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5096U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45096U CN212145096U CN202020040538.6U CN202020040538U CN212145096U CN 212145096 U CN212145096 U CN 212145096U CN 202020040538 U CN202020040538 U CN 202020040538U CN 212145096 U CN212145096 U CN 2121450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lamping
- web member
- fixedly connected
- folded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包括:滚筒,其开设有中空腔;支架,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中空腔;伸缩基板,其背面固定连接于伸缩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端板,固定连接于滚筒的外筒壁;翻转座,铰接于端板,还与翻转调节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翻转座;主管夹具,设置于端板;主折板夹具,设置于伸缩基板;副折板夹具,设置于翻转支撑板;第一斜腹杆夹具与设置于伸缩基板,第二斜腹杆夹具设置于翻转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标准节的相应部件原料放置在主折板夹具、副折板夹具、斜腹杆夹具与主管夹具进行夹持,然焊接成整个标准节,便于取出焊接好的标准节;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节焊接辅助工具,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其中标准节是施工升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需用量大,精度要求高,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机质量和工作可靠性。参阅图1,标准节主要是由主管10、主折板20、副折板30和斜腹杆40相互焊接在一起。标准节在焊接过程中各部件需要夹持机构进行夹持定位,夹持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运行稳定程度、装夹的方便程度都会对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标准节在焊接设备上焊接为一个整体后,在取出该标准节时,存在标准节会与夹持机构产生干涉、碰撞而无法迅速拿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能在焊接标准节前进行主管、主折板、副折板与斜腹杆的夹持,又便于将焊接后的标准节取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包括:
滚筒,其开设有中空腔;
支架,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中空腔;
伸缩调节气缸,其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
伸缩基板,其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调节气缸的活塞杆;
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滚筒的外筒壁;
翻转调节气缸,其缸体铰接于所述端板;
翻转座,铰接于所述端板,还与所述翻转调节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座;
翻转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
主管夹具,设置于所述端板;
主折板夹具,设置于所述伸缩基板;
副折板夹具,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撑板;
斜腹杆夹具,分为第一斜腹杆夹具与第二斜腹杆夹具,所述第一斜腹杆夹具与设置于所述伸缩基板,所述第二斜腹杆夹具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撑板;
复数个所述伸缩调节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侧端与后侧端,两个所述伸缩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方与后方,在所述主折板夹具的位置,所述伸缩基板开设有第一方孔与第二方孔,两个所述端板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支撑板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两个所述翻转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的上部与下部;
所述主管夹具包括:
主管用气缸,其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的外侧面;
定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的内侧面;
主管夹持锥头,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套;
所述主管用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端板,还与所述主管夹持锥头固定连接;
所述主折板夹具包括:
第一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主折板用气缸,其缸体与所述第一基座铰接;
第二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主折板夹持块,其中凸部与所述第二基座铰接;
主折板夹持爪,铰接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头部;
主折板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防护罩,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两个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第一方孔的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第二方孔的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基座均位于两个所述主折板支撑座之间,所述主折板用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方孔中,所述主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尾部铰接,所述主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方孔与第二方孔中,所述主折板夹持块位于所述第二方孔中,所述主折板夹持爪具有L型端部,所述L型端部的两端固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凸起,所述防护罩能遮住所述主折板用气缸;
所述副折板夹具包括:
第一副折板定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
