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6921U - 红茶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红茶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6921U
CN212116921U CN201922476551.6U CN201922476551U CN212116921U CN 212116921 U CN212116921 U CN 212116921U CN 201922476551 U CN201922476551 U CN 201922476551U CN 212116921 U CN212116921 U CN 212116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box body
fermentation box
black tea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65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高永
李德芬
白培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 County Bogong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 County Bogo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 County Bogong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 County Bogo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65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6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6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6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属于红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包括了发酵箱体、箱盖和挡板,在发酵箱体的一个侧壁开设有开口;发酵箱体的底部两端的内壁对称设有滑槽;挡板穿过开口、并能够在滑槽内来回滑动;滑槽的下方为接料斗,接料斗连接排料管;发酵箱体和箱盖通过紧固螺钉拆卸连接;发酵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多根排气管,排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管的进气端与送气主管相连接;送气主管的冷源进气端通过冷气管道连接鼓风机;送气主管的热源进气端通过热气管道连接蒸汽锅炉。本实用新型便于调整茶叶发酵的温度,还便于发酵结束后排料。

Description

红茶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发酵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影响发酵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湿度和叶片的含水量等等。目前茶叶制作所使用的发酵箱由于发酵箱内温度不易控制,导致发酵温度不适宜,直接影响茶叶的发酵质量。发酵结束后传统的发酵箱由于是底部封闭、顶不开口,茶叶的取出需要从发酵箱的顶部取出,十分不方便;另外,发酵过程不断打开箱盖对茶叶进行翻转,并且还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工劳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茶叶发酵的温度,还便于发酵结束后排料的红茶发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箱盖和挡板,所述发酵箱体的一个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发酵箱体的底部两端的内壁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挡板穿过所述开口、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所述滑槽的下方为接料斗,所述接料斗连接排料管;所述发酵箱体的顶部设有上延伸连接块,所述上延伸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箱盖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上延伸连接块相对应的下延伸连接块,所述下延伸连接块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发酵箱体和箱盖通过紧固螺钉拆卸连接;所述发酵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多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送气主管相连接;所述送气主管的冷源进气端通过冷气管道连接鼓风机;所述送气主管的热源进气端通过热气管道连接蒸汽锅炉。
优选地,所述发酵箱体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发酵箱体固定在支撑腿上,支撑腿还设有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冷气管道和热气管道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轴;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箱盖上、并通过减速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延伸至所述发酵箱体内,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形搅拌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发酵箱体的一个侧壁开设有开口;发酵箱体的底部两端的内壁对称设有滑槽;挡板穿过开口、并能够在滑槽内来回滑动;当进行发酵的时候,将挡板插入滑槽内,这样发酵箱体下部处于封闭状态,可以盛放茶叶进行发酵;待茶叶发酵结束后,通过将挡板从滑槽中抽出来,这样发酵箱体下端处于开口状态,茶叶会下落,最终通过滑槽的下方为接料斗,由排料管排出茶叶,相对于传统的从发酵箱口取出茶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既方便又快捷,排料速度快并且不污染茶叶;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箱体和箱盖通过紧固螺钉拆卸连接,便于开启和关闭箱盖;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箱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多根排气管,排气管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排气管的进气端与送气主管相连接;送气主管的冷源进气端通过冷气管道连接鼓风机;送气主管的热源进气端通过热气管道连接蒸汽锅炉;由于茶叶在发酵箱体内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这样可能导致发酵箱体内的温度过高,当温度过高的时候,需要对温度进行调节,这时候通过启动鼓风机朝发酵箱体内送入冷空气,这样发酵箱体内的温度会在冷气作用下降低,避免温度持续升高;当然,若发酵温度过低,通过锅炉朝发酵箱体内送入蒸汽,利用蒸汽来调节发酵箱体内的温度,同时还可以增加湿气,这样就能够避免发酵箱体内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使得发酵温度处于一定温度范围,茶叶的发酵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茶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茶发酵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挡板抽出滑槽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当然也可以用于发酵其他品种的茶叶,具体包括发酵箱体1、箱盖2和挡板3,在发酵箱体1的一个侧壁开设有开口11;发酵箱体1的底部两端的内壁对称设有滑槽12;挡板3穿过开口11、并能够在滑槽12内来回滑动;滑槽12的下方为接料斗13,接料斗13连接排料管14;发酵箱体1的顶部设有上延伸连接块15,上延伸连接块1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51;箱盖2的下端设有与上延伸连接块15相对应的下延伸连接块21,下延伸连接块21设有第二连接孔22;发酵箱体1和箱盖2通过紧固螺钉拆卸连接;发酵箱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多根排气管4,排气管4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41,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4的分布可以是设置在发酵箱体1的四个角上,四根排气管4由管道相互连通;当然也可以在四个底部的边上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布局;排气管4的进气端与送气主管5相连接;送气主管5的冷源进气端通过冷气管道6连接鼓风机7;送气主管5的热源进气端通过热气管道8连接蒸汽锅炉9。