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9645U -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9645U
CN212209645U CN202020779341.4U CN202020779341U CN212209645U CN 212209645 U CN212209645 U CN 212209645U CN 202020779341 U CN202020779341 U CN 202020779341U CN 212209645 U CN212209645 U CN 212209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pole
tab
connection structur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93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香
温松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93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9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9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9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极片与极耳。极片用于组合形成电芯;极耳与极片连接,用于引出电芯的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活性材料,集流体包括极片留白区域以及非极片留白区域,极片留白区域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一侧,活性材料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极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其中,极耳一端与极片的第二端面相距一设定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提升了极片与极耳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极耳与极片不平齐,避免了电芯易短路和断路。

Description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各种用家电器的出现减少了人们的劳动量,而电池是电器设备续航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
电池大致分为具有卷绕电芯的电池和具有叠片电芯的电池。电池通过极片组合形成电芯;极耳将电芯中的正负极引出来。现有的电池制造过程中,极耳与极片的连接不稳定。
故需要提供一种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极耳一端与极片的端面相一设定距离,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多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的电芯易短路和断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包括
极片,组合形成电芯;
极耳,与所述极片焊接,用于引出所述电芯的电极;
其中,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活性材料,所述集流体包括极片留白区域以及非极片留白区域,所述极片留白区域设置在所述非极片留白区域一侧,所述活性材料设置在所述非极片留白区域;
所述极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集流体连接,所述极耳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极片的第一端面,用于连接金属连接件;
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片的第二端面相距一设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片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 0.5mm,用于防止电芯短路或断路。
本实用新型中,沿所述极片的延伸方向,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1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芯为柱状结构,所述电芯的直径小于20mm,所述极耳的宽度介于1mm~4mm之间,所述极耳的厚度小于0.1mm。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极耳通过超声焊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极耳包括
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极耳一端,用于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集流体连接;
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极耳另一端,用于与导电装置连接;以及
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用于调节所述极耳的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弯折部设有用于消除所述极耳弯折产生的应力的去应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位置的去应力块,
所述去应力块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中部,
或所述去应力块一侧的极耳与未设置所述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平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位置的至少一个去应力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与极片不平齐,避免了极耳与极片的端部接触;且极耳与极片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1mm,防止了极片非留白区域的活性材料干扰极耳,提升了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的第四实施例结构图。
第一实施例附图标记:极片11、集流体111、极片留白区域111a、非极片留白区域111b、第一端面11a、第二端面11b、极耳12、极耳一端与极片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L1、极耳与极片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L2。
第二实施例附图标记:极片11、极耳22、第一端部221、第二端部222、弯折部223、去应力孔2231;第二种实施方式:极耳32、弯折部323、去应力孔3231;第三种实施方式:极耳42、弯折部423、去应力块42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极片11与极耳12。极片11用于组合形成电芯;极耳12与极片11 连接,用于引出电芯的电极。
极片11包括集流体111以及活性材料,集流体111包括极片留白区域111a 以及非极片留白区域111b,极片留白区域111a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111b一侧,活性材料设置在非极片留白区域111b。极片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 11a与第二端面11b。
其中,极耳12一端与设置极片留白区域111a连接,极耳12另一端延伸出极片11的第一端面11a,用于连接金属连接件;极耳12一端与极片11的第二端面11b相距一设定距离。
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极片与极耳的连接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极耳12一端与极片11的第二端面11b之间的距离L1大于0.5mm。本实施例通过极耳12与极片11的第二端面11b之间有大于0.5mm偏移量,防止了电芯短路或断路。
沿极片11的延伸方向,极耳12与极片11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L2大于 1mm,不仅避免了涂抹活性材料的非极片留白区域111b干扰极耳12,而且防止了极耳12在弯折过程中刮伤电芯,避免了电芯短路或断路的问题,提升了极片与极耳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设置极片留白区域111a的集流体111,与极耳12通过超声焊接。极耳12与极片11通过超声焊接,提升了极耳12与极片11的焊接强度,提升了极耳12与极片11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极片留白区域111a宽度小于5mm。
本实施例中的电芯为柱状结构,极片11组合(如卷绕等)形成的电芯直径小于20mm,极耳12的宽度介于1mm~4mm之间,极耳12的厚度小于0.1mm,避免了极耳12刮伤极片11。
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连接结构中,极耳与极片的端面不平齐,避免了极耳与电芯的端部接触,且极耳与极片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1mm,避免了电芯易短路和断路的问题,提升了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芯。
其中,电芯包括如上阐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电芯通过第一电极极片、隔离膜以及第二电极极片依次叠加并组合形成的柱状结构。
电芯还包括第一电极极耳和第二电极极耳,第一电极极耳设置在电芯一端,用于引出电芯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极耳设置在电芯另一端,用于引出电芯的第二电极。本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一电极为正极电极或负极电极,电芯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反。
其中,第一电极极片包括第一电极集流体以及活性材料,第一电极集流体包括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以及非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设置在非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一侧,活性材料设置在非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第一电极极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
其中,第一电极极耳一端与设置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连接,第一电极极耳另一端延伸出第一电极极片的第一端面,用于连接金属连接件;第一电极极耳一端与第一电极极片的第二端面相距一设定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极片不平齐,避免了电芯短路和断路。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耳一端与第一电极极片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极片的第二端面之间有大于0.5mm偏移量,防止了电芯短路或断路。
