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8317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8317U
CN212148317U CN202022455947.5U CN202022455947U CN212148317U CN 212148317 U CN212148317 U CN 212148317U CN 202022455947 U CN202022455947 U CN 202022455947U CN 212148317 U CN212148317 U CN 21214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vehicle
connecting surface
air inlet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59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旭
贾柱
谢宇
梁海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59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排气管;车箱,车箱包括进气口;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排气管的出气端与进气口,连接组件具体包括:第一法兰,设置于排气管的出气端,第一法兰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与进气口相连,第二法兰包括第二连接面;其中,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相适配,且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通过设置可以相对滑动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降低了连接组件的定位难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况,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最终能够精准对接,可以稳定可靠地完成尾气的输送,提升了车箱加热效果,连接组件受力更加均匀,降低了连接组件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运输物料的车辆在严寒工况下运输货物时,为避免物料与车箱钢板冻结在一起,一般会采用发动机排气引入车箱底板,利用发动机尾气的热量来加热车箱,避免物料冻结。然而,相关技术中,当运输工况变化时,取气装置的法兰定位精度也难以保证,导致排气管与车箱烟管道无法精准对接,进而造成漏气及产生噪音,甚至造成取气装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气装置的法兰难以精准对接而造成漏气及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排气管;车箱,车箱包括进气口;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排气管的出气端与进气口,连接组件具体包括:第一法兰,设置于排气管的出气端,第一法兰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与进气口相连,第二法兰包括第二连接面;其中,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相适配,且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排气管、车箱和连接组件。其中,车箱包括进气口,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排气管的出气端与进气口,以将排气管产生的尾气导入车箱内,对车箱进行加热,防止车箱内的物料冻结于车箱上。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具体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其中,第一法兰设置于排气管的出气端,第一法兰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法兰与进气口相连,第二法兰包括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相适配,当车箱处于落下的状态时,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相贴合,使连接组件、排气管以及车箱的进气口形成一个通路,保证尾气的顺利传导。并且,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当车箱沿弧线落下,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接触时,即便二者存在一定错位,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的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完成自适应的调整,进而实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精准对接,在降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安装精度需求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尾气漏气,提升了车箱加热效果,并降低了因漏气而带来的噪音。
也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可以相对滑动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降低了连接组件的定位难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况,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最终能够精准对接,可以稳定可靠地完成尾气的输送,连接组件受力更加均匀,降低了连接组件的故障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车辆,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为平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为平面,也即,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均为平面法兰。通过使用平面法兰,一方面,使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可以更紧密地贴合,从而提升了连接组件的气密性;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不会受到侧向力,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不易变形损坏;再一方面,将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设置为平面,还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在对接平面内相对位置的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中的一个包括柔性部,第一连接面或第二连接面设于柔性部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中的一个包括柔性部,第一连接面或第二连接面设于柔性部的一端,使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可以柔性对接。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提升了连接组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设有柔性部的第一法兰或第二法兰可沿轴向进行伸缩,当运载的货物不同时,通过轴向位置可调的第一连接面或第二连接面,可保证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能够顺利对接,适用于多种运输场景,增加了产品的通用性;再一方面,利用柔性部产生的弹力,可保证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紧密贴合,从而减少漏气并降低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法兰包括:外套管,外套管与进气口相连;管座,设置于外套管的周侧,管座位于外套管远离进气口的一端;柔性部,柔性部与管座柔性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法兰包括外套管、管座和柔性部。其中,外套管与进气口相连,尾气从第二法兰的外套管中流向进气口。