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5827U -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5827U
CN212135827U CN202020904423.7U CN202020904423U CN212135827U CN 212135827 U CN212135827 U CN 212135827U CN 202020904423 U CN202020904423 U CN 202020904423U CN 212135827 U CN212135827 U CN 212135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support
micro
flexibl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44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044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5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5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5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该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支撑件包括:柔性支撑单元,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通过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无痕连续分布;第一微孔,在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微孔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穿戴显示设备能够减小弯曲时支撑件的内弧面圆心角与外弧面圆心角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从而避免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及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显示设备逐渐成为未来移动电子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可穿戴显示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显示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而随着柔性屏的技术发展,兼具穿戴使用和常规手持使用功能的柔性可穿戴显示设备成为了显示设备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现有技术中柔性可穿戴显示设备因支撑件与显示设备的厚度影响,在弯曲时支撑件的内弧面圆心角与外弧面圆心角会产生差值,并且在弯曲时弯折位置会产生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从而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及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能够减小弯曲时支撑件的内弧面圆心角与外弧面圆心角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从而避免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及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件包括:
柔性支撑单元,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通过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无痕连续分布;
第一微孔,在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微孔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弯折部开设有沿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微孔,多个第二微孔相互间隔设置;第一微孔与第二微孔在弯折部相互连通设置。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微孔与第二微孔的在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笑口形、三角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至少一者呈至少一层排布;
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横截面为笑口形,具有相对且相互连接的直线型边缘和曲线型边缘,上下两层中的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通过曲线型边缘相对设置。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微孔在第二方向上贯穿弯折部设置;第一微孔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至少部分弯折部和部分柔性支撑单元设置。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支撑单元的个数为三,沿第一方向相继分布;位于中间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的面积等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的面积之和。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于两侧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的厚度相等,且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厚度。
在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弯折部的厚度由中间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到位于两侧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方向递减,且在第二表面弯折部在相邻柔性支撑单元之间呈坡度连接,曲线型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包括:
支撑件,如上述一方面中的支撑件;
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支撑件第一表面的第一柔性显示屏和设置于支撑件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柔性显示屏。
在另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形成的无痕表面,第二柔性显示屏与柔性支撑单元表面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该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件设有柔性支撑单元,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通过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无痕连续分布,柔性支撑单元可以通过弯折部进行折叠使用,使支撑件结构整体紧凑;且该支撑体还设有第一微孔,在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微孔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当该支撑件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微孔为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提供形变的空间,减小弯曲时支撑件的内弧面圆心角与外弧面圆心角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从而避免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自身结构稳定性及影响支撑件和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仰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同时设有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设有三个柔性支撑单元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显示设备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该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主视剖视图、侧视剖视图和仰视图分别如图1-a、1-b和1-c所示,该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件包括:
柔性支撑单元100,可以为柔性屏提供支撑基础,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100通过弯折部200连接设置,柔性支撑单元100可以配合弯折部200折叠使用,使支撑件整体紧凑,便于携带。折叠后,基于该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的柔性设计,该支撑件可以在自身长轴方向弯曲以便佩戴在用户手腕处。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无痕连续分布,形成无痕平面,能够安装完整的柔性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第一微孔300,在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支撑件在沿垂直第一方向的径向弯曲时,第一微孔300为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提供形变的空间,减小弯曲时因支撑件的厚度影响产生的内弧圆心角与外弧圆心角的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并且减轻弯折状态时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外表面生成的褶皱,提升表面平整度。多个第一微孔300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微孔300的分布方式可以基于柔性支撑单元100和弯折部200自身材料强度和微孔横截面积和微孔横截面积进行设计,材料强度高则可以密集分布,材料强度低则可以疏散分布。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该支撑件同时设有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同时设有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主视剖视如图2所示,该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件包括:
柔性支撑单元100,可以为柔性屏提供支撑基础,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100通过弯折部200连接设置,柔性支撑单元100可以配合弯折部200折叠使用,使支撑件整体紧凑,便于携带。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无痕连续分布,形成无痕平面,能够安装完整的柔性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第一微孔300,在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支撑件在沿垂直第一方向的径向弯曲时,第一微孔300为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提供形变的空间,减小弯曲时因支撑件的厚度影响产生的内弧圆心角与外弧圆心角的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并且减轻弯折状态时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外表面生成的褶皱,提升表面平整度;多个第一微孔300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微孔300的分布方式可以基于柔性支撑单元100和弯折部200自身材料强度和微孔横截面积进行设计,材料强度高则可以密集分布,材料强度低则可以疏散分布。
弯折部200还开设有沿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微孔400,支撑件在沿垂直第二方向的径向弯曲时,第二微孔400为弯折部200提供形变的空间,减小弯曲时因支撑件的厚度影响产生的内弧圆心角与外弧圆心角的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并且减轻弯折状态时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外表面生成的褶皱,提升表面平整度。多个第二微孔400相互间隔设置,相似的,第二微孔400的分布方式可以基于柔性支撑单元100和弯折部200自身材料强度和微孔横截面积进行设计,材料强度高则可以密集分布,材料强度低则可以疏散分布。
第一微孔300与第二微孔400的在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可以呈圆形、笑口形、三角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支撑件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的至少一者呈至少一层排布,应当理解的是,该层数的具体个数是基于柔性支撑单元100和弯折部200自身材料强度和微孔横截面积和形状进行设计的,在材料强度和形状允许的前提下,微孔个数可以进行增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的横截面为笑口形,具有相对且相互连接的直线型边缘和曲线型边缘,上下两层中的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通过曲线型边缘相对设置,该笑口形微孔相较于其他常规形状微孔,在支撑件和设置于支撑件上的显示设备弯曲时,支撑件与显示设备因弯曲产生的形变凸起刚好可以填满笑口形微孔,开孔的面积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孔300与第二微孔400在弯折部200相互连通设置,第二微孔400在第二方向上贯穿弯折部200设置,第一微孔300在第一方向上不贯穿柔性支撑单元100,在支撑件弯曲时,挤压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内空气,使空气从第二微孔400排出,为支撑件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孔300与第二微孔400在弯折部200相互连通设置,第二微孔400在第二方向上不贯穿弯折部200设置,第一微孔300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至少部分柔性支撑单元100设置,在支撑件弯曲时,挤压第一微孔300和第二微孔400内空气,使空气从部分贯穿的第一微孔300排出,为支撑件散热。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该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的柔性支撑单元100个数为3,设有三个柔性支撑单元100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仰视图如图3所示,该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件包括:
柔性支撑单元100,可以为柔性屏提供支撑基础,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100通过弯折部200连接设置,柔性支撑单元100的个数为三,沿第一方向相继分布;位于中间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100的面积等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100的面积之和,柔性支撑单元100可以配合弯折部200折叠使用,使支撑件整体紧凑,便于携带。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无痕连续分布,形成无痕平面,能够安装完整的柔性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两侧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100的厚度相等,且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100厚度,使支撑件整体厚度更薄;为配合柔性支撑单元100的厚度设置,弯折部200的厚度由中间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100到位于两侧位置的柔性支撑单元100方向递减,且在第二表面弯折部200在相邻柔性支撑单元100之间呈坡度连接,曲线型连接,在弯折部200弯曲时,曲线型坡度面可以为弯曲形变提供更大的变形面积基础,相较于平面坡度,曲线型坡度面在弯曲时形变更小,单位面积受应力也较小。
第一微孔300,在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支撑件在沿垂直第一方向的径向弯曲时,第一微孔300为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提供形变的空间,减小弯曲时因支撑件的厚度影响产生的内弧圆心角与外弧圆心角的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并且减轻弯折状态时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外表面生成的褶皱,提升表面平整度。多个第一微孔300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微孔300的分布方式可以基于柔性支撑单元100和弯折部200自身材料强度和微孔横截面积进行设计,材料强度高则可以密集分布,材料强度低则可以疏散分布。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该可穿戴显示设备俯视图如图4所示,包括:
支撑件,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
