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7911U - 凹槽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凹槽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7911U
CN212227911U CN202020911995.8U CN202020911995U CN212227911U CN 212227911 U CN212227911 U CN 212227911U CN 202020911995 U CN202020911995 U CN 202020911995U CN 212227911 U CN212227911 U CN 212227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etection
groove
cylindrical surface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19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巧璇
曾奎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Oubid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Oubid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Oubid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Oubid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19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7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7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7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槽检测装置,凹槽检测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检测部,主体部为圆柱状;检测部凸出设置于主体部的侧表面,检测部包括有圆弧柱面、两个端平面和两个侧平面,圆弧柱面的两端、两个侧平面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两个端平面,两个侧平面平行且对称设置在圆弧柱面两侧,两个端平面垂直于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圆弧柱面和侧平面平行于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主体部和圆弧柱面对应的中轴线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凹槽检测装置利于对高深度的凸字形凹槽进行检测,并且检测快速,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凹槽。且利于加工,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待检测凹槽的具体尺寸来加工主体部和检测部的尺寸。

Description

凹槽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凹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仍有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质量不高、标准化水平不够等方面,其中零件的测量技术和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一些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对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凸字形凹槽或L形凹槽进行检测较为困难。一般的检测方法为,用高度规针分别测量出凸字形凹槽两边的深度与尺寸或L形凹槽一端的深度与尺寸,高度规测针需要设计成弯针且需要旋转到测量的相应面才能测量,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测量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凹槽检测装置,所述凹槽检测装置可以快速判断出凸字形凹槽或L形凹槽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包括有主体部和检测部,所述主体部为圆柱状;所述检测部凸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表面,所述检测部包括有圆弧柱面、两个端平面和两个侧平面,所述圆弧柱面的两端、两个所述侧平面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端平面,两个所述侧平面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弧柱面两侧,两个所述端平面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圆弧柱面和所述侧平面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圆弧柱面所对应的中轴线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将主体部设置有检测部的一端伸入到待检测凹槽中,当凹槽检测装置伸入时检测部的两个侧平面面向待检测凹槽的槽壁,检测部到位后通过旋转主体部使得检测部跟随主体部一同旋转,使得检测部的圆弧柱面与待检测凹槽的下方凹槽的相应槽壁相抵接。如果主体部可以带动检测部在待检测凹槽中旋转相应的角度,则证明待检测凹槽尺寸合格,如果主体部不能带动部在待检测凹槽中旋转,则证明待检测凹槽尺寸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部设置有两个,分为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两侧,且在所述主体部长度方向的位置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部的两个侧平面和第二检测部的两个侧平面之间两两共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所述圆弧柱面对应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所述圆弧柱面对应的半径为R2,且R2>R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任一一端或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且两端的所述检测部的所述圆弧柱面对应的半径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部的两个所述侧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相互交叉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部的凹槽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侧设置有检测部的凹槽检测装置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侧设置有不同尺寸的检测部的凹槽检测装置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部设置在主体部末端的凹槽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部设置在主体部中部的凹槽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伸入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伸入并检测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部两端都设置有检测部的凹槽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置有两根主体部的凹槽检测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体部100、检测部200、第一检测部200a、第二检测部200b、圆弧柱面210、侧平面220、端平面230、凸字形凹槽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