管座设置于外套管的外壁周侧,并位于外套管远离进气口的一端,柔性部与管座柔性相连,使得设于柔性部一端的第二连接面相对于管座的距离可调,从而使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能够进行柔性对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部包括内套管,第二连接面设置于内套管的一端,外套管套设于内套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部包括内套管,第二连接面设置于内套管的一端。当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时,内套管在压力的作用下,会缩入外套管,根据不同载荷所对应的不同压力,内套管缩入外套管的距离同样可调,使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能够紧密贴合,避免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刚性对接而对连接组件的结构造成损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部还包括:固定柱,固定柱的一端与内套管相连,固定柱的另一端穿设于管座;弹性件,弹性件套设于固定柱,弹性件抵接于内套管和管座之间;固定柱和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柱均匀分布在内套管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部还包括固定柱和弹性件。其中,固定柱的一端与内套管相连,固定柱的另一端穿设于管座,内套管可沿固定柱的延伸方向缩入或伸出外套管。弹性件套设于固定柱并抵接于内套管和管座之间。通过弹性件的伸缩,可实现管座以及位于内套管一端的第二连接面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固定柱和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柱均匀分布在内套管的周侧,一方面,使用多个固定柱,有利于约束内套管的移动轨迹,提升了内套管相对外套管滑动时的稳定性,使用多个弹性件,可提供更大的弹性,使第二法兰能够适应更大载荷。另一方面,多个固定柱以及套设于固定柱的弹簧均匀分布于内套管的周侧,使内套管受到的弹性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内套管在运动过程中因自身受力不均进而对外套管或管座造成挤压,提升了第二法兰使用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柔性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套设于固定柱,限位件位于远离内套管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套设于固定柱并位于远离内套管的一端。限位件起到对内套管进行限位的作用,可防止内套管从管座上脱出。
进一步地,限位件相对于固定柱的安装位置可调。在内套管上的第二连接面未与第一连接面接触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限位件相对于固定柱的安装位置,可调整固定柱伸出管座的长度,进而调节第二连接面至管座的初始距离,使第二法兰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况需求,增加了连接组件的通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法兰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位于外套管的内壁和内套管的外壁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法兰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位于外套管的内壁和内套管的外壁之间,密封件可随内套管一起相对于外套管滑动,从而进一步防止尾气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保证车箱加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削减了噪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的种类不仅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可以伸缩的零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车架,排气管设置于车架上,车箱的一端与车架的一端相铰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还包括车架,排气管固定设置于车架上,车箱的一端与车架的一端相铰接,车箱可围绕车架的一端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车箱的举升和下落。第二法兰与车箱上的进气口相连,第二法兰与车箱同步转动,在车箱举升时的短暂时间内,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处于分离状态,尾气通过第一法兰后直接排至外部环境中。当车箱落在车架上时,第二法兰的第二连接面与第一法兰的第一连接面相贴合,排气管排出的尾气经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进气口进入车箱,对车箱进行加热后,从车箱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辆的连接组件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辆中第二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车辆,110排气管,120车箱,122进气口,130车架,200连接组件,210第一法兰,212第一连接面,220第二法兰,222第二连接面,224外套管,226管座,228密封件,230柔性部,232内套管,234固定柱,236弹性件,238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100,包括:排气管110、车箱120和连接组件200。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箱120包括进气口122,连接组件200用于连通排气管110的出气端与进气口122,连接组件200具体包括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第一法兰210设置于排气管110的出气端,第一法兰210包括第一连接面212,第二法兰220与进气口122相连,第二法兰220包括第二连接面222,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相适配,且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具体地,连接组件200用于连通排气管110的出气端与进气口122,以将排气管110产生的尾气导入车箱120内,对车箱120进行加热,防止车箱120内的物料冻结于车箱120上。当车箱120处于落下的状态时,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相贴合,使连接组件200、排气管110以及车箱120的进气口122形成一个通路,保证尾气的顺利传导。并且,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当车箱120沿弧线落下,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接触时,即便二者存在一定错位,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的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完成自适应的调整,进而实现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的精准对接,在降低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安装精度需求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尾气漏气,提升了车箱120加热效果,并降低了因漏气而带来的噪音。
也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通过设置可以相对滑动的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降低了连接组件200的定位难度,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况,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最终能够精准对接,可以稳定可靠地完成尾气的输送,连接组件200受力更加均匀,降低了连接组件200的故障率。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100,包括:排气管110、车箱120、车架130和连接组件200。
