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9589U -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9589U
CN212199589U CN202020233415.4U CN202020233415U CN212199589U CN 212199589 U CN212199589 U CN 212199589U CN 202020233415 U CN202020233415 U CN 202020233415U CN 212199589 U CN212199589 U CN 212199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cloth
driving
workbench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34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334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9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9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9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包括纠偏件,呈环状,设置在工作台上,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杆部和下杆部;导杆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且部分位于纠偏件内,并与上杆部之间形成第一通道,与下杆部之间形成第二通道;导杆组件包括第一导板,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左右延伸;第二导板,与第一导板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与第一导板之间形成第三通道;及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导板驱动连接,用来驱动第二导板靠近或远离第一导板。可根据实际布料的宽度,调整两个导板之间的距离,方便后续对不同宽度布料进行翻折、缝制加工等而制备不同直径的筒状布料并对筒状布料拉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背景技术
罗纹机是用来织制罗纹组织针织物的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采用罗纹机对服装的袖口、筒口、领口(呈筒状)等罗纹布进行加工,通过袖口罗纹机加工的罗纹袖口呈筒状,是一种袖口的造型,使用罗纹袖口的衣物会收紧手臂线条,使得手臂显得更加纤细,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帽衫等服装上。
目前,对螺纹袖口的加工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其过程为:首先将织物裁切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将切好的织物放入手中,此时,用手将织物的一端握住,然后将织物的另一端向外或者向内翻折,形成袖口,进而完成缝制。采用人工方式翻折,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一种折翻机》,其专利号为ZL201821990451.4(授权公告号为CN209114218U)公开了一种折翻机,该折翻机在工作台上沿布料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机构、送料机构、切割机构和收料机构,上料机构的设置可以将布料由成卷放置的状态转化成双层布料,经过缝制后最终形成筒状的布料,并且其缝制处位于筒状布料的内壁上,将布料的翻折、变向、缝制等多步骤一次性完成,实现螺纹袖口的全自动生产缝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上述的折翻机所加工的袖口的直径固定,当实际所需要的袖口直径发生变化时,在布料翻折和拉布料时无法根据实际所需直径的袖口(筒状布料)进行调整,以满足袖口的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对不同宽度布料进行加工的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拉料机构的袖口罗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包括
工作台;
纠偏件,呈环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杆部和下杆部;
导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且部分位于所述纠偏件内,并与所述上杆部之间形成第一通道,与所述下杆部之间形成第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组件包括:
第一导板,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左右延伸;
第二导板,与所述第一导板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与所述第一导板之间形成供布料穿过的第三通道;及
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板驱动连接,用来驱动所述第二导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导板。
为了实现布料的翻折,还包括有用来将单层布料翻折形成双层布料的翻折组件,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所述翻折组件位于所述纠偏件的上游且邻近所述第二导板设置。
翻折组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翻折组件包括翻折板,所述翻折板自上而下逐渐沿布料的前进方向倾斜且收缩。如此,布料经翻折板后其头端经收缩部分向下对折,方便后续布料的加工。
第二导板的部分可以位于第一导板的下方,也可以位于第一导板的上方,但是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板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板与所述下杆部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来供双层布料的下层布料通过,所述第二导板在远离所述第一导板的侧边沿具有向上且朝第一导板方向弯折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二导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导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三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三导板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导板、翻边及上杆部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来供双层布料的上层布料通过。
