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6572U -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6572U
CN212176572U CN202020115669.6U CN202020115669U CN212176572U CN 212176572 U CN212176572 U CN 212176572U CN 202020115669 U CN202020115669 U CN 202020115669U CN 212176572 U CN212176572 U CN 212176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ssil fragments
keel
bottom plate
connecting hole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56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
杨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ezh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z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z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56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6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6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65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骨直连组件,包括一对相邻龙骨和连接于所述一对相邻龙骨之间的直连器,所述直连器具有对称设置的一对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顶板和连接底板,每个所述龙骨包括龙骨顶板、龙骨底板、龙骨内立板和龙骨外立板,所述龙骨顶板和龙骨底板相互平行,所述龙骨内立板和龙骨外立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龙骨顶板和龙骨底板垂直,所述连接顶板顶面和连接底板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龙骨顶板底面和龙骨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内立板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让位缺口,所述连接部可沿垂直于所述龙骨内立板方向从所述让位缺口插入所述龙骨内部的安装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在安装和拆卸龙骨过程中省时省力,并且保证拆卸后的龙骨和直连器完好,能够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模板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密切相关,模板技术能够确保浇筑工件的结构、尺寸可以完全符合既定的施工要求和标准。传统模板技术中,采用木模板、塑料模板或铝合金模板围成浇筑墙体形状,在模板上间隔固定有纵向次龙骨,在次龙骨外围箍住横向主龙骨,从而完成模板固定。近年来,拼装式模板技术逐渐普及,模板型材本身的连接板取代纵向次龙骨,在拼装好的模板型材连接板端部箍住横向主龙骨。
在上述不同模板技术中,将模板组装好并开始安装外围龙骨时,将多根龙骨通过直连器实现相互间连接,从而将龙骨系统箍紧在模板外围。现有技术中龙骨端部和直连器端部均为封闭截面形状,龙骨与直连器之间只能沿龙骨长度方向插接和分离,以实现龙骨与直连器之间的连接和拆卸。
通过此方式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抬起龙骨并沿其长度方向搬运插接,此时由于模板和次龙骨已经安装好,使得施工人员安装过程费时费力。在拆卸过程中,由于沿龙骨长度方向没有足够尺寸空间,施工人员只能采用撬棍等工具强行将龙骨与直连器沿垂直于龙骨长度方向分离,拆卸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并且会导致龙骨端部、以及直连器端部损坏,不利于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龙骨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物料可重复利用的龙骨直连组件,包括该龙骨直连组件的龙骨箍紧系统,以及包括该龙骨箍紧系统的建筑模板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龙骨直连组件,包括一对相邻龙骨和连接于所述一对相邻龙骨之间的直连器,所述直连器具有对称设置的一对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顶板和连接底板,每个所述龙骨包括龙骨顶板、龙骨底板、龙骨内立板和龙骨外立板,所述龙骨顶板和龙骨底板相互平行,所述龙骨内立板和龙骨外立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龙骨顶板和龙骨底板垂直,所述连接顶板顶面和连接底板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龙骨顶板底面和龙骨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内立板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让位缺口,所述连接部可沿垂直于所述龙骨内立板方向从所述让位缺口插入所述龙骨内部的安装位置。
由于龙骨内立板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让位缺口,在安装龙骨过程中,可以将龙骨沿垂直于待浇筑墙面方向向内推,从而使直连器的连接部自由进入龙骨内部并到达安装位置,施工人员抬起龙骨向内推的动作省时省力。在拆卸龙骨过程中,可以将龙骨沿垂直于浇筑墙面方向向外拉,由于直连器的连接部可以从龙骨端部的让位缺口自由脱出,使得即使龙骨两端在沿龙骨长度方向没有足够余量的情况下,也无需强行撬脱,而可以方便地将龙骨拆卸,并保证龙骨和直连器完好,能够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所述龙骨内立板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短于所述龙骨顶板和/或龙骨底板一让位距离,所述让位距离形成所述让位缺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所述龙骨顶板、龙骨底板在对应于所述让位缺口的区域分别开设有彼此相对的龙骨连接孔,所述连接顶板和连接底板分别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直连器连接孔,当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龙骨内部的安装位置时,所述龙骨连接孔可与所述直连器连接孔对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所述龙骨连接孔包括沿龙骨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龙骨连接孔和第二龙骨连接孔,所述直连器连接孔包括沿龙骨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当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龙骨内部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龙骨连接孔和第二龙骨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