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7765U - 一种钢绳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绳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7765U
CN212177765U CN202020683384.2U CN202020683384U CN212177765U CN 212177765 U CN212177765 U CN 212177765U CN 202020683384 U CN202020683384 U CN 202020683384U CN 212177765 U CN212177765 U CN 212177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r arc
arc end
red copper
steel rop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33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绍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33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7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7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7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绳套结构,包括钢绳与若干紫铜套,所述紫铜套内部设置有管腔,所述管腔包括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与所述第二圆弧端之间设置有直线过渡段,所述钢绳端部与中部分别贯穿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端的直径,所述管腔挤压呈葫芦形,所述钢绳与所述紫铜套间隙处通过焊锡填充。本实用新型使用内部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直径不一的紫铜套作为并头套,压制时将其制成葫芦形,并在钢绳与紫铜套内壁的间隙处填充有焊锡,提高钢绳套连接结构的牢靠性,避免打滑。

Description

一种钢绳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绳套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绳套是一种一般应用于吊装、牵引、拉紧和承载的钢绳索,可随需要自由调控长度和直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等特点。使用钢绳制造绳套,包括磷化涂层钢绳、镀锌钢绳、不锈钢绳、光面钢绳等等,其中的不锈钢绳与镀锌钢绳防腐蚀能力良好,磷化涂层钢绳表面的磷化膜是一种耐磨涂层。
现有的钢绳套通常采用分股、逆绕、并头套压紧的方法达到紧固目的的。其中,并头套通常是呈圆筒或者椭圆形,将预先套放在钢绳上的并头套套在绳套根部,使其逆头下露一部分,然后在压力机(油压机等)下,用专门的模具将并头套及钢丝绳一起压实即完成。但是,在实际压制完成后,并头套受压后边部会出现“飞边”,及并头套端部在压力作用下向两侧发生挤压变形,飞边锐利,不能直接套热缩管,后续需要再进行打磨,增加了工序,且影响钢绳连接处结构强度。此外,仅仅通过压实连接并头套与钢绳,在吊起超重物时并头套与钢绳之间可能发生打滑,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钢绳套使用并头套压制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绳套结构,使用内部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直径不一的紫铜套作为并头套,压制时将其制成葫芦形,并在钢绳与紫铜套内壁的间隙处填充有焊锡,提高钢绳套连接结构的牢靠性,避免打滑。
一种钢绳套结构,包括钢绳与若干紫铜套,所述紫铜套内部设置有管腔,所述管腔包括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与所述第二圆弧端之间设置有直线过渡段,所述钢绳端部与中部分别贯穿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端的直径,所述管腔挤压呈葫芦形,所述钢绳与所述紫铜套间隙处通过焊锡填充。
优选的,所述钢绳表面涂抹有焊锡膏。
优选的,所述紫铜套壁厚为1mm以上。
优选的,所述紫铜套的数目为2个。
优选的,所述钢绳与所述紫铜套的外表面套设有热缩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采用紫铜制作金属套,紫铜强度高,延展性好,钢绳端部与中部分别贯穿紫铜套的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且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之间设置有直线过渡段,当紫铜套被外力挤压时,使得管腔被挤压呈葫芦形,避免紫铜套的圆弧端向外延展形成飞边,无需二次打磨,节省工序;2、在紫铜套与钢绳之间的间隙处添加焊锡,避免紫铜套被挤压过度破裂,使用焊锡填充,还可进一步提高钢绳与紫铜套之前的连接强度,避免钢绳在起吊重物时,钢绳在紫铜套内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实施例一种钢绳套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紫铜套正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钢绳套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钢绳套结构,包括钢绳1与若干紫铜套2,所述紫铜套2内部设置有管腔21,所述管腔21包括第一圆弧端211与第二圆弧端212,所述第一圆弧端211与所述第二圆弧端212之间设置有直线过渡段213,所述钢绳1端部与中部分别贯穿第一圆弧端211与第二圆弧端212,所述第一圆弧端211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端212的直径,所述管腔21挤压呈葫芦形,所述钢绳1与所述紫铜套2间隙处通过焊锡3填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钢绳1直径一般大于3mm,用于起吊重物。