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9118U -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69118U
CN212169118U CN202020717164.7U CN202020717164U CN212169118U CN 212169118 U CN212169118 U CN 212169118U CN 202020717164 U CN202020717164 U CN 202020717164U CN 212169118 U CN212169118 U CN 212169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member
motor
rope groove
screw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71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宪忠
徐建军
刘成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Anshuo M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Anshuo M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Anshuo M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Anshuo Min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71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69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69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69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绳槽铣削机床,涉及绳槽铣削技术领域,绳槽铣削机床包括基座、进给机构、铣削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中,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第一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二移动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铣削机构设置在第二移动件上,铣削机构包括铣削绳槽的刀具,升降机构用来带动刀具升降。如此设置,通过升降机构能够调节刀具的高度,从而能够车削不同高度的滚筒。

Description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槽铣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背景技术
提升机作为一种矿井提升设备,在各类矿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提升机包括卷筒和天轮,天轮相当于定滑轮,钢丝绳能够绕过卷筒和天轮来改变自身的运动方向,卷筒的外周安装有一圈摩擦衬垫,天轮的外周也安装有天轮衬垫,故摩擦衬垫和天轮衬垫上需要开设绳槽。
提升机在初次安装和使用一段时间后,摩擦轮绳槽会出现底径不一致的情况,这样会严重影响提升机运行的平稳性,并且使钢丝绳磨损加剧。现有技术中有设计一种绳槽铣削机床,其中的刀具能够在水平面内移动,能够对摩擦轮绳槽进行车削,确保绳槽的底径一致。而通常绳槽铣削机床的刀具是对应位于滚筒的中心轴所在的水平面,来进行车削滚筒的绳槽,由于不同的提升机的滚筒高度不同,若绳槽铣削机床要车铣不同滚筒的绳槽,就要使用不同高度的刀具,但是,通常绳槽铣削机床的刀具高度无法调节,无法车削不同高度的滚筒。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绳槽铣削机床的刀具无法调节高度、无法车削不同高度滚筒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槽铣削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绳槽铣削机床的刀具无法调节高度、无法车削不同高度滚筒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槽铣削机床,包括:
基座;
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移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二移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
铣削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所述铣削机构包括用于铣削绳槽的刀具;
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刀具升降。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上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铣削机构的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件相连接、上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竖直设置的电动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一螺杆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母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二螺杆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母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分别为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母相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外部的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方向位移,所述第二滑台包括与所述第二螺母相连接的第二滑块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外部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方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侧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铣削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的第三电机,所述刀具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电主轴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电机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三电机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位置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进给机构和所述铣削机构的外周均设有密封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绳槽铣削机床包括基座、进给机构、铣削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中,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第一进给装置包括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移动件设置在基座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进给装置包括第二移动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移动件设置在第一移动件上,这样一来,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也会带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故第二移动件既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又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故第二移动件能够移动至水平面内的任意位置。铣削机构设置在第二移动件上,铣削机构包括铣削绳槽的刀具,升降机构用来带动刀具升降。如此设置,刀具能够跟随第二移动件移动至水平面内的任意位置,从而车削或铣削出绳槽;刀具还能够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升降,调整自身高度,对于不同高度的滚筒均能够车削或铣削出绳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铣削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
1、基座;2、第一电机;3、第一螺杆;4、第一滑块;5、第一导轨;6、第二电机;7、第二螺杆;8、第二滑块;9、第二导轨;10、底座;11、底板;12、电动缸;13、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传动带;16、第三电机;17、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绳槽铣削机床,解决现有技术中绳槽铣削机床的刀具无法调节高度、无法车削不同高度滚筒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包括基座1、进给机构、铣削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中,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第一进给装置包括第一移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第一移动件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进给装置包括第二移动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移动件设置在第一移动件上,这样一来,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也会带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故第二移动件既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又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故第二移动件能够移动至水平面内的任意位置。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可以为直线驱动机构,比如气缸或电动缸等,能够直接推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位移;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可均包括旋转动力源以及将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转化为直线运动的部件,旋转动力源如电机、气动马达,能够实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移动即可。铣削机构设置在第二移动件上,铣削机构包括铣削绳槽的刀具17,升降机构用来带动刀具17升降。具体地,升降机构可设置在基座1和第一进给装置之间,也可设置在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之间,也可设置在第二进给装置和铣削机构之间,只要能够调节刀具17的高度即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为竖直设置的电动缸12。具体地,电动缸12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原理大致相同。电动缸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详细赘述。