对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所述直连器连接孔还包括第三直连器连接孔,所述第三直连器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之间的连线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当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连接顶板外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外边缘中至少一者抵靠在所述龙骨外立板内表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当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龙骨顶板内边缘和龙骨底板内边缘均位于所述连接顶板内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内边缘的内侧;或所述龙骨顶板内边缘和龙骨底板内边缘均与所述连接顶板内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内边缘的平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所述一对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过渡部顶板和过渡部底板,所述过渡部顶板与所述连接顶板相交处形成有顶部纵向定位凸台,所述过渡部底板与所述连接底板相交处形成有底部纵向定位凸台,所述顶部纵向定位凸台顶部与所述底部纵向定位凸台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龙骨顶板底面与龙骨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当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过渡部顶板内边缘与所述龙骨顶板内边缘平齐,所述过渡部底板内边缘与龙骨底板内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当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过渡部顶板外边缘与所述龙骨顶板外边缘平齐,所述过渡部底板外边缘与龙骨底板外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还包括锁紧销,所述锁紧销包括销体、锁紧片、连接柱和压紧帽,所述销体一端具有压紧帽,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锁紧片上开设有从所述锁紧片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封闭长条槽,所述连接柱从所述长条槽穿过且所述连接柱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所述锁紧片的至少一条长边呈直线,所述长条槽的两条长边相互平行且间距与所述连接柱外径相适配,所述锁紧片的所述至少一条长边与所述长条槽的两条长边间呈一夹角。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一种龙骨箍紧系统,包括上述龙骨直连组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一种建筑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箍紧在所述模板外围的上述龙骨箍紧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安装和拆卸龙骨过程中省时省力,并且保证拆卸后的龙骨和直连器完好,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系统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龙骨的立体图一;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龙骨的立体图二;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直连器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龙骨直连组件的爆炸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龙骨直连组件的安装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锁紧销的爆炸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1-龙骨,11-龙骨顶板,12-龙骨底板,13-龙骨内立板,131-长条槽,14-龙骨外立板,141-长条槽,15-让位缺口,16-龙骨连接孔,2-直连器,21-连接部,211-连接顶板,212-连接底板,22-过渡部,221-过渡部顶板,222-过渡部底板,231-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2-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4-直连器连接孔,3-锁紧销,31-销体,311-开口,32-锁紧片,321-长条槽,322-长边,33-连接柱,34-压紧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注意,对本文中出现的方向术语统一定义,当龙骨箍紧在模板外围时,靠近模板的方向为“内”,远离模板的方向为“外”,靠近地面的方向为“底”,远离地面的方向为“顶”;在平面墙体区域,“龙骨长度方向”或“纵向”均指龙骨延伸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直连组件用于墙体浇筑过程中的平面墙体区域,将一对相邻的龙骨1在端部通过直连器2进行。
如图2至6所示,相邻连接的一对龙骨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龙骨1的两端部结构相同,这样可以提高龙骨1与直连器2的安装通用性。龙骨1包括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相互平行,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相互平行且与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垂直,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围成类矩形截面,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分别伸出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表面一段距离。本实用新型中,当龙骨箍紧在模板外围时,龙骨顶板11指龙骨上方的结构板,龙骨底板12指龙骨下方的结构板,龙骨内立板13指靠近模板的结构板,龙骨外立板14指远离模板的结构板。在龙骨外立板14上沿龙骨长度方向开设有长条槽141,在龙骨内立板13上同样开设有位置相对的长条槽131,对穿螺栓通过长条槽131、141将浇筑墙体两侧的模板和龙骨拉紧。
龙骨内立板13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让位缺口15,用于允许直连器2的连接部21沿垂直于龙骨内立板13方向自由进入或脱离龙骨内部,本实施例中,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和龙骨外立板14的长度相等,龙骨内立板13相比于上述三者长度较短,其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短一让位距离,该让位距离形成让位缺口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任何形式,只要形成有允许连接部21沿垂直于龙骨内立板13方向自由进入和脱离龙骨1内部的让位缺口15,都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例如龙骨内立板13与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和龙骨外立板14长度相等,在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加工方式将龙骨内立板13的一部分去除从而形成让位缺口15,也可以将龙骨内立板13、以及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位于端部的一部分去除从而形成让位缺口15。通过设置让位缺口1,使得连接部21可沿垂直于所述龙骨内立板13方向从所述让位缺口15插入所述龙骨内部。
