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7307U -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7307U
CN212177307U CN202020398381.4U CN202020398381U CN212177307U CN 212177307 U CN212177307 U CN 212177307U CN 202020398381 U CN202020398381 U CN 202020398381U CN 212177307 U CN212177307 U CN 212177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ipeline
circulation heating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83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yide Electronics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983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7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7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7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具体涉及汽车油管阀门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储油箱,所述汽车储油箱内腔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加油底阀,所述过滤加油底阀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油管道,所述加油管道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套接有密封阀座,所述密封阀座的顶部端口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箱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余热回收通风管,利用过滤出油底阀把汽车储油箱内部的燃油输送到输油管道,然后利用通风接口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把散热风机吸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转化而来的热风传输到余热回收通风管,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输油管道内部传输的燃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管阀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运输工具,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主要的交通载具,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虽然依靠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但燃油汽车让占据现今社会流动汽车的主流,燃油在冬季严寒的天气,存在受冷凝固的问题,极易出现汽车燃油在汽车内部油路管道受冷凝固堵塞油路,使得燃油无法进入发动机气缸,进而导致汽车无法点火启动,而现有的汽车油管阀门大多设置循环加热装置,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使得汽车在寒冷天气易出现故障,降低了汽车的使用便捷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的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通过设置余热回收通风管,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出油底阀把汽车储油箱内部的燃油输送到输油管道,然后利用通风接口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把散热风机吸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转化而来的热风传输到余热回收通风管,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输油管道内部传输的燃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温,同时利用纳基隔热软毡质地的隔热保温组件包裹余热回收通风管和输油管道,降低了热能流失的速率,增加了燃油热能的利用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汽车储油箱,所述汽车储油箱内腔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加油底阀,所述过滤加油底阀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油管道,所述加油管道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套接有密封阀座,所述密封阀座的顶部端口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箱盖,所述汽车储油箱内腔的左下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出油底阀,所述汽车储油箱外部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隔热安装板,所述隔热安装板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循环加热箱,所述循环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过滤出油底阀的底部端口为固定连接的输油管道,所述输油管道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余热回收通风管,所述输油管道和余热回收通风管的外部与所述循环加热箱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保温组件,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的左端贯穿所述循环加热箱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通风接口,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的右端贯穿所述循环加热箱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抽风机组,所述输油管道的右端贯穿所述循环加热箱右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输油接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加油底阀,加油管道,密封阀座和密封箱盖为一套固定配置的组合构件,所述加油管道通过所述过滤加油底阀与所述汽车储油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密封阀座和密封箱盖的连接处均开设有相适配的连接螺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所述油箱盖本体的顶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启闭手柄,所述油箱盖本体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软质橡胶质密封皮套,所述密封皮套与所述加油管道的内壁为摩擦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加油底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一体塑成的规则六面体结构构件,所述阀体的底面和侧面均镶嵌安装有过滤金属网,所述阀体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加油管道的底端为固定连接的连接槽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出油底阀的结构与所述过滤加油底阀的结构相同,所述汽车储油箱的内腔通过所述过滤出油底阀与所述输油管道相连通,所述输油管道通过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呈螺旋状固定安装在所述循环加热箱的内部,所述输油管道的外表面与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的左端通过所述通风接口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的右端与所述抽风机组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组的出风口与汽车散热排风窗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保温组件为纳基隔热软毡质构件,所述输油管道和余热回收通风管均镶嵌安装在所述隔热保温组件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