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648U -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9648U
CN212209648U CN202021156531.7U CN202021156531U CN212209648U CN 212209648 U CN212209648 U CN 212209648U CN 202021156531 U CN202021156531 U CN 202021156531U CN 212209648 U CN212209648 U CN 212209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piece portion
cell body
pol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65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龙
张浪
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Yip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Yip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Yip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Yipe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65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9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9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9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结构以及电池。上述的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本体以及至少两个极片;至少两个极片分别与电芯本体电连接;极片包括第一极片部和第二极片部,第一极片部的端部与第二极片部的端部连接,第一极片部设置于电芯本体上,第一极片部的侧面与电芯本体连接,第二极片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电芯本体,且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通过保持第二极片部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使得第二极片部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与电芯本体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进而使得第二极片部的整个凸出部分作为极片使用,无需使用极片刀模对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进行模切,减少了对极片加工的工序步骤,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结构所在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其具有体积小、功率大以及散热好的功能,使得其成为主流电池。其中,功率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因要求充放电倍率大,散热好,所以在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双头出极耳的叠片结构,其中的正负极片为半极耳结构,目前传统的方法是在制片工序采用五金刀模或激光刀模对极片进行模切,形成叠片所需的极片。
但是,对于不同的极片尺寸,传统制作方法中需要有对应的刀模,使得生产极片的生产成本过高,从而使得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本体以及至少两个极片;所述至少两个极片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电连接;所述极片包括第一极片部和第二极片部,所述第一极片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极片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部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上,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极片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且所述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片部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平行,所述第二极片部远离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极片部的侧边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部和所述第二极片部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片部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至少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片部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片部设置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用于与极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凸出部分和所述负极片的凸出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所述负极片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另一端。
一种电池,包括:壳体、极耳以及上述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结构,所述电芯结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极片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极耳连接,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保持第二极片部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使得第二极片部从电芯本体凸出去的部分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对齐,从而使得第二极片部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与电芯本体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进而使得第二极片部的整个凸出部分作为极片使用,无需使用极片刀模对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进行模切,减少了对极片加工的工序步骤,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芯结构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本体以及至少两个极片;所述至少两个极片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电连接;所述极片包括第一极片部和第二极片部,所述第一极片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极片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部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上,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极片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且所述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通过保持第二极片部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使得第二极片部从电芯本体凸出去的部分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对齐,从而使得第二极片部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与电芯本体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进而使得第二极片部的整个凸出部分作为极片使用,无需使用极片刀模对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进行模切,减少了对极片加工的工序步骤,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电芯结构10包括电芯本体100以及至少两个极片200。所述至少两个极片200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100电连接。所述极片200包括第一极片部210和第二极片部220。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部210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00上,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100连接。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100,且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凸出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侧边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保持第二极片部220的侧边与电芯本体100的侧边平齐,使得第二极片部220从电芯本体100凸出去的部分的侧边与电芯本体100的侧边对齐,从而使得第二极片部220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与电芯本体100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进而使得第二极片部220的整个凸出部分作为极片200使用,无需使用极片200刀模对第二极片部220的凸出部分进行模切,减少了对极片200加工的工序步骤,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与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侧面平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远离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100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片部210贴附于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一极片部210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连接,在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与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侧面平行时,使得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部分贴附于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侧面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平行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100,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平行凸出所述电芯本体100的端部,便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凸出部分形成全极片200结构,无需使用极片200刀模对第二极片部220的凸出部分进行模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侧边平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极片部210是所述极片200的一部分,即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形成所述极片200,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侧边平齐,表明了所述第一极片部210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连接处对齐,即表明了所述第一极片部210靠近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端部长度,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靠近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端部的长度相等,且上述两个端部正对。这样,在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端部对齐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之间的对接长度增大,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进而提高了所述极片200的整体机械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片200为一体成型的,使得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之间的连接间隙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极片200的整体机械强度。而且,由于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一体成型,使得生产制造所述极片200的制作工序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制作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200为矩形极片200,所述第一极片部210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具有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极片部210的其中一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一边的长度相等,且上述两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在所述电芯本体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100至少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片200具有弹性,例如,所述极片200为弹性金属片。