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9259U -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9259U
CN211789259U CN202020780225.4U CN202020780225U CN211789259U CN 211789259 U CN211789259 U CN 211789259U CN 202020780225 U CN202020780225 U CN 202020780225U CN 211789259 U CN211789259 U CN 211789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end line
tab
distance
blank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02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香
温松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02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9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9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9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其包括极片、极耳、第一绝缘贴纸以及第二绝缘贴纸。极片包括集流体,集流体包括极片留白区域以及设置活性材料的非极片留白区域,非极片留白区域与极片留白区域的一侧连接,极耳与极片留白区域一侧连接。第一绝缘贴纸设置在极片靠近极耳的一侧,第二绝缘贴纸设置在极片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极片两侧均设有绝缘贴纸与极耳连接,提升了极耳的绝缘性,提升了极耳与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各种用家电器的出现减少了人们的劳动量,而电池是电器设备续航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
电池大体分为具有卷绕电芯的电池和具有叠片电芯的电池。电池通过极片组合形成电芯;极耳将电芯中的正负极引出来。现有的电芯在制造过程中,极耳的绝缘效果不好,极耳与极片连接结构不稳定。
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通过极片两侧均设有绝缘贴纸与极耳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包括
极片,组合形成电芯;
极耳,与所述极片一侧连接,用于引出电芯的电极;
第一绝缘贴纸,设置在所述极片靠近所述极耳的一侧;以及
第二绝缘贴纸,设置在所述极片另一侧;
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极片留白区域以及设置活性材料的非极片留白区域,所述非极片留白区域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一侧连接,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一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极耳的下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耳右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右端线与所述极耳右端线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右端线的距离大于0.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极耳的下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极片两侧均设有绝缘贴纸与极耳连接,提升了极耳的绝缘性,提升了极耳与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贴纸沿非极片留白区域延伸,且第一绝缘贴纸上设有与非极片留白区域重叠的覆盖区域,提升了极片留白区域与非极片留白区域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了极片易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
第一实施例附图标记:集流体11、极片留白区域111、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1111、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1112、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1113、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1114、非极片留白区域112、极耳12、极耳的左端线121、极耳的下端线123、极耳的右端线124、第一绝缘贴纸13、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131、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132、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133、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134、第二绝缘贴纸14、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141、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142、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144、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极耳的右端线之间的距离L1、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L2、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L3、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极耳的下端线之间的距离L4、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L5、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L6、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L7。
第二实施例附图标记:第一绝缘贴纸123、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233、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极片留白区域右端线的距离L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包括极片、极耳12、第一绝缘贴纸13以及第二绝缘贴纸14。极片用于组合形成电芯;极耳12与极片一侧连接,用于引出电芯的电极;绝缘贴纸13设置在极片一侧,用于将极耳12绝缘防护。
极片包括集流体11,集流体11包括极片留白区域111以及设置活性材料的非极片留白区域111,非极片留白区域11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连接,极耳1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一侧连接。第一绝缘贴纸13设置在极片靠近极耳12的一侧,第二绝缘贴纸14设置在极片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方位请参照图1,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为1111、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为1112、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为1113、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为1114。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贴纸13的下端线133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的距离,小于极耳12的下端线123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13的左端线13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的距离,大于极耳12的左端线12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13的上端线13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的距离,大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13的右端线134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1111的距离,大于极耳12的右端线124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1111的距离。
第二绝缘贴纸14的上端线14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的距离,大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14的左端线14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的距离大于极耳12的左端线12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14的右端线144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1111的距离大于极耳12的右端线124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1111的距离。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中的极耳12极片连接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贴纸13的右端线134与极耳12的右端线124之间的距离L1介于0.3mm~1mm之间,第一绝缘贴纸13的右端将极耳12的右端包覆,避免了极耳12与非极片留白区域112活性材料接触。
第一绝缘贴纸13的上端线13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之间的距离L2大于0.3mm,避免了极耳12与电芯的顶端接触短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贴纸13的左端线131与极耳12的左端线121之间的距离L3大于介于0.3mm~4mm之间,第一绝缘贴纸13的左端将极耳12的左端包覆,避免了极耳12左端与非极片留白区域112活性材料接触,提升了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绝缘贴纸13的左端线13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之间的距离,小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111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贴纸13的下端线133与极耳12的下端线123之间的距离L4大于0.3mm,避免了极耳12的底端与电芯的底端接触短路,提升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绝缘贴纸13的下端线133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之间的距离,小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之间的距离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
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贴纸14的上端线14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之间的距离L5大于0.3mm。
第二绝缘贴纸14的左端线141与极耳12的左端线121之间的距离L6介于0.3mm~4mm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绝缘贴纸14的左端线14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之间的距离,小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左端线1111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之间的距离。
第二绝缘贴纸14的右端线144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的距离L7介于0.3mm~4mm之间。
第二绝缘贴纸14将极耳12的远离第一绝缘贴纸13的一侧进行绝缘防护,提升了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第二绝缘贴纸14的下端线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之间的距离,小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下端线1113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上端线111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宽度小于5mm。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芯为柱状结构,且电芯的直径小于20mm,极耳12的宽度介于1mm~4mm之间,极耳12的厚度小于0.1mm。