组装时,首先将紫铜套2套设在钢绳1上,在本实施例中,技术人员经过拉拔测试,紫铜套2由于其延展性以及自身强度较高,更适用于作为钢绳所套,连接牢靠性更好。进一步的,钢绳1折弯后,其端部与中部同时穿过紫铜套2的管腔21,管腔21包括第一圆弧端211与第二圆端212,并且,为了提高钢绳1与紫铜套2之间的连接强度,将钢绳1的端部贯穿直径较小的第一圆弧端211,钢绳2的中部贯穿第二圆弧端212,压制时,将紫铜套2压制成葫芦形,即可避免在紫铜套2的外侧形成“飞边”,无需打磨,节省了一道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绳套的结构强度,防止钢绳1在起吊重物时打滑,压制后,在钢绳1与紫铜套2的间隙处填充有焊锡3,进一步提高钢绳套承受的拉力,起吊重物在半吨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钢绳1表面涂抹有焊锡膏。为了方便在钢绳套1与紫铜套2的间隙处填充焊锡,在钢绳1表面涂抹焊锡膏,作为助焊剂,工作人员锡焊时熔融的焊锡更易流入钢绳1与紫铜套2的间隙内。
进一步的,所述紫铜套2壁厚为1mm以上。为了防止紫铜套2在压制时破碎,试验发现紫铜套2的壁厚至少需要1mm,紫铜套2具体厚度可以根据钢绳1的直径设定,在本实施例中,钢绳1的直径为3mm,设定的紫铜套2的壁厚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紫铜套2的数目为2个,所述钢绳1与所述紫铜套2的外表面套设有热缩管。具体的,2个紫铜套2之间的距离为3~4mm,避免紫铜套2位置过于集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钢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绳与若干紫铜套,所述紫铜套内部设置有管腔,所述管腔包括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与所述第二圆弧端之间设置有直线过渡段,所述钢绳端部与中部分别贯穿第一圆弧端与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弧端的直径,所述管腔挤压呈葫芦形,所述钢绳与所述紫铜套间隙处通过焊锡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表面涂抹有焊锡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套壁厚为1m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套的数目为2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绳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与所述紫铜套的外表面套设有热缩管。
CN202020683384.2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钢绳套结构 Active CN212177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3384.2U CN212177765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钢绳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3384.2U CN212177765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钢绳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7765U true CN212177765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3384.2U Active CN212177765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钢绳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7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7812U (zh) 一种铝合金芯铝绞线的耐张线夹
WO2011103640A1 (en) Dragline rope ferrule
CN101509302B (zh) 单根钢绞线拉索成套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12177765U (zh) 一种钢绳套结构
GB1369211A (en) Ferrules on rope and strand
CN202672034U (zh) 斜拉索钢绞线穿索板
KR101487721B1 (ko) 와이어 로프 단말고리 고정용 알루미늄 페룰을 이용한 와이어 로프 제조장치
CN201461852U (zh) 钢丝绳紧固件
CN201258946Y (zh) 钢丝绳端头连接结构
CN213622872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便于固定的钢丝绳索具
CN212379166U (zh) 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中吊钉抗拉拔试验的转接头
CN219384450U (zh) 一种带有加强套的索具
CN207098541U (zh) 一种碳纤维耐张线夹
CN218261547U (zh) 一种花编压制钢丝绳索具
CN210282098U (zh) 挤压针座装卸系统
CN112593660A (zh) 一种挤压锚碇套拉索及其制作方法
CN207406706U (zh) 一种新型的钢丝绳连接器
CN107134748A (zh) 一种碳纤维耐张线夹
CN216642969U (zh) 一种带翼夹片绳索接长器
CN210792880U (zh) 一种终端锚固线夹
CN216737366U (zh) 一种钢丝绳可斜拉穿插的电动葫芦
CN213173120U (zh) 一种多段式钢丝绳
CN211413499U (zh) 一种高连接强度的高铁用钢丝绳
CN213085186U (zh) 受力转换装置及提升下放设备
CN214888630U (zh) 钢丝绳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