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1833U -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01833U CN212101833U CN202020316880.4U CN202020316880U CN212101833U CN 212101833 U CN212101833 U CN 212101833U CN 202020316880 U CN202020316880 U CN 202020316880U CN 212101833 U CN212101833 U CN 2121018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ope
- supporting
- wall
- bui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35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液压升降架,所述液压升降架的顶部设有升降台,所述液压升降架的一侧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均设有滑槽,且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的底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前后两侧相对设有滑块,且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上对称套接有卷绳器,两个所述卷绳器的外壁上均包裹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杆、卷绳器、钢丝绳、滑块和滑槽,实现了升降箱的平稳升降,不需通过降低升降台拿取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升降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升降机升降时间较长,在建筑工人通过升降机升高到作业位置时,地面上的工作人员无法向建筑工人传递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需要将升降机带着建筑工人再次降落,将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通过升降机带到高处才能继续施工,升降机多次升降,浪费了施工时间,拖慢了施工进度。
根据专利文献申请号 201810555235 .5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液压式升降机,包括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梯,所述升降梯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升降底座和升降梯之间设置有重心调节装置,所述重心调节装置包括重心调节座,所述重心调节座内部为空心的重心调节腔,所述内重心调节腔设置有圆形的调节轨道,所述调节轨道上滑动设置有调节滑座和重心调节配重块,所述调节滑座与重心调节配重块相连,所述调节滑座和调节轨道之间设置有调节驱动装置,虽然加强了升降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不便于传递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建筑用升降机,节约施工过程中传递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升降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垂直安装有液压升降架,所述液压升降架的顶部安装有升降台,所述液压升降架的一侧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均设有滑槽,且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水平安装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的前后两侧相对安装有吊环,所述升降箱的底部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前后两侧中心处相对安装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与每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上对称套接有卷绳器,两个所述卷绳器的外壁上均包裹有钢丝绳,每个所述钢丝绳的尾部均连接有钩环,每个所述钩环均与每个所述吊环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内侧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垂直交错安装有多个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安装有限位板,且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均垂直贯穿所述移动板延伸至所述托板的内底板与其相连,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每个所述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和所述托板的内底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橡胶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卷绳器的一侧均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均垂直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每个所述钢丝绳的尾部均穿过每个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卷绳器的外壁上均相对安装有限位环,每个所述限位环的内壁均通过轴承与每个所述卷绳器的外壁呈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且所述转动杆远离两个所述卷绳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呈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箱的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并排安装有液压伸缩支撑脚组件,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并排安装有两个从动轮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垂直安装有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节约了施工过程中传递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的时间,通过液压升降架将升降台升降到施工位置,当升降台上的施工人员需要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传递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时,将建筑用具或料桶放入升降箱,将吊环钩挂在钩环上,通过驱动电机正转,驱动转动杆转动,通过转动杆带动卷绳器转动,通过不断转动卷绳器收卷钢丝绳,通过不断收卷的钢丝绳带动升降箱上升到便于施工人员取用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的位置,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