例如图2所示,凹槽检测装置包括主体部100和检测部200,主体部100为圆柱状,检测部200凸出设置于主体部100的侧表面,检测部200包括有圆弧柱面210、两个端平面230和两个侧平面220,圆弧柱面210的两端、两个侧平面220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两个端平面230,两个侧平面220平行且对称设置在圆弧柱面210两侧,两个端平面230垂直于主体部100的长度方向,圆弧柱面210和侧平面220平行于主体部100的长度方向;主体部100与圆弧柱面210对应的中轴线相同。
例如图6所示,在检测凹槽时,可以手持主体部100或者用机械手带动主体部100将主体部100伸入待检测凹槽中,当凹槽检测装置伸入时检测部200的两侧平面220面向待检测凹槽的槽壁,检测部200到位后通过旋转主体部100使得检测部200跟随主体部100一同旋转,使得检测部200的圆弧柱面210与待检测凹槽的下方凹槽的相应槽壁相抵接,例如图7所示。如果主体部100可以带动检测部200在待检测凹槽中旋转,则证明待检测凹槽尺寸合格,如果主体部100不能带动检测部200在待检测凹槽中旋转,则证明待检测凹槽尺寸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加工。当凹槽检测装置伸入到位后,旋转之后不仅可以检测当前位置的凹槽的尺寸,并且可以在凹槽中前后移动以检测更长距离的凹槽的槽壁的尺寸。
凹槽检测装置可以检测凸字形凹槽300和L形凹槽,当待检测凹槽为凸字形凹槽300时,可在主体部100的两边或者一边设置检测部200即可。易于理解的是,如果凸字形凹槽300为对称凹槽,则主体部100的两边或者一边设置检测部200都可,如果凸字形凹槽300为不对称凹槽,则主体部100的两边都需要设置检测部200,且两个检测部200的尺寸应分别和与之对应的槽壁的尺寸相适应。当待检测凹槽为L形凹槽时,在主体部100的一边设置检测部200即可。其中,检测部200的两个侧平面22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待检测凹槽上方槽壁之间的距离,主体部100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待检测凹槽上方槽壁之间的距离。易于理解的是,当检测部200的两个侧平面220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检测凹槽上方槽壁之间的距离时,检测部200即可通过待检测凹槽上方的槽壁,当主体部100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待检测凹槽上方槽壁之间的距离时,主体部100即可通过待检测凹槽上方的槽壁。特别的,当主体部100的直径等于待检测凹槽上方槽壁之间的距离时,还可以使用主体部100来对待检测凹槽上方的槽壁进行检测。
更进一步的,检测部200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中间部位或者位于主体部100的末端,例如4所示,图4中检测部2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末端,可以检测倒T型的凹槽,图5中的检测部200位于主体部100的中间靠下处,可以用来检测十字形凹槽,并且主体部100位于检测部200下方的部位还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使用者可以知道凹槽检测装置是否伸入到位。
通过如此设置,大大简化了检测对称凸字形凹槽的检测步骤,并且能够加快检测速度,可以大批量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并且凹槽检测装置的可加工型强,可以根据待检测凹槽的尺寸来相应调整主体部100和检测部200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检测部200设置有两个,分为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分别设于主体部100两侧,且在主体部100长度方向的位置一致。
例如图2和图7所示,在主体部10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检测部200a和一个第二检测部200b,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两侧,且在主体部100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分别检测凸字形凹槽300下方两侧凹槽的尺寸,第一检测部200a检测一边的槽壁,第二检测部200b检测另一边凹槽的槽壁。当凸字形凹槽300不对称时,将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的尺寸调整为相应边待检测凹槽的尺寸即可。第一检测部200a与一边凹槽的槽壁之间相对应的触接,第二检测部200b与另一边凹槽的槽壁相触接,加快检测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200a的两个侧平面220和第二检测部200b的两个侧平面220之间两两共面。
例如图3所示,第一检测部200a和两个侧平面220和第二检测部200b的两个侧平面220之间两两共面,通过如此设置,使得凹槽检测装置更加易于加工并且不容易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例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两侧,且在主体部100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致,且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主体部100两侧。
通过如此设置,可以加快检测形状对称的凸字形凹槽300。对于对称的凸字形凹槽300,主体部100下方设置的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关于主体部100对称设置使得在主体部100伸入到位后只需要使检测部200跟随主体部100旋转超过180°即可完成检测,加快对对称的凸字形凹槽300检测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200a的圆弧柱面210对应的半径为R1,第二检测部200b的圆弧柱面210对应的半径为R2,且R2>R1。
例如图3所示,第一检测部200a的圆弧柱面210对应的半径为R1,第二检测部200b的圆弧柱面210对应的半径为R2,且R2>R1。
通过如此设置,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不对称设置的凸字形凹槽300,当凸字形凹槽300下方的凹槽尺寸不一样时,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的圆弧柱面210所对应的半径,从而使得第一检测部200a和第二检测部200b可以分别检测两边凹槽的尺寸,应用更加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检测部2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任一一端或两端。
例如图4所示,检测部2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一端时,可以对一种凹槽的尺寸进行检测。例如图8所示,检测部2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两端时,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尺寸,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对两种不同规格的凹槽进行检测,实用性更强。并且主体部100两端的检测部200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凹槽尺寸的上下限,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起到通止规的作用,一边用作通规,另一边用作止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检测部2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两端,且两端的检测部200的圆弧柱面210对应的半径不同。