所述第二极片部220是所述极片200的一部分,其具有与所述极片200相同的性能,即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具有弹性,也即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可弯折。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在所述电芯本体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100至少部分重叠,表明了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相对于所述电芯本体100存在多种状态,例如,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垂直于所述电芯本体100;又如,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与所述电芯本体100倾斜。这样,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相对于所述电芯本体100可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以与所述第一极片部210连接处为中心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形成多种弯折状态,便于根据极耳的位置对应调整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与极耳连接位置分布不同的电池壳体,提高了所述电芯结构的适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在所述电芯本体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100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片部220在所述电芯本体100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100重叠,表明了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与所述电芯本体100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即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凸出方向朝向所述电芯本体100的中部,也即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以与所述第一极片部210为中心轴,从所述电芯本体100开始,转动角为直角或者钝角。这样,所述第二极片部220适用于连接的极耳靠近所述电芯本体100中部的电池壳体,增大了所述电芯结构适用的电池壳体种类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极片部220设置有焊接区222,所述焊接区222用于与极耳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片200用于与外部的极耳连接,用于所述电芯本体100内的电能的传输,所述第二极片部220通过所述第一极片部210与所述电芯本体100电连接,而所述第二极片部220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100,其凸出的部分用于与外部极耳连接。所述焊接区222为与外部极耳连接提供了焊接点,便于所述第二极片部220与外部极耳之间的电导通,从而便于所述极片200与外部极耳之间的电导通,进而便于所述电芯本体100内的电能通过所述焊接区222传输至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凸出部分和所述负极片的凸出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置有绝缘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与外部正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片与外部负极耳电连接,使得所述电芯本体内的电子通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进行流通,便于与外部电路形成电流回路,而且,由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即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在所述电芯本体的同一侧,为了避免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内部发生短接的情况,通过所述绝缘件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分隔,而所述绝缘件的绝缘特性,使得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相互绝缘,从而降低短接的几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均具有焊接端,所述焊接端为所述极片的凸出部分,所述正极片的焊接端连接于正极耳,所述负极片的焊接端连接于负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所述负极片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的凸出部分和所述付极片的凸出部分相对设置,使得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分隔,降低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在其凸出部位的短接的几率,降低了所述电芯本体内的电流过大的几率,进而降低了所述电芯本体的损坏几率,延长了所述电芯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壳体、极耳以及上述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结构。所述电芯结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极片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极耳连接,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本体以及至少两个极片;所述至少两个极片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电连接;所述极片包括第一极片部和第二极片部,所述第一极片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极片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部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上,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极片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且所述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保持第二极片部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使得第二极片部从电芯本体凸出去的部分的侧边与电芯本体的侧边对齐,从而使得第二极片部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与电芯本体在垂直于凸出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进而使得第二极片部的整个凸出部分作为极片使用,无需使用极片刀模对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进行模切,即无需加工即可将极片与极耳进行焊接等工序,减少了对极片加工的工序步骤,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以及至少两个极片;所述至少两个极片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电连接;
所述极片包括第一极片部和第二极片部,所述第一极片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极片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部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上,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极片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且所述第二极片部的凸出部分的侧边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边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部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平行,所述第二极片部远离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部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极片部的侧边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部和所述第二极片部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部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部在所述电芯本体上的投影与所述电芯本体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部设置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用于与极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凸出部分和所述负极片的凸出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置有绝缘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所述负极片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另一端。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极耳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结构,所述电芯结构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极片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极耳连接,所述极耳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CN202021156531.7U 2020-06-19 2020-06-19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Active CN212209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6531.7U CN212209648U (zh) 2020-06-19 2020-06-19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6531.7U CN212209648U (zh) 2020-06-19 2020-06-19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9648U true CN21220964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6531.7U Active CN212209648U (zh) 2020-06-19 2020-06-19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9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0630A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CN112952300A (zh) 电芯、电芯组件、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JP2015504582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池
WO2022205141A1 (zh) 一种电极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1403675A (zh) 电池和电子装置
CN218632377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WO2022082437A1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CN212209648U (zh)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CN218867347U (zh) 一种电芯极组及电芯
CN112928401A (zh) 一种多极耳圆柱锂离子电池
CN214848952U (zh) 电芯、电芯组件、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CN215266576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以及具有所述电池连接片的锂离子电池
CN214754076U (zh) 电芯结构以及锂离子电池
CN21112588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11404627U (zh) 电池极耳及电池
WO2023272464A1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CN211789246U (zh)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CN114300815A (zh) 一种端面引流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CN207303223U (zh) 引流片、圆柱电池模组以及电动汽车
CN218334035U (zh) 一种电芯极耳转接结构和方形电芯
CN211404624U (zh) 电池
CN207781726U (zh) 一种焊接稳固的极耳
CN218513650U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模组
WO2024026861A1 (zh) 转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