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2699U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12699U CN212212699U CN202020310585.8U CN202020310585U CN212212699U CN 212212699 U CN212212699 U CN 212212699U CN 202020310585 U CN202020310585 U CN 202020310585U CN 212212699 U CN212212699 U CN 2122126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heating element
- accommodating cavity
- coil
- aeros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该加热组件包括壳体、线圈、第一加热件以及第二加热件,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线圈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第一容置腔外侧;第一加热件设置于壳体的第一容置腔内,且形成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加热件的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之间用于容置气雾形成基质;其中,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分别与线圈配合,以在线圈通电时使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同时发热而对气雾形成基质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气雾形成基质均匀受热,加热效率较高,能够实现气雾形成基质的充分加热,并且能够避免气雾形成基质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烟油和烟草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作为新兴的技术,因其以加热烟油或烟草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燃烧型卷烟,工作温度低,并且所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少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使用电子雾化装置能够极大的避免香烟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因此成为一种更健康的抽烟方式。
在各种电子雾化装置中,烟草型电子雾化装置是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对烟草进行加热以产生烟雾,能够产生接近传统的燃烧型卷烟的口感,但是其产生的烟雾量较小,口感偏干涩,易造成用户喉部不适;另外,烟油型电子雾化装置是通过对烟油进行加热以产生烟雾,其产生的烟雾量较大,但是口感过于柔和,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的口感差别较大;再者,烟油与烟草混合型电子雾化装置一般是将烟油和烟草混成制成烟饼,通过对烟饼加热获得烟油烟草的符合口感。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目前通常使用发热片或发热丝等对烟饼进行加热,其加热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对烟饼的充分加热,同时烟饼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烟油和烟草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对气雾形成基质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
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外侧;
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置腔内,且形成有第二容置腔;
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用于容置气雾形成基质;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分别在所述线圈通电时同时发热而对所述气雾形成基质进行加热。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由外至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加热件形成有开口,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空气引入所述第二容置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盖设于所述开口的盖板和贯穿所述盖板设置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气雾形成基质受热形成的烟气引入所述加热管内,以使得所述烟气能够经所述加热管排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盖板抵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件为具有底壁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加热管为中空圆柱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所述气雾形成基质抵接以使得所述气雾形成基质与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间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
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
第二侧板,套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且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围合成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板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所述第一容置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进一步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加热件之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玻璃或陶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都为金属件;或者,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各自由不锈钢、镍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及如上述的加热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加热组件供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组件的壳体形成第一容置腔,并在第一容置腔的外侧设置线圈,通过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嵌套的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并将烟油和烟草混合制成的气雾形成基质容置于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之间,使得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分别与线圈配合,以在线圈通电时使第一加热件和第二加热件同时发热以对气雾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气雾形成基质能够均匀受热,加热效率较高,能够实现气雾形成基质的充分加热,并且能够避免气雾形成基质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烟油和烟草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电子雾化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10实施例包括壳体100、线圈200、第一加热件300以及第二加热件400,壳体100形成有第一容置腔101;线圈200设置于壳体100上,且位于第一容置腔101外侧;第一加热件300设置于壳体100的第一容置腔101内,且形成有第二容置腔301;第二加热件400的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二容置腔301内,第一加热件300与第二加热件400之间用于容置气雾形成基质20;其中,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分别在线圈200通电时同时发热而对气雾形成基质20进行加热。本实施方式中,气雾形成基质20可以为烟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加热组件10的壳体100形成第一容置腔101,并在第一容置腔101的外侧设置线圈200,通过在第一容置腔101内设置嵌套的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并将烟油和烟草混合制成的气雾形成基质20容置于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之间,使得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分别与线圈200配合,以在线圈200通电时使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同时发热以对气雾形成基质2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气雾形成基质20能够均匀受热,加热效率较高,能够实现气雾形成基质20的充分加热,并且能够避免气雾形成基质20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烟油和烟草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进一步可以形成有第三容置腔102,第三容置腔102环绕第一容置腔101设置,线圈200容置于第三容置腔102内。
在一实施例中,线圈200可以为高频利兹绝缘线绕制而成,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都为金属件;或者,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各自由不锈钢、镍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线圈200通过电源接收高频电流,以产生交变磁场,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因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涡流而发热,以实现对气雾形成基质20的内外同时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为玻璃或陶瓷,具有低磁导率、低电导率以及低导热系数等特点,能够减少对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的电磁干扰,且能够起到隔绝热量的作用,避免烫伤用户。
一并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线圈200、第一加热件300、第二加热件400由外至内间隔设置。第一加热件300可以为具有底壁的中空圆柱体,以容置气雾形成基质20。具体的,第一加热件300包括底壁310和侧壁320,第一加热件300形成有开口330,侧壁320靠近开口3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321,第一通孔321用于将第一容置腔101内的空气引入第二容置腔301。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300也可以为具有底壁的中空椭圆柱体或中空矩形柱体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一并参见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400包括盖设于开口330的盖板410和贯穿盖板410设置的加热管420,其中,加热管420可以为中空圆柱体,加热管420靠近底壁3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421,第二通孔421用于将气雾形成基质20受热形成的烟气引入加热管420内,以使得烟气能够经加热管420排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热件400也可以为中空椭圆柱体或中空矩形柱体等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一并参见图4,在一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质20呈环形柱形设置,以便于容置于第一加热件300内,且气雾形成基质20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201,用于插置第二加热件400。
