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9263U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39263U CN212139263U CN202020875900.1U CN202020875900U CN212139263U CN 212139263 U CN212139263 U CN 212139263U CN 202020875900 U CN202020875900 U CN 202020875900U CN 212139263 U CN212139263 U CN 2121392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
- forming
- piece
- spherical surface
- fee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包括从上至下顺次可拆卸连接的进料件、支撑件,进料件内设有送料件,支撑件内转动连接有丸子成形器,丸子成形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可相对开合的成形球面,成形球面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切割丸子馅料的锯齿,两个成形球面配合后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可以实现丸子馅料输送及丸子成形的分步控制,制作得到的丸子重量大小可以控制,丸子呈均匀的圆球状,且整个装置可以快速拆卸及全面清洗,提高装置的食品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丸子制作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各种丸子制作技术及设备用于丸子大批量的生产制作,其中包括馅料紧实的速冻丸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这些丸子生产设备大多采用在馅料出料口将馅料截断为圆柱体,再通过滚动装置或其他方式将圆柱体的馅料自然滚圆使之更趋于圆球体。另外也有一些丸子生产设备采用了将馅料通过丸子成形模挤出的方式,但该种方式仍然难以保证所制作丸子成均匀的圆球体,并且该方式只适用于生产馅料紧实粘稠的丸子。因此现有的丸子制作装置制作出的各种速冻丸子都不圆,并且每个丸子的重量大小难以准确控制。
另外,现有的制作设备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在提升丸子圆形球体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是这些改进大大增加了丸子制作设备的复杂程度,造成这些设备拆解与组装难度较大,无法满足食品加工设备卫生安全要求,且很难达到清洗彻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丸子制作装置,以实现丸子馅料输送及丸子成形的分步控制,制作得到的丸子重量大小均匀且可以控制,丸子呈均匀的圆球状,且整个装置可以快速拆卸及全面清洗,提高装置的食品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包括从上至下可拆卸连接的进料件、支撑件,进料件内设有送料件,支撑件内转动连接有丸子成形器,丸子成形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可相对开合的成形球面,成形球面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切割丸子馅料的锯齿,两个成形球面配合后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成形球面均为四分之一球面,两个成形球面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锯齿的横截面从锯齿底部向锯齿顶部渐缩。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件包括进料筒、成形圆管,成形圆管的顶部与所述进料筒的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筒为从上至下渐缩的锥形筒。
进一步的,所述成形圆管的下部内壁向外壁方向开有可容所述成形球面向上转动的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管,所述成形球面位于所述支撑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成形圆管的下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上连接板,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两两相对设置,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形成可容所述转动轴转动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成形圆管的下部外侧壁还设有至少两个上侧板,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下侧板,上侧板与下侧板两两相对设置,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侧板、下侧板后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件包括输送轴,输送轴的外壁设有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轴、输送螺旋的底部伸入所述成形圆管的中部,所述输送轴的底部至所述成形圆管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成形球面的外半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实现丸子馅料输送及丸子成形的分步控制,制作得到的丸子重量大小均匀且可以控制,丸子呈均匀的圆球状,且整个装置可以快速拆卸及全面清洗,提高装置的食品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丸子馅料输送和丸子成形分步控制、分别动作,馅料输送可实现定量控制,使得每个丸子的重量、尺寸均匀一致。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成形球面形成的丸子成形器,使得制作成的丸子为均匀的圆球形体,全面保证了丸子制作水平。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成形圆管和支撑管的对接设计使得整个丸子制作装置能够方便地全部拆卸成单个部件,使得装置方便彻底的拆卸及清洗,解决了丸子制作装置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并且装置很容易重新组装成设备投入使用。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操作方便,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丸子制作过程,降低了人工费用且提高了丸子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成形球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丸子制作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7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送料件;11-输送轴;12-输送螺旋;2-进料件;21-进料筒;22-成形圆管;221-上侧板;222-上连接板;3-丸子成形器;31-成形球面;311-锯齿;32-转动轴;4-支撑件;41-下连接板;42-支撑管;43-下侧板;5-紧固螺栓;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连接”可以是插接、焊接、螺纹连接、螺栓连接等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包括从上至下可拆卸连接的进料件2、支撑件4,进料件2内设有送料件1,支撑件4内转动连接有丸子成形器3,丸子成形器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可相对开合的成形球面31,成形球面31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切割丸子馅料的锯齿311,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
本装置可以实现丸子馅料输送及丸子成形的分步控制,制作得到的丸子重量大小可以控制,丸子呈均匀的圆球状,且整个装置可以快速拆卸及全面清洗,提高装置的食品安全性。丸子馅料输送和丸子成形分步控制、分别动作,馅料输送可实现定量控制,使得每个丸子的重量、尺寸均匀一致。
