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9246U -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9246U
CN211789246U CN202020780220.1U CN202020780220U CN211789246U CN 211789246 U CN211789246 U CN 211789246U CN 202020780220 U CN202020780220 U CN 202020780220U CN 211789246 U CN211789246 U CN 211789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line
current collector
distance
pole piece
bent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02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香
温松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02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9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9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9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结构及电池,其包括第一集流体以及第二集流体,该第二集流体包括弯折极耳以及延伸部,该弯折极耳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形成,延伸部用于连接弯折极耳以及第一集流体。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一设定夹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以及电池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形成弯折极耳,不需要通过焊接操作将极耳结构连接到极片上,降低了极耳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各种用家电器的出现减少了人们的劳动量,而电池是电器设备续航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
其中极耳作为电池正负两极进行充放电的触点,是电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电池的极耳结构一般是通过超声波焊接或激光焊接连接到极片上的,由于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增加了极耳制作的成本,降低了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
故需要提供一种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极耳制作成本、且提高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的极片结构以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极耳制作成本较高且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结构,其包括:
第一集流体,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表面设置有用于储能的活性材料;以及
第二集流体,设置在极片留白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
弯折极耳,通过弯折部分所述第二集流体形成;以及
延伸部,用于连接所述弯折极耳以及所述第一集流体;
其中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一设定夹角。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极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体一侧上的第一绝缘贴纸;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0.5mm。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极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绝缘贴纸;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的设定夹角为85度至95度。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1mm。
在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中,所述弯折极耳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由上述的极片结构构成的电芯。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形成弯折极耳,不需要通过焊接操作将极耳结构连接到极片上,降低了极耳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极耳制作成本较高且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名称如下:
第一实施例:
极片结构10;第一集流体11;第二集流体12;活性材料111;弯折极耳121;延伸部122;
第二实施例:
极片结构20;第一集流体21;第二集流体22;第一绝缘贴纸23;弯折极耳221;延伸部222;
第三实施例:
极片结构30;第一集流体31;第二集流体32;第一绝缘贴纸33;弯折极耳321;延伸部322;
第四实施例:
极片结构40;第一集流体41;第二集流体42;第一绝缘贴纸43;第二绝缘贴纸44;弯折极耳421;延伸部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可设置在对应的电池中,该极片结构10包括第一集流体11以及第二集流体12;第一集流体11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表面设置有用于储能的活性材料111,以便形成电池的储能结构。第二集流体12设置在极片留白区域,位于第一集流体11的一端,以便形成电池的电能传导结构。
第二集流体12包括弯折极耳121以及延伸部122。弯折极耳121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12形成,用于连接延伸部122以及电池的金属外壳;延伸部122为第一集流体11的延伸,用于连接弯折极耳121以及第一集流体11。
其中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便有效的对第一集流体11进行延伸操作。弯折极耳121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形成一设定夹角,该设定夹角优选为85度至95度,这样可通过弯折极耳121有效的将延伸部122(电极结构)引出,因此弯折极耳121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设定夹角提高了第一集流体11以及电池金属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避免弯折极耳121对电池电芯的损伤,该弯折极耳121的宽度小于延伸部122的宽度,具体的,弯折极耳121的宽度可为延伸部122的宽度的1/2至2/3。
为了避免第一集流体11上的活性材料111的涂布操作对弯折极耳121的影响,弯折极耳121的右端线与第一集流体11的左端线的距离L1大于1mm。
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使用时,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形成弯折极耳,从而可通过弯折极耳有效的连接第一集流体以及电池的金属外壳,因此不需要在极片结构上设置单独的极耳,更加不需要通过焊接操作将极耳结构连接到极片上;因此降低了极耳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20同样包括第一集流体21和第二集流体22,第二集流体22包括弯折极耳221以及延伸部222。
在极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2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体22一侧上的第一绝缘贴纸23,以提高第二集流体22与电芯之间的绝缘性能。具体的,该第一绝缘贴纸23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221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221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221的右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一绝缘贴纸23可覆盖弯折极耳221的左端线,以避免弯折极耳221的左端线与对应的电池电芯接触。
该第一绝缘贴纸23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221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221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221的左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一绝缘贴纸23可覆盖弯折极耳221的右端线,以避免弯折极耳221的右端线与对应的电池电芯接触。
该第一绝缘贴纸23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21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221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21的下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一绝缘贴纸23可覆盖弯折极耳221的上端线,以避免弯折极耳221的上端线与对应的电池电芯接触。
该第一绝缘贴纸23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21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21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21的上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一绝缘贴纸23可覆盖第一集流体21的下端线,以避免延伸部222与对应的电池电芯接触。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通过第一绝缘贴纸的设置,提高了弯折极耳的使用稳定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30同样包括第一集流体31和第二集流体32,第二集流体32包括弯折极耳321以及延伸部322。
在极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30的第一绝缘贴纸33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321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31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321的左端线的距离。具体的,第一绝缘贴纸33的右端线与第一集流体31的左端线的距离L2大于0.5mm。
由于第一集流体31上设置有活性材料,而第二集流体32上未设置活性材料,因此第一集流体31与第二集流体32的交界处会产生段差,此处容易发生极片的断裂问题。因此将第一绝缘贴纸33覆盖到第一集流体31的左端线,即第一集流体31和第二集流体32的交界处,可有效的防止极片发生断裂,进一步提高了该极片结构30的稳定性。