本实施例极耳12的右端线122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2之间的距离大于1mm,防止了非极片留白区域112的活性材料干扰极耳12,提升了极耳12与极片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极片两侧均设有绝缘贴纸与极耳连接,提升了极耳与极片连接的稳定性。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实施例:
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芯。其中,电芯包括如上阐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电芯通过第一电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第二电极极片依次叠加并组合形成的柱状结构。
电芯还包括第一电极极耳和第二电极极耳,第一电极极耳设置在电芯一端,用于引出电芯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极耳设置在电芯另一端,用于引出电芯的第二电极。本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一电极为正极电极或负极电极,电芯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反。
其中,第一电极极片包括第一电极集流体以及活性材料,第一电极集流体包括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以及第一电极非极片留白区域,第一电极集流体包括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以及设置活性材料的第一电极非极片留白区域,第一电极非极片留白区域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一侧连接,第一电极极耳下端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连接,第一电极极耳上端延伸出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片与第一电极极耳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绝缘贴纸以及第二绝缘贴纸。第一绝缘贴纸设置在极片一侧,第二绝缘贴纸设置在极片另一侧。
进一步的,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极耳的下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极耳的左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极耳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
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极耳的左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第一电极极耳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
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极耳极片连接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耳的右端线之间的距离介于0.3mm~1mm之间,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将第一电极极耳的右端包覆,避免了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非极片留白区域活性材料接触。
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避免了第一电极极耳与电芯的顶端接触短路。
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第一电极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将第一电极极耳的右端包覆,避免了第一电极极耳右端与第一电极非极片留白区域活性材料接触,提升了第一电极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第一电极极耳的下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避免了第一电极极耳的底端与电芯的底端接触短路,提升第一电极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第一电极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第二绝缘贴纸将第一电极极耳的远离第一绝缘贴纸的一侧进行绝缘防护,提升了第一电极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5mm。电芯的直径小于20mm,第一电极极耳的宽度介于1mm~4mm之间,第一电极极耳的厚度小于0.1mm。
本实施例第一电极极耳的右端线与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1mm,防止了第一电极非极片留白区域的活性材料干扰第一电极极耳,提升了第一电极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二电极极片与第二电极极耳的连接结构,与电芯的第一电极极片与第一电极极耳的连接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电池通过第一绝缘贴纸将第一电极极耳一侧包覆绝缘,提升了极耳的绝缘性以及安全性。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片两侧均设有绝缘贴纸与第一电极极耳连接,提升了极耳与极片连接的稳定性。
结合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如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贴纸23右端沿非极片留白区域112延伸,第一绝缘贴纸23包括与非极片留白区域112重叠的覆盖区域。第一绝缘贴纸23的右端线234与极片留白区域111的右端线1114之间的距离L8大于0.5mm。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绝缘贴纸23将极耳12的右端包裹,避免了非极片留白区域112涂布的活性材料干扰极耳12,提升了极耳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相较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绝缘贴纸23右端沿非极片留白区域112延伸,且第一绝缘贴纸23上设有与非极片留白区域112重叠的覆盖区域,提升了极片留白区域111与非极片留白区域112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了极片易断裂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片,组合形成电芯;
极耳,与所述极片一侧连接,用于引出电芯的电极;
第一绝缘贴纸,设置在所述极片靠近所述极耳的一侧;以及
第二绝缘贴纸,设置在所述极片另一侧;
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极片留白区域以及设置活性材料的非极片留白区域,所述非极片留白区域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一侧连接,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一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极耳的下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下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左端线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右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右端线与所述极耳右端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右端线的距离大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上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上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
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左端线与所述极耳的左端线之间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纸的下端线与所述极耳的下端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贴纸的右端线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右端线的距离介于0.3mm~4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5mm。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
CN202020780225.4U 2020-05-12 2020-05-12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Active CN211789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0225.4U CN211789259U (zh) 2020-05-12 2020-05-12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0225.4U CN211789259U (zh) 2020-05-12 2020-05-12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9259U true CN211789259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5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0225.4U Active CN211789259U (zh) 2020-05-12 2020-05-12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92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6813A1 (ko) * 2021-12-07 2023-06-1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비정형의 스티커 타입의 보호 테이프가 형성된 전지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6813A1 (ko) * 2021-12-07 2023-06-1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비정형의 스티커 타입의 보호 테이프가 형성된 전지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89247U (zh) 极耳与极片的全绝缘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电池
CN218300161U (zh) 一种电池集流盘及电池
CN111640994A (zh) 一种电池卷芯及使用该卷芯的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CN211789259U (zh)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CN110061178A (zh) 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
CN113258028B (zh) 电化学装置与电子装置
CN212209645U (zh)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CN106229527B (zh) 电池卷绕品及一次性锂金属电池
CN206040790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串联转接板
CN210607438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
CN211789246U (zh)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CN211829004U (zh) 具有单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CN218160539U (zh) 一种电芯和电池
CN214313350U (zh) 扣式电池壳及扣式电池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CN214254668U (zh) 一种新型的锂电池用连接片
CN21112588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12257478U (zh) 纽扣电池
CN111490219B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
CN212625719U (zh) 保护板横放且接触稳定的高容量锂聚电池
CN108172748A (zh) 极耳及制造方法、具有该极耳的锂电池及制造方法
CN209282293U (zh) 绕卷式电池
CN210926141U (zh) 一种新型的极耳、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7743352U (zh)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电芯结构
CN106229428A (zh) 电池负极连接结构及卷绕式圆柱形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