连接,使升降箱能平稳升降,施工人员不需通过降低升降台拿取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节约了升降台升降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组件减轻升降箱在升降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当升降箱受到振动时,通过橡胶板缓冲部分作用力,之后作用力使移动板向下压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缓冲吸收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时,在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移动板回到原位置,通过限位板限制移动板的位置,通过移动的移动板和压缩弹簧有效的缓冲吸收了作用力,减震效果好,提高了升降箱升降时的稳定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板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B区放大图。
图中:1、支撑座;11、从动轮组;12、通孔;13、液压伸缩支撑脚组件;14、支撑杆;141、滑槽;15、支撑板;151、安装板;2、升降台;21、液压升降架;22、护栏;3、升降箱;31、托板;311、滑块;32、吊环;33、开关板;4、转动杆;41、驱动电机;42、卷绳器;421、限位环;43、钢丝绳;44、钩环;5、减震组件;51、移动板;52、限位杆;521、限位板;53、压缩弹簧;312、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5,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垂直安装有液压升降架21,所述液压升降架21的顶部安装有升降台2,所述液压升降架21的一侧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支撑杆14,两个所述支撑杆14的内侧均设有滑槽141,且两个所述支撑杆14之间水平安装有升降箱3,所述升降箱3的前后两侧相对安装有吊环32,所述升降箱3的底部安装有托板31,所述托板31的前后两侧中心处相对安装有滑块311,每个所述滑块311均与每个所述滑槽141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杆14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安装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外壁上对称套接有卷绳器42,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外壁上均包裹有钢丝绳43,每个所述钢丝绳43的尾部均连接有钩环44,每个所述钩环44均与每个所述吊环32配合连接,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一侧均设有通孔12,两个所述通孔12均垂直贯穿所述支撑板15,且每个所述钢丝绳43的尾部均穿过每个所述通孔12,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外壁上均相对安装有限位环421,每个所述限位环421的内壁均通过轴承与每个所述卷绳器42的外壁呈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151,且所述转动杆4远离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151呈转动连接,所述升降箱3的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板33,所述支撑座1的两侧均并排安装有液压伸缩支撑脚组件13,且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并排安装有两个从动轮组11,所述升降台2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垂直安装有护栏2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通孔12便于卷绳器42收放钢丝绳43,通过限位环421防止在收放过程中钢丝绳43的位置偏移,导致升降箱3升降不稳定,通过打开开关板33便于向升降箱3中放入建筑用具或料桶等,通过液压伸缩支撑脚组件13稳固升降机,通过从动轮组11实现升降机的移动,通过护栏22降低施工人员从升降台2上坠落的可能性。
请着重参照附图4,所述托板31的内侧安装有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移动板51,所述移动板51的顶部垂直交错安装有多个限位杆52,每个所述限位杆52的顶端均安装有限位板521,且每个所述限位杆52的底端均垂直贯穿所述移动板51延伸至所述托板31的内底板与其相连,每个所述限位杆52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53,每个所述压缩弹簧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51的底部和所述托板31的内底板相连,所述托板31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橡胶板3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震组件5减轻升降箱3在升降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当升降箱3受到振动时,通过橡胶板312缓冲部分作用力,之后作用力使移动板51向下压动压缩弹簧53,压缩弹簧53带动移动板51向下移动,缓冲吸收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时,在压缩弹簧53弹力的作用下,移动板51回到原位置,通过限位板521限制移动板51的位置,通过移动的移动板51和压缩弹簧53有效的缓冲吸收了作用力,减震效果好,提高了升降箱3升降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液压升降架21将升降台2升降到施工位置,当升降台2上的施工人员需要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传递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时,将建筑用具或料桶放入升降箱3,将吊环32钩挂在钩环44上,通过驱动电机41正转,驱动转动杆4转动,通过转动杆4带动卷绳器42转动,通过不断转动卷绳器42收卷钢丝绳43,通过不断收卷的钢丝绳43带动升降箱3上升到便于施工人员取用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的位置,通过滑块311与滑槽141的滑动连接,使升降箱3能平稳升降,施工人员不需通过降低升降台2拿取建筑用具或建筑用料,节约了升降台2升降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驱动电机41反转,即可使升降箱3下落,以便进行下一次送料,当升降箱3受到振动时,通过橡胶板312缓冲部分作用力,之后作用力使移动板51向下压动压缩弹簧53,压缩弹簧53带动移动板51向下移动,缓冲吸收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时,在压缩弹簧53弹力的作用下,移动板51回到原位置,通过限位板521限制移动板51的位置,通过移动的移动板51和压缩弹簧53有效的缓冲吸收了作用力,减震效果好,提高了升降箱3升降时的稳定性。