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10549U - 一种反力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力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10549U
CN212110549U CN202020702833.3U CN202020702833U CN212110549U CN 212110549 U CN212110549 U CN 212110549U CN 202020702833 U CN202020702833 U CN 202020702833U CN 212110549 U CN212110549 U CN 212110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beam
chamfer
bolt
assembly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28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
孙波
吴军华
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28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10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10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10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力梁系统,其包括支撑组件、反力梁、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配合孔。反力梁设在两个支撑柱之间,反力梁的两端均设有插销组件,插销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倒角插销和第二倒角插销,第一倒角插销的与支撑柱配合的一端的倒角大于第二倒角插销的与支撑柱配合的一端的倒角。第一驱动组件设在反力梁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插销组件插入或者拔出配合孔。第二驱动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反力梁沿竖直方向运动。该反力梁系统能提高加载试验的适应性、便利性及稳固性,具有优秀的加载试验测试效果及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力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力梁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港口货运物流中心都会使用大量的吊索具、千斤顶等承重设备,其主要用于构件吊装维持、部件的装配顶升和承载定位等,需要对上述设备进行静力加载试验以确定其安全性及可靠性。目前一般使用反力梁系统实现载荷试验,现有技术中的反力梁系统调节反力梁的高度困难,反力梁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碰撞,使得不同反力梁的高度调整缓慢,加载试验效率较低。
因此,亟需一种反力梁系统能够提高其加载试验的适应性,还能便于操作人员将反力梁稳固的设置在指定高度,提高其完成加载试验的测试效果及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力梁系统,能够提高其加载试验的适应性,还能便于操作人员将反力梁稳固设置在指定高度,提高其完成加载试验的测试效果及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反力梁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力梁系统,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配合孔;反力梁,所述反力梁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反力梁的两端均设有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倒角插销和第二倒角插销,所述第一倒角插销与所述支撑柱配合的一端的倒角大于所述第二倒角插销与所述支撑柱配合的一端的倒角;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反力梁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插销组件插入或者拔出所述配合孔;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反力梁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梁系统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在所述反力梁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所述导向机构能与所述支撑柱配合以使所述反力梁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接近所述反力梁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板,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L型配合件,两个所述L型配合件的接近所述配合板的侧壁与所述配合板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梁系统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反力梁连接,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可滚动地止抵在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反力梁连接;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滚轮止抵在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件,每个所述第一倒角插销或所述第二倒角插销与一个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同时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反力梁相连,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反力梁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卷扬机,所述传动部包括绳索和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多个定滑轮,所述多个定滑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上和所述反力梁上,所述绳索一端与所述卷扬机相连,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孔内配合有滑动轴承,所述第一倒角插销或所述第二倒角插销能够插入所述滑动轴承内。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反力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反力梁插销组件配合在配合孔中以使反力梁在支撑组件的指定高度位置固定,进而便于反力梁系统能够在大变化范围载荷的前提下在不同高度实现加载试验。第一驱动组件能直接驱动插销组件插入或拔出配合孔,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远程工具驱动插销组件的运动,实现了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实现反力梁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固定,提高了反力梁系统的操作便利性。