直连器2包括一对连接部21,一对连接部21的结构对称相同,一对连接部21之间设置有过渡部22,过渡部22用于将一对连接部21连接为一体。每个连接部21包括相互平行的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之间由支撑结构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为四个支撑柱,分别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矩形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的四个角部,使得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之间形成中空腔体,既能实现连接,同时降低直连器2重量和成本。本实施例中,过渡部2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过渡部顶板221和过渡部底板222,过渡部顶板221两端分别搭接在一对连接部21的连接顶板211上,过渡部底板222两端分别搭接在一对连接部21的连接底板212上,通过焊接方式将一对连接部21与过渡部22连接为一体。过渡部22同时还具有纵向定位龙骨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由于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分别搭接在连接顶板211、连接底板212上,因此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高出连接顶板211、连接底板212的尺寸与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板厚基本上相同。此高出的尺寸分别形成为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和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和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不采用搭接方式与连接部21连接时,可以在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与连接部21相接处额外设置一凸起结构,以实现对龙骨端部定位作用。当连接部21位于龙骨1内部的安装位置时,即当龙骨1端部与连接部21连接锁紧后,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的端部分别抵挡在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和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实现沿龙骨长度方向的定位,使龙骨1和直连器2沿龙骨长度方向连接稳固。因此,要求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顶部和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龙骨顶板11底面与龙骨底板12顶面之间的距离。
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在对应于所述让位缺口15的区域分别开设有彼此相对的龙骨连接孔16,本实施例中,龙骨两端部分别开设有2对龙骨连接孔16,即第一龙骨连接孔和第二龙骨连接孔。直连器2的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分别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直连器连接孔24,本实施例中,直连器连接孔24的数量为3对,其中接近端部的为第一直连器连接孔,接近过渡部22的为第二直连器连接孔,二者之间的距离与2对龙骨连接孔16之间的距离相等。当所述连接部21插入所述龙骨1内部的安装位置时,2对龙骨连接孔16可分别与第一直连器连接孔与第二直连器连接孔对齐,利用锁紧销3从上至下穿过龙骨顶板11、连接顶板211、连接底板212、龙骨地板12上的连接孔,将龙骨1与直连器2锁紧定位。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21在龙骨1内部的安装位置,指连接部21进入龙骨1内部、且通过固定锁紧装置将连接部21与龙骨1固定锁紧时,连接部21在龙骨1内部的具体位置。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2对连接孔定位方式,能够避免龙骨1与直连器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也可以在龙骨端部仅开设1对龙骨连接孔16,同样能够实现龙骨1与直连器2锁紧定位。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之间还开设有第三直连器连接孔,由于龙骨1长度往往采用定尺,当定尺无法满足现场尺寸需要时,将靠近端部的龙骨连接孔16与直连器连接孔24中的第三直连器连接孔对准锁紧,实现了龙骨箍紧系统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伸缩功能,提高了定尺龙骨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内边缘”指龙骨箍紧在模板外围时,靠近模板一侧的边缘,“外边缘”指远离模板一侧的边缘,“内表面”指靠近模板一侧的表面,“外表面”指远离模板一侧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沿垂直于龙骨内立板13方向从让位缺口15插入龙骨内部,将龙骨连接孔16与直连器连接孔24对准锁紧后,连接顶板211外边缘和连接底板212外边缘均抵靠在所述龙骨外立板14内表面,配合锁紧销3,共同实现一对龙骨1与直连器2锁紧连接并箍筋在次龙骨外端。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使连接顶板211外边缘和连接底板212外边缘中任一个抵靠在龙骨外立板14内表面,同样具有定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沿垂直于龙骨内立板13方向从让位缺口15插入龙骨内部,将龙骨连接孔16与直连器连接孔24对准锁紧后,所述龙骨顶板11内边缘和龙骨底板12内边缘均位于所述连接顶板211内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212内边缘的内侧,也就是说当龙骨1箍紧在模板外围时,只有龙骨顶板11内边缘和龙骨底板12内边缘与模板或模板次龙骨接触。或者所述龙骨顶板11内边缘和龙骨底板12内边缘均与所述连接顶板211内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212内边缘的平齐,使得当龙骨1箍紧在模板外围时,龙骨顶板11内边缘、龙骨底板12内边缘、连接顶板211内边缘和连接底板212内边缘同时与模板或模板次龙骨接触,从而避免直连器2连接区域的龙骨箍紧不平整,影响模板精度,从而影响浇筑墙体质量。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沿垂直于龙骨内立板13方向从让位缺口15插入龙骨内部,将龙骨连接孔16与直连器连接孔24对准锁紧后,过渡部顶板221内边缘与所述龙骨顶板11内边缘平齐,所述过渡部底板222内边缘与龙骨底板12内边缘平齐。