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7948U - 微型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微型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7948U
CN212207948U CN202021387640.XU CN202021387640U CN212207948U CN 212207948 U CN212207948 U CN 212207948U CN 202021387640 U CN202021387640 U CN 202021387640U CN 212207948 U CN212207948 U CN 212207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air
imaging chip
radiator
pro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76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德龙
陈龙
吴政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76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7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7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7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投影机,涉及投影应用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风机、成像芯片散热器和光源散热器,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风机的作用下,进风口的进风通过风流通道经过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光源散热器,并从出风口排出,风流通道为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光源散热器之间的分布间隙,散热效果较好,体积较小,便于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微型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投影机。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投影技术的发展,激光投影显示的小型化应用越来越多,机器体型的缩小导致激光投影机器的散热也越来越困难。
传统的激光投影机,一般采用轴流风扇散热,受轴流风机尺寸限制,机器尺寸相对会较大,不利于投影机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投影机,通过对激光器的内部器件合理分布,形成风流通道,风机吸入的风流经该风流通道对激光器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使得激光投影机的体积较小,便于广泛应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投影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机、成像芯片散热器和光源散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通过风流通道经过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风流通道为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之间的分布间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盖内部、所述壳体的底壳内部、所述光机机身和所述光源机身。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引导风流经过所述风流通道,所述风流通道还包括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导风结构之间的分布间隙、所述导风结构与设备机身之间的分布间隙,所述设备机身包括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所述光源机身、所述光机机身、所述电源驱动、所述主板、所述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流的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驱动的所述壳体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还用于散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与所述成像芯片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成像芯片进行散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光源散热器一侧,所述风流流经所述光源散热器后经所述出风口至所述微型投影机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芯片上还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鳍片,所述鳍片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流的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包括离心风机,所述进风口包括两个,所述离心风机位于两个所述进风口风流的相交位置,用于引导两个所述进风口的风流流向所述光源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投影机,通过对激光投影设备的内部器件合理分布,各个器件之间形成风流通道,在风机的工作作用下,根据内外气压差,风机吸入的风流经该风流通道对激光器内部各个器件进行有效散热,使得在激光投影机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仍可有效散热的目的,便于此类投影设备的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投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部风道风流导向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部风道风流导向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激光投影机,一般采用轴流风扇散热,受轴流风机尺寸限制,机器尺寸相对会较大,不利于投影机的广泛应用。且当激光投影机尺寸较小时,投影设备内部器件的散热效果较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投影机,通过对激光器的内部器件合理分布,形成风流通道,风机吸入的风流经该风流通道对激光器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使得激光投影机的体积较小,便于广泛应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型投影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投影机可应用于投影领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机、成像芯片散热器和光源散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通过风流通道经过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风流通道为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之间的分布间隙。
在实际应用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对激光投影设备的内部器件合理分布,各个器件之间形成风流通道,在风机的工作作用下,根据内外气压差,风机吸入的风流经该风流通道对激光器内部各个器件进行有效散热,使得在激光投影机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实现仍可有效散热的目的,便于此类投影设备的广泛应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包括离心风机。其中,该离心风机的相较轴流风机体积较小,可用于给整个系统提供风流以及给散热器进行散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投影设备的光机机身、光源机身、成像芯片、主板、电源驱动、喇叭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主板和电源驱动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离心风机与主板相连接,激光光源与主板相连接,光源散热器与激光光源相连接;成像芯片和镜头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左侧,成像芯片与光源机身相连接,光源机身和光机机身相连接。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靠近主板位置,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左侧,靠近成像芯片位置,出风口设置在离心风机的排风处,靠近光源散热器的位置。该壳体为投影机设备和微型投影机的外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设置。
如图1所示,离心风机开始工作,被吸入风流从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进入壳体,经过成像芯片散热器、镜头、底盖风流通道、光源机身、激光光源、主板、电源驱动,从出风口排出。
其中,主板为整机的控制主板系统,用于控制机器的运行;
光源机身为对激光进行激发的光路载体,用于对激发出来的光进行处理;
光机机身为使其满足进入成像芯片的光路载体,用于对光源出来的光进行处理;
电源驱动用于驱动激光器的开灭;
喇叭用于机器工作时提供音频输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盖内部、所述壳体的底壳内部、所述光机机身和所述光源机身。
图2为内部风道导向设计原理侧视图,图3为内部风道导向设计原理正视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盖内部和所述壳体的底壳内部的导风结构,如,上盖肋条和底壳肋条,分别如图2、图3所示,光源机身上设置的导风结构如图1所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引导风流的方向,即引导风流经过所述风流通道,所述风流通道还包括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导风结构之间的分布间隙、所述导风结构与设备机身之间的分布间隙,所述设备机身包括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所述光源机身、所述光机机身、所述电源驱动、所述主板、所述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