如此设置,刀具17能够跟随第二移动件移动至水平面内的任意位置,从而车削或铣削出绳槽;刀具17还能够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升降,调整自身高度,对于不同高度的滚筒均能够车削或铣削出绳槽。
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进给装置的下端设有底座10,升降机构设置在基座1和底座10之间,且升降机构的下端与基座1相连接、上端与底座10相连接。该结构的机床在调节进给机构时,刀具17移动,但升降机构不会移动。具体地,在更换滚筒后或者确定所要铣削绳槽的滚筒位置后,需先调节升降机构的升降位置,使刀具17的刀口对准滚筒的中心轴,此时刀具17与滚筒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再仔细调节刀具17在水平面内的具体位置,即调节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直至刀具17位移至绳槽的位置,开开始车削或铣削。当然,也可先调节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使刀具17先靠近绳槽,最后调节升降机构来调整刀具17的高度,直至刀具17位移至绳槽的位置,再开始车削或铣削。
如此设置,升降机构位于进给机构的下方,从下至上依次调节升降机构、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简单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铣削机构的下端设有底板11,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移动件与底板11之间,升降机构的下端与第二移动件相连接、上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该结构的机床在调节升降机构时,刀具17移动,但进给机构不会移动。
如此设置,升降机构只需承受铣削机构的压力,升降机构承压小。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和第一螺杆3,第一电机2固定设置在底座10上,第一螺杆3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螺杆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一致,且第一螺杆3上套设有与第一移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杆3相配合,这样一来,第一电机2工作时,带动第一螺杆3转动,第一螺母沿第一螺杆3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时第一螺母就会带动第一移动件沿第一螺杆3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6和第二螺杆7,第二电机6固定设置在第一移动件上,第二螺杆7与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螺杆7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一致,且第二螺杆7上套设有与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杆7相配合,这样一来,第二电机6工作时,带动第二螺杆7旋转,第二螺母沿第二螺杆7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螺母带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二螺杆7的延伸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电机2可实现刀具17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二电机6可实现刀具17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实现刀具17在水平面内任意位置的移动。
优选地,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分别为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第一滑台包括第一滑块4和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4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第一导轨5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螺杆3和第一螺母的外部,这样一来,当第一电机2工作时,第一螺母和第一滑块4沿第一导轨5的导向方向即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滑台包括第二滑块8和第二导轨9,第二滑块8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第二导轨9沿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螺杆7和第二螺母的外部,这样一来,当第二电机6工作时,第二螺母和第二滑块8沿第二导轨9的导向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的两侧均可设置导轨,对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如此设置,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8分别能够更好地支撑第二进给装置和铣削机构,而且不仅滚珠丝杆起到导向作用,第一导轨5和第二导轨9也起到导向作用,位移准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电机2位于第一移动件的侧部,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3,第一螺杆3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4,第一传动轮13与第二传动轮14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均为皮带轮,传动带15为皮带;或者,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均为链轮,传动带15为链条。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均为齿轮,二者相啮合,无需传动带。
这样一来,第一电机2不再增加第一进给装置的长度,受基座1或长度上的限制,通过第一电机2位置的改变可尽量缩短第一进给装置的长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铣削机构还包括第三电机16,第三电机16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台上,且刀具17与第三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电主轴相连接。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电机主轴融为一体的新技术。主轴是一套组件,它包括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电主轴、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等。电主轴为现有技术,故本文不再详细赘述。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绳槽车削装置多采用手动形式,通过手动转动手柄来控制刀具17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并且刀具17不能主动旋转,需要使卷筒转动,通过二者之间的摩擦来车出绳槽。故整个车削过程中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容易啃刀,震刀。
如此设置,车铣加铣削同时加工绳槽,更容易排屑、热变形量小,几乎不会产生由于离心力导致的工件变形;而且机床选用的电主轴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输出功率大等优点,同时电主轴还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振动小、噪声低、响应快等优点,而且转速高、功率大,简化机床设计,易于实现主轴定位,大大提高了刀具17切削的线速度,增加绳槽表面光洁度和圆整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设置在基座1上,控制器用来控制第一电机2的开启和关闭、第二电机6的开启和关闭、第三电机16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升降机构的升降位置,升降机构为电动缸12,而电动缸12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力的伺服电机,故控制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方向、工作与停止来控制电动缸12的伸、缩、运动的停止。其中,控制器为PLC,型号采用CM40-2轴。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智能操作系统,智能化控制机床的所有动作,每个轴向位置都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幕输入进给命令,无需任何手动操作,安全系数高。
优选地,绳槽铣削机床上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通,通过控制器所设定的数据能够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从而更好地加以控制。