第二副折板定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
副折板垫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副折板定位块与第二副折板定位块之间;
副折板用气缸,其缸体与所述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
副折板夹持爪,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副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
所述副折板夹持爪的另一端能与所述副折板垫块配合夹持副折板;
所述斜腹杆夹具包括:
支座;
斜腹杆夹持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
斜腹杆夹持爪,铰接于所述斜腹杆夹持座;
斜腹杆用气缸,其活塞杆与所述斜腹杆夹持爪的尾部铰接;
所述斜腹杆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夹持座铰接,所述夹持座的上端具有夹持槽,所述斜腹杆夹持爪的头部具有夹持凸起,所述夹持槽与夹持凸起能拼合组成与斜腹杆形状相对应的夹口,所述斜腹杆夹持座的支撑面朝向所述斜腹杆夹持爪,所述斜腹杆夹持爪具有上限位面、过渡圆弧面与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面、过渡圆弧面与下限位面能与所述支撑面贴合,所述斜腹杆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推动所述斜腹杆夹持爪旋转,使所述夹口夹合与打开;
所述第一斜腹杆夹具的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所述第二斜腹杆夹具的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
旋转电机,其机身固定连接于机架;
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
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滚筒的外筒壁,且位于所述端板的外侧方向;
支撑轮组件,包括一个底座与两个支撑轮,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支撑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所述滚筒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两个所述支撑轮抵住所述滚筒,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头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主折板夹持爪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尾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主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折板夹具还包括支撑调节块,两个所述支撑调节块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主折板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副折板夹具还包括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副折板定位块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还固定连接有定位锥头。
进一步地,所述斜腹杆夹持座具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夹持槽的槽面相切。
进一步地,在所述斜腹杆夹具中,所述斜腹杆夹持座、斜腹杆夹持爪、斜腹杆用气缸均有两个,且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两个所述夹口能分别夹住所述斜腹杆的两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推动气缸,所述中空腔固设有滑槽座,所述支架的上下两侧面固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滑槽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腔,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基板上安装有主折板夹具与斜腹杆夹具,伸缩基板能进行前后方向移动,还能随着支架作左右方向移动,翻转支撑板上安装有副折板夹具与斜腹杆夹具,翻转支撑板能进行90度范围的翻转,端板上还安装有主管夹具,伸缩基板、翻转支撑板与端板会随着滚筒作旋转运动;工作时,将伸缩基板以及翻转支撑板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将标准节的相应部件原料放置在主折板夹具、副折板夹具、斜腹杆夹具与主管夹具进行夹持,然后将放置好的原料焊接成整个标准节,可使用接料台将这个整个标准节支撑住,然后主折板夹具、副折板夹具、斜腹杆夹具与主管夹具松开,最后伸缩基板以及翻转支撑板远离整个标准节,让出空位,便于取出焊接好的标准节;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施工升降机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各夹具与标准节的夹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平面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滚筒、机架、旋转电机与支撑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滚筒与支撑轮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从端板外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从端板内侧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平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基板、主折板夹具、斜腹杆夹具以及支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折板夹具与伸缩基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从伸缩基板背面观察主折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去掉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折板用气缸与主折板夹持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折板夹持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折板夹具在夹持主折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具、副折板夹具与翻转支撑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副折板夹具夹住副折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具的夹口