沿第一电极极片的延伸方向,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极片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1mm,不仅避免了涂抹活性材料的非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干扰第一电极极耳,而且防止了第一电极极耳在弯折过程中刮伤电芯,避免了电芯短路或断路的问题,提升了极片与极耳的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的第一电极集流体,与第一电极极耳通过超声焊接。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极片的通过超声焊接,提升了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极片的焊接强度,提升了第一电极极耳与第一电极极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极片留白区域宽度小于5mm。第一电极极片组合形成的电芯直径小于20mm,第一电极极耳的宽度介于1mm~4mm之间,第一电极极耳的厚度小于0.1mm,避免了第一电极极耳刮伤第一电极极片。
此外,本实施例中电芯的第二电极极片与第二电极极耳的连接结构,与电芯的第一电极极片与第一电极极耳的连接结构相同。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下提供极耳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极耳22包括第一端部221、第二端部222以及弯折部223。第一端部221设置在极耳22一端,并与极片11连接;第二端部222设置在极耳 22另一端,用于与导电装置连接;弯折部223位于第一端部221与第二端部222 之间,用于调节极耳22的延伸方向。其中,弯折部223设有去应力结构,去应力结构用于消除极耳22弯折产生的应力。
本实施例中,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弯折部223位置的至少一个去应力孔 2231。
本实施例中,去应力孔2231的结构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结构。去应力孔2231的结构多样化,满足了客户的对不同去应力结构的需求。
本实施例的极耳,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极耳22增加了设有去应力结构,减小了极耳22在弯折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了极耳22割伤极片11,避免了电芯短路和断路。
结合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图。如下提供极耳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极耳32的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弯折部323位置的去应力块 3231,去应力块一侧的极耳32与未设置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32平齐。
本实施例中,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32宽度为未设置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 32宽度的1/2~2/3;去应力块3231的长度介于0.3mm~10mm之间。
去应力块3231另一侧设有缺口,缺口的结构为半圆形、矩形、梯形或者多边形结构。
本实施例极耳31的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极耳32一侧的弯折部323的去应力块3231,去应力块3231减小了极耳32在弯折部323的应力集中,而且去应力块3231一侧的缺口避免了极耳32的弯折部323与电芯磨损。本实施例中的去应力结构便于制作,提升了极耳生产效率。
结合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中极耳的第四实施例结构图。如下提供极耳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极耳42的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弯折部423位置的去应力块 4231,去应力块4231位于弯折部423的中部。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42宽度为未设置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42宽度的1/2~2/3;去应力块的长度介于 0.3mm~10mm之间。
本实施例中,去应力块4231两侧分别设有缺口,缺口避免了极耳42的弯折部423与电芯磨损。缺口的结构可以为半圆形、矩形、梯形或者多边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去应力块4231设置在弯折部423的中部,极耳42两侧受力更均匀,提升了极耳42去应力的稳定性,避免了极耳42受力不均、易断裂。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片,组合形成电芯;
极耳,与所述极片焊接,用于引出所述电芯的电极;
其中,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以及活性材料,所述集流体包括极片留白区域以及非极片留白区域,所述极片留白区域设置在所述非极片留白区域一侧,所述活性材料设置在所述非极片留白区域;
所述极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集流体连接,所述极耳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极片的第一端面,用于连接金属连接件;
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片的第二端面相距一设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片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用于防止电芯短路或断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片的延伸方向,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非留白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柱状结构,所述电芯的直径小于20mm,所述极耳的宽度介于1mm~4mm之间,所述极耳的厚度小于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极耳通过超声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
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极耳一端,用于与所述极片留白区域的集流体连接;
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极耳另一端,用于与导电装置连接;以及
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用于调节所述极耳的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弯折部设有用于消除所述极耳弯折产生的应力的去应力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位置的去应力块,
所述去应力块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中部,
或所述去应力块一侧的极耳与未设置所述去应力结构处的极耳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位置的至少一个去应力孔。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
CN202020779341.4U 2020-05-12 2020-05-12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Active CN212209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9341.4U CN212209645U (zh) 2020-05-12 2020-05-12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9341.4U CN212209645U (zh) 2020-05-12 2020-05-12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9645U true CN212209645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9341.4U Active CN212209645U (zh) 2020-05-12 2020-05-12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96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832A (zh) * 2020-12-24 2021-04-2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与用电装置
CN112713365A (zh) * 2020-12-28 2021-04-27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7832A (zh) * 2020-12-24 2021-04-2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与用电装置
CN112687832B (zh) * 2020-12-24 2022-05-17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与用电装置
CN112713365A (zh) * 2020-12-28 2021-04-27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25970U (zh) 极耳及使用该极耳的电池结构
CN212209645U (zh) 极耳与极片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连接结构的电池
CN113193165A (zh) 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CN113270693A (zh) 全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CN216435937U (zh) 一种电芯和电池
WO2016187810A1 (zh)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CN211017230U (zh) 电芯极片以及电芯
CN211789247U (zh) 极耳与极片的全绝缘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电池
WO2016187815A1 (zh) 一种圆柱形高倍率锂离子电池
CN113812016B (zh) 极片、应用该极片的电极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1789259U (zh) 具有双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CN211789246U (zh) 极片结构及使用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CN21112588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211556065U (zh) 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
CN212848494U (zh) 电池正极片及电池
CN211829004U (zh) 具有单面绝缘贴纸的极耳极片连接结构及相应的电池
KR20230051239A (ko) 셀, 배터리, 및 배터리 팩
JPS61281457A (ja) 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2928402A (zh) 一种电芯和电池
CN219959345U (zh) 极片及包含其的电池
CN215732094U (zh) 一种电池极耳及锂离子电池
CN215496787U (zh) 负极片、电芯及电池
CN218996756U (zh) 一种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N219046315U (zh) 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830086U (zh) 一种导电连接组件和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