为了实现对对折的布料的敞口侧边沿进行缝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缝制机构,所述缝制机构和纠偏件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自左向右布置,所述缝制机构位于所述第三通道的外侧、且邻近第一导板的侧边沿布置。如此,形成筒状布料。
为了调整偏转后的双层布料以,所述纠偏件自后向前逐渐向布料的前进方向倾斜,且所述纠偏件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绕自身轴线上下来回偏转。
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从结构简单、可靠性及成本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齿带,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纠偏件相对固定、且该从动齿轮与纠偏件的轴线基本平行,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与所述传动齿带相啮合。
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从结构简单、可靠性及成本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五电机和螺杆,所述第二导板通过底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螺杆相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螺杆上。
为了及时感应布料的长度,并可靠控制布料长度,该袖口罗纹机还包括有松料机构,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所述松料机构位于所述缝制机构的下游,所述松料机构包括有拉线,拉线自上而下穿过工作台且能相对工作台作上下运动,拉线的下端设置有吊锤,该拉线的上端形成有供布料穿过的连接环,所述松料机构还包括有用以感应吊锤升起的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送料机构相连,进而控制送料机构输出的布料的长度。
为了能够对一块布料进行折叠,所述松料机构的下游还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
支架,竖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摆杆,竖向设置,该摆杆的上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连杆,有两根、并排布置且前后延伸,两根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摆杆下端,且两根所述连杆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第四空隙;及
第三驱动机构,用来驱动所述摆杆的下端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来回摆动,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摆杆驱动连接。如此,通过对布料进行折叠,方便后续对布料的搬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袖口罗纹机中的第二导板和第一导板均沿布料的前进方向延伸,且第二导板能靠近或远离第一导板,如此,可根据实际布料的宽度,调整两个导板之间的距离(布料的宽度方向),如此,方便后续对不同宽度布料进行缝制、翻折、拉料等加工而制备不同直径的筒状布料;两个导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整,方便对后续不同直径的筒状布料穿出并拉动不同直径的筒状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纠偏件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布料经过翻折组件变向后向缝制装置方向移动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袖口罗纹机包括送料机构8、收料机构1、拉料机构、翻折组件5、缝制机构6及松料机构7;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送料机构8、翻折组件5、缝制机构6、松料机构7及收料机构1依次布置。
本实施例的拉料机构包括工作台A,工作台A上设置有导杆组件2、纠偏件3、第二驱动机构33及第一驱动机构4。
对罗纹袖口等筒状布料而言,加工后的成品通常为双层布料,但是通常来讲,待处理的布料为送料机构8上的成卷的单层布料,这就需要对成卷放置的单层布料进行翻折形成双层布料,上述的翻折组件5即可实现该操作,本实施例的翻折组件5包括翻折板51和变向组件52,翻折板51自上而下逐渐沿布料的前进方向倾斜且收缩,变向组件52位于翻折板51的下方、且与翻折板51之间形成供双层布料通过的第一空隙51a,变向组件52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A上的支撑板521和设置在支撑板521上的两根条形杆522,两根条形杆52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根条形杆522之间具有供布料双层布料通过的第二空隙523,且两根条形杆522与支撑板521之间具有供双层布料通过的第三空隙524,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第一空隙、第二空隙及第三空隙依次布置。
上述的纠偏件3呈环状,竖向设置在工作台A上、且位于变向组件52的后方,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该纠偏件3位于第三空隙524的下游,并且该纠偏件3自后向前逐渐向右倾斜,具体参见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纠偏件3在第二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能绕自身轴线上下来回偏转;纠偏件3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A上的连接座35和U形杆30,U形杆30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杆部31和下杆部32;上述的第二驱动机构33包括第四电机331、主动齿轮332、从动齿轮333和呈环状的传动齿带334,第四电机331设置在工作台A上,主动齿轮332安装在第四电机331的动力输出端上,从动齿轮333与纠偏件3相对固定、且该从动齿轮333的轴线与纠偏件3的轴线基本平行,主动齿轮332和从动齿轮333均与传动齿带334相啮合。主动齿轮332上同轴设置有码盘335,连接座35上设置有用以检测码盘335初始位置的检测器336。