在一实施例中,侧壁320靠近开口330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凸缘322,凸缘322与盖板410抵接,以使得盖板410与侧壁320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烟气从盖板410与侧壁320之间漏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410与侧壁3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件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底壁310和侧壁320靠近第二容置腔30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凸起340,用于与气雾形成基质20抵接以使得气雾形成基质20与底壁310和侧壁320间隔,从而使得第二容置腔301内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340还可以只设置于底壁310或侧壁320中的一者上,用于气雾形成基质20抵接以使得气雾形成基质20与底壁310或侧壁320间隔。
一并参见图5,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底板110、第一侧板120以及第二侧板130,第一侧板120与底板110连接;第二侧板130套设于第一侧板120的外侧,且通过连接板140与第一侧板120连接;其中,底板110与第一侧板120围合成第一容置腔101,线圈200绕设于第一侧板120与第二侧板130之间,第二侧板130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孔131,底板110上形成有与第一进气孔131连通的第二进气孔111,第二进气孔111与第一通孔321连通,第一进气孔131和第二进气孔111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第一容置腔101,进而使得空气通过第一通孔321进入第二容置腔301,经气雾形成基质20受热形成烟气,再经第二通孔421进入加热管420并排出。
在侧壁320上设置第一通孔321,相比目前常用的电子雾化装置中在容置气雾形成基质的容置腔的底部设置开孔以作为气道的一部分的方式,能够避免气雾形成基质20的漏油现象,并且气路设置简单且合理,有利于气雾形成基质20的充分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进一步可以包括隔离层500,隔离层500设置于壳体100与第一加热件300之间,用于进一步隔离第一加热件300产生的热量。
在一实施例中,隔离层500可以为纳米防辐射层,可通过涂布方式设置于壳体100内壁。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实施例包括加热组件10及电源组件30。电源组件30与加热组件10连接,用于向加热组件10供电。
其中,加热组件10的结构参见上述加热组件10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包括电源壳体600、电池700以及控制机构800,电源壳体600与壳体100连接;电池700设置于电源壳体600内,且与线圈200电连接,用于向线圈200供电;控制机构800设置于电源壳体600内,且分别与电池700和线圈200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700向线圈200供电的电流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电源壳体600上进一步设置有开关610和充电接口620,开关610与控制机构800电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机构800控制线圈200的通电和断电,充电接口620与电池700电连接,用于电池700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加热组件10的壳体100形成第一容置腔101,并在第一容置腔101的外侧设置线圈200,通过在第一容置腔101内设置嵌套的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并将烟油和烟草混合制成的气雾形成基质20容置于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之间,使得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分别与线圈200配合,以在线圈200通电时使第一加热件300和第二加热件400同时发热以对气雾形成基质2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气雾形成基质20能够均匀受热,加热效率较高,能够实现气雾形成基质20的充分加热,并且能够避免气雾形成基质20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烟油和烟草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
线圈,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外侧;
第一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置腔内,且形成有第二容置腔;
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二加热件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用于容置气雾形成基质;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分别在所述线圈通电时同时发热而对所述气雾形成基质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由外至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加热件形成有开口,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空气引入所述第二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盖设于所述开口的盖板和贯穿所述盖板设置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将所述气雾形成基质受热形成的烟气引入所述加热管内,以使得所述烟气能够经所述加热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盖板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为具有底壁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加热管为中空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靠近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用于与所述气雾形成基质抵接以使得所述气雾形成基质与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底板;
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
第二侧板,套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且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围合成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板上形成有第一进气孔,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二进气孔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所述第一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进一步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加热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玻璃或陶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都为金属件;或者,所述第一加热件和所述第二加热件各自由不锈钢、镍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1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用于向所述加热组件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10585.8U CN212212699U (zh) | 2020-03-12 | 2020-03-12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10585.8U CN212212699U (zh) | 2020-03-12 | 2020-03-12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12699U true CN212212699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90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10585.8U Active CN212212699U (zh) | 2020-03-12 | 2020-03-12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1269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28924A (zh) * | 2021-11-02 | 2022-03-04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电子雾化系统 |
WO2022252961A1 (zh) * | 2021-06-03 | 2022-12-08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体及加热雾化装置 |
WO2022252575A1 (zh) * | 2021-05-31 | 2022-12-08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烟支的加热装置 |
-
2020
- 2020-03-12 CN CN202020310585.8U patent/CN2122126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52575A1 (zh) * | 2021-05-31 | 2022-12-08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烟支的加热装置 |
WO2022252961A1 (zh) * | 2021-06-03 | 2022-12-08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加热体及加热雾化装置 |
CN114128924A (zh) * | 2021-11-02 | 2022-03-04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及电子雾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12699U (zh)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08025152A (zh) | 气溶胶递送设备的基于触发的无线广播 | |
US11903419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and heating member thereof | |
CN207383533U (zh) | 基于电磁加热的二合一新型烟草烟具及其烟具主机平台 | |
EP4427609A1 (en) |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system | |
EP4427608A1 (en) |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system | |
CN216019099U (zh) | 气溶胶基质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
WO2023024812A1 (zh) | 加热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18218517A1 (zh) |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和雾化器 | |
WO2023165209A1 (zh) | 微波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2021678A (zh) |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 |
CN216147265U (zh) | 加热组件和电子雾化器 | |
EP3871537A1 (en) |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114052296A (zh) | 气溶胶基质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
JP2024528787A (ja) | 電磁加熱デバイスに用いられる霧化モジュール | |
EP4000433B1 (en) | Smoke generating device for induction heating in folding air channel | |
CN212590298U (zh) |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 |
CN212464912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WO2024027386A1 (zh) | 加热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08634373B (zh) | 低温烘烤烟具 | |
CN216674689U (zh) | 气溶胶基质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 |
JP2023021007A (ja) | 霧化本体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 |
CN216568394U (zh) | 一种发热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4246367A (zh) |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用途 | |
CN114098169A (zh) | 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