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4927U -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4927U
CN212124927U CN202020712727.3U CN202020712727U CN212124927U CN 212124927 U CN212124927 U CN 212124927U CN 202020712727 U CN202020712727 U CN 202020712727U CN 212124927 U CN212124927 U CN 212124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eatpad
assembly
vehicle seat
seat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27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宏伟
邵希臣
田淼磊
刘朔
苏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27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4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4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4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本实用新型的座垫总成包括座垫骨架,以及设于座垫骨架底部的调节组件。座垫骨架具有左右相对布置的两个座垫边板,以及连接于两个座垫边板之间的前联动杆和后联动杆,并于两个座垫边板之间连接有座盆。调节组件具有设于后联动杆上的从动件,该从动件可承接外力而使调节组件的动作以调整座垫总成的高度,并于从动件上构造有可形成该从动件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通过在从动件上构造可形成该从动件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可在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使得座垫总成的左右两侧同步变形,从而可有效提高车辆座椅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可有效保护乘员。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座垫总成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是车辆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用以支撑乘员,并为乘员提供较好的舒适性,且对于前排座椅,其高度一般可通过具有调高泵或调高电机的调节组件进行调节。在日常出行中,难免遇到小力度的撞击甚至与其他车辆发生大力度的碰撞,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难以有效起到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因此大大降低了座垫总成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保护乘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所述座垫总成包括座垫骨架,以及设于所述座垫骨架底部的调节组件,所述座垫骨架具有左右相对布置的两个座垫边板,以及连接于两所述座垫边板之间的前联动杆和后联动杆,且于两个所述座垫边板之间连接有座盆,所述调节组件具有设于所述后联动杆上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可承接外力而使所述调节组件动作以调整所述座垫总成的高度,并于所述从动件上构造有可使该从动件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部由构造于所述从动件上的弯折区域及设于所述弯折区域处的凹槽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联动杆上设有以连接所述座盆的座盆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联动杆上设有以调节所述座盆角度的倾角调节机构,且所述座盆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承接所述驱动部的驱使而可驱使所述座盆上下摆动的抬升杆,且所述抬升杆由座盆连接块与所述座盆连接,所述座盆连接块上构造有供所述抬升杆穿过的通过部,且所述座盆连接块相邻的两侧边具有可卡接相连、而封闭所述通过部的卡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座盆上设有腿托安装部、侧翼安装部和传感器安装部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各所述座垫边板的后端设有座垫加强板,且于各所述座垫加强板上构造有以安装扶手的扶手安装孔。
进一步的,各所述座垫边板上设有用于安装ISOFIX支架的ISOFIX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通过在从动件上构造可形成该从动件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可在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使得座垫总成的左右两侧同步变形,从而可有效提高车辆座椅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可有效保护乘员,且该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为模块化设计,可在手/电动座椅上通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吸能部由构造于从动件上的弯折区域构成,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而设置座盆连接孔,可便于座盆的安装,同时,在座盆连接块相邻的两侧边设置可卡接相连而封闭通过部的卡接结构,则可减小紧固件的使用数量,而能够节约成本,并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靠背总成,还包括与所述靠背总成连接的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座垫总成,有利于提高本车辆座椅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于车辆座椅上的装配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从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座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座盆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座盆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靠背骨架;
102-座垫骨架,1021-座垫边板,10211-ISOFIX安装孔,1022-后联动杆,1023-前联动杆,1024-从动件,10241-弯折区域,10242-凹槽,1025-座垫加强板,10251-扶手安装孔;