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通过第一绝缘贴纸覆盖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该极片结构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4a和图4b,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40同样包括第一集流体41和第二集流体42,第二集流体42包括弯折极耳421以及延伸部422。
在极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40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体422的一侧上的第一绝缘贴纸43以及设置在第二集流体422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绝缘贴纸44,以提高第二集流体42的使用稳定性。
该第二绝缘贴纸44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41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41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41的下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二绝缘贴纸44可覆盖延伸部422的上端线。
该第二绝缘贴纸44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421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421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421的右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二绝缘贴纸44可覆盖弯折极耳421的左端线。
该第二绝缘贴纸44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421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421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421的左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二绝缘贴纸44可覆盖弯折极耳421的右端线。
该第二绝缘贴纸44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41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集流体41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41的下端线的距离,以保证第二绝缘贴纸44可覆盖延伸部422的上端线。
上述第二绝缘贴纸44的结构可有效的加强弯折极耳421的强度,提高第二集流体42的使用稳定性。
此外,第二绝缘贴纸还可设置为: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即第二绝缘贴纸完全覆盖第二集流体的另一侧,避免了第二集流体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第二集流体的使用稳定性,如图4c所示。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通过第二绝缘贴纸的设置,加强弯折极耳的强度,提高第二集流体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金属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由设定极片结构构成的电芯。
该极片结构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该第一集流体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表面设置有用于储能的活性材料;第二集流体设置在极片留白区域,位于第一集流体的一端。
第二集流体包括弯折极耳以及延伸部。弯折极耳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形成;延伸部用于连接弯折极耳以及第一集流体。
其中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一设定夹角。
优选的,极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体一侧上的第一绝缘贴纸;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
优选的,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优选的,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0.5mm。
优选的,极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集流体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绝缘贴纸;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优选的,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
优选的,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的设定夹角为85度至95度。
优选的,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1mm。
优选的,弯折极耳的宽度小于延伸部的宽度。
本实施例的电池的极片结构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极片结构的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极片结构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的极片结构以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通过弯折部分第二集流体形成弯折极耳,不需要通过焊接操作将极耳结构连接到极片上,降低了极耳的制作成本,提高了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极耳制作成本较高且电池封装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多个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集流体,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表面设置有用于储能的活性材料;以及
第二集流体,设置在极片留白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
弯折极耳,通过弯折部分所述第二集流体形成;以及
延伸部,用于连接所述弯折极耳以及所述第一集流体;
其中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一设定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体一侧上的第一绝缘贴纸;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另一侧上的第二绝缘贴纸;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弯折极耳的左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下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上端线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形成的设定夹角为85度至9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极耳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的极片结构构成的电芯。
CN202020780220.1U 2020-05-12 2020-05-12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Active CN211789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0220.1U CN211789246U (zh) 2020-05-12 2020-05-12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0220.1U CN211789246U (zh) 2020-05-12 2020-05-12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9246U true CN211789246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0220.1U Active CN211789246U (zh) 2020-05-12 2020-05-12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92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400A (zh) * 2021-06-28 2021-10-22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圆柱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正负极极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0400A (zh) * 2021-06-28 2021-10-22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圆柱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正负极极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1759U (zh) 二次电池
CN215816085U (zh) 电芯以及储能装置
CN111370618B (zh) 可充电纽扣电池
CN211789246U (zh)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CN211789247U (zh) 极耳与极片的全绝缘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电池
CN209104258U (zh) 二次电池
CN214898606U (zh) 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CN212209645U (zh)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CN211789259U (zh)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CN21112588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11404627U (zh) 电池极耳及电池
CN210668577U (zh) 一种带有接线口的锂电池
CN208315675U (zh) 一种圆柱电池结构
KR20080010576A (ko) 이차 전지
CN214378750U (zh) 一种电池极耳的折弯结构
CN205508955U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结构
CN211829004U (zh) 具有单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CN213401448U (zh) 一种自动保护的锂电池
CN212011112U (zh) 一种锂电池连接片装置
CN213989131U (zh) 输出极结构、电芯模组和动力电池
CN218039506U (zh) 一种锂电池用绝缘密封圈
CN212209648U (zh) 电芯结构以及电池
CN212366021U (zh) 可充电纽扣电池
CN210897402U (zh) 一种电芯支架负极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