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如下,当需要进行茶叶发酵时候,将挡板3插入滑槽12内,这样发酵箱体1下部处于封闭状态,可以盛放茶叶进行发酵;当茶叶放入发酵箱体内后,利用紧固螺钉将发酵箱体1和箱盖2固定好,这样茶叶就在发酵箱体1内进行发酵;由于茶叶在发酵箱体1内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这样可能导致发酵箱体1内的温度过高,当温度过高的时候,需要对温度进行调节,这时候通过启动鼓风机7朝发酵箱体1内送入冷空气,这样发酵箱体1内的温度会在冷气作用下降低,避免温度持续升高;当然,若发酵温度过低,通过蒸汽锅炉9朝发酵箱体1内送入蒸汽,利用蒸汽来调节发酵箱体1内的温度,同时还可以增加湿气,这样就能够避免发酵箱体1内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使得发酵温度处于一定温度范围,茶叶的发酵效果好;待茶叶发酵结束后,通过将挡板3从滑槽12中抽出来,这样发酵箱体1下端处于开口状态,茶叶会下落,最终通过滑槽12的下方为接料斗,由排料管14排出茶叶,
为了体改发酵箱体1的保温效果,在发酵箱体1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层,保温层可以是保温棉也可以是其他材质。
为了便于支撑和搬运该发酵箱体1,该发酵箱体1固定在支撑腿16上,支撑腿16还设有行走轮161。
为了便于控制热气或冷气的输入,冷气管道6和热气管道8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由于发酵过程,还需要对茶叶进行翻转,还设有搅拌装置10,该搅拌装置10包括驱动电机101和搅拌轴102;驱动电机101通过支撑架固定在箱盖2上、并通过减速器连接搅拌轴102;搅拌轴102延伸至发酵箱体1内,搅拌轴102上设有螺旋形搅拌片103。由于增设有搅拌装置10,发酵过程通过启动搅拌装置10的驱动电机101,驱动电机101带动搅拌轴102转动,从而不断翻转茶叶,减少人工翻茶叶的劳动力,也不需要开启箱盖2即可完成翻转工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1)、箱盖(2)和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体(1)的一个侧壁开设有开口(11);所述发酵箱体(1)的底部两端的内壁对称设有滑槽(12);所述挡板(3)穿过所述开口(11)、并能够在所述滑槽(12)内来回滑动;所述滑槽(12)的下方为接料斗(13),所述接料斗(13)连接排料管(14);所述发酵箱体(1)的顶部设有上延伸连接块(15),所述上延伸连接块(15)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51);所述箱盖(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上延伸连接块(15)相对应的下延伸连接块(21),所述下延伸连接块(21)设有第二连接孔(22);所述发酵箱体(1)和箱盖(2)通过紧固螺钉拆卸连接;所述发酵箱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多根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41);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端与送气主管(5)相连接;所述送气主管(5)的冷源进气端通过冷气管道(6)连接鼓风机(7);所述送气主管(5)的热源进气端通过热气管道(8)连接蒸汽锅炉(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体(1)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体(1)固定在支撑腿(16)上,支撑腿(16)还设有行走轮(1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管道(6)和热气管道(8)上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10),搅拌装置(10)包括驱动电机(101)和搅拌轴(102);驱动电机(101)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箱盖(2)上、并通过减速器连接搅拌轴(102);搅拌轴(102)延伸至所述发酵箱体(1)内,搅拌轴(102)上设有螺旋形搅拌片(103)。
CN201922476551.6U 2019-12-31 2019-12-31 红茶发酵装置 Active CN212116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6551.6U CN212116921U (zh) 2019-12-31 2019-12-31 红茶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6551.6U CN212116921U (zh) 2019-12-31 2019-12-31 红茶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6921U true CN212116921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6551.6U Active CN212116921U (zh) 2019-12-31 2019-12-31 红茶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6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6324B (zh) 机械化酿制白酒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203382748U (zh) 传统工艺清香型白酒工业自动化酿造生产线
CN102318696A (zh) 一种黑茶自动渥堆装置
CN206380590U (zh) 一种黑茶连续渥堆发酵设备
CN101595951A (zh) 小麦麸皮在线微波与气流组合干燥装备与方法
CN105503311A (zh) 一体化高温好氧有机废物处理机
CN108391789A (zh) 一种郫县豆瓣连续封闭后熟发酵生产工艺
CN212116921U (zh) 红茶发酵装置
CN201528640U (zh) 小麦麸皮在线微波与气流组合干燥装备
CN106318785B (zh) 酒醅堆积发酵装置
CN207793102U (zh) 有机肥腐熟设备
CN103263066A (zh) 一种立体固态发酵豆粕的发酵罐装置
CN206396169U (zh) 半自动控制的青稞酒发酵罐
CN208891620U (zh) 宜红茶发酵装置
CN205093506U (zh) 一种茶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装置
CN106942463A (zh) 一种餐厨副产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CN208748068U (zh) 食醋固态快速发酵机
CN101317527A (zh) 白色蟹味菇的原种生产方法
CN215766192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回转滚筒干燥机
CN205623303U (zh) 一种粮食储存仓
CN108456030A (zh) 一种农业用有机肥制造发生器
CN204509263U (zh) 一种封闭式酿醋蒸料凉料装置
CN211595593U (zh) 一种米酒酿造装置
CN209355669U (zh) 干香菇快速烘干装置
CN206492784U (zh) 一种垃圾处理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