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3716U -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3716U
CN212153716U CN201921808567.6U CN201921808567U CN212153716U CN 212153716 U CN212153716 U CN 212153716U CN 201921808567 U CN201921808567 U CN 201921808567U CN 212153716 U CN212153716 U CN 212153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inter
structure according
composite
connec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85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斌
林立东
余伶俐
王晓冬
庄善相
李震
李安明
练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lum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lum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lum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lum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85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3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3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3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包括:柱;多个柱脚,多个所述柱脚分别设置在所述柱的两端;梁,所述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柱,所述梁设置有连接孔;多个所述柱脚设置有所述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梁上匹配的所述连接孔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现场施工简单,无现场焊接,拆装低损耗可循环重复利用,无建筑垃圾产生且满足环保要求,可灵活组合、拆分搭建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钢结构建筑基本是柱贯通,梁与梁连接基本是在柱位置通过与柱的连接实现整体框架结构,梁基本都是整根结构,对纵向附加力的抵抗性也较差,并且此类结构无法预知横梁长度尺寸,因此使工厂加工的效率降低,无法批量化预制生产,部品部件的工业化程度低。大多数钢结构建筑基本是通过焊接来完成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还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浪费材料和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以解决低层钢结构无法做到容易拆卸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包括:柱;多个柱脚,多个所述柱脚分别设置在所述柱的两端;梁,所述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柱,所述梁设置有连接孔;多个所述柱脚设置有所述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梁上匹配的所述连接孔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柱脚上,并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钢柱系杆,所述钢柱系杆一端连接到所述柱的上方所述柱脚,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所述柱的下方所述柱脚。
进一步地,所述钢柱系杆的端点设置有第二固定孔,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将所述加强板与所述钢柱系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阻尼板,多个所述阻尼板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柱之间与所述柱连接,多个所述阻尼板上下分布。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板中间留有缝隙,并在所述缝隙处设置有凸出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板的所述凸出部分别连接到不同的两个所述柱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缝隙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板的所述凸出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柱还包括:翼缘板,所述翼缘板竖向设置在所述柱的一边,用于固定所述阻尼板。
进一步地,所述柱还包括:所述阻尼板和所述翼缘板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阻尼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翼缘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柱系杆包括:花兰螺丝,所述花兰螺丝用于调节所述钢柱系杆长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现场施工简单,无现场焊接,拆装低损耗可循环重复利用,无建筑垃圾产生且满足环保要求,可灵活组合、拆分搭建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柱;11:翼缘板;2:柱脚;3:梁;31:连接孔;4:加强板;41:第一固定孔;5:钢柱系杆;51:第二固定孔;52:花篮螺丝;6:阻尼板; 61:凸出部;7: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组合柱1之间连接结构,包括:柱1;多个柱脚2,多个柱脚2分别设置在柱1的两端;梁3,梁3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柱1,梁3设置有连接孔31;多个柱脚2 设置有连接孔31,通过连接件穿过梁3上匹配的连接孔31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现场施工简单,无现场焊接,拆装低损耗可循环重复利用,无建筑垃圾产生且满足环保要求,可灵活组合、拆分搭建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空间。
可选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强板4,加强板4设置在柱脚2 上,并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1。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还包括:钢柱系杆5,钢柱系杆5一端连接到柱1的上方柱脚2,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柱1的下方柱脚2。
可选的,钢柱系杆5的端点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1,连接件穿过第一固定孔41和第二固定孔51将加强板4与钢柱系杆5连接在一起。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还包括:多个阻尼板6,多个阻尼板6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柱1之间与柱1连接,多个阻尼板6上下分布。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阻尼板6中间留有缝隙,并在缝隙处设置有凸出部 61,相邻的两个阻尼板6的凸出部61分别连接到不同的两个柱1上。
可选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还包括:阻尼器7,阻尼器7设置在缝隙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阻尼板6的凸出部61上;
可选的,柱1还包括:翼缘板11,翼缘板11竖向设置在柱1的一边,用于固定阻尼板6。
可选的,柱1还包括:阻尼板6和翼缘板11均设置有连接孔31,阻尼板6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31与翼缘板11连接。
可选的,钢柱系杆5包括:花篮螺丝52,花篮螺丝52用于调节钢柱系杆5长度。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两个没有梁3连接的多个柱1,两个上柱脚2或下柱脚2之间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1,用于连接钢柱系杆5。
可选的,连接板中的第一固定孔41连接靠近柱脚2一边;
可选的,钢柱系杆5一端与连接板中的第一固定孔41连接,另一端连接相邻柱1的柱脚2。