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具的夹口夹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腹杆夹持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滚筒1,中空腔11,从动齿轮12,滑槽座13,机架2,旋转电机21,主动齿轮22,支撑轮组件23,底座231,支撑轮232,支架3,导轨31,伸缩调节气缸32,伸缩基板33,第一方孔331,第二方孔332,端板4,翻转调节气缸41,翻转座42,翻转支撑板43,翻转限位块44,连杆5,主管夹具6,主管用气缸61,定位套62,主管夹持锥头63,主折板夹具7,第一基座71,主折板用气缸72,第二基座73,主折板夹持块74,第一连接口741,第二连接口742,接头743,主折板夹持爪75,第一夹持凸起751,主折板支撑座76,防护罩77,支撑调节块78,副折板夹具8,第一副折板定位块81,第二副折板定位块82,副折板垫块83,副折板用气缸84,副折板夹持爪841,定位气缸85,定位锥头86,斜腹杆夹具9,支座91,斜腹杆夹持座92,夹持槽921,支撑面922,定位面923,斜腹杆夹持爪93,第二夹持凸起931,上限位面932,过渡圆弧面933,下限位面934,斜腹杆用气缸94,主管10,主折板20,副折板30,定位孔301,斜腹杆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标准节焊接完成后不便从夹持机构中取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可靠地从夹持机构中取出标准节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伸缩基板上安装有主折板夹具与斜腹杆夹具,伸缩基板能进行前后方向移动,还能随着支架作左右方向移动,翻转支撑板上安装有副折板夹具与斜腹杆夹具,翻转支撑板能进行90度范围的翻转,端板上还安装有主管夹具,伸缩基板、翻转支撑板与端板会随着滚筒作旋转运动;工作时,将伸缩基板以及翻转支撑板从初始位置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将标准节的相应部件原料放置在主折板夹具、副折板夹具、斜腹杆夹具与主管夹具进行夹持,然后将放置好的原料焊接成整个标准节,各个夹具再松开,伸缩基板与翻转支撑板回到初始位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2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滚筒1,其开设有中空腔11;滚筒1转动连接于机架2,机架2用于放置在工作台上;旋转电机21,其机身固定连接于机架2;主动齿轮22,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21的输出轴;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于所述滚筒1的外筒壁,且位于所述端板4的外侧方向;支撑轮组件23,包括一个底座231与两个支撑轮232,所述底座231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2,两个所述支撑轮232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231的两端;所述滚筒1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轮232之间,两个所述支撑轮232抵住所述滚筒1,所述主动齿轮22与所述从动齿轮12通过啮合连接。当旋转电机21启动时,滚筒1就进行转动,支撑轮232也随之转动,稳定性高;当旋转电机21停止时,滚筒1就停止旋转。
支架3,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中空腔11;还包括推动气缸(未图示),所述中空腔11固设有滑槽座13,所述支架3的上下两侧面固设有导轨31,所述导轨31与滑槽座13滑动连接,提高支架3滑动的稳定性。所述推动气缸(未图示)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腔11,所述推动气缸(未图示)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架3固定连接;通过推动气缸(未图示)的活塞杆的伸缩,就可以将支架3推出中空腔11以及将支架3拉回至中空腔11。伸缩调节气缸32,其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2;伸缩基板33,其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调节气缸32的活塞杆。复数个所述伸缩调节气缸32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前侧端与后侧端,两个所述伸缩基板33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前方与后方,通过伸缩调节气缸32的活塞杆的伸缩,伸缩基板33就可以前后方向移动。
端板4,固定连接于所述滚筒1的外筒壁;翻转调节气缸41,其缸体铰接于所述端板4;翻转座42,铰接于所述端板4,还与所述翻转调节气缸41的活塞杆铰接;翻转支撑板43,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座42;翻转调节气缸41的活塞杆伸缩,带动翻转座42进行旋转,旋转范围为0至90度范围,从而翻转支撑板43跟着作相应的旋转。翻转限位块44,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4;对翻转支撑板43进行限位,在翻支撑板转成水平状态时,翻转限位块44就挡住翻转支撑板43。两个所述端板4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5固定连接,连杆5有四个,所述翻转支撑板43位于两个所述端板4之间,两个所述翻转支撑板43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4的上部与下部。支架3有两个,这两个支架3的长度不同,每个支架3的前方与后方都设有伸缩基板33,对应的伸缩基板33的长度不同。
主管夹具6,设置于所述端板4;主折板夹具7,设置于所述伸缩基板33的;副折板夹具8,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撑板43;斜腹杆夹具9,分为第一斜腹杆夹具9与第二斜腹杆夹具9,所述第一斜腹杆夹具9与设置于所述伸缩基板33,所述第二斜腹杆夹具9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撑板43。主管夹具6在端板4上的安装位置根据标准节的规格而定;主折板夹具7与第一斜腹杆夹具9在伸缩基板33上的安装位置根据标准节的规格而定;副折板夹具8与第二斜腹杆夹具9在翻转支撑板43上的安装位置根据标准节的规格而定。在所述第一折板夹具的位置,所述伸缩基板33开设有第一方孔331与第二方孔332。
再参阅图6、图8与图9,所述主管夹具6包括:主管用气缸61,其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4的外侧面;定位套62,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4的内侧面;主管夹持锥头63,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套62;所述主管用气缸6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端板4,还与所述主管夹持锥头63固定连接。将标准节的主管10放置在定位套62中,两边的主管用气缸61的活塞杆伸出,两边的主管夹持锥头63就顶向主管10的两端口,将主管10夹持住;两边的主管用气缸61的活塞杆收缩,两边的主管夹持锥头63就脱离主管10的两端口,从而就能将主管10取下。
