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6755U - 一种冲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46755U CN212146755U CN202020465220.2U CN202020465220U CN212146755U CN 212146755 U CN212146755 U CN 212146755U CN 202020465220 U CN202020465220 U CN 202020465220U CN 212146755 U CN212146755 U CN 2121467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nching
- assembly
- gear
- punch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孔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外伸出壳体的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下方且与所述推动组件相连接的冲孔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外部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传递动力至所述使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推动或收回所述冲孔组件,以使所述冲孔组件冲出或退回,以实现快速冲孔;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孔装置有效消除了冲孔效率过低的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板材加工行业中,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孔时,一般通过手动冲孔的装置对板材进行冲孔。
但是在通过手动冲孔装置进行冲孔时,缺点也很明显,既是冲孔费时费力,因此导致冲孔的效率极为低下。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冲孔装置冲孔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孔装置,其中,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外伸出壳体的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下方且与所述推动组件相连接的冲孔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推动或收回所述冲孔组件,以使得所述冲孔组件冲出或退回。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传动蜗杆、从动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所述传动蜗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内;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蜗杆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组和第二蜗轮组;所述第一蜗轮组和第二蜗轮组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蜗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蜗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蜗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蜗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轮分别与所述传动蜗杆相啮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冲孔组件包括齿条传动杆、冲杆以及冲头;所述齿条传动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或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冲杆和冲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手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提手、放料槽、冲料孔和卸料口;
所述冲料孔用于给所述冲孔组件提供预设通道,所述卸料口用于排出所述放料槽内的废料,所述冲料孔和卸料口位于同一轴线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手柄支架的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度杆的测距孔,所述测距孔位于所述提手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不完全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第二齿轮的齿数相同,且所述第一齿轮上的轮齿位置和第二齿轮上的轮齿位置一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壳体和手柄支架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或聚碳酸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冲孔装置中,所述齿条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冲头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孔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外伸出壳体的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下方且与所述推动组件相连接的冲孔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外部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传递动力至所述使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推动或收回所述冲孔组件,以使所述冲孔组件冲出或退回,以实现快速冲孔;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孔装置有效消除了冲孔效率过低的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冲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手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200、手柄支架;300、传动组件;400、推动组件;500、冲孔组件;310、传动轴;320、主动齿轮;330、传动蜗杆;340、从动齿轮;350、第一轴承;360、第二轴承;370、第三轴承;380、第四轴承;410、第一蜗轮组;420、第二蜗轮组;411、第一蜗轮;412、第一齿轮;413、第一连接轴;414、第五轴承;415、第六轴承;421、第二蜗轮;422、第二齿轮;423、第二连接轴;424、第七轴承;425、第八轴承;510、齿条传动杆;520、冲杆;530、冲头;540、弹簧;210、支架本体;220、提手;230、放料槽;240、冲料孔;250、卸料口;260、测距孔;270、高度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的结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孔装置包括:壳体100、与所述壳体100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支架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且外伸出壳体100的传动组件300、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300一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300相连接的推动组件400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400下方且与所述推动组件400相连接的冲孔组件5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300用于与外部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传递动力至所述使推动组件400,所述推动组件400用于推动或收回所述冲孔组件500,以使所述冲孔组件500冲出或退回。例如,所述传动组件300与外部的电钻或电机相连接,电机带动传动组件300做回转运动,则与传动组件300相连接的推动组件400同样做往复运动,进一步地,与推动组件400相连接的冲孔组件500在推动组件400的运动趋势下进行冲出或退回的动作。