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0151U -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0151U
CN212230151U CN202021432570.5U CN202021432570U CN212230151U CN 212230151 U CN212230151 U CN 212230151U CN 202021432570 U CN202021432570 U CN 202021432570U CN 212230151 U CN212230151 U CN 212230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placing
pipe
cable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25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子臣
魏建峰
李咸辉
谢进学
白仲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hen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hen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hen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hen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25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0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0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0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自动更换装置包括放置管,放置管右端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放置管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表面与放置管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放置管右端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腔的表面设置有软垫,放置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第一气缸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绕线筒,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该电缆生产用束丝机,通过自动更换装置来进行绕线筒的自动更换,替换人工的更换,解决需要人工将绕线筒取下,在重新放入新的绕线筒,但人工的更换需要一个一个更换,比较麻烦,另外无法提高生产的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目前在电缆生产用的束丝机是由束丝机本体和挂件装置组成的,挂件装置就是将带有电线丝的绕线筒放在挂件架上,在通过束丝机本体进行束丝,但挂件装置绕线筒在第一组进行放线完成时,需要人工将绕线筒取下,在重新放入新的绕线筒,但人工的更换需要一个一个更换,比较麻烦,另外无法提高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解决了需要人工将绕线筒取下,在重新放入新的绕线筒,但人工的更换需要一个一个更换,比较麻烦,另外无法提高生产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有顶部固定连接有束丝机本体,所述基座的左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自动更换装置。
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包括放置管,所述放置管右端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放置管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表面与放置管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放置管右端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腔的表面设置有软垫,所述放置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绕线筒,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贯穿放置管的两侧,并延伸至放置管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贯穿放置管的底部,并延伸至放置管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在框架相对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束丝机本体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封盖。
优选的,所述束丝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绕线筒的表面在放置管内腔的底部均形成滚动连接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穿线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缆生产用束丝机,自动更换装置包括放置管,放置管右端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放置管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表面与放置管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放置管右端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腔的表面设置有软垫,放置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第一气缸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绕线筒,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通过自动更换装置来进行绕线筒的自动更换,替换人工的更换,解决需要人工将绕线筒取下,在重新放入新的绕线筒,但人工的更换需要一个一个更换,比较麻烦,另外无法提高生产的效率的问题。
2、该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基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通过收集箱可以将更换过后空的绕线筒进行收集,在最后取下,去进行重现的绕线,可以在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更换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更换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基座;2、束丝机本体;3、外封盖;4、第一把手;5、框架;6、自动更换装置;61、放置管;62、开口;63、软垫;64、第一气缸;65、第二气缸;66、连接板;67、挡板;68、绕线筒;69、传感器;7、固定板;8、固定块;9、穿线孔;10、滑槽;11、收集箱;12、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有顶部固定连接有束丝机本体2,基座1的左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5,框架5的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自动更换装置6,基座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收集箱11,收集箱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2,束丝机本体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把手4,第一把手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封盖3,束丝机本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绕线筒68的表面在放置管61内腔的底部均形成滚动连接的构件。固定块8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穿线孔9。