再参阅图12至图16,所述主折板夹具7包括:第一基座71,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33的正面;主折板用气缸72,其缸体与所述第一基座71铰接;第二基座73,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33的正面;主折板夹持块74,其中凸部与所述第二基座73铰接;有折板夹持块呈倒置的F型;主折板夹持爪75,铰接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74的头部;主折板支撑座76,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33的正面;防护罩77,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33的正面;防护罩77隔开焊接产生的焊渣。在一个主折板夹具7中,两个所述第一基座71设于所述第一方孔331的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基座73设于所述第二方孔332的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基座73均位于两个所述主折板支撑座76之间,所述主折板用气缸72位于所述第一方孔331中,所述主折板用气缸72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74的尾部铰接,所述主折板用气缸72的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方孔331与第二方孔332中,所述主折板夹持块74位于所述第二方孔332中,所述主折板夹持爪75具有L型端部,所述L型端部的两端固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凸起751,所述防护罩77能遮住所述主折板用气缸72。
标准节的主折板20放置在主折板支撑座76上,主折板用气缸72的活塞杆伸开,向前推动主折板夹持块74的尾部,使得主折板夹持爪75的两个圆弧形的第一夹持凸起751卡住标准节的主折板的板身;然后对主折板20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主折板用气缸72的活塞杆收缩,向后拉回主折板夹持块74的尾部,使得主折板夹持爪75脱离标准节的主折板20。由于防护罩77的设置,焊接产生的焊渣不会直接接触到主折板用气缸72,有效地提高主折板用气缸72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主折板用气缸72的使用寿命。第一方孔331与第二方孔332有效地避免焊渣的堆积,便于工作人员对主折板夹具7的维护清理,还节约空间。
所述主折板夹持块74的头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口741,所述主折板夹持爪75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741,所述主折板夹持块74的尾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口742,所述主折板用气缸72的活塞杆通过接头743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742;整体结构精巧,占据空间更少。所述主折板夹具7还包括支撑调节块78,两个所述支撑调节块78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主折板支撑座76。根据实际主折板20的规格,工作人员决定是否增设支撑调节块78,当主折板20的规格过小时,使用支撑调节块78,增加支撑主折板20表面,从而使主折板20的支撑更稳定,夹持更稳定。
再参阅图17与图18,所述副折板夹具8包括:第一副折板定位块81,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43的正面;第二副折板定位块82,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43的正面;副折板垫块83,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43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副折板定位块81与第二副折板定位块82之间;副折板用气缸84,其缸体与所述翻转支撑板43固定连接;副折板夹持爪841,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副折板用气缸84的活塞杆;所述副折板夹持爪841的另一端能与所述副折板垫块83配合夹持副折板30。标准节的副折板30通过第一副折板定位块81与第二副折板定位块82确定在副折板夹具8中的位置,副折板30的板身也处于副折板垫块83上,然后副折板用气缸84的活塞杆收缩,副折板夹持爪841与副折板垫块83配合,就将副折板30夹持住。
所述副折板夹具8还包括定位气缸85,所述第二副折板定位块82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气缸85的缸体与所述翻转支撑板4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气缸85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定位气缸85的活塞杆还固定连接有定位锥头86。标准节的副折板30上开设有复数个定位孔301,这定位孔301先跟第一副折板定位块81配合,第一副折板定位块81不会活动;将副折板30放置在第二副折板定位块82上时,副折板30的定位孔301与通孔对准,定位气缸85的活塞杆伸出,定位锥头86穿过副折板30的定位孔301。然后副折板夹持爪841将副折板30夹持住。
再参阅图19至图24,所述斜腹杆夹具9包括:支座91;斜腹杆夹持座9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91;斜腹杆夹持爪93,铰接于所述斜腹杆夹持座92;斜腹杆用气缸94,其活塞杆与所述斜腹杆夹持爪93的尾部铰接;所述斜腹杆用气缸94的缸体与所述夹持座铰接,所述夹持座的上端具有夹持槽921,所述斜腹杆夹持爪93的头部具有第二夹持凸起931,所述夹持槽921与第二夹持凸起931能拼合组成与斜腹杆40形状相对应的夹口,所述斜腹杆夹持座92的支撑面922朝向所述斜腹杆夹持爪93,所述斜腹杆夹持爪93具有上限位面932、过渡圆弧面933与下限位面934,所述上限位面932、过渡圆弧面933与下限位面934能与所述支撑面922贴合,所述斜腹杆用气缸94的活塞杆的伸缩推动所述斜腹杆夹持爪93旋转,使所述夹口夹合与打开。
当斜腹杆用气缸94的活塞杆伸开,斜腹杆夹持爪93旋转的过程中,下限位面934、过渡圆弧面933、上限位面932依次与支撑面922贴合,在夹口夹合完全时,只有上限位面932与支撑面922贴合,这样就牢固地夹持住斜腹杆40;当斜腹杆用气缸94的活塞杆收缩,斜腹杆夹持爪93反转的过程中,上限位面932、过渡圆弧面933、下限位面934依次与支撑面922贴合,在夹口打开完全时,只有下限位面934与支撑面922贴合,这样就松开了斜腹杆40。
所述斜腹杆夹持座92具有定位面923,所述定位面923与所述夹持槽921的槽面相切。放置斜腹杆40时,斜腹杆40的杆身先碰到定位面923,然后再沿着定位向下放到夹持槽921中,提高装夹效率。在所述斜腹杆夹具9中,所述斜腹杆夹持座92、斜腹杆夹持爪93、斜腹杆用气缸94均有两个,且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91,两个所述夹口能分别夹住所述斜腹杆40的两端。这样更稳定牢固地夹持住标准节的斜腹杆40。