当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孔时,通过驱动冲孔组件500动作可实现对板材进行冲孔,以此代替手动冲孔装置,大大提高冲孔的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传动组件300包括:传动轴310、主动齿轮320、传动蜗杆330、从动齿轮340、第一轴承350、第二轴承360和第三轴承370;所述第一轴承3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传动轴31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350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壳体100;所述第二轴承360和第三轴承370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两侧,所述传动蜗杆33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360和第三轴承370内;所述主动齿轮320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10上,所述从动齿轮340设置在所述传动蜗杆330上,所述主动齿轮320与所述从动齿轮340相啮合。其中,还包括第四轴承380,所述第四轴承38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三轴承3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同一侧,所述第四轴承用于承载所述传动轴310的另一端(即外伸出壳体100的部分)。所述传动轴310与所述传动蜗杆330平行设置,所述主动齿轮320的尺寸大于所述从动齿轮340的尺寸。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推动组件400包括:第一蜗轮组410和第二蜗轮组420;所述第一蜗轮组410和第二蜗轮组42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蜗轮组41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蜗轮411和第一齿轮412,所述第二蜗轮组42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蜗轮421和第二齿轮422,所述第一蜗轮411和所述第二蜗轮421分别与所述传动蜗杆330相啮合。其中,第一蜗轮411组410还包括连接第一蜗轮411和第一齿轮412的第一连接轴413,第二蜗轮421组420还包括连接第二蜗轮421和第二齿轮422第二连接轴423,第一连接轴413和第二连接轴423平行设置。当然,第一连接轴413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五轴承414和第六轴承415,第二连接轴423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七轴承424和第八轴承425。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412和第二齿轮422为不完全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412的齿数和第二齿轮422的齿数相同,且所述第一齿轮412上的轮齿所处位置和第二齿轮422上的轮齿所处位置一致。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冲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冲孔组件500包括齿条传动杆510、冲杆520以及冲头530;所述齿条传动杆51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412相啮合或与所述第二齿轮422相啮合,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冲杆520和冲头530。进一步地,所述冲孔组件还可以包括弹簧540,弹簧可缠绕设置在所述齿条传动杆510上。通过弹簧在所述冲杆520和冲头530冲孔时被压缩,在所述齿条传动杆510向后运动时得到释放,从而使得所述冲杆520和冲头530在冲孔完成后回程更加快速。
优选的,所述齿条传动杆510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杆5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杆520的另一端与所述冲头530通过螺纹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有时需对冲头530进行更换,例如,更换冲头530的大小或冲头530的种类,而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也便于用户对冲头530的拆卸。
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孔装置中的手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手柄支架200包括:支架本体210,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210上的提手220、放料槽230、冲料孔240和卸料口250;所述冲料孔240用于给所述冲孔组件500提供预设通道,所述卸料口250用于排出所述放料槽230内的废料,所述冲料孔240和卸料口250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所述提手220呈圆弧状设计,更符合人手把持,所述放料槽230呈U型,用于放置待冲孔的板材。在需对板材冲孔时,将板材卡合进放料槽230,进一步,由所述冲孔组件500对板材进行冲孔,所述冲孔组件500经过冲料孔240,对放料槽230内的板材进行冲压,冲压的瞬间,板材上的废料经由所述卸料口250排出,从而实现对板材的冲孔。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孔装置还可用于堆叠金属板,可将多个金属板均放置在所述放料槽230内,更换无刃的冲头,以对所述金属板起到堆叠及平整金属板的作用。
优选的,为减轻整个冲孔装置的重量,方便运输,所述壳体100和手柄支架200的材料可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或聚碳酸酯(PC)。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支架200的支架本体2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度杆的测距孔260,所述测距孔260位于所述提手220的一侧。所述测距孔260用于测量冲孔的高度值,举例说明,当需要在板材的指定高度冲孔或者是按照预设的高度间隔冲孔时,可在所述测距孔260内安装一高度杆270,通过高度杆270可测量被冲孔板材的距离,从而实现不同高度的冲孔。其中,所述测距孔260外还设置有调节螺栓(图中未示出),用于调节测距孔260的大小。应理解的是,所述测距孔260还可安装其他杆件,例如支撑杆,便于在操作冲孔装置时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冲孔装置的工作原理做详细描述:
1、首先,当需要将对板材冲孔时,将板材放置在所述放料槽230内,同时将所述传动轴310连接外部的电机或马达。
2、启动外部电机或马达,所述传动轴310在外部电机或马达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传动轴310上的主动齿轮320跟随转动,则与所述主动齿轮320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40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蜗杆330也跟随转动,进而与所述传动蜗杆330相啮合的第一蜗轮411和第二蜗轮421也同步转动(第一蜗轮411和第二蜗轮421旋转方向为一致),此时,与第一蜗轮41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412转动(与第二蜗轮421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422也在转动,但是此时第二齿轮422未与齿条传动杆510相啮合),则齿条传动杆510向前做直线运动,以此将所述冲杆520和冲头530推出,对放置在所述放料槽230内的板材进行冲孔。
3、当所述第一齿轮412与所述齿条传动杆510啮合完毕后,此时第二齿轮422正好旋转到与齿条传动杆510啮合的位置,则所述第二齿轮422与齿条传动杆510相啮合,带动所述齿条传动杆510相后运动,以使所述冲杆520以及冲头530在冲孔完成后回程等待下一次冲孔。