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垂直安装有液压升降架(21),所述液压升降架(21)的顶部安装有升降台(2),所述液压升降架(21)的一侧并排垂直安装有两个支撑杆(14),两个所述支撑杆(14)的内侧均设有滑槽(141),且两个所述支撑杆(14)之间水平安装有升降箱(3),所述升降箱(3)的前后两侧相对安装有吊环(32),所述升降箱(3)的底部安装有托板(31),所述托板(31)的前后两侧中心处相对安装有滑块(311),每个所述滑块(311)均与每个所述滑槽(141)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杆(14)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安装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外壁上对称套接有卷绳器(42),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外壁上均包裹有钢丝绳(43),每个所述钢丝绳(43)的尾部均连接有钩环(44),每个所述钩环(44)均与每个所述吊环(32)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1)的内侧安装有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移动板(51),所述移动板(51)的顶部垂直交错安装有多个限位杆(52),每个所述限位杆(52)的顶端均安装有限位板(521),且每个所述限位杆(52)的底端均垂直贯穿所述移动板(51)延伸至所述托板(31)的内底板与其相连,每个所述限位杆(52)的外壁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53),每个所述压缩弹簧(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51)的底部和所述托板(31)的内底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1)的内顶板上安装有橡胶板(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一侧均设有通孔(12),两个所述通孔(12)均垂直贯穿所述支撑板(15),且每个所述钢丝绳(43)的尾部均穿过每个所述通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外壁上均相对安装有限位环(421),每个所述限位环(421)的内壁均通过轴承与每个所述卷绳器(42)的外壁呈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安装有安装板(151),且所述转动杆(4)远离两个所述卷绳器(4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板(151)呈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3)的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板(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两侧均并排安装有液压伸缩支撑脚组件(13),且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并排安装有两个从动轮组(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的顶部靠近外沿边垂直安装有护栏(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16880.4U CN212101833U (zh) | 2020-03-15 | 2020-03-15 |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16880.4U CN212101833U (zh) | 2020-03-15 | 2020-03-15 |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01833U true CN212101833U (zh) | 2020-12-08 |
Family
ID=7363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1688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01833U (zh) | 2020-03-15 | 2020-03-15 |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018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19361A (zh) * | 2021-02-08 | 2021-06-08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垂直起吊装置 |
-
2020
- 2020-03-15 CN CN202020316880.4U patent/CN2121018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19361A (zh) * | 2021-02-08 | 2021-06-08 |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垂直起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14559U (zh) | 一种高安全性龙门起重机 | |
CN212101833U (zh) | 一种建筑用升降机 | |
CN21194609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平台降噪音结构 | |
CN211141465U (zh) | 一种电力电网维修用升降梯 | |
CN211255122U (zh) | 液压升降装置 | |
CN210105344U (zh) | 一种升降式建筑施工卸料平台 | |
CN216807960U (zh) | 一种适用于机电安装项目安全升降装置 | |
CN211946094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可分层安全性升降装置 | |
CN210366531U (zh) | 一种施工升降机保护装置 | |
CN109879154B (zh) | 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起吊装置 | |
CN211058325U (zh) | 自升式卸料平台 | |
CN110550573A (zh) | 一种电网基建升降装置 | |
CN207957473U (zh) | 一种电梯用升降机 | |
KR910007858Y1 (ko) | 건축용 승강기 | |
CN216613617U (zh) | 一种电梯安装用吊篮 | |
CN108249264A (zh) | 一种电梯用升降机 | |
CN217151298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物料提升装置 | |
CN21344608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护装置 | |
CN216235538U (zh) | 一种电梯吊装定位装置 | |
CN217458638U (zh) |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 |
CN218290217U (zh) | 一种机电安装用吊运装置 | |
CN218088476U (zh) |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 | |
CN218202058U (zh) | 一种用于电梯安装的平台 | |
CN211594658U (zh) | 一种桥梁施工的液压起重机构 | |
CN217264616U (zh) |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墙门口板安装工具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