例如图8所示,检测部2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两端,并且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尺寸,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对两种不同规格的凹槽进行检测,实用性更强。并且主体部100两端的检测部200的尺寸可以设置成凹槽尺寸的上下限,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起到通止规的作用,一边用作通规,另一边用作止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检测部200的两个侧平面220之间的距离与主体部100的直径相同。
例如图3所示,检测部200两侧平面220之间的距离与主体部100的直径相同。通过如此设置,使得在主体部100伸入待检测凸字形凹槽300过程中,主体部100能伸入进入的凹槽,检测部200也能够一同伸入进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100设置有两个,两个主体部100相互交叉连接在一起。
例如图9所示,主体部100设置有两个并且可以交叉连接在一起,并且各个主体部100的两端都可以设置检测部200,使得凹槽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更多尺寸的凸字形凹槽300。
下面参考图5至图7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5和图7所示,凹槽检测装置包括有主体部100和检测部200,主体部100为圆柱体,检测部200凸出设置于主体部100的侧表面,检测部200包括有圆弧柱面210、两个端平面230和两个侧平面220,圆弧柱面210的两端、两个侧平面220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两个端平面230。两个侧平面220平行且对称设置在圆弧柱面210两侧,两个端平面230垂直于主体部100的长度方向,圆弧柱面210和侧平面220平行于主体部100的长度方向;主体部100和圆弧柱面210对应中轴线相同。检测部200在同一水平高度关于主体部100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检测部200两侧平面220之间的距离同主体部100的直径相同。
当凹槽检测装置对凹槽进行检测时,例如图6和图7所示,将主体部100中带有检测部200的一端伸入到待检测凹槽中向下慢慢伸入,当伸入到下方凹槽时,再转动主体部100带动检测部200一同转动,如果主体部100和检测部200能够转动超过180°,则证明这个凹槽的尺寸符合要求,否则则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检测装置,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利于对高深度的凸字形凹槽300进行检测,并且检测快速,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凹槽。凹槽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利于加工,并且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待检测凹槽的具体尺寸来加工主体部100和检测部200的尺寸。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圆柱状;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凸出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表面,所述检测部包括有圆弧柱面、两个端平面和两个侧平面,所述圆弧柱面的两端、两个所述侧平面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端平面,两个所述侧平面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圆弧柱面两侧,两个所述端平面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圆弧柱面和所述侧平面平行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圆弧柱面所对应的中轴线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设置有两个,分为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两侧,且在所述主体部长度方向的位置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的两个侧平面和第二检测部的两个侧平面之间两两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所述圆弧柱面对应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所述圆弧柱面对应的半径为R2,且R2>R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任一一端或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且两端的所述检测部的所述圆弧柱面对应的半径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的两个所述侧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主体部的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体部相互交叉连接在一起。
CN202020911995.8U 2020-05-26 2020-05-26 凹槽检测装置 Active CN212227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1995.8U CN212227911U (zh) 2020-05-26 2020-05-26 凹槽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1995.8U CN212227911U (zh) 2020-05-26 2020-05-26 凹槽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7911U true CN212227911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9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1995.8U Active CN212227911U (zh) 2020-05-26 2020-05-26 凹槽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7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7086B (zh) 大批量检测磁瓦的方法
KR20130100307A (ko) 축공과 밀링평면 수직도의 검측공구
CN106052576A (zh) 螺纹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2227911U (zh) 凹槽检测装置
CN211696200U (zh) 一种螺纹深度规
CN105651147B (zh) 一种测量槽口内固定点到投影面距离的转接器及测量方法
CN103363861A (zh) 一种测量精密小型主轴内锥跳动的检具
US2472139A (en) Bore gauge
CN205279946U (zh) 通止规
CN210141824U (zh) 内孔尺寸检测专用检具
CN207423138U (zh) 一种齿轮倒棱检测夹具
CN207763597U (zh) 通止规
CN105423840A (zh) 用于检测火花塞深度的检具
CN109141328A (zh) 测量触头、测量组件和测量装置
CN108050914B (zh) 一种零件轴组合检测量具及检测方法
CN111649651B (zh) 一种产品设计用测量装置
CN203893819U (zh) 硬质合金内冷螺旋孔导程测量仪
CN104180737A (zh) 一种塞规
CN220437277U (zh) 检测方轴规格的检测工装
CN216593117U (zh) 一种阀门执行器连接板圆槽底径专用检具
CN208547314U (zh) 一种零件轴组合检测量具
CN204788112U (zh) 一种用于检测高精度薄孔尺寸的装置
CN212902943U (zh) 安装孔检具
CN217930107U (zh) 一种多棱边锥体直径环规
CN207688800U (zh) 发动机曲轴止推面侧面圆角测量通止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