其中,排气管110固定设置于车架130上,车箱120的一端与车架130的一端相铰接,车箱120可围绕车架130的一端进行转动,进而实现车箱120的举升和下落。车箱120包括进气口122,连接组件200用于连通排气管110的出气端与进气口122,以将排气管110产生的尾气导入车箱120内,对车箱120进行加热,防止车箱120内的物料冻结于车箱120上。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200具体包括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其中,第一法兰210设置于排气管110的出气端,第一法兰210包括第一连接面212。第二法兰220通过焊接与进气口122相连,进一步保证了第二法兰220和进气口122之间的气密性。第二法兰220与车箱120同步转动,第二法兰220包括第二连接面222,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相适配。在车箱120举升时的短暂时间内,第二法兰220与第一法兰210处于分离状态,尾气通过第一法兰210后直接排至外部环境中。当车箱120落在车架130上时,第二法兰220的第二连接面222与第一法兰210的第一连接面212相贴合,排气管110排出的尾气经第一法兰210、第二法兰220、进气口122进入车箱120,对车箱120进行加热后,从车箱120排出。
当车箱120处于落下的状态时,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相贴合,使连接组件200、排气管110以及车箱120的进气口122形成一个通路,保证尾气的顺利传导。并且,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当车箱120沿弧线落下,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接触时,即便二者存在一定错位,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的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完成自适应的调整,进而实现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的精准对接,在降低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安装精度需求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尾气漏气,提升了车箱120加热效果,并降低了因漏气而带来的噪音。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均为平面,也即,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均为平面法兰。通过使用平面法兰,一方面,使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可以更紧密地贴合,从而提升了连接组件200的气密性;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不会受到侧向力,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不易变形损坏;再一方面,将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设置为平面,还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在对接平面内相对位置的调整。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中的一个包括柔性部230,第一连接面212或第二连接面222设于柔性部230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中的一个包括柔性部230,第一连接面212或第二连接面222设于柔性部230的一端,使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可以柔性对接。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提升了连接组件200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设有柔性部230的第一法兰210或第二法兰220可沿轴向进行伸缩,当运载的货物不同时,通过轴向位置可调的第一连接面212或第二连接面222,可保证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能够顺利对接,适用于多种运输场景,增加了产品的通用性;再一方面,利用柔性部230产生的弹力,可保证第一连接面212与第二连接面222紧密贴合,从而减少漏气并降低噪音。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法兰220包括柔性部230、外套管224和管座226。其中,外套管224与进气口122相连,尾气从第二法兰220的外套管224中流向进气口122。管座226设置于外套管224的外壁周侧,并位于外套管224远离进气口122的一端,柔性部230与管座226柔性相连,使得设于柔性部230一端的第二连接面222相对于管座226的距离可调,从而使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能够进行柔性对接。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柔性部230包括内套管232、固定柱234、弹性件236和限位件238。
具体地,柔性部230包括内套管232,第二连接面222设置于内套管232的一端,外套管224套设于内套管232。 第二连接面222设置于内套管232的一端。当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贴合时,内套管232在压力的作用下,会缩入外套管224,根据不同载荷所对应的不同压力,内套管232缩入外套管224的距离同样可调,使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连接面222能够紧密贴合,避免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刚性对接而对连接组件200的结构造成损伤。
固定柱234的一端与内套管232相连,固定柱234的另一端穿设于管座226,内套管232可沿固定柱234的延伸方向缩入或伸出外套管224。弹性件236套设于固定柱234,弹性件236抵接于内套管232和管座226之间,通过弹性件236的伸缩,可实现管座226以及位于内套管232一端的第二连接面22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进一步地,固定柱234和弹性件2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柱234均匀分布在内套管232的周侧,一方面,使用多个固定柱234,有利于约束内套管232的移动轨迹,提升了内套管232相对外套管224滑动时的稳定性,使用多个弹性件236,可提供更大的弹性,使第二法兰220能够适应更大载荷。另一方面,多个固定柱234以及套设于固定柱234的弹簧均匀分布于内套管232的周侧,使内套管232受到的弹性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内套管232在运动过程中因自身受力不均进而对外套管224或管座226造成挤压,提升了第二法兰220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限位件238套设于固定柱234并位于远离内套管232的一端。限位件238起到对内套管232进行限位的作用,可防止内套管232从管座226上脱出。限位件238相对于固定柱234的安装位置可调。在内套管232上的第二连接面222未与第一连接面212接触的情况下,通过调整限位件238相对于固定柱234的安装位置,可调整固定柱234伸出管座226的长度,进而调节第二连接面222至管座226的初始距离,使第二法兰220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运输工况需求,增加了连接组件200的通用性。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柱234为螺杆,弹性件236为弹簧,限位件238为双螺母。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法兰220还包括:密封件228。
其中,密封件228位于外套管224的内壁和内套管232的外壁之间,密封件228可随内套管232一起相对于外套管224滑动,从而进一步防止尾气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保证车箱120加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削减了噪音。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100,包括:车箱120、车架130和连接组件200。
其中,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具有弹性伸缩功能的第二法兰220固定在车箱120上,发动机排气管110固定在车架130上,第一法兰210和第二法兰220为倾斜布置的平面法兰,当车箱120落于车架130上时,第一法兰210与第二法兰220相连接,尾气通过车箱120底板排出,在车箱120举升时的短暂时间内,尾气通过第一法兰210后直接排出。