请参阅图2-3,自动更换装置6包括放置管61,放置管61右端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64,放置管61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5,第二气缸65的表面与放置管6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6,放置管61右端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62,开口62内腔的表面设置有软垫63,放置管61内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69,第一气缸64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绕线筒68,第二气缸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67,第一气缸64的一端贯穿放置管61的两侧,并延伸至放置管61的内腔中,第二气缸65的一端贯穿放置管61的底部,并延伸至放置管61的内腔中,连接板66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在框架5相对的一侧上。
工作时,首先通过基座1将装置进行放置,在将带有铜线的绕线筒68依次放入放置管61的内腔中,绕线筒68可以进行滚动,当绕线筒68滚动到传感器69下方时,传感器69会感应到绕线筒68的存在,会使第二气缸65进行启动,第二气缸65的输出端会带动挡板67从放置管61底部的夹层中进行升起,来抵挡绕线筒68的滚动,在启动第一气缸64,第一气缸64的输出端会进行伸出,使第一气缸64的输出端插入在绕线筒68的内腔中,在将绕线筒68表面的线条从开口62的内腔中抽出,同时软垫63可以保护铜线在开口62的内壁上造成划痕,在将所有的绕线筒68的线条在穿过固定板7顶部固定块8表面的穿线孔9中,在由穿线孔9穿到束丝机本体2的内腔中进行束丝即可,当第一组绕线筒68内腔的电线丝束丝完后,启动第一气缸64和第二气缸65,使第一气缸64和第二气缸65进行缩进,第一气缸64的输出端会离开绕线筒68的插孔中,使绕线筒68在次在放置管61的内腔进行滚动,使绕线筒68掉落在收集箱11的内腔中,第二组的绕线筒68会在进行滚动,当滚动到传感器69的下方时,第二气缸65的输出端会再次带动挡板67进行伸出,来对绕线筒68进行抵挡,第一气缸64的输出端再次伸进绕线筒68的插孔中,根据上述的步骤可以进行自动的更换,当工作结束时,通过第二把手12将收集箱11从滑槽10的内腔中抽出,将收集箱11内腔空的绕线筒68在次绕上线后,可再次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缸64和第二气缸65的型号为SDA32X5,另外传感器69是通过红外线来进行感应的,传感器69的型号为LXDJ-31。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有顶部固定连接有束丝机本体(2),所述基座(1)的左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5),所述框架(5)的相对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自动更换装置(6);
所述自动更换装置(6)包括放置管(61),所述放置管(61)右端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64),所述放置管(61)右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5),所述第二气缸(65)的表面与放置管(6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6),所述放置管(61)右端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开口(62),所述开口(62)内腔的表面设置有软垫(63),所述放置管(61)内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传感器(69),所述第一气缸(64)的一端转动套接有绕线筒(68),所述第二气缸(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64)的一端贯穿放置管(61)的两侧,并延伸至放置管(61)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气缸(65)的一端贯穿放置管(61)的底部,并延伸至放置管(61)的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6)的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在框架(5)相对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收集箱(11),所述收集箱(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丝机本体(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把手(4),所述第一把手(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封盖(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丝机本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68)的表面在放置管(61)内腔的底部均形成滚动连接的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8)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穿线孔(9)。
CN202021432570.5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Active CN212230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2570.5U CN212230151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2570.5U CN212230151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0151U true CN212230151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1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2570.5U Active CN212230151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0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16036U (zh) 环保型智能电网用自承载复合结构多功能高压电力电缆
CN104051074B (zh) 一种风力发电电缆及生产工艺
CN107731416A (zh) 一种特种聚氯乙烯绝缘电子线的制造方法及电子线
CN212230151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束丝机
CN209822311U (zh) 一种高阻水性铁路信号电缆
CN105825934A (zh) 一种医疗设备用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0769A (zh) 一种隔热型电力操控用控制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07346675A (zh) 一种加强型防风晃吊具电缆
CN107633920B (zh) 一种vr虚拟现实高速连接线的生产工艺
CN107481791A (zh) 一种低压电力电缆及其生产方法
CN207038199U (zh) 净截面为1250平方毫米压方铝绞线
CN206832919U (zh) 一种电子信号线制造用线束总成检测装置
CN204926819U (zh) 铝合金导体轻型防水耐火电缆
CN206259212U (zh) 一种商用车的车载信号电缆
CN206412100U (zh) 一种机器人用电缆
CN209216604U (zh) 一种轻型铜芯铜护套矿物绝缘电缆
CN201281981Y (zh) 一种总线电缆
CN205406169U (zh) 一种环保型智能电网用复合高压电力电缆
CN108682510A (zh) 一种多芯电源线的配置生产方法
CN205177430U (zh) 铝合金光纤复合电力通讯电缆
CN107331451A (zh) 环保型智能电网用自承载复合结构多功能高压电力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00993A1 (zh) 油墨传输控制电缆
CN204991217U (zh) 热炉用电线电缆
CN104751960B (zh) 一种新型抗拉通讯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0722557U (zh) 一种电压1kV承载型同轴架空绝缘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