向的流动速度降低,从而使流经第二孔板的流体介质速度降低幅度更大,降压效果更好,所以相同降压需求下,本方案使用的减压孔板数量更少,进行减压处理所需的外部直管的长度更短。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中心孔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设有锥台形的锥度孔。
本方案的锥度孔的侧面能进一步对流体介质进行阻挡和调向,而且,锥度孔直接和缓冲区相连,能对缓冲区的空间进行扩充,使缓冲区的空间增大,所以流体介质流经第二孔板后,流入缓冲区的过程中,瞬间释压的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增强了对流体介质的降压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通孔靠近中心孔的一端位于锥度孔的侧面位置。
本方案的第二通孔中流出的几束流体介质均朝向中心孔的轴心线流入中心孔内,流入中心孔的过程中,一是几束流体介质相互冲撞,能抵消部分流体介质的动能,从而使流体介质的流速更低,压力更小;二是流体介质相互撞击后,会冲向中心孔的内侧壁,所以一次撞击后残余的动能会进一步减少,从而使流体介质的速度和压力进一步减小,所以本方案的降压效果更好。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通孔倾斜的角度为30-60°。
本方案能使流体介质在第二孔板处快速降压,又能保留流体介质的部分流速,使流体介质能正常地流经第二孔板,最终流向泵的进水口,为泵提供流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若干第二通孔以第二孔板的轴心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
本方案的第二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使流体介质在经过第二孔板时,对第二孔板产生的冲击力沿径向分布平衡,从而避免了第二孔板受力不平衡,导致节流减压系统的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偶数个。
本方案使第二孔板能将流体介质分流成偶数股流束,从而使流体介质从第二通孔中流出后,能两两正对冲击,从而使流束之间相互阻流,达到减速降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主要示出了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孔板1、第一通孔2、第二孔板3、第二通孔4、中心孔5。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包括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第一孔板1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2,形成单孔板;第二孔板3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4,形成多孔板,第二通孔4和第一通孔2相连通;第二通孔4为偶数个,此处以四个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四个第二通孔4以第二孔板3的轴心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4交错设置,此处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2的右端与第二通孔4的左端相互错开。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之间留有间隔而形成缓冲区。
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均设有多个,且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交替设置,图中示出了两组作为示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上述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如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固定到降压流道的内周壁即可,如图1中的虚线部分所示,此处以外部直管作为降压流道。
使用时,流体介质进入外部直管后,流经第一孔板1时,第一孔板1会对流体介质产生一个阻挡作用,减小流体介质的动能,从而使流体介质的压强降低;流体介质流过第一孔板1后,流入缓冲区,管径瞬间增大,流体介质则瞬间释压,进一步降低了流体介质的流速,从而在第一孔板1前后产生静压力差;然后,流体介质继续流动时,一是会受第二孔板3的阻拦而减慢流速,从而使流体介质的压力降低,二是第二通孔4和第一通孔2不共线,延长了液体介质的流动路径,且使得液体发生弯曲路径的流动,加大了液体的动能损耗。所以使用本方案的减压孔板能在孔板数量相同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同样的,要达到所需的降压效果时,使用本方案的减压孔板可以减少使用的孔板数量,缩短所需的外部直管的长度;而且,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交替设置,能避免湍流的形成,从而减小了震动和噪音,提高了运行平稳性,所以本方案更符合小流量泵的使用需求。
本方案通过交替设置的多个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能对流体介质进行多级降压,所以工厂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选用不同数量的第一孔板1和第二孔板3,生产出不同降压规格的产品,从而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降压产品。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孔板3上还设有中心孔5,若干第二通孔4均与中心孔5连通。中心孔5的轴心线与第一通孔2共线,若干第二通孔4的右端均朝向中心孔5的轴心线倾斜,第二通孔4倾斜的角度为30-60°,图中示出了30°的情况作为示例。
具体使用时,流体介质从第一通孔2流入缓冲区时,是直接向右流动的,而流体介质继续向右流动时,第二通孔4的侧壁还会对流体介质产生阻挡作用,达到缓冲的目的;而且,流体介质流入第二通孔4后,第二通孔4还会改变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使流体介质沿外部直管的轴向的流动速度受到分解而减小;而且,第二通孔4还会将流体介质分解成若干束流束,流束从第二通孔4中流出时,会产生径向的分速度,从而出现相互碰撞以及与中心孔5的内侧壁进行碰撞的情况,进一步分解了流体介质的流速,使流体介质沿轴向的流动速度减小,从而达到对流体介质进行降压的目的;而且,本方案的流体介质流经第二通孔4后,先流入中心孔5中,然后再流入外部管道中,所以中心孔5能对流体介质起到一个中间缓冲的作用。所以本方案的降低幅度更大,降压效果更好,在相同降压需求的情况下,本方案使用的减压孔板数量更少,进行减压处理所需的外部直管的长度更短。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中心孔5靠近第二通孔4的一端(图3中的左端)设有锥台形的锥度孔,图中示出了第二通孔4为锥台形的情况作为示例;第二通孔4靠近中心孔5的一端(图3中第二通孔4的右端)位于锥度孔的侧面位置。
具体使用时,流体经过第二通孔4后,流入缓冲区的过程中,因为中心孔5和缓冲区直接连通,中心孔5能增大缓冲区的空间,使流体介质的流道直径瞬间增大,从而使流体介质瞬间向四周扩散,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第一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之间留有间隔而形成缓冲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均设有多个,且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设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板上还设有中心孔,若干第二通孔均与中心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二通孔均朝向中心孔的轴心线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设有锥台形的锥度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中心孔的一端位于锥度孔的侧面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倾斜的角度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通孔以第二孔板的轴心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偶数个。
CN202020792600.7U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Active CN212250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2600.7U CN212250430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2600.7U CN212250430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0430U true CN212250430U (zh) 2020-12-29

Family

ID=74000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2600.7U Active CN212250430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0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5319B (zh) 蒸汽阀及汽轮机设备
CN105344505A (zh) 一种离心对撞式高效雾化矿用降尘喷嘴
JP6452275B2 (ja) サーモコンプレッサ
CN212250430U (zh)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孔板
CN105570598A (zh) 管道整流装置
JP2001295800A (ja) エゼクタ式真空発生器
CN212250359U (zh) 一种小流量节流减压装置
CN208778346U (zh) 带导流消声功能的泵体进流管
CN201925234U (zh) 一种核电站用的设备冷却水泵上的泵体结构
CN111306959B (zh) 一种蒸汽喷射加热器
CN106524793B (zh) 一种换热器
US11885453B2 (en) Damping device
CN116397725B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无负压供水方法
CN105626581A (zh) 一种带增压孔的加力离心泵
CN116290220B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CN111790326A (zh) 一种二级空化发生装置
CN208605400U (zh) 一种平稳式水泵出水段
CN110748504A (zh) 侧流道泵体的水力结构
CN111928686B (zh)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CN219568349U (zh) 限流器、流量控制阀及洗衣机
CN206072645U (zh) 限流片消音装置
CN217682466U (zh) 低压水煤浆泵用双向蜗壳
CN102606533A (zh) 一种使离心泵径向受力平衡的三扩散管蜗壳结构
CN214146022U (zh) 一种降低水力损失的立式管道泵泵体
CN108974305B (zh) 一种共振消声的舷间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