成形球面31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切割丸子馅料的锯齿311,两个成形球面31的锯齿311相互配合,相互配合后的成形球面31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
两个所述成形球面31均为四分之一球面,两个成形球面31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轴32。
成形球面31在转动轴32的带动下可以向上或向下转动。首先两个成形球面31均向下转动时,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通过成形圆管22中进入的丸子馅料被弧形面板挡住。然后两个成形球面31同时向上转动,同时向上转动的两个成形球面31的锯齿311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将丸子馅料切割成丸子状,最终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向下的弧形面板,同时被切割成形后的丸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
所述转动轴32与丸子成形步进电机连接,丸子成形步进电机驱动转动轴32转动,丸子成形步进电机由丸子成形控制器控制,丸子成形控制器与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锯齿311的横截面从锯齿311底部向锯齿311顶部渐缩。
所述锯齿311的横截面从锯齿311底部向锯齿311顶部渐缩,使得锯齿311顶部横截面较小,锯齿311成“刃型”,最大程度降低两个球面合并时成形球面31边缘夹到肉馅导致两个成形球面31无法完全合并的问题。
所述进料件2包括进料筒21、成形圆管22,成形圆管22的的顶部与所述进料筒21的底部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进料筒21为从上至下渐缩的锥形筒。
如图8所示,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下部内壁向外壁方向开有可容所述成形球面31向上转动的弧形槽。
成形圆管22的下部内壁向外壁方向开有可容所述成形球面31向上转动的弧形槽,使得成形球面31可以无阻碍的向上转动,不会影响成形球面31的转动,实用性强。
所述支撑件4包括支撑管42,所述成形球面31位于所述支撑管42内。
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下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上连接板222,所述支撑管4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下连接板41,上连接板222与下连接板41两两相对设置,上连接板222与下连接板41之间形成可容所述转动轴32转动的空腔。
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下部外侧壁还设有至少两个上侧板221,所述支撑管4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下侧板43,上侧板221与下侧板43两两相对设置,紧固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上侧板221、下侧板43后与螺母6连接。
采用上连接板222与下连接板41两两相对设置,上连接板222与下连接板41之间形成可容所述转动轴32转动的空腔这样的连接方式,还有采用上侧板221与下侧板43两两相对设置,紧固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上侧板221、下侧板43后与螺母6连接的紧固方式,使得本装置在清洗时,只需拆卸紧固螺栓5及螺母6,就能将支撑管42、成形球面31、进料筒21完全分离成单个部件,方便彻底清洗,不留死角,以保证卫生安全。
成形圆管22和支撑管42的对接设计使得整个丸子制作装置能够方便地全部拆卸成单个部件,使得装置方便彻底的拆卸及清洗,解决了丸子制作装置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并且装置很容易重新组装成设备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紧固螺栓5与螺母6的配合方式并不是本装置唯一限定的,本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更加方便的安装、锁紧和拆卸。
所述送料件1包括输送轴11,输送轴11的外壁设有输送螺旋12,所述输送轴11、输送螺旋12的底部伸入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中部,所述输送轴11的底部至所述成形圆管22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成形球面31的外半径。
输送轴11及输送螺旋12在外部丸子馅料输送螺旋12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定量的将丸子馅料通过成形圆管22送达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的弧形面板上。输送螺旋12每转动一定角度所输送的丸子馅料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实现每个丸子的重量及尺寸大小一致且均匀。
根据要制作一个丸子所需的馅料量设置每次输送螺旋12的转动角度,每次输送螺旋12输送制作一个丸子所需的馅料进入成形圆管22并到达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形成的弧形面板后停止转动。待丸子成形器3完成丸子成形制作动作后,再启动下一次输送螺旋12继续转动输送丸子馅料。
使用时,还可以设有一个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套管,输送轴11的顶部伸入固定套管并通过固定销和固定孔与固定套管固定。固定套管的上部与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固定套管的上中部通过轴承与外部支撑架连接。这样,输送轴11和输送螺旋12的重量由外部支撑架来承担,固定套管作为连通电机驱动与输送轴11的连接部件。这样的安装方式方便输送轴11与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的对接安装与拆卸,更有利于对送料件1的彻底清洗,保证食品制作设备的卫生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输送轴11的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其他可以实现输送轴11转动输送馅料并且确保输送轴11稳定性的方式均可。
所述输送轴11与所述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连接,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驱动输送轴11转动,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通过输送控制器控制,输送控制器与总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及输送控制器、丸子成形步进电机及丸子成形控制器均优选为北京伟恩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VSMD123-025T-60的42闭环步进电机一体机,该闭环步进电机一体机包含步进电机控制器及步进电机的全部功能,且可以实现步进电机的闭环控制。
所述总控器优选为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1u简易小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控器和闭环步进电机一体机采用RS485连接。总控器分别向两个闭环步进一体机发送转动指令及转动角度数据,闭环步进电机一体机驱动输送轴11及输送螺旋12、转动轴32转动固定角度后停止。
具体使用过程:
使用时,放置本装置的场地内可以有一个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套管,输送轴11的顶部伸入固定套管并通过固定销和固定孔与固定套管固定。还可以设有一个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套管,输送轴11的顶部伸入固定套管并通过固定销和固定孔与固定套管固定。固定套管的上部与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固定套管的上中部通过轴承与外部支撑架连接。使用时,丸子馅料输送螺旋步进电机驱动固定套管带动输送轴11转动,固定套管既可以防止输送轴11转动时出现晃动,保证丸子馅料在进料过程中送料件1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又可以起到悬挂输送轴11的作用。