通过此结构,使得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的内边缘与次龙骨外端的接触、以及过渡部顶板221和过渡部底板222的内边缘与次龙骨外端的接触,处于同一面上,保证了龙骨1、直连器2稳定箍紧在次龙骨外端。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沿垂直于龙骨内立板13方向从让位缺口15插入龙骨内部,将龙骨连接孔16与直连器连接孔24对准锁紧后,过渡部顶板221外边缘与龙骨顶板11外边缘平齐,过渡部底板222外边缘与龙骨底板12外边缘平齐。通过此结构设计,一方面,使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的端部分别抵靠在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与所述底部纵向定位凸台上,并且可以实现完全抵靠,即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的端部全部长度均实现抵靠,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纵向定位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保证了龙骨1和直连器2外侧尺寸的一致性。
本实施例中,锁紧销3包括销体31、锁紧片32、连接柱33和压紧帽34,所述销体31一端具有压紧帽34,另一端具有开口311,所述锁紧片32上开设有从所述锁紧片32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封闭长条槽321,所述连接柱33从所述长条槽321穿过且所述连接柱33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311的两个侧壁上,锁紧片32的至少一条长边322呈直线,所述长条槽321的两条长边相互平行且间距与所述连接柱33外径相适配,所述锁紧片32的所述至少一条长边322与所述长条槽321的两条长边间呈一夹角。当龙骨连接孔16与直连器连接孔24对准后,将锁紧销3沿先锁紧片32、后销体31的顺序从上至下穿过各连接孔后将锁紧片32朝所述至少一条长边322方向转动90度,此时压紧帽34从上方压紧龙骨顶板11,通过水平调整锁紧片32位置,改变连接柱33在长条槽321中位置,保证所述至少一条长边322从下方压紧龙骨底板12,完成锁紧工作。本实施例中的锁紧销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长条槽321与锁紧片32呈直线的长边322间角度设计,可以适用不同厚度龙骨的锁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浇筑现场安装模板系统时,首先将传统模板或拼接模板组装好后,在模板次龙骨外端安装龙骨箍紧系统,在龙骨箍紧系统涉及到平面墙体位置时,先将一根龙骨1与直连器2一端锁紧连接并通过对拉螺栓定位在规定水平高度后,直接将另一根相邻的龙骨1沿垂直于浇筑墙体表面方向推送,使已定位好的直连器2的另一端从龙骨1端部的让位缺口15处进入龙骨内部,并利用锁紧销3定位锁紧,依次类推完成整个龙骨箍紧系统的安装工作。当拆卸模板系统时,先将锁紧销3拔出,施工人员沿垂直于浇筑墙体表面方向直接将龙骨1向外拉出,龙骨1两端分别连接的直连器2可从让位缺口15处自由脱离龙骨1,整个安装和拆卸过程省时省力,并且无需强行拆卸龙骨1与直连器2,保证了龙骨1与直连器2完好,可重复利用。
出于示例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前述说明。前述说明并非是穷举性的也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根据上述教导还可能存在各种变形和修改,或者是可能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各种变形和修改。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以适合于构思的特定用途来以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修改而利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14)

1.一种龙骨直连组件,包括一对相邻龙骨(1)和连接于所述一对相邻龙骨(1)之间的直连器(2),所述直连器(2)具有对称设置的一对连接部(21),每个所述连接部(2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每个所述龙骨(1)包括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所述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相互平行,所述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垂直,所述连接顶板(211)顶面和连接底板(212)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龙骨顶板(11)底面和龙骨底板(12)顶面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内立板(13)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让位缺口(15),所述连接部(21)可沿垂直于所述龙骨内立板(13)方向从所述让位缺口(15)插入所述龙骨内部的安装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内立板(13)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短于所述龙骨顶板(11)和/或龙骨底板(12)一让位距离,所述让位距离形成所述让位缺口(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在对应于所述让位缺口(15)的区域分别开设有彼此相对的龙骨连接孔(16),所述连接顶板(211)和连接底板(212)分别开设有彼此相对的直连器连接孔(24),当所述连接部(21)插入所述龙骨(1)内部的安装位置时,所述龙骨连接孔(16)可与所述直连器连接孔(24)对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连接孔(16)包括沿龙骨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龙骨连接孔和第二龙骨连接孔,所述直连器连接孔(24)包括沿龙骨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当所述连接部(21)插入所述龙骨(1)内部的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龙骨连接孔和第二龙骨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对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连器连接孔(24)还包括第三直连器连接孔,所述第三直连器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直连器连接孔和第二直连器连接孔之间的连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部(21)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连接顶板(211)外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212)外边缘中至少一者抵靠在所述龙骨外立板(14)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部(21)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龙骨顶板(11)内边缘和龙骨底板(12)内边缘均位于所述连接顶板(211)内边缘和所述连接底板(212)内边缘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部(21)之间设置有过