本实用新型主要以低层钢结构体系为核心,提供一种可标准化、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组合柱,将两根柱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实现同步吊装施工,在特殊地域或吊装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现场拼装的构件,通过与连续开孔贯通梁螺栓连接固定,实现标准尺寸标准化批量生产,施工现场只要根据建筑图纸将标准化产品可靠地安装在既定位置即可,不仅提高了建筑工业化程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低层住宅(如农居房、别墅等低层建筑)供了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通过标准化设计将建筑结构柱构造标准化,根据实际需求放置柱位置,提高设计、深化效率;通过标准化设计将结构竖向组合柱产品化,满足工厂高精度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现场施工简单,无现场焊接,拆装低损耗可循环重复利用,无建筑垃圾产生且满足环保要求;通用化、标准化节点、结构连接形式,可灵活组合、拆分搭建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空间;提高建筑结构构件通用性,可以批量工厂预制,提供一体化设计条件,降低设计、加工周期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标准工业化建筑产品,利用建筑信息化BIM技术设计完成三维建筑模型,精确定位安装位置,现场按照既定图纸位置信息,有序的将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构件安装在既定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旨在保护一种组合柱1之间连接结构,包括:柱1;多个柱脚2,多个柱脚2分别设置在柱1的两端;梁3,梁3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柱1,梁3设置有连接孔31;多个柱脚2设置有连接孔31,通过连接件穿过梁3上匹配的连接孔31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现场施工简单,无现场焊接,拆装低损耗可循环重复利用,无建筑垃圾产生且满足环保要求,可灵活组合、拆分搭建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空间。
以上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换和修改,这些替换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1);
多个柱脚(2),多个所述柱脚(2)分别设置在所述柱(1)的两端;
梁(3),所述梁(3)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柱(1),所述梁(3)设置有连接孔(31);
多个所述柱脚(2)设置有所述连接孔(31),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梁(3)上匹配的所述连接孔(31)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设置在所述柱脚(2)上,并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钢柱系杆(5),所述钢柱系杆(5)一端连接到所述柱(1)的上方所述柱脚(2),另一端连接到相邻的所述柱(1)的下方所述柱脚(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柱系杆(5)的端点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1),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4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51)将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钢柱系杆(5)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阻尼板(6),多个所述阻尼板(6)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柱(1)之间与所述柱(1)连接,多个所述阻尼板(6)上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板(6)中间留有缝隙,并在所述缝隙处设置有凸出部(61),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板(6)的所述凸出部(61)分别连接到不同的两个所述柱(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阻尼器(7),所述阻尼器(7)设置在所述缝隙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阻尼板(6)的所述凸出部(61)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1)还包括:
翼缘板(11),所述翼缘板(11)竖向设置在所述柱(1)的一边,用于固定所述阻尼板(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1)还包括:
所述阻尼板(6)和所述翼缘板(11)均设置有连接孔(31),所述阻尼板(6)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孔(31)与所述翼缘板(1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系杆(5)包括:
花篮螺丝(52),所述花篮螺丝(52)用于调节所述钢柱系杆(5)长度。
CN201921808567.6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Active CN212153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8567.6U CN212153716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8567.6U CN212153716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3716U true CN212153716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8567.6U Active CN212153716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3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69586U (zh) 预置混凝土梁柱锚焊复合结构
CN103180528A (zh) 用于构建具有包含钢架的增强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物的结构
CN107489197A (zh) 一种带斜撑的装配式钢结构h型钢柱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105780989B (zh) 一种双梁楼盖结构
CN107366362A (zh) 一种带斜撑的装配式钢结构异形柱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CN201432273Y (zh) 钢箱梁分段制造用桁架式模块胎架
CN212153716U (zh) 一种组合柱之间连接结构
KR101547540B1 (ko) 이형플랜지를 갖는 하이브리드 h형강 빔
CN205875520U (zh) 预制梁钢筋笼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
CN208965581U (zh) 一种非落地式塔吊基础平台
CN105369890A (zh) 抗震民居钢构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04563354B (zh) 一种组合式大跨度密肋楼板结构
CN210152320U (zh) 一种螺栓球节点式网架胎架
CN210046849U (zh) 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钢与高分子材料组合模板
CN212153699U (zh) 一种钢结构组合柱及其与连梁、工字梁和基础的连接结构
CN114108809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铸钢节点
CN209323755U (zh) 秸秆-钢体系装配式墙体
CN215759879U (zh) 一种楼板支撑结构及建筑
CN111852004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联方网壳的拼装式定型化模具
CN106285093A (zh) 一种车库布置方式及其结构体系
CN209891714U (zh) 双t板与梁构件之间的连接模板
CN211395977U (zh) 一种桁架节点及其连接结构、桁架结构及建筑
CN219732323U (zh) 一种新型预制楼板与叠合梁的固定体系
CN112746668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5348384U (zh) 抗震民居钢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