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92808U -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92808U
CN212192808U CN202020434229.7U CN202020434229U CN212192808U CN 212192808 U CN212192808 U CN 212192808U CN 202020434229 U CN202020434229 U CN 202020434229U CN 212192808 U CN212192808 U CN 212192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lamping
base
clamping mechanis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42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金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City Zhongy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City Zhongy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City Zhongy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City Zhongy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42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92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92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928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柱、夹座和回转支承,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支撑座;本实用新型将下模放置到底座顶部,然后通过安装板上的第二液压杆伸缩带动滑座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三液压杆带动夹座移动,直至作用于下模四角固定,支撑座上支撑板底部的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链条传动转动回转支承上设置有外齿的外圈转动,进而带动顶支撑板转动至上模上方,第一液压杆伸长带动顶座下移,直至顶座底侧与上模顶侧接触,此时通过底座上同样的操作对上模进行装夹,快速便捷的完成模具的固定和组装,且装夹稳定,同时整体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加工金属的模具和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在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修型组装,装夹机构则是用于修型组装过程中的上下模固定限位。
模具分为上下模,而在修型组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上下模进行装夹固定,现有的装夹方式无法满足不同规格的模具装夹,容易导致上下模装夹不紧密,出现位移的状况;同时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将上模拼装到下模顶部,整体操作的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为了克服上述模具分为上下模,而在修型组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上下模进行装夹固定,现有的装夹方式无法满足不同规格的模具装夹,容易导致上下模装夹不紧密,出现位移的状况;同时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将上模拼装到下模顶部,整体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柱、顶支撑板、顶座、滑座、夹座和回转支承,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通过回转支承转动安装有顶支撑板,所述顶支撑板顶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伸缩端且位于顶支撑板下方安装有顶座;
所述底座顶部和顶座底部两侧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输出端且位于安装板内侧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顶部外侧安装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伸缩端且位于滑座顶部内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安装有夹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底侧与支撑柱顶侧连接,所述外圈顶侧与顶支撑板底侧连接,且外圈外侧设置有外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且位于支撑板顶侧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外齿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底侧和顶座顶侧两端均设置有滑轨,且滑座与滑轨滑动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和顶座上若干个滑座呈矩形分布,所述滑座顶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三液压杆垂直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座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夹板,且夹板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档杆,所述顶座一侧设置有卡槽,且档杆和卡槽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下模放置到底座顶部,然后通过安装板上的第二液压杆伸缩带动滑座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三液压杆带动夹座移动,直至作用于下模四角固定,支撑座上支撑板底部的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链条传动转动回转支承上设置有外齿的外圈转动,进而带动顶支撑板转动至上模上方,第一液压杆伸长带动顶座下移,直至顶座底侧与上模顶侧接触,此时通过底座上同样的操作对上模进行装夹,第一液压杆收缩,然后伺服电机工作带动顶座转动至底座上方,第一液压杆伸长直至上下模接触,快速便捷的完成模具的固定和组装,且装夹稳定,同时整体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回转支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座;3、支撑柱;4、顶支撑板;5、第一液压杆;6、顶座;7、滑座;8、第二液压杆;9、安装板;10、第三液压杆;11、连接板;12、夹座;13、支撑板;14、伺服电机;15、主动轮;16、回转支承;17、内圈;18、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包括底座1、支撑柱3、顶支撑板4、顶座6、滑座7、夹座12和回转支承16,底座1一侧安装有支撑座2,支撑座2顶部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顶部通过回转支承16转动安装有顶支撑板4,顶支撑板4顶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杆5,第一液压杆5伸缩端且位于顶支撑板4下方安装有顶座6;
底座1顶部和顶座6底部两侧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9,安装板9外侧安装有第二液压杆8,第二液压杆8输出端且位于安装板9内侧安装有滑座7,滑座7顶部外侧安装有第三液压杆10,第三液压杆10伸缩端且位于滑座7顶部内侧安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内侧安装有夹座12。