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上述的导杆组件2设置在工作台A上、且位于变向组件52的后方,并且导杆组件2的右端部分位于纠偏件3内,导杆组件2包括第一导板21、第二导板22及第一驱动机构4,第一导板21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左右延伸;第二导板22与第一导板21的延伸方向一致,且该第二导板22位于第一导板21的前方、且邻近条形杆522设置,该第二导板22与第一导板21之间形成供缝制好的筒状布料穿过的第三通道2a,上述的第二导板22部分位于第一导板21的下方,第二导板22与下杆部32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3b,第二通道3b用来供双层布料的下层布料103通过,第二导板22在远离第一导板21的侧边沿具有向上、且朝第一导板21方向弯折的翻边221,翻边221与第二导板22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222,第一导板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三导板23,第一导板21和第三导板23之间形成朝向第一限位槽222的第二限位槽211,第一限位槽222和第二限位槽211之间形成上述的第三通道2a,此外,第三导板23、翻边221及上杆部31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道3a,第一通道3a用来供双层布料的上层布料通过。
如图1和图2所示,缝制机构6和纠偏件3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自左向右布置,缝制机构6位于第三通道2a的外侧、且邻近第一导板21的侧边沿布置,用来将通过第一通道的上层布料和通过第二通道的下层布料103所形成敞口侧边沿102进行缝制。
上述的第二导板22在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能靠近或远离第一导板21,如此,能够第一通道3a、第二通道3b及第三通道2a的宽度,则可通过调整第一导板21和第二导板22之间的距离,方便对不同宽度布料进行缝制,并能对缝制后的不同直径筒状布料进行翻折,以适应对不同宽度筒状布料的加工;上述的第一驱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导板22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五电机41和螺杆42,第二导板22通过底座220设置在工作台A上,底座220上开设有与螺杆42相螺纹配合的螺纹孔,第五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在螺杆42上,具体参见图3和图4所示。
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如图2所示,松料机构7位于缝制机构6的下游,松料机构7包括有拉线71,拉线71自上而下穿过工作台A且能相对工作台A作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A在对应松料机构7的位置上开设有避让口A1,具体参见图1所示,拉线71的下端设置有吊锤72,该拉线71的上端形成有供布料穿过的连接环73,工作台A台面的底部设置有立柱,松线机构7设置在立柱上,松线机构还包括用以感应吊锤72升起的第一感应器76,第一感应器76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未标出)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送料机构8相连,进而控制送料机构8输出的布料的长度,具体参见图8所示。
如图8所示,第一感应器76在吊锤72向上运动,脱离初始位置状态下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送料机构8动作,释放布料,增大布料的长度。其中,当布料长度处于正常状态下,第一感应器76无信号反馈,此时,布料的长度合适。
此外,如图4所示,工作台A上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用来感应导杆组件2上的双层布料的传感器9,传感器9位于纠偏件3的上方,且该传感器9用以感应位于第一通道3a的上层布料104,传感器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结构。
当传感器9感应到第一通道3a上的上层布料104发生偏转,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四电机331转动,第四电机331将带动主动齿轮332转动,进而带动纠偏件3相对第一导板转动,此时纠偏件3的上杆部31和下杆部32将分别对导杆组件2上的上层布料104和下层布料103进行推压,从而实现对双层布料的纠正;
如图10至图13所示,上述的收料机构1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架11、摆杆12、连杆13、第三驱动机构14、拉料组件15、第四驱动机构16及支撑杆17。
如图1所示,支架11竖向设置,且支架11在第四驱动机构16的驱动下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工作台A上。第四驱动机构16包括第三电机161和螺杆162,第三电机161设置在工作台A上、且该第三电机161的输出轴前后延伸;螺杆162前后延伸、并安装在输出轴上,支架11包括前后并排间隔布置的两根支杆111和设置在连杆111底部的底板113,支架11的底板113的底部具有与螺杆162相螺纹配合的螺孔,如此,螺杆162与支架11螺纹连接,则支架11在第三电机161的驱动下能相对工作台A前后滑动。此外,为了对支架的前后滑动进行导向,工作台A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导向杆18,对应地,底板113的底部设置有供导向杆18穿过的导向孔,支架11通过导向杆18和导向孔的配合而前后滑动地设在工作台A上。
如图10至图13所示,支杆111呈倒置L形,支杆111包括竖杆1111和横杆1112,两根支杆111的横杆1112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用来支撑布料的支撑杆17;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拉料组件15位于支撑杆17的下游,用来拉动布料进一步向下游运动,拉料组件15包括第二电机151、主动辊轴152及从动辊轴153,第二电机151设置在其中一根横杆1112上,且第二电机151的动力输出端前后延伸;主动辊轴152前后延伸,且主动辊轴152的两端穿设在两根横杆1112上,该主动辊轴152穿出横杆1112的一端安装在第二电机151的动力输出端上,并在第二电机151的带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从动辊轴153前后延伸、且从动辊轴153的两端穿设在两根横杆1112上、并与从动辊轴153并排布置,从动辊轴153位于主动辊轴152的上方,且从动辊轴153与主动辊轴152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间隙,前述的从动辊轴153在主动辊轴152的带动下能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能够拉动位于间隙内的布料朝下游运动。