因此,通过第一蜗轮411组410和第二蜗轮421组420可实现驱动对齿条传动杆510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使得冲头530对板材连续冲孔,在每一次冲孔完毕后会自动退回,并且无需外部的电机更换转向。从而大大提高了板材冲孔的效率,极大方便用户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孔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外伸出壳体的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下方且与所述推动组件相连接的冲孔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外部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传递动力至所述使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推动或收回所述冲孔组件,以使所述冲孔组件冲出或退回,以实现快速冲孔;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冲孔装置有效消除了冲孔效率过低的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手柄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外伸出壳体的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的推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组件下方且与所述推动组件相连接的冲孔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推动或收回所述冲孔组件,以使得所述冲孔组件冲出或退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主动齿轮、传动蜗杆、从动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所述传动蜗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内;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蜗杆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蜗轮组和第二蜗轮组;所述第一蜗轮组和第二蜗轮组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蜗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蜗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蜗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蜗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蜗轮和所述第二蜗轮分别与所述传动蜗杆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组件包括齿条传动杆、冲杆以及冲头;所述齿条传动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或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冲杆和冲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提手、放料槽、冲料孔和卸料口;
所述冲料孔用于给所述冲孔组件提供预设通道,所述卸料口用于排出所述放料槽内的废料,所述冲料孔和卸料口位于同一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支架的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高度杆的测距孔,所述测距孔位于所述提手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不完全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第二齿轮的齿数相同,且所述第一齿轮上的轮齿位置和第二齿轮上的轮齿位置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手柄支架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或聚碳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冲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冲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冲头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65220.2U CN212146755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冲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65220.2U CN212146755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冲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46755U true CN212146755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25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65220.2U Active CN212146755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冲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467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5901A (zh) * | 2021-07-29 | 2021-08-27 | 南通嘉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健身垫配件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 |
-
2020
- 2020-04-01 CN CN202020465220.2U patent/CN2121467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05901A (zh) * | 2021-07-29 | 2021-08-27 | 南通嘉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健身垫配件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46755U (zh) | 一种冲孔装置 | |
CN216707710U (zh) | 一种礼盒制作用模切机废料收集组件 | |
CN211304533U (zh) | 一种冲床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1437757U (zh) | 具备推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 |
CN209531744U (zh) | 一种覆膜铝卷自动收放料及冲制模具组合装置 | |
CN213437293U (zh) | 一种空调钣金件打孔装置 | |
CN112496145A (zh) | 多工位汽车配件全自动冲压装置 | |
CN112775225B (zh) | 一种塔式起重机标准节异形平台支撑架的成型装置 | |
CN114160659A (zh) | 一种用于机械工程的金属板件冲压装置 | |
CN209140240U (zh) | 磁棒用压卡簧机 | |
CN112475122A (zh) | 一种用于陶瓷电容器制造的引脚成型装置 | |
CN211763776U (zh)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压力机送料机构 | |
CN220497906U (zh) | 一种便于下料的硅钢片冲剪机 | |
CN215657488U (zh) | 一种卧式压镁装置 | |
CN215550860U (zh) | 一种加工pe胶袋的冲压用供料设备 | |
CN219053003U (zh) | 一种电控柜加工用外壳金属板开孔装置 | |
CN216706849U (zh) | 一种钻孔机用送料装置 | |
CN217452188U (zh) | 一种具备自动回收废料的打孔机 | |
CN221369590U (zh) | 一种送料装置 | |
CN115213952B (zh) | 一种金属薄带裁切装置 | |
CN209532196U (zh) |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孔机 | |
CN221872161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力管裁切装置 | |
CN218395702U (zh) | 一种钢筋折弯机 | |
CN218574685U (zh) |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型钢连续卷环装置 | |
CN213717229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电源驱动连接器端子的生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