此外,插销组件包括第一倒角插销和第二倒角插销,插销组件与配合孔配合时,第一倒角插销的倒角较大,使其与配合孔配合时具有较小的阻力,提高了插销组件与配合孔的配合效率,第二倒角插销的倒角较小,第二倒角插销与配合孔配合时具有较大的配合面积,使其能稳定的将反力梁和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此外,第一倒角插销和第二倒角插销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当第一倒角插销和第二倒角插销均配合在配合孔中后,插销组件能防止反力梁绕其长度方向出现翻转,提高了反力梁与支撑柱配合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反力梁系统既能提高其完成加载试验的适应性,还能提高将反力梁固定在支撑柱上的便利性及稳固性,具有优秀的加载试验测试效果及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力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力梁系统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反力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组件;11、支撑体;12、支撑柱;121、柱体;122、配合孔;123、配合板;
2、反力梁;21、梁体;22、插销组件;221、第一倒角插销;222、第二倒角插销;
3、驱动件;
4、第二驱动组件;41、驱动部;42、传动部;421、绳索;422、滑轮组件;
5、L型配合件;6、滑动机构;61、连接件;62、滚轮;7、滑动轴承;
8、压力加载件;9、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力梁系统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力梁系统包括支撑组件1、反力梁2、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4。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 12,支撑柱12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配合孔122。反力梁2设在两个支撑柱12之间,反力梁2的两端均设有插销组件22,插销组件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倒角插销221和第二倒角插销222,第一倒角插销221的与支撑柱 12配合的一端的倒角大于第二倒角插销222的与支撑柱12配合的一端的倒角。第一驱动组件设在反力梁2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插销组件22插入或者拔出配合孔122。第二驱动组件4设在支撑组件1上,第二驱动组件4能驱动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
具体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体11和设在支撑体11上的两个支撑柱12。支撑柱12包括柱体121和设在柱体121上的多个配合孔122。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反力梁2插销组件22能配合在配合孔122中以使反力梁2在支撑组件1的指定高度位置固定,进而便于反力梁系统能够在大变化范围载荷的前提下在不同高度实现加载试验。第一驱动组件能直接驱动插销组件22插入或拔出配合孔122,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远程工具驱动插销组件22的运动,实现了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实现反力梁2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固定,提高了反力梁系统的操作便利性。此外,插销组件22包括第一倒角插销221和第二倒角插销222,插销组件22与配合孔122配合时,第一倒角插销221的倒角较大,使其与配合孔122配合时具有较小的阻力,提高了插销组件22与配合孔122的配合效率,第二倒角插销222的倒角较小,第二倒角插销222与配合孔122配合时具有较大的配合面积,使其能稳定的将反力梁2 和支撑柱12之间固定连接。此外,第一倒角插销221和第二倒角插销22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当第一倒角插销221和第二倒角插销222均配合在配合孔122 中后,插销组件22能防止反力梁2绕其长度方向出现翻转,提高了反力梁2与支撑柱12配合的稳定性。
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力梁系统既能提高其完成加载试验的适应性,还能提高将反力梁2固定在支撑柱12上的便利性及稳固性,具有优秀的加载试验测试效果及测试效率。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反力梁2上还设有压力加载件8,压力加载件8能抵接在外部装置上并向外部装置施加压力。该压力加载件8优选为液压气缸,在液压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500KN量程的力传感器9,力传感器9便于操作人员在加载试验中确定加载载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力梁系统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设在反力梁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导向机构能与支撑柱12配合以使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反力梁2具有较大的自重,导向机构能够降低反力梁2 在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反力梁2与支撑组件1之间出现碰撞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因碰撞而引起的反力梁2和支撑组件1 受损的现象,提高了反力梁2的使用寿命及其完成加载试验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支撑柱12的接近反力梁2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板123,导向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L型配合件5,两个L型配合件 5的接近配合板123的侧壁与配合板123之间具有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L型配合件5的接近配合板123的互相连接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对应配合板123的接近另一个支撑柱12的侧壁设置,另一个对应配合部的与支撑柱12相连的侧壁设置,使得反力梁2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既降低了反力梁2沿支撑柱12分布方向出现晃动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反力梁2沿垂直于支撑柱12分布方向的方向出现晃动的可能性,有效对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反力梁系统还包括滑动机构6,滑动机构6的一端与反力梁2连接,滑动机构6的另一端可滚动地止抵在支撑柱12 上。