如图11所示,上述支架11上转动设置有连接架19,连接架19的转动轴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架19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两个连接杆191及连接两个连接杆191的中间连接杆192,两个连接杆191的左端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横杆1112上,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杆191上均设置有弹性件10,弹性件10为拉簧,拉簧的第一端与连接杆91相连接,拉簧的第二端与对应侧的横杆1112相连接,拉簧使连接架19始终具有朝主动辊轴152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从动辊轴153具有压设主动辊轴152的趋势,如此,主动辊轴152和从动辊轴153始终处于相压紧的状态,在主动辊轴152转动的过程中拉动布料,具体参见图12所示。
如图10至图13所示,两根横杆1112上穿设有前后延伸的安装轴112,即安装轴112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根支杆111上,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安装轴112位于拉料组件15的下游;摆杆12竖向设置、且有两根,并前后间隔布置,两根摆杆12的上端均安装在安装轴112上,且两根摆杆12随安装轴112同步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1上。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的第三驱动机构14用来驱动摆杆12的下端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来回摆动,动力输出端与摆杆12驱动连接。具体地,第三驱动机构14包括第一电机141、转动盘142及驱动杆143,第一电机141设置在支架11的其中一个横杆1112上,该第一电机141的输出轴前后方向延伸;转动盘142呈圆形,该转动盘142邻近中央的位置开设有供输出轴穿过的穿孔1421、并与输出轴同步转动,转动盘142邻近外周沿的位置上具有前后延伸的第一转轴1422,驱动杆143的第一端具有供第一转轴1422穿过的第一通孔1431,驱动杆14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422与第一通孔1431的转动配合而转动连接在转动盘142邻近外周沿的位置上;摆杆12的上端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121,驱动杆143的第二端具有供第二转轴121穿过的第二通孔1432,如此,驱动杆14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121与第二通孔1432转动配合而与摆杆12的上端转动连接。
如图10至图13所示,上述的连杆13有两根、且并排布置,两根连杆13均前后延伸,并且,各连杆13的两端均安装在对应摆杆12的下端,两根连杆13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第四空隙130,上述的拉料组件15不断地拉动布料朝第四空隙130方向运动,两根连杆13的下方设置有收料框2,用来收集所掉落的布料,具体参见图2所示。
上述收料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上游端的布料位于支撑杆17的上方,被支撑杆17所支撑,布料依次穿过主动辊轴152及从动辊轴153之间的间隙以及两根连杆13之间的第四空隙130,拉料机构2不断地拉动继续向下游的第四空隙130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第三驱动机构14驱动摆杆12的下端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来回摆动,连杆13在摆杆12的带动下不断来回运动,如此,将布料不断堆叠,即一块布料不断自下向上折叠在一起,方便布料的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包括
工作台(A);
纠偏件(3),呈环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A)上,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上杆部(31)和下杆部(32);
导杆组件(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A)上,且部分位于所述纠偏件(3)内,并与所述上杆部(31)之间形成第一通道(3a),与所述下杆部(32)之间形成第二通道(3b);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组件(2)包括:
第一导板(21),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左右延伸;
第二导板(22),与所述第一导板(2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与所述第一导板(21)之间形成供布料穿过的第三通道(2a);及
第一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A)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板(22)驱动连接,用来驱动所述第二导板(2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导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来将单层布料翻折形成双层布料的翻折组件(5),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所述翻折组件(5)位于所述纠偏件(3)的上游且邻近所述第二导板(2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组件(5)包括翻折板(51),所述翻折板(51)自上而下逐渐沿布料的前进方向倾斜且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板(22)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板(21)的下方,所述第二导板(22)与所述下杆部(32)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二通道(3b),所述第二通道(3b)用来供双层布料的下层布料通过,所述第二导板(22)在远离所述第一导板(21)的侧边沿具有向上且朝第一导板(21)方向弯折的翻边(221),所述翻边(221)与所述第二导板(22)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222),所述第一导板(21)的上方设置有第三导板(23),所述第一导板(21)和第三导板(23)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槽(222)的第二限位槽(211),所述第一限位槽(222)和第二限位槽(211)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通道(2a),所述第三导板(23)、翻边(221)及上杆部(31)