103-座盆,1031-腿托安装孔,1032-侧翼安装孔,1033-传感器安装孔;
104-台阶螺钉,105-旋转套,106-座盆连接件;
107-座盆连接块,1071-通过部,1072-座盆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术语“左”、“右”是基于乘员乘坐于车辆座椅上时以乘员自身位置而言。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如图1中所示,该座垫总成包括座垫骨架102,以及设于座垫骨架102底部的调节组件。
其中,由图2中所示,座垫骨架102具有左右相对布置的两个座垫边板1021,以及连接于两个座垫边板1021之间的前联动杆1023和后联动杆1022,且于两个座垫边板1021之间连接有座盆103。调节组件具有设于后联动杆1022上的从动件1024,该从动件1024可承接外力而使调节组件动作以调整座垫总成的高度,并于从动件1024上构造有可使该从动件1024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
具体而言,仍由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相对布置的两个座垫边板1021为对称结构,上述前联动杆1023与座垫边板1021固连,而后联动杆1022则与座垫边板1021转动连接。且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如图2中所示,于座垫边板1021的后端焊接有座垫加强板1025。该座垫加强板1025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于座垫加强板1025上构造有供后联动杆1022穿设的缺口,并设有以安装扶手的扶手安装孔10251,且该扶手安装孔10251具体为间隔构造于座垫加强板1025上的两个翻边攻丝孔。另外,于各座垫边板1021的后端(也即与靠背骨架101连接的一端)设有以用于安装ISOFIX支架的ISOFIX安装孔10211。此外,为提高舒适性,于两个座垫边板1021之间连接有图中未示出的座垫弹簧。
前述调节组件除了包括前述的从动件1024,还包括与从动件1024相对设置于后联动杆1022上的后联动件,以及相对布置于前联动杆1023上的两个前联动件。其中,从动件1024和后联动件均与后联动杆1022固连,且与上述设于车身地板上的上滑轨铰接相连。而前联动件的一端则转动设于前联动杆1023上,另一端连接于上滑轨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调节座垫骨架102的调高机构采用现有车辆座椅中广泛应用的相关部件便可,且其一般主要包括调高泵和调高电机两种形式,同时,基于需要,当然也可对现有部件做适应性改动,以满足需求。
本实施例的从动件1024的结构如图4和图5中所示,其具有弧形边,于该弧形边上构造有用以与调高电机或调高泵的驱动端啮合连接的弧形齿段,且于从动件1024上开设有以与后联动杆1022连接的连接孔。另外,为提高本车辆座椅骨架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于从动件1024上构造有可形成该从动件1024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其中,由图4和图5中所示,该吸能部具体由构造于从动件1024自身上的弯折区域10241及设于该弯折区域10241处的凹槽10242构成,且凹槽10242的深度基于设计需求设定便可。如此设置,可在高速后碰时,使得座垫骨架102的左右侧同步变形,从而可有效保护乘员。
本实施例中,为使得上述座盆103能够在四向和六向座椅上通用,如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座盆103采用长悬臂结构。另外,为实现座盆103的安装,于座垫边板1021的后端(也即与靠背骨架101连接的一端)构造有座盆连接孔302,座盆103的后端通过插装于该座盆连接孔1072内的台阶螺钉104,以及套设于该台阶螺钉104上的旋转套105而可转动地设于座垫边板1021上。此外,于前联动杆1023上固设有图7中所示的座盆连接件106,座盆103的前端即经由自攻螺钉固设于该座盆连接件106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在前联动杆1023上设置座盆连接件106,亦可在前联动杆1023上设置以调节座盆103角度的倾角调节机构,且座盆103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相连接。其中,该倾角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承接驱动部的驱使而可驱使座盆103上下摆动的抬升杆,且抬升杆由座盆连接块107与座盆103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驱动部具体为丝杠电机,该丝杠电机经由支架固连于前联动杆1023上,并于支架和丝杠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之间铰接有传动板,该传动板即与抬升杆固连,座盆连接块107套设于抬升杆上。
本实施例的座盆连接块的结构如图8中所示,其构造有供抬升杆穿过的通过部1071,且座盆连接块107相邻的两侧边具有可卡接相连而封闭通过部1071的卡接结构。
该卡接结构具体包括构造于其一侧边上的卡槽,以及构造于另一侧边上的卡块,且本实施例中,构造有卡块的侧边可于外力下远离具有卡槽的侧边,而于相邻两侧边间形成空隙,以使抬升杆进入通过部1071内。另外,相邻于通过部1071,于座盆连接块107上构造有以与座盆103连接的座盆连接孔107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倾角调节机构也采用现有车辆座椅中广泛应用的相关部件便可,其在具体实施时可直接参照现有结构。
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仍由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座盆103上还设有腿托安装孔1031、侧翼安装孔1032和以安装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1033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由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于座盆103上同时构造有腿托安装孔1031、侧翼安装孔1032和传感器安装孔1033,以用于腿托、侧翼及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且腿托、侧翼及压力传感器亦均采用现有车辆座椅中广泛应用的部件即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本座垫总成的结构稳定性,焊接相连的各部件之间的焊接位置为凸台和凹槽的平面相接。