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1738U -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1738U
CN212101738U CN202020570776.8U CN202020570776U CN212101738U CN 212101738 U CN212101738 U CN 212101738U CN 202020570776 U CN202020570776 U CN 202020570776U CN 212101738 U CN212101738 U CN 212101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ush
plate
pushing
movabl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07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艳
薛珊
韩文杰
王菊蕊
郭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He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205707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1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1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1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包括车身、推举结构和吊升结构,在进行推升时,两侧的气动杆同时作业,通过气动杆推动气缸的行进进程,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推举板的举升,保证推举板的举升,同时配合倾斜角,实现多角度的举升,在推送电机的配合下,实现推送齿轮的旋转,在推升齿板的配合推进下,能够更好的保证举升时的中心稳定,保证升降装置的稳定作业,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吊装时,收线盘作业,带动拉伸电机旋转,拉动钢丝绳,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的配合作业下,能够减少拉升力的输出,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减少收线盘的负压,能够提高提升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提升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力学应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
在常用的升降装置中,工程力学的应用尤为重要,现有的升降装置在对物体进行升降提升时,由于物体质量不均,容易导致重心不稳,举升设备容易倾倒,造成安全事故,在拉伸提升的过程中,通过直线吊升,电机的负载大,导致运行的安全性低,针对以上缺点,需要设计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升降装置在对物体进行升降提升时,由于物体质量不均,容易导致重心不稳,举升设备容易倾倒,造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包括车身、推举结构和吊升结构,所述推举结构安装在车身的顶侧,所述吊升结构安装在推举结构的端部;
所述推举结构包括推举板、推送齿轮、推升齿板、推送电机、限位板、气缸和气动杆,所述推举板的底侧两端与车身的顶侧中间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连接支座,所述气缸的底端通过销钉配合安装在车身顶侧的连接支座内,所述气动杆的一端配合插接安装在气缸内部,所述气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销钉配合安装在推举板底侧的连接支座内,所述推送电机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推举板的顶侧,所述推送齿轮安装在推送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限位板配合安装在推送电机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推升齿板贯穿限位孔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升结构包括收线盘、拉伸电机、固定扣、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动滑轮、挂钩和第二动滑轮,所述拉伸电机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限位板的顶侧,所述收线盘配合安装在拉伸电机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安装在推升齿板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固定扣、第一定滑轮并列安装在推升齿板的一端底侧,所述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配合设置在推升齿板的一端底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举板的底侧与车身的顶侧之间对称安装有两所述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送齿轮设置在推升齿板的底侧,所述推送齿轮与推升齿板互为啮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线盘、固定扣、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通过钢丝绳环绕串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挂钩通过钢丝绳连接固定在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的底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进行推升时,两侧的气动杆同时作业,通过气动杆推动气缸的行进进程,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推举板的举升,保证推举板的举升,同时配合倾斜角,实现多角度的举升,在推送电机的配合下,实现推送齿轮的旋转,在推升齿板的配合推进下,能够更好的保证举升时的中心稳定,保证升降装置的稳定作业,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吊装时,收线盘作业,带动拉伸电机旋转,拉动钢丝绳,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的配合作业下,能够减少拉升力的输出,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减少收线盘的负压,能够提高提升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提升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升结构立体图;