余热回收通风管,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出油底阀把汽车储油箱内部的燃油输送到输油管道,然后利用通风接口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把散热风机吸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转化而来的热风传输到余热回收通风管,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输油管道内部传输的燃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温,同时利用纳基隔热软毡质地的隔热保温组件包裹余热回收通风管和输油管道,降低了热能流失的速率,增加了燃油热能的利用率,避免了汽车在严寒天气导致的燃油受冻凝结难以点火启动的问题,提高了汽车内部油路在寒冬天气正常的传输燃油,保证了汽车在寒冬季节能够正常点火启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加油底阀,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阀体的底面和侧面均镶嵌安装的过滤金属网,在燃油添加的过程中,对燃油进行过滤,避免了外界粉尘杂质进入汽车储油箱堵塞输油管道,保证了燃油的洁净度,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利用油箱盖本体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的软质橡胶质密封皮套,保证了汽车储油箱的密封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加油底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汽车储油箱;2、过滤加油底阀;3、加油管道;4、密封阀座;5、密封箱盖;6、过滤出油底阀;7、隔热安装板;8、循环加热箱;9、输油管道;10、余热回收通风管;11、隔热保温组件;12、通风接口;13、抽风机组;14、输油接口;21、阀体;22、过滤金属网;23、连接槽口;51、油箱盖本体;52、启闭手柄;53、密封皮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汽车储油箱1,汽车储油箱1内腔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加油底阀2,过滤加油底阀2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油管道3,加油管道3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套接有密封阀座4,密封阀座4的顶部端口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箱盖5,汽车储油箱1内腔的左下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出油底阀6,汽车储油箱1外部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隔热安装板7,隔热安装板7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循环加热箱8,循环加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过滤出油底阀6的底部端口为固定连接的输油管道9,输油管道9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余热回收通风管10,输油管道9和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外部与循环加热箱8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保温组件11,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左端贯穿循环加热箱8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通风接口12,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右端贯穿循环加热箱8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抽风机组13,输油管道9的右端贯穿循环加热箱8右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输油接口14。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3,过滤加油底阀2,加油管道3,密封阀座4和密封箱盖5为一套固定配置的组合构件,加油管道3通过过滤加油底阀2与汽车储油箱1的内腔相连通,密封阀座4和密封箱盖5的连接处均开设有相适配的连接螺纹。
密封箱盖5包括油箱盖本体51,油箱盖本体51的顶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启闭手柄52,油箱盖本体51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软质橡胶质密封皮套53,密封皮套53与加油管道3的内壁为摩擦连接。
过滤加油底阀2包括阀体21,阀体21为一体塑成的规则六面体结构构件,阀体21的底面和侧面均镶嵌安装有过滤金属网22,阀体21的顶面开设有与加油管道3的底端为固定连接的连接槽口23。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过滤加油底阀2,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阀体21的底面和侧面均镶嵌安装的过滤金属网22,在燃油添加的过程中,对燃油进行过滤,避免了外界粉尘杂质进入汽车储油箱1堵塞输油管道9,保证了燃油的洁净度,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利用油箱盖本体51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的软质橡胶质密封皮套53,保证了汽车储油箱1的密封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过滤出油底阀6的结构与过滤加油底阀2的结构相同,汽车储油箱1的内腔通过过滤出油底阀6与输油管道9相连通,输油管道9通过余热回收通风管10呈螺旋状固定安装在循环加热箱8的内部,输油管道9的外表面与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左端通过通风接口12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右端与抽风机组13的进风口相连通,抽风机组13的出风口与汽车散热排风窗相连通。
隔热保温组件11为纳基隔热软毡质构件,输油管道9和余热回收通风管10均镶嵌安装在隔热保温组件11的内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余热回收通风管10,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出油底阀6把汽车储油箱1内部的燃油输送到输油管道9,然后利用通风接口12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把散热风机吸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转化而来的热风传输到余热回收通风管10,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输油管道9内部传输的燃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温,同时利用纳基隔热软毡质地的隔热保温组件11包裹余热回收通风管10和输油管道9,降低了热能流失的速率,增加了燃油热能的利用率,避免了汽车在严寒天气导致的燃油受冻凝结难以点火启动的问题,提高了汽车内部油路在寒冬天气正常的传输燃油,保证了汽车在寒冬季节能够正常点火启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并保持装置正常运行,接着利用阀体21的底面和侧面均镶嵌安装的过滤金属网22,在燃油添加的过程中,对燃油进行过滤,避免了外界粉尘杂质进入汽车储油箱1堵塞输油管道9,同时利用油箱盖本体51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的软质橡胶质密封皮套53,保证了汽车储油箱1的密封性,然后利用过滤出油底阀6把汽车储油箱1内部的燃油输送到输油管道9,再利用通风接口12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把散热风机吸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转化而来的热风传输到余热回收通风管10,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对输油管道9内部传输的燃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温,同时利用纳基隔热软毡质地的隔热保温组件11包裹余热回收通风管10和输油管道9,降低了热能流失的速率,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汽车储油箱(1),所述汽车储油箱(1)内腔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加油底阀(2),所述过滤加油底阀(2)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