第一斜腹杆夹具9与第二斜腹杆夹具9包括的零部件是相同的,所述第一斜腹杆夹具9的支座91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33的正面,所述第二斜腹杆夹具9的支座91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43的正面。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气缸连接现有的气动控制系统,电机连接现有的电气控制系统;开始时调整端板4的位置,再将伸缩基板33从滚筒1的中空腔11移出并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将翻转支撑板43从竖直状态翻转成水平状态;将标准节的相应部件原料放置在主折板夹具7、副折板夹具8、斜腹杆夹具9与主管夹具6上进行夹持,然后将放置好的原料焊接成整个标准节,可使用接料台将这个整个标准节支撑住,然后主折板夹具7、副折板夹具8、斜腹杆夹具9与主管夹具6松开,最后伸缩基板33以及翻转支撑板43远离整个标准节,让出空位,这样便于取出焊接好的标准节。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筒,开设有中空腔;
支架,沿着其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中空腔;
伸缩调节气缸,其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伸缩基板,其背面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调节气缸的活塞杆;
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滚筒的外筒壁;
翻转调节气缸,其缸体铰接于所述端板;
翻转座,铰接于所述端板,还与所述翻转调节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座;
翻转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
主管夹具,设置于所述端板;
主折板夹具,设置于所述伸缩基板;
副折板夹具,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撑板;
斜腹杆夹具,分为第一斜腹杆夹具与第二斜腹杆夹具,所述第一斜腹杆夹具与设置于所述伸缩基板,所述第二斜腹杆夹具设置于所述翻转支撑板;
复数个所述伸缩调节气缸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侧端与后侧端,两个所述伸缩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方与后方,在所述主折板夹具的位置,所述伸缩基板开设有第一方孔与第二方孔,两个所述端板对称设置且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支撑板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两个所述翻转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端板的上部与下部;
所述主管夹具包括:
主管用气缸,其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的外侧面;
定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端板的内侧面;
主管夹持锥头,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套;
所述主管用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端板,还与所述主管夹持锥头固定连接;
所述主折板夹具包括:
第一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主折板用气缸,其缸体与所述第一基座铰接;
第二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主折板夹持块,其中凸部与所述第二基座铰接;
主折板夹持爪,铰接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头部;
主折板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防护罩,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
两个所述第一基座设于所述第一方孔的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第二方孔的长度方向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基座均位于两个所述主折板支撑座之间,所述主折板用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方孔中,所述主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尾部铰接,所述主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方孔与第二方孔中,所述主折板夹持块位于所述第二方孔中,所述主折板夹持爪具有L型端部,所述L型端部的两端固设有圆弧形的第一夹持凸起,所述防护罩能遮住所述主折板用气缸;
所述副折板夹具包括:
第一副折板定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
第二副折板定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
副折板垫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副折板定位块与第二副折板定位块之间;
副折板用气缸,其缸体与所述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
副折板夹持爪,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副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
所述副折板夹持爪的另一端能与所述副折板垫块配合夹持副折板;
所述斜腹杆夹具包括:
支座;
斜腹杆夹持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
斜腹杆夹持爪,铰接于所述斜腹杆夹持座;
斜腹杆用气缸,其活塞杆与所述斜腹杆夹持爪的尾部铰接;
所述斜腹杆用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夹持座铰接,所述夹持座的上端具有夹持槽,所述斜腹杆夹持爪的头部具有夹持凸起,所述夹持槽与夹持凸起能拼合组成与斜腹杆形状相对应的夹口,所述斜腹杆夹持座的支撑面朝向所述斜腹杆夹持爪,所述斜腹杆夹持爪具有上限位面、过渡圆弧面与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面、过渡圆弧面与下限位面能与所述支撑面贴合,所述斜腹杆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推动所述斜腹杆夹持爪旋转,使所述夹口夹合与打开;
所述第一斜腹杆夹具的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基板的正面,所述第二斜腹杆夹具的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翻转支撑板的正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电机,其机身固定连接于机架;
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
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滚筒的外筒壁,且位于所述端板的外侧方向;