这里,在导风结构的作用下,风流沿着风流通道进行流动,进而使得壳体内各个设备机身均能够有效散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流的方向,如图1所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还用于散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风结构的形状基于所述光机机身的形状进行设置,如光机为立方体,导风结构可为平行所述光机机身表面的矩形条状。
其中,该导风结构可为挡风器件如泡棉等,用于将风流进行导向至需要散热的设备器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芯片散热器、主板和电源驱动属于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热量的设备,为了更好地对投影设备中各个器件进行散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成像芯片、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驱动的所述壳体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器件的排布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进风口的位置和数量基于上述器件的实际排布位置进行设置,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在,若成像芯片散热器、成像芯片、主板和电源驱动分别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不同方位,则可在每个器件一侧设置一个进风口,或者在分布位置较近的两个器件之间设置一个进风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对投影设备中各个器件进行散热,所述出风口基于所述风机的排风方向进行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光源散热器一侧,所述风流流经所述光源散热器后经所述出风口至所述微型投影机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与所述成像芯片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成像芯片进行散热。其中,成像芯片为激光投影机器的成像系统处理芯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芯片上还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鳍片,所述鳍片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流的方向,可用于引导风流,辅助导风结构建立风流通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散热器,与所述激光光源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激光光源进行散热。
其中,光源散热器用于给激光光源进行散热;
激光光源用于给机器提供激发光源。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机器运行时,激发设备工作,风机转动输出风流到机器外部,使机器内部产生负压,使外界冷风从进风口出吸入,并通过壳体的风道设计使得风流经过相应需要散热的区域,从而给系统内部的成像芯片,光源,光机,主板以及其余重要部件进行散热。此方案采用涡轮离心风扇提供风流,风流方向控制比较灵活,且容易压缩机器体积,利于机器微型化设计。壳体的风道设计根据各部分所需的散热要求通过增加挡风导风结构,泡棉等方式进行设计,使风流经过所需散热位置,从而满足散热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合理布局微型投影机,形成风流通道,配合离心式的风机,使机器实现微型化的设计,满足客户需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可包括两个,一个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和成像芯片的一侧、另一个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驱动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如图1所示,此时该离心风机位于两个所述进风口风流的相交位置,用于引导从两个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流,经成像芯片、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最终流向所述光源散热器。具体地,应用前述实施例中的微型投影机,可满足商务便携等方面的需求,体积较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机、成像芯片散热器和光源散热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通过风流通道经过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风流通道为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光源机身、光机机身、电源驱动、主板、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之间的分布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盖内部、所述壳体的底壳内部、所述光机机身和所述光源机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用于引导风流经过所述风流通道,所述风流通道还包括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导风结构之间的分布间隙、所述导风结构与设备机身之间的分布间隙,所述设备机身包括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所述光源机身、所述光机机身、所述电源驱动、所述主板、所述激光光源和所述光源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流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成像芯片、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源驱动的所述壳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还用于散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芯片散热器,与所述成像芯片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成像芯片进行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芯片上还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鳍片,所述鳍片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风流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散热器,与所述激光光源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激光光源进行散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光源散热器一侧,风流流经所述光源散热器后经所述出风口至所述微型投影机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离心风机,所述进风口包括两个,所述离心风机位于两个所述进风口风流的相交位置,用于引导两个所述进风口的风流流向所述光源散热器。
CN202021387640.XU 2020-07-14 2020-07-14 微型投影机 Active CN212207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7640.XU CN212207948U (zh) 2020-07-14 2020-07-14 微型投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7640.XU CN212207948U (zh) 2020-07-14 2020-07-14 微型投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7948U true CN21220794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7640.XU Active CN212207948U (zh) 2020-07-14 2020-07-14 微型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7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5957B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KR101287430B1 (ko) 수평기류 타입 팬을 구비한 냉각 시스템
JP2005345569A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4554039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14019754A (zh) 一种投影设备
JP2018164250A (ja) 電子機器
CN116710841A (zh)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CN212207948U (zh) 微型投影机
CN114721210B (zh) 投影设备
JPH11119181A (ja) 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の冷却構造
CN218512915U (zh) 一种电脑机箱散热系统
JP2001356407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WO2003021110A1 (ja) ファン装置、ファン装置の製造方法、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13750639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
JP2011141445A (ja)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11155549A (ja) 冷却構造
CN114114800A (zh) 投影设备
CN217879957U (zh) 一种用于投影仪的改进型涡轮风机及投影仪
CN219590657U (zh) 一种激光投影仪
CN218767769U (zh) 一种投影机及电子设备
US20210373422A1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projector
CN220399789U (zh) 一种投影仪内部风路系统及投影仪
US2007001381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rear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213069416U (zh) 一种激光液晶显示器循环散热结构
JPH1152324A (ja) 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