具体地,第二法兰220焊接在车箱120上,卸料时随车箱120一起升起、转动,排气管110固定在车架130上,第一法兰210设置于排气管110的出气端。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法兰220的外套管224一端焊接在车箱120进气口122上,第二法兰220的内套管232通过固定柱234与外套管224相连接,固定柱234为螺柱,螺柱上有弹性件236,弹性件236为弹簧。车箱120落下时,第一法兰210的第一连接面212和第二法兰220的第二连接面222贴合,而内套管232受倾斜法兰面的作用力缩入到外套管224中,同时压缩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保证内套管232上焊接的第二连接面222与第一连接面212紧密贴合,同时外套管224与内套管232之间有一个密封件228,以减少排气泄漏,降低噪音,具体地,密封件228为气环。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将具有伸缩功能的第二法兰220固定在车箱120上,车架130上排气管110刚性固定,相比将两个法兰都设置在车架130上,可以避免车箱120与法兰无法精准对接而对车架130带来过大压力,并很好地利用倾斜布置的两个平面法兰面相对滑动产生的压缩力,配合简易,使用可靠。利用倾斜布置的两个平面法兰面产生的作用力,压缩车箱120上主动对接排气管110的具有弹性的第二法兰220中的内套管232,使其缩入到外套管224中,压缩的弹簧使两个法兰面紧密贴合,保证连接效果。相比垂直设置的圆锥法兰等结构,有效改善了配合面,避免了圆锥面的对中性要求高,连接组件200承受侧向力,配合容易产生间隙的缺点。排气管110采用单管直连配合结构,无需三通结构,进一步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管;
车箱,所述车箱包括进气口;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口,所述连接组件具体包括:
第一法兰,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所述第一法兰包括第一连接面;
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法兰包括第二连接面;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适配,且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均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中的一个包括柔性部,所述第一连接面或所述第二连接面设于所述柔性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进气口相连;
管座,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周侧,所述管座位于所述外套管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
柔性部,所述柔性部与所述管座柔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包括:
内套管,所述第二连接面设置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还包括: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内套管相连,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管座;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柱,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管座之间;
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柱均匀分布在所述内套管的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还包括: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固定柱,所述限位件位于远离所述内套管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和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架,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箱的一端与所述车架的一端相铰接。
CN202022455947.5U 2020-10-30 2020-10-30 车辆 Active CN21214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5947.5U CN212148317U (zh) 2020-10-30 2020-10-30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5947.5U CN212148317U (zh) 2020-10-30 2020-10-30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8317U true CN212148317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0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5947.5U Active CN212148317U (zh) 2020-10-30 2020-10-30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8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4994A (zh) * 2022-07-27 2022-11-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钩臂车用尾气加热装置和钩臂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4994A (zh) * 2022-07-27 2022-11-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钩臂车用尾气加热装置和钩臂车
CN115284994B (zh) * 2022-07-27 2024-04-2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钩臂车用尾气加热装置和钩臂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7539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framing system
CN212148317U (zh) 车辆
US6896298B2 (en) Conduit coupling assembly
EP1764291A2 (en) Automotive vehicle framing system
US11384885B2 (en) Flexible double walled hose connection
CN113414541A (zh) 一种管道焊接工装
CN108116650B (zh) 机身蒙皮面板连接系统和连接蒙皮面板的方法
US8876999B2 (en) Flexible shape low volume autoclave
CN105775586A (zh) 食品运输设备的冷却装置
US6199254B1 (en) Swaging tool with multiple pushers
CN104132813A (zh) 一种固冲发动机直联式试验用的可滑动双筒式结构稳压舱
EP4086495A1 (en) Low profile flexible coupling tool for assembling flexible coupling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CN108555520A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焊接方法
KR102563700B1 (ko) 연료 탱크 연통 시스템
CN113669527A (zh) 一种管道错位连接装置及方法
US10538040B2 (en) Method using low volume autoclave having configurable shape
CN205101760U (zh) 一种工业化生产固体微球催化剂用的管道间连接的膨胀节装置
KR102115017B1 (ko) 검압용 씰링장치 및 그 씰링장치가 구비된 브레이크 호스 검압장치의 씰링 시스템
US11691752B2 (en) Dual walled tube flexible joint seal systems and methods
CN220115323U (zh) 一种环氧大豆油原料卸载稳压装置
CN112325013B (zh) 一种自动对接装置
CN217899113U (zh) 一种燃气安全用防泄漏连接管
CN118009119A (zh) 一种自动对接组件及对接设备
CN215104593U (zh) 过渡桥密封装置
CN214842855U (zh) 双排油管总成的检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