如此设置,可根据现场工况,设定具体的每个方向的进给量,最小设定值为0.001mm,每个操作细节都可通过显示屏进行监控和调整,充分保证所有加工完成后的绳槽直径一致。切削过程不受卷筒旋转方向的制约,正转和反转都可以进行切削工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给机构和铣削机构的外周均设有密封罩,用来保护机床的操作面。
如此设置,机床床身采用密封设计,在切削绳槽工作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切削粉末、油污等杂物进入机床内部,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
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绳槽铣削机床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绳槽铣削机床包括基座1、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铣削机构和电动缸12、控制器、密封罩,第一进给装置的下端设有底座10,电动缸12位于底座10和基座1之间,电动缸12的上端与底座10相连接、下端与基座1相连接,第一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一电机2、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杆3、套在第一螺杆3上的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母相连接的第一滑块4以及第一导轨5,第一电机2设置在第一滑台的侧部,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3,第一螺杆3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4,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第一导轨5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螺杆3的外部;第二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台上的第二电机6、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杆7、套设在第二螺杆7上的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母相连接的第二滑块8以及第二导轨9,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位于水平面内且相垂直,第二导轨9沿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螺杆7的外部。铣削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台上的第三电机16以及刀具17,刀具17与第三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电主轴相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电机2的开启和关闭、第二电机6的开启和关闭、第三电机16的开启和关闭,密封罩罩护在进给机构和铣削机构的外周。
如此设置,刀具17能够跟随第二移动件移动至水平面内的任意位置,从而车削或铣削出绳槽;刀具17还能够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升降,调整自身高度,对于不同高度的滚筒均能够车削或铣削出绳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移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二移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
铣削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所述铣削机构包括用于铣削绳槽的刀具(17);
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刀具(17)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的下端设有底座(10),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1)和所述底座(10)之间,且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基座(1)相连接、上端与所述底座(10)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构的下端设有底板(11),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与所述底板(11)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件相连接、上端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竖直设置的电动缸(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第一电机(2)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螺杆(3),所述第一螺杆(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一螺杆(3)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3)与所述第一螺母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二电机(6)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螺杆(7),所述第二螺杆(7)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二螺杆(7)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移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杆(7)与所述第二螺母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件分别为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母相连接的第一滑块(4)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3)外部的第一导轨(5),所述第一滑块(4)沿所述第一导轨(5)的导向方向位移,所述第二滑台包括与所述第二螺母相连接的第二滑块(8)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7)外部的第二导轨(9),所述第二滑块(8)沿所述第二导轨(9)的导向方向位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侧部,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3),所述第一螺杆(3)的端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4),所述第一传动轮(13)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4)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的第三电机(16),所述刀具(17)与所述第三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电主轴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二电机(6)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三电机(16)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位置的控制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槽铣削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和所述铣削机构的外周均设有密封罩。
CN202020717164.7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Active CN212169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7164.7U CN212169118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7164.7U CN212169118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69118U true CN212169118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5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7164.7U Active CN212169118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69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1900B (zh) 多工位数控侧面抛光机
CN108714941A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安全型木材切割机
CN103203626A (zh) 龙门移动式多功能数控钻铣床
CN202921951U (zh) 一种全液压数控钻床
CN212169118U (zh) 一种绳槽铣削机床
CN117300657B (zh) 一种用于金属制品加工机床的数控转台
CN211387697U (zh) 卧式凸轮交换台升降旋转驱动的凸轮传动机构
CN102990164A (zh) 一种数控磨齿机
CN20928832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摇臂钻床
CN208584341U (zh) 一种石材连续磨光机
CN203843235U (zh) 双伺服进给高速精密钻削动力头
CN2168368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装设备
CN212169734U (zh) 一种塔式镗铣加工中心
CN210677200U (zh) 数控铣齿机
CN210677203U (zh) 数控磨齿机
CN220782249U (zh) 一种用于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摩擦轮绳槽切削装置
CN107127380A (zh) 一种龙门铣床
CN209334584U (zh) 一种数控冲床用送料机
CN208495501U (zh) 一种卧式重型带辅助梁双缸驱动强旋机
CN203304664U (zh) 一种数控铣床的配重机构
CN212420520U (zh) 一种塔式可升降镗铣加工中心
CN212192309U (zh) 一种带有润滑系统的镗铣加工中心
CN218136378U (zh) 一种数控复合机床用旋转动力头
CN212192310U (zh) 一种高精度大型加工中心
CN220863248U (zh) 一种机床铣头用升降驱动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