具体地,滑动机构6为多个,反力梁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动机构6,每个滑动机构6均可滚动地止抵在支撑柱12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反力梁2具有较高的自重,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运动过程中,滑动机构6既能避免反力梁2沿支撑体11的分布方向的晃动而损坏支撑柱12,还能够有效降低反力梁 2与支撑柱1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反力梁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效率,进而提高反力梁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滑动机构6包括连接件61和滚轮62。连接件61的一端与反力梁2连接。滚轮62可转动地设在连接件61的另一端,滚轮 62止抵在支撑柱12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即可有效避免反力梁2与支撑柱12之间的碰撞,并降低反力梁2与支撑柱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反力梁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件3,每个第一倒角插销221或第二倒角插销222与一个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驱动件3的设置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将第一倒角插销221 和第二倒角插销222依次与支撑柱12配合,降低了插销组件22与支撑柱12之间出现错误配合的可能性,提高了反力梁系统的使用准确度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部41和传动部42。驱动部41设在支撑组件1上。传动部42同时与驱动部41和反力梁2相连,驱动部41通过传动部42驱动反力梁2升降。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即可实现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以使反力梁系统能够在多种高度下完成加载试验,提高了反力梁系统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部41包括卷扬机,传动部42包括绳索421和滑轮组件422,滑轮组件422包括多个定滑轮,多个定滑轮分别固定在支撑组件1上和反力梁2上,绳索421一端与卷扬机相连,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滑轮后与支撑组件1相连。
具体地,多个定滑轮分别设置在支撑组件1和反力梁2上。可以理解的是,卷扬机能带动绳索421运动,当绳索421被卷扬机卷起时,卷扬机外部的绳索 421的总体长度变短,由于卷扬机高度位置没有变化,使得卷扬机能将反力梁2 沿竖直方向升起,相对的,当绳索421被卷扬机放松时,卷扬机外部的绳索421 的总体长度变长,并使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落下,从而实现了卷扬机带动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配合孔122内配合有滑动轴承7,第一倒角插销221或第二倒角插销222能够插入滑动轴承7内。
可以理解的是,在配合孔122中设置滑动轴承7后,滑动轴承7的工作面能降低其与轴销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轴销沿反力梁2的长度方向运动至滑动轴承7中并与滑动轴承7配合,并实现反力梁2在两个支撑柱12之间的固定配合,便于操作人员通过轴销组件快速将反力梁2固定在支撑组件1的指定高度上,提高了反力梁系统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配合孔122的轴线方向与反力梁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设置能使得反力梁2的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与配合孔122配合,降低了反力梁2在支撑组件1上晃动的可能性,提高了反力梁2在支撑组件1上固定设置时的稳固性,进而提高了使用该反力梁系统进行加载试验的准确度。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反力梁系统。
本实施例的反力梁系统包括支撑组件1、反力梁2、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4、导向机构、滑动机构6、压力加载件8和力传感器9。
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体11和设在支撑体11上的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柱12。支撑柱12包括柱体121和设在柱体121上的多个配合孔122,支撑柱12还包括设在其接近反力梁2的一侧上的配合板123。配合孔122内配合有滑动轴承7。配合孔122的轴线方向与反力梁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反力梁2设在两个支撑柱12之间,反力梁2的两端均设有插销组件22,插销组件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倒角插销221和第二倒角插销222,第一倒角插销221的与支撑柱12配合的一端的倒角大于第二倒角插销222的与支撑柱12 配合的一端的倒角。第一倒角插销221或第二倒角插销222能够插入滑动轴承7 内。
第一驱动组件设在反力梁2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插销组件22插入或者拔出配合孔122。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件3,每个第一倒角插销221或第二倒角插销222与一个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4设在支撑组件1上,第二驱动组件4能驱动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二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部41和传动部42。驱动部41设在支撑组件1上。传动部42同时与驱动部41和反力梁2相连,驱动部41通过传动部 42驱动反力梁2升降。驱动部41包括卷扬机,传动部42包括绳索421和滑轮组件422,滑轮组件422包括多个定滑轮,多个定滑轮分别固定在支撑组件1上和反力梁2上,绳索421一端与卷扬机相连,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定滑轮后与支撑组件1相连。
导向机构设在反力梁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导向机构能与支撑柱12配合以使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导向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L型配合件5,两个L型配合件5的接近配合板123的侧壁与配合板123之间具有间隙。
滑动机构6的一端与反力梁2连接,滑动机构6的另一端可滚动地止抵在支撑柱12上。滑动机构6包括连接件61和滚轮62。连接件61的一端与反力梁 2连接。滚轮62可转动地设在连接件61的另一端,滚轮62止抵在支撑柱12上。
压力加载件8设在反力梁2上,压力加载件8能抵接在外部装置上并向外部装置施加压力。压力加载件8优选为液压气缸,在液压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 500KN量程的力传感器9,力传感器9便于操作人员在加载试验中确定加载载荷。
本实施例的反力梁系统的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支撑组件1的顶端安装卷扬机,通过滑轮组件422和绳索421 驱动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自由移动;
第二步,在支撑柱12的竖直方向上以相同的间距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配合孔122,在配合孔122中设置滑动轴承7,在反力梁2中设置第一驱动组件和包括第一倒角插销221、第二倒角插销222的插销组件22;
第三步,根据不同测试的高度需求,通过卷扬机驱动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整反力梁2的高度,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以将插销组件22插入滑动轴承 7中,以使反力梁2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柱12在指定高度固定。
第四步,在指定高度下进行载荷试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配合孔(122);