油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道(3)的外部通过焊接固定套接有密封阀座(4),所述密封阀座(4)的顶部端口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箱盖(5),所述汽车储油箱(1)内腔的左下角固定安装有过滤出油底阀(6),所述汽车储油箱(1)外部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隔热安装板(7),所述隔热安装板(7)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循环加热箱(8),所述循环加热箱(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过滤出油底阀(6)的底部端口为固定连接的输油管道(9),所述输油管道(9)的内部固定套接有余热回收通风管(10),所述输油管道(9)和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外部与所述循环加热箱(8)的内壁之间设有隔热保温组件(11),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左端贯穿所述循环加热箱(8)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通风接口(12),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右端贯穿所述循环加热箱(8)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抽风机组(13),所述输油管道(9)的右端贯穿所述循环加热箱(8)右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输油接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加油底阀(2),加油管道(3),密封阀座(4)和密封箱盖(5)为一套固定配置的组合构件,所述加油管道(3)通过所述过滤加油底阀(2)与所述汽车储油箱(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密封阀座(4)和密封箱盖(5)的连接处均开设有相适配的连接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盖(5)包括油箱盖本体(51),所述油箱盖本体(51)的顶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启闭手柄(52),所述油箱盖本体(51)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软质橡胶质密封皮套(53),所述密封皮套(53)与所述加油管道(3)的内壁为摩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加油底阀(2)包括阀体(21),所述阀体(21)为一体塑成的规则六面体结构构件,所述阀体(21)的底面和侧面均镶嵌安装有过滤金属网(22),所述阀体(21)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加油管道(3)的底端为固定连接的连接槽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出油底阀(6)的结构与所述过滤加油底阀(2)的结构相同,所述汽车储油箱(1)的内腔通过所述过滤出油底阀(6)与所述输油管道(9)相连通,所述输油管道(9)通过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10)呈螺旋状固定安装在所述循环加热箱(8)的内部,所述输油管道(9)的外表面与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左端通过所述通风接口(12)配合外置传热管道与汽车散热风机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通风管(10)的右端与所述抽风机组(13)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抽风机组(13)的出风口与汽车散热排风窗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组件(11)为纳基隔热软毡质构件,所述输油管道(9)和余热回收通风管(10)均镶嵌安装在所述隔热保温组件(11)的内部。
CN202020398381.4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Active CN212177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8381.4U CN212177307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8381.4U CN212177307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7307U true CN212177307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2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8381.4U Active CN212177307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7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1675Y (zh) 油箱加热、保温套
CN212177307U (zh)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CN2625596Y (zh)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冷起动预热装置
US20140150422A1 (en) Clean Fill 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106089506A (zh) 柴油机egr冷却器总成装配结构
CN207960891U (zh) 一种车用水冷空气压缩机
CN211819747U (zh) 一种进气连接管
CN201209497Y (zh) 柴油内燃机燃油加热器
CN202507894U (zh) 驻车加热器
CN105756747B (zh) 内燃机
CN205101152U (zh) 一种在节气门体前端集成水冷中冷器的塑料进气歧管
CN201162597Y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104234816A (zh) 内燃叉车用除气式膨胀水箱
CN102582397A (zh) 一种用于液态天然气公交车的冷能利用装置
CN202732091U (zh) 自带膨胀水箱型散热器
CN102927380A (zh) 水油复合管及利用该管的汽车油路防冻装置与方法
FR2974766A1 (fr) Reservoir de carburant pour moteur diesel
CN206205981U (zh) 一种发动机导风罩总成结构
CN220909879U (zh) 一种基于汽车油管阀门的循环加热装置
CN206054135U (zh) 柴油机egr冷却器装配结构
CN101435392A (zh)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213899087U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5112993U (zh) 一种耐高压塑料油箱结构
CN2835620Y (zh) 汽车节油器
CN21264832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温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Address after: 150000 Room 201, building 1, enterprise accelera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255 Zhongyuan Avenue)

Patentee after: Harbin baiyi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1500 Room 401, unit 1, building 1, Eastern Baiyanghe mining area, Dahuangshan coal mine, Fukang City, Changji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Liu Hanwe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20 # 1, No. 259 North Gaoxin Road, Tangzha Town Street,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Baiyide Electronics (Nant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00 Room 201, building 1, enterprise accelera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255 Zhongyuan Avenue)

Patentee before: Harbin baiyid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