渡部(22),所述过渡部(2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过渡部顶板(221)和过渡部底板(222),所述过渡部顶板(221)与所述连接顶板(211)相交处形成有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所述过渡部底板(222)与所述连接底板(212)相交处形成有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所述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顶部与所述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龙骨顶板(11)底面与龙骨底板(12)顶面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部(21)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过渡部顶板(221)内边缘与所述龙骨顶板(11)内边缘平齐,所述过渡部底板(222)内边缘与龙骨底板(12)内边缘平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部(21)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过渡部顶板(221)外边缘与所述龙骨顶板(11)外边缘平齐,所述过渡部底板(222)外边缘与龙骨底板(12)外边缘平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销(3),所述锁紧销(3)包括销体(31)、锁紧片(32)、连接柱(33)和压紧帽(34),所述销体(31)一端具有压紧帽(34),另一端具有开口(311),所述锁紧片(32)上开设有从所述锁紧片(32)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封闭长条槽(321),所述连接柱(33)从所述长条槽(321)穿过且所述连接柱(33)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311)的两个侧壁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龙骨直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片(32)的至少一条长边(322)呈直线,所述长条槽(321)的两条长边相互平行且间距与所述连接柱(33)外径相适配,所述锁紧片(32)的所述至少一条长边(322)与所述长条槽(321)的两条长边间呈一夹角。
13.一种龙骨箍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龙骨直连组件。
14.一种建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和箍紧在所述模板外围的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龙骨箍紧系统。
CN202020115669.6U 2020-01-16 2020-01-16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76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5669.6U CN212176572U (zh) 2020-01-16 2020-01-16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5669.6U CN212176572U (zh) 2020-01-16 2020-01-16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6572U true CN212176572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566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76572U (zh) 2020-01-16 2020-01-16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6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475A (zh) * 2020-01-16 2020-05-08 北京易德筑科技有限公司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9475A (zh) * 2020-01-16 2020-05-08 北京易德筑科技有限公司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7329B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CN104775611A (zh) 一体化混凝土浇筑塑料模板
CN212176572U (zh)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CN111877546B (zh) 一种带屈曲约束支撑的装配式框架梁柱湿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0622306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后浇带模板拼缝结构
KR200386934Y1 (ko) 폭조절이 가능한 코너부 거푸집
CN116607706A (zh) 一种复杂结构多曲面圆弧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CN212715894U (zh) 龙骨直连套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CN111119475A (zh) 龙骨直连组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CN215055316U (zh) 一种主次梁节点后浇段模板装置
CN106320701A (zh) 高大支模施工方法
CN115627927A (zh) 一种可调曲面滑模施工装置
CN21242756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柱连接结构
CN205822579U (zh) 一种预制空心板及墙板结构
CN111636676A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1113131U (zh) 节段梁及其连接结构
CN210032246U (zh) 一种玻璃幕墙板式预埋件
CN113882659A (zh) 一种建筑专用模板组合结构抗变体系
CN203782730U (zh) 组装式砖胎膜
CN112482636A (zh) 一种地下装配式车站现浇梁免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453609U (zh) 一种建筑模板加固体系
CN112096069A (zh) 用于铝合金模板连接的插销式连接装置
CN107620318B (zh) 一种导墙倒角模板的加固方法
CN206655474U (zh) 定型组合拼装式楼梯模板
CN217028080U (zh) 一种混凝土施工用装配式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100 310, 3 / F, building 46, brick factory Nanli,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Yidezh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100 310, 3 / F, building 46, brick factory Nanli,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ezhu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