回转支承16包括内圈17和外圈18,内圈17底侧与支撑柱3顶侧连接,外圈18顶侧与顶支撑板4底侧连接,且外圈18外侧设置有外齿。
支撑柱3外侧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底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4,伺服电机14输出端且位于支撑板13顶侧安装有主动轮15,主动轮15和外齿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支撑座2上支撑板13底部的伺服电机14工作带动主动轮15转动,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回转支承16设置有外齿的外圈18转动,实现顶支撑板4和顶座6的转动。
底座1底侧和顶座6顶侧两端均设置有滑轨,且滑座7与滑轨滑动安装,保证滑座7移动稳定。
底座1和顶座6上若干个滑座7呈矩形分布,滑座7顶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三液压杆10垂直安装,快速完成上下模的装夹固定。
夹座1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夹板,且夹板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便于对上下模的四角进行固定,且通过橡胶垫进行保护。
底座1一侧设置有档杆,顶座6一侧设置有卡槽,且档杆和卡槽配合使用,通过档杆和卡槽的配合,对底座1和顶座6进行限位,保证组装的上下模位置准确。
将下模放置到底座1顶部,然后通过安装板9上的第二液压杆8伸缩带动滑座7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三液压杆10带动夹座12移动,直至作用于下模四角固定,支撑座2上支撑板13底部的伺服电机14工作带动主动轮15转动,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回转支承16上设置有外齿的外圈18转动,进而带动顶支撑板4转动至上模上方,第一液压杆5伸长带动顶座6下移,直至顶座6底侧与上模顶侧接触,此时通过底座1上同样的操作对上模进行装夹,第一液压杆5收缩,然后伺服电机14工作带动顶座6转动至底座1上方,第一液压杆5伸长直至上下模接触,快速便捷的完成模具的固定和组装,且装夹稳定,同时整体操作难度低,劳动强度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下模放置到底座1顶部,然后通过安装板9上的第二液压杆8伸缩带动滑座7移动,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三液压杆10带动夹座12移动,直至作用于下模四角固定,支撑座2上支撑板13底部的伺服电机14工作带动主动轮15转动,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回转支承16上设置有外齿的外圈18转动,进而带动顶支撑板4转动至上模上方,第一液压杆5伸长带动顶座6下移,直至顶座6底侧与上模顶侧接触,此时通过底座1上同样的操作对上模进行装夹,第一液压杆5收缩,然后伺服电机14工作带动顶座6转动至底座1上方,第一液压杆5伸长直至上下模接触,然后对组装的上下模进行修型。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柱(3)、顶支撑板(4)、顶座(6)、滑座(7)、夹座(12)和回转支承(16),所述底座(1)一侧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顶部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顶部通过回转支承(16)转动安装有顶支撑板(4),所述顶支撑板(4)顶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杆(5),所述第一液压杆(5)伸缩端且位于顶支撑板(4)下方安装有顶座(6);
所述底座(1)顶部和顶座(6)底部两侧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外侧安装有第二液压杆(8),所述第二液压杆(8)输出端且位于安装板(9)内侧安装有滑座(7),所述滑座(7)顶部外侧安装有第三液压杆(10),所述第三液压杆(10)伸缩端且位于滑座(7)顶部内侧安装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内侧安装有夹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16)包括内圈(17)和外圈(18),所述内圈(17)底侧与支撑柱(3)顶侧连接,所述外圈(18)顶侧与顶支撑板(4)底侧连接,且外圈(18)外侧设置有外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外侧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底侧安装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输出端且位于支撑板(13)顶侧安装有主动轮(15),所述主动轮(15)和外齿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侧和顶座(6)顶侧两端均设置有滑轨,且滑座(7)与滑轨滑动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顶座(6)上若干个滑座(7)呈矩形分布,所述滑座(7)顶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三液压杆(10)垂直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1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夹板,且夹板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有档杆,所述顶座(6)一侧设置有卡槽,且档杆和卡槽配合使用。
CN202020434229.7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2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4229.7U CN2121928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4229.7U CN2121928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92808U true CN212192808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422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928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92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2479B (zh) 一种液压控制汽车轮毂检修设备
CN209896618U (zh) 一种可调节的通信工程施工用线缆支架
CN113787323B (zh) 一种便于车桥组装的对接装置
CN212192808U (zh) 一种用于模具修型组装的装夹机构
CN113458963A (zh) 一种自动轴承内圈沟道超精机
CN215158121U (zh) 卡扣机用定位装置
CN212240777U (zh) 一种回转轴承用安装组件
CN213971251U (zh) 一种用于抓取刹车盘表面清洗装置的机械臂
CN213533510U (zh) 一种轮胎模具自动切换装置
CN210081245U (zh) 一种具有双向夹持效果的液压夹具
CN218799677U (zh) 模具电火花加工用夹具
CN110814984A (zh) 一种电动车生产用支架打磨装置
CN210306559U (zh) 挖掘机自动装配专用翻转机
CN220073747U (zh) 气箱焊接夹具
CN219808270U (zh) 一种桥梁墩柱抬升装置
CN215791334U (zh) 一种便于手机成型模具安装定位用的模架
CN214275202U (zh) 一种机械设备支撑装置
CN220203925U (zh) 一种隧道支护装置
CN214992910U (zh) 一种公路工程混凝土浇筑用支护装置
CN210650574U (zh) 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组装夹具工作台
CN218081288U (zh) 一种新型的气压棒寻点结构
CN213042895U (zh) 一种二极管转移平台
CN216272780U (zh) 一种城镇燃气工程的压力管道铺设装置
CN218312070U (zh) 一种凸管加工用自动翻转装置
CN220516128U (zh) 一种汽车销轴生产用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