支撑轮组件,包括一个底座与两个支撑轮,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支撑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所述滚筒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两个所述支撑轮抵住所述滚筒,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啮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头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主折板夹持爪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口,所述主折板夹持块的尾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主折板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接头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折板夹具还包括支撑调节块,两个所述支撑调节块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主折板支撑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折板夹具还包括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副折板定位块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翻转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通孔,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还固定连接有定位锥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腹杆夹持座具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夹持槽的槽面相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腹杆夹具中,所述斜腹杆夹持座、斜腹杆夹持爪、斜腹杆用气缸均有两个,且均对称设置于所述支座,两个所述夹口能分别夹住所述斜腹杆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气缸,所述中空腔固设有滑槽座,所述支架的上下两侧面固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滑槽座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腔,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0538.6U CN212145096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0538.6U CN212145096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45096U true CN212145096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0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40538.6U Active CN212145096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450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2895A (zh) * | 2020-01-09 | 2020-05-08 | 福建鑫成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标准节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及其焊接方法 |
-
2020
- 2020-01-09 CN CN202020040538.6U patent/CN2121450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2895A (zh) * | 2020-01-09 | 2020-05-08 | 福建鑫成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标准节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及其焊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12895A (zh) | 一种全自动标准节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及其焊接方法 | |
US6344629B1 (en) |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vehicle body | |
CN203655156U (zh) | 一种矿用液压钻车 | |
CN209140470U (zh) | 一种管件倒角机上下料装置 | |
CN112943313B (zh) | 多榀拱架安装作业台车 | |
CN211028604U (zh) | 一种自动上料激光切管机 | |
CN212286379U (zh) | 一种全自动标准节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 |
CN212145095U (zh)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旋转式夹持机构 | |
CN215967133U (zh) | 一种片式标准节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 |
CN212145096U (zh)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夹持机构 | |
CN112589461A (zh) | 一种挖掘机抓斗的加工装置 | |
CN111975267A (zh) | 焊接机械手 | |
CN212286519U (zh) | 一种用于标准节的伸缩式夹持机构 | |
CN205967929U (zh) |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的生产线 | |
CN216326066U (zh) | 一种片式标准节组合旋转焊接装置 | |
CN218908979U (zh) | 一种便于抓取的自动上料器具 | |
CN213917019U (zh) | 一种兼容多品种大型减速器自动翻转辅助工作台 | |
CN116276870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护板加工用防偏移定位划线装置 | |
JP3438491B2 (ja) | 管端アップセッタ金型交換装置 | |
CN111318916B (zh) | 一种工件的铰链式自动开合取料装置及方法 | |
CN206912264U (zh) | 一种车床的下料装置 | |
CN114309949A (zh) | 一种圆管激光焊接装置 | |
CN113263471A (zh) | 一种移动硬盘盖用泡棉贴附装置 | |
JPH071998A (ja) | 電車線ハンガイヤの自動着脱装置 | |
CN109807566A (zh) | 装配式建筑钢砼组合管矩形钢管立式组装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