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通道(3a),所述第一通道(3a)用来供双层布料的上层布料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件(3)自后向前逐渐向布料的前进方向倾斜,且所述纠偏件(3)在第二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能绕自身轴线上下来回偏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3)包括第四电机(331)、主动齿轮(332)、从动齿轮(333)和传动齿带(334),所述主动齿轮(332)安装在所述第四电机(331)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从动齿轮(333)与所述纠偏件(3)相对固定、且该从动齿轮(333)与纠偏件(3)的轴线基本平行,所述主动齿轮(332)和从动齿轮(333)均与所述传动齿带(334)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拉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第五电机(41)和螺杆(42),所述第二导板(22)通过底座(220)设置在所述工作台(A)上,所述底座(220)上开设有与螺杆(42)相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五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螺杆(42)上。
8.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拉料机构的袖口罗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A)上设置有缝制机构(6),所述缝制机构(6)和纠偏件(3)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自左向右布置,所述缝制机构(6)位于所述第三通道(2a)的外侧、且邻近第一导板(21)的侧边沿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袖口罗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松料机构(7),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所述松料机构(7)位于所述缝制机构(6)的下游,所述松料机构(7)包括有拉线(71),拉线(71)自上而下穿过工作台(A)且能相对工作台(A)作上下运动,拉线(71)的下端设置有吊锤(72),该拉线(71)的上端形成有供布料穿过的连接环(73),所述松料机构(7)还包括有用以感应吊锤(72)升起的第一感应器(76),第一感应器(76)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送料机构(8)相连,进而控制送料机构(8)输出的布料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袖口罗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料机构(7)的下游还设置有收料机构(1),所述收料机构(1)包括
支架(11),竖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A)上;
摆杆(12),竖向设置,该摆杆(12)的上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
连杆(13),有两根、并排布置且前后延伸,两根所述连杆(13)设置在所述摆杆(12)下端,且两根所述连杆(13)之间具有供布料穿过的第四空隙(130);及
第三驱动机构(14),用来驱动所述摆杆(12)的下端沿着布料的前进方向来回摆动,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摆杆(12)驱动连接。
CN202020233415.4U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Active CN212199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3415.4U CN212199589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33415.4U CN212199589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9589U true CN21219958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0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3415.4U Active CN212199589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9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9820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mming
US4290376A (en) Auxiliary transport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s
CN101613912B (zh) 缝纫机及这种缝纫机的操作方法
CN212199589U (zh)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拉料机构及袖口罗纹机
BRPI0618701A2 (pt) dispoistivo de tensionamento para máquinas de tricÈ circulares
CN109440310A (zh) 一种自动罗纹机
JP3215330B2 (ja) けば高さ調整装置を備えたパイル織物織機
JP5957227B2 (ja)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JP5137473B2 (ja) 生地端縫製装置及び生地端縫製方法
CN212197831U (zh) 一种用于袖口罗纹机的收料机构
CN212771303U (zh) 一种缝边机
CN216583308U (zh) 一种卷材送料装置
CN209686041U (zh) 一种贴底档缝纫机的送料机构
CN213357929U (zh) 一种用于罗纹机的纠偏机构及罗纹机
CN210420409U (zh) 针织圆领衫网袖车缝装置
CN209686052U (zh) 一种贴底档缝纫机
CN209686053U (zh) 一种贴底档缝纫机的折料机构
TW202045791A (zh) 圓形織物之緣邊縫紉機
CN209669470U (zh) 一种贴底档缝纫机的送料压脚机构
CN115491819B (zh) 一种卷圆筒面料设备
TW202012724A (zh) 縫紉機之布料調整裝置
CN212266715U (zh) 一种超声波切焊机
CN209873307U (zh) 一种网眼袋专用折边装置
CN212117264U (zh) 一种用于领罗纹机的收料翻转机构
CN216156115U (zh) 一种绷缝自动下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