反力梁(2),所述反力梁(2)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所述反力梁(2)的两端均设有插销组件(22),所述插销组件(2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倒角插销(221)和第二倒角插销(222),所述第一倒角插销(221)的与所述支撑柱(12)配合的一端的倒角大于所述第二倒角插销(222)的与所述支撑柱(12)配合的一端的倒角;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反力梁(2)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插销组件(22)插入或者拔出所述配合孔(122);
第二驱动组件(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设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能驱动所述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梁系统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在所述反力梁(2)的相对设置的两侧上,所述导向机构能与所述支撑柱(12)配合以使所述反力梁(2)沿竖直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的接近所述反力梁(2)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板(123),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L型配合件(5),两个所述L型配合件(5)的接近所述配合板(123)的侧壁与所述配合板(123)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梁系统还包括滑动机构(6),所述滑动机构(6)的一端与所述反力梁(2)连接,所述滑动机构(6)的另一端可滚动地止抵在所述支撑柱(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6)包括:
连接件(61),所述连接件(61)的一端与所述反力梁(2)连接;
滚轮(62),所述滚轮(6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连接件(61)的另一端,所述滚轮(62)止抵在所述支撑柱(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驱动件(3),每个所述第一倒角插销(221)或所述第二倒角插销(222)与一个所述驱动件(3)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包括:
驱动部(41),所述驱动部(41)设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
传动部(42),所述传动部(42)同时与所述驱动部(41)和所述反力梁(2)相连,所述驱动部(41)通过所述传动部(42)驱动所述反力梁(2)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包括卷扬机,所述传动部(42)包括绳索(421)和滑轮组件(422),所述滑轮组件(422)包括多个定滑轮,多个所述定滑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1)上和所述反力梁(2)上,所述绳索(421)一端与所述卷扬机相连,另一端依次绕过多个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支撑组件(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122)内配合有滑动轴承(7),所述第一倒角插销(221)或所述第二倒角插销(222)能够插入所述滑动轴承(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力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孔(122)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反力梁(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CN202020702833.3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反力梁系统 Active CN212110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2833.3U CN21211054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反力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2833.3U CN21211054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反力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10549U true CN21211054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2833.3U Active CN21211054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反力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105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2712A (zh) * 2021-12-07 2022-03-0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桁架结构加载试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2712A (zh) * 2021-12-07 2022-03-0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桁架结构加载试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3849B (zh) 自架设顶升塔
EP2897893B1 (en) Device for lifting objects
CN109896410B (zh) 一种四自由度立式安装平台
CN212110549U (zh) 一种反力梁系统
CN109534214B (zh) 一种可调整加载高度的门式反力架
CN219567291U (zh) 一种管桩吊具
JP2007210703A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据付装置および据付工法
CN216325970U (zh) 升降输送设备
CN215479527U (zh) 无人驾驶叉车用门架总成
CA1140527A (en) Jacking device
CN212799260U (zh) 基于液压提升器的转炉汽包吊装装置
CN213503369U (zh) 用于装载钻杆的装具
CN110965641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9879220B (zh) 一种可调式销轴安装平台
KR100514339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220561437U (zh) 一种辊压机轴承组装平台
CN219432945U (zh) 一种拼接式设备底座
CN219471034U (zh) 桩基静载试验设备
CN214031410U (zh) 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
CN220412013U (zh) 提升设备以及物流输送系统
CN212668948U (zh) 一种大跨度框架内空吊装工具
CN112557217B (zh) 超大幅宽连续尺寸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试验系统
CN212639670U (zh) 一种海上吊装设备的脱钩装置
CN219296948U (zh) 一种安装辅助装置
CN221586798U (zh) 一种电力设备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