支撑件4的下方还有一个支撑及放置支撑件4、成形圆管22及进料筒21的支架或凹槽,保证在丸子成形过程中支撑件4、成形圆管22及进料筒21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丸子馅料进料前,两个成形球面31在转动轴32的带动下均向下转动,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然后丸子馅料开始进料,每次输送螺旋12输送制作一个丸子所需的馅料通过成形圆管22并到达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形成的弧形面板后停止转动。弧形面板将丸子馅料的下部挤压成圆球的形状。
然后转动轴32带动两个成形球面31同时向上转动,同时向上转动的两个成形球面31的锯齿311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将丸子馅料切割,最终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向下的弧形面板,向下的弧形面板将丸子馅料的上部切割挤压成圆球的形状。此时丸子制作完成,丸子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球状丸子,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至此完成一个丸子的制作。
待完成一个丸子的成形制作动作后,再启动下一次定量输送丸子馅料的步骤,重复进行丸子的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可拆卸连接的进料件(2)、支撑件(4),进料件(2)内设有送料件(1),支撑件(4)内转动连接有丸子成形器(3),丸子成形器(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可相对开合的成形球面(31),成形球面(31)的边缘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切割丸子馅料的锯齿(311),两个成形球面(31)配合后形成可容纳丸子的弧形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成形球面(31)均为四分之一球面,两个成形球面(31)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轴(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311)的横截面从锯齿(311)底部向锯齿(311)顶部渐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件(2)包括进料筒(21)、成形圆管(22),成形圆管(22)的顶部与所述进料筒(21)的底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21)为从上至下渐缩的锥形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下部内壁向外壁方向开有可容所述成形球面(31)向上转动的弧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包括支撑管(42),所述成形球面(31)位于所述支撑管(4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下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上连接板(222),所述支撑管(4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下连接板(41),上连接板(222)与下连接板(41)两两相对设置,上连接板(222)与下连接板(41)之间形成可容所述转动轴(32)转动的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下部外侧壁还设有至少两个上侧板(221),所述支撑管(42)的上部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下侧板(43),上侧板(221)与下侧板(43)两两相对设置,紧固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上侧板(221)、下侧板(43)后与螺母(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丸子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件(1)包括输送轴(11),输送轴(11)的外壁设有输送螺旋(12),所述输送轴(11)、输送螺旋(12)的底部伸入所述成形圆管(22)的中部,所述输送轴(11)的底部至所述成形圆管(22)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成形球面(31)的外半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75900.1U CN212139263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75900.1U CN212139263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39263U true CN212139263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0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75900.1U Active CN212139263U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392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9263A (zh) * | 2020-05-22 | 2020-07-28 | 宋恒屹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20875900.1U patent/CN2121392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49263A (zh) * | 2020-05-22 | 2020-07-28 | 宋恒屹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49263A (zh)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
CN212139263U (zh) | 一种丸子制作装置 | |
CN212312359U (zh) | 一种建筑混凝土用搅拌装置 | |
CN211279105U (zh) | 一种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 | |
CN209576476U (zh) | 一种基于pvc树脂助剂生产可自动上料的高速混料锅 | |
CN209331031U (zh) | 一种多功能面条造型机 | |
CN216931642U (zh) | 一种揉压式面食加工设备 | |
CN105961820B (zh) | 拉丝蛋白自动无尘生产线 | |
CN214020399U (zh) | 一种稳定的护肤品生产用乳化设备 | |
CN207481170U (zh) | 一种硅橡胶胶料切胶机 | |
CN210726530U (zh) | 一种用于面包生产的面团自制机 | |
CN110574774B (zh) | 一种夹心香肠生产装置 | |
CN208549834U (zh) | 一种便于混合配料的qq豆腐用调味机 | |
CN208946313U (zh) |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多角度切割装置 | |
CN113273584A (zh) | 一种揉压式面食加工设备 | |
CN111389295A (zh) | 一种食品深加工用均质装置 | |
CN111359513A (zh) | 一种机械工程用高效混料机 | |
CN210522367U (zh) | 一种片剂生产加工用辅料混合装置 | |
CN212266337U (zh) | Epdm跑道颗粒挤出机 | |
CN210544628U (zh) | 一种抗疲劳剂混合装置 | |
CN221558200U (zh) | 一种药品生产加工混料设备 | |
CN220737819U (zh) | 一种饲料级鸡肉粉制备用油料分离装置 | |
CN215877389U (zh) | 一种代餐奶昔方锥混合机 | |
CN216704107U (zh) |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输送装置 | |
CN212942698U (zh) | 一种高效型的建材混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