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通过在从动件上构造可使该从动件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可在车辆发生高速碰撞时,使得座垫总成的左右两侧同步变形,从而可有效提高车辆座椅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可有效保护乘员,且该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为模块化设计,可在手/电动座椅上通用,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靠背总成,还包括与所述靠背总成连接的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通过设置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总成,有利于提高本车辆座椅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总成包括座垫骨架(102),以及设于所述座垫骨架(102)底部的调节组件,所述座垫骨架(102)具有左右相对布置的两个座垫边板(1021),以及连接于两所述座垫边板(1021)之间的前联动杆(1023)和后联动杆(1022),且于两个所述座垫边板(1021)之间连接有座盆(103),所述调节组件具有设于所述后联动杆(1022)上的从动件(1024),所述从动件(1024)可承接外力而使所述调节组件动作以调整所述座垫总成的高度,并于所述从动件(1024)上构造有可使该从动件(1024)自身溃缩而吸能的吸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由构造于所述从动件(1024)上的弯折区域(10241)及设于所述弯折区域(10241)处的凹槽(10242)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联动杆(1023)上设有以连接所述座盆(103)的座盆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联动杆(1023)上设有以调节所述座盆(103)角度的倾角调节机构,且所述座盆(103)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以及承接所述驱动部的驱使而可驱使所述座盆(103)上下摆动的抬升杆,且所述抬升杆由座盆连接块(107)与所述座盆(103)连接,所述座盆连接块(107)上构造有供所述抬升杆穿过的通过部(1071),所述座盆连接块(107)相邻的两侧边具有可卡接相连、而封闭所述通过部(1071)的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盆(103)上设有腿托安装部(1031)、侧翼安装部(1032)和传感器安装部(1033)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座垫边板(1021)的后端设有座垫加强板(1025),且于各所述座垫加强板(1025)上构造有以安装扶手的扶手安装孔(102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座垫边板(1021)上设有用于安装ISOFIX支架的ISOFIX安装孔(10211)。
9.一种车辆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靠背总成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
CN202020712727.3U 2020-04-30 2020-04-30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Active CN212124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2727.3U CN212124927U (zh) 2020-04-30 2020-04-30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2727.3U CN212124927U (zh) 2020-04-30 2020-04-30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4927U true CN21212492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2727.3U Active CN212124927U (zh) 2020-04-30 2020-04-30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4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8891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碰撞快速回位的零重力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8891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碰撞快速回位的零重力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1141B2 (en) Vehicle seat, scissors-type stand with force transmission
CN113715699B (zh) 一种汽车零重力座椅调节机构
US8303037B2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commercial vehicle seat
CN102205808B (zh) 一种车用座椅靠背骨架
US20160107549A1 (en) Vehicle seat substructure with an accident-induced adjustment device
CN212124927U (zh) 车辆座椅的座垫总成和车辆座椅
US6499807B1 (en) Seat back frame assembly of vehicle seat
CN210707007U (zh) 用于座椅的肩部调节机构、座椅和车辆
US10967766B2 (en) Energy absorber for a vehicle seat, linear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having an energy absorber, and vehicle seat
CN203592917U (zh) 一种汽车三人座座椅骨架
CN103241157A (zh) 车辆座垫框架
JP4101617B2 (ja) 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JP5088528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自動車用シート
CN105059156A (zh) 一种特种车辆通用防冲击座椅
CN212124928U (zh) 用于五门车辆座椅的靠背总成及车辆座椅
KR20070054282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액티브 헤드레스트
CN202782750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定位结构
CN219749607U (zh) 一种汽车中排座椅腿托
CN207202558U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及其座具
CN219096551U (zh) 座椅靠背骨架装置和汽车
CN214728316U (zh) 一种电动座椅侧塔结构
CN213973686U (zh) 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
CN217145727U (zh) 一种椅背倾角调节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4355655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isofix固定组件
CN103661048B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