显示面板,设有设置于支撑件第一表面的第一柔性显示屏500和设置于支撑件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柔性显示屏600,第一柔性显示屏500和第二柔性显示屏600均可进行显示,或者不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显示屏500设置于柔性支撑单元100与弯折部200形成的无痕表面,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大的全屏幕显示;第二柔性显示屏600与柔性支撑单元100表面一一对应设置,可以配合可穿戴显示设备的穿戴状态,仅将外露的第二柔性显示屏600进行显示。该显示面板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显示模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该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撑件设有柔性支撑单元,两个以上的柔性支撑单元通过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表面各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无痕连续分布,柔性支撑单元可以通过弯折部进行折叠使用,使支撑件结构整体紧凑;且该支撑体还设有第一微孔,在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微孔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当该支撑件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微孔为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提供形变的空间,弯折部还开设有沿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微孔,支撑件在沿垂直第二方向的径向弯曲时,第二微孔为弯折部提供形变的空间,同时还能够减轻弯折状态时柔性支撑单元与弯折部外表面生成的褶皱,提升表面平整度,并且减小弯曲时因支撑件的厚度影响产生的内弧圆心角与外弧圆心角的差值及减小弯折位置产生的内部应力与表面张力,进而使得显示设备能够可靠的配合支撑件的内外弧面进行连接,使得显示设备在任意曲率下均能被支撑件稳定的束缚住。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柔性支撑单元,两个以上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通过弯折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与所述弯折部无痕连续分布;
第一微孔,在所述柔性支撑单元与所述弯折部相继分布的第一方向上延伸设置;且多个第一微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部开设有沿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微孔,多个所述第二微孔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微孔与所述第二微孔在所述弯折部相互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在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笑口形、三角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至少一者呈至少一层排布;
所述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横截面为笑口形,具有相对且相互连接的直线型边缘和曲线型边缘,上下两层中的所述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通过曲线型边缘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微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所述弯折部设置;
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至少部分所述弯折部和部分所述柔性支撑单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单元的个数为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继分布;
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的面积等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的面积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位置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的厚度相等,且小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厚度由中间位置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到位于两侧位置的所述柔性支撑单元方向递减,且在第二表面所述弯折部在相邻所述柔性支撑单元之间呈坡度连接,曲线型连接。
9.一种可穿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件;
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第一表面的第一柔性显示屏和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柔性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柔性支撑单元与所述弯折部形成的无痕表面,所述第二柔性显示屏与所述柔性支撑单元表面一一对应设置。
CN202020904423.7U 2020-05-26 2020-05-26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Active CN212135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423.7U CN212135827U (zh) 2020-05-26 2020-05-26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423.7U CN212135827U (zh) 2020-05-26 2020-05-26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5827U true CN21213582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4423.7U Active CN212135827U (zh) 2020-05-26 2020-05-26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5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3819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3819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8943U (zh) 支撑背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53363A1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037662B (zh)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US11094898B2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62820A (zh) 支撑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10030123A1 (en) Flexible device
WO2018014196A1 (zh) 柔性装置
CN212135827U (zh) 可穿戴显示设备用支撑件及可穿戴显示设备
CN212411484U (zh) 支撑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35578A (zh) 面板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627676B2 (en) Support frame for bendable display screen, and bendable display screen
CN112991948A (zh) 一种支撑件以及显示装置
US11973890B2 (en) Hinge elemen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489564A (zh) 柔性支撑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214587744U (zh) 用于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显示模组及装置
CN114170912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793554A (zh) 一种支撑板及显示装置
CN210627729U (zh) 支撑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809073A (zh) 支撑组件及智能终端
CN209982521U (zh) 支撑组件及智能终端
JP2024503553A (ja) 支持板、可撓性表示パネル及び電子装置
CN217113706U (zh) 屏幕支撑件
CN214042887U (zh) 柔性支撑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212208789U (zh) 可穿戴显示设备
CN115938219A (zh) 可折叠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