图中:1、车身;2、推举结构;3、吊升结构;21、推举板;22、推送齿轮;23、推升齿板;24、推送电机;25、限位板;26、气缸;27、气动杆;31、收线盘;32、拉伸电机;33、固定扣;34、第一定滑轮;35、第二定滑轮;36、第一动滑轮;37、挂钩;38、第二动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包括车身1、推举结构2和吊升结构3,推举结构2安装在车身1的顶侧,吊升结构3安装在推举结构2的端部;
推举结构2包括推举板21、推送齿轮22、推升齿板23、推送电机24、限位板25、气缸26和气动杆27,推举板21的底侧两端与车身1的顶侧中间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连接支座,气缸26的底端通过销钉配合安装在车身1顶侧的连接支座内,气动杆27的一端配合插接安装在气缸26内部,气动杆27的另一端通过销钉配合安装在推举板21底侧的连接支座内,推送电机24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推举板21的顶侧,推送齿轮22安装在推送电机24的输出端部,限位板25配合安装在推送电机24的一侧,限位板2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推升齿板23贯穿限位孔内部;
吊升结构3包括收线盘31、拉伸电机32、固定扣33、第一定滑轮34、第二定滑轮35、第一动滑轮36、挂钩37和第二动滑轮38,拉伸电机32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限位板25的顶侧,收线盘31配合安装在拉伸电机32的输出端部,第二定滑轮35固定安装在推升齿板23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扣33、第一定滑轮34并列安装在推升齿板23的一端底侧,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配合设置在推升齿板23的一端底侧;
推举板21的底侧与车身1的顶侧之间对称安装有两气缸26,能够通过气缸26作业,能够实现对推举板21的举升;
推送齿轮22设置在推升齿板23的底侧,推送齿轮22与推升齿板23互为啮合结构,能够配合实现对推升齿板23的推动;
收线盘31、固定扣33、第一定滑轮34、第二定滑轮35、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通过钢丝绳环绕串联,能够组合配合实现拉升作业;
挂钩37通过钢丝绳连接固定在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的底侧,能够配合实现吊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进行推升时,两侧的气动杆27同时作业,通过气动杆27推动气缸26的行进进程,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推举板21的举升,保证推举板21的举升,同时配合倾斜角,实现多角度的举升,在推送电机24的配合下,实现推送齿轮22的旋转,在推升齿板23、的配合推进下,能够更好的保证举升时的中心稳定,保证升降装置的稳定作业,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吊装时,收线盘31作业,带动拉伸电机32旋转,拉动钢丝绳,通过第一定滑轮34、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的配合作业下,能够减少拉升力的输出,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减少收线盘31的负压,能够提高提升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提升的质量。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推举结构(2)和吊升结构(3),所述推举结构(2)安装在车身(1)的顶侧,所述吊升结构(3)安装在推举结构(2)的端部;
所述推举结构(2)包括推举板(21)、推送齿轮(22)、推升齿板(23)、推送电机(24)、限位板(25)、气缸(26)和气动杆(27),所述推举板(21)的底侧两端与车身(1)的顶侧中间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连接支座,所述气缸(26)的底端通过销钉配合安装在车身(1)顶侧的连接支座内,所述气动杆(27)的一端配合插接安装在气缸(26)内部,所述气动杆(27)的另一端通过销钉配合安装在推举板(21)底侧的连接支座内,所述推送电机(24)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推举板(21)的顶侧,所述推送齿轮(22)安装在推送电机(24)的输出端部,所述限位板(25)配合安装在推送电机(24)的一侧,所述限位板(2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推升齿板(23)贯穿限位孔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升结构(3)包括收线盘(31)、拉伸电机(32)、固定扣(33)、第一定滑轮(34)、第二定滑轮(35)、第一动滑轮(36)、挂钩(37)和第二动滑轮(38),所述拉伸电机(32)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限位板(25)的顶侧,所述收线盘(31)配合安装在拉伸电机(32)的输出端部,所述第二定滑轮(35)固定安装在推升齿板(23)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固定扣(33)、第一定滑轮(34)并列安装在推升齿板(23)的一端底侧,所述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配合设置在推升齿板(23)的一端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举板(21)的底侧与车身(1)的顶侧之间对称安装有两所述气缸(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齿轮(22)设置在推升齿板(23)的底侧,所述推送齿轮(22)与推升齿板(23)互为啮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31)、固定扣(33)、第一定滑轮(34)、第二定滑轮(35)、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通过钢丝绳环绕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37)通过钢丝绳连接固定在第一动滑轮(36)和第二动滑轮(38)的底侧。
CN202020570776.8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Active CN212101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776.8U CN21210173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0776.8U CN21210173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1738U true CN21210173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0776.8U Active CN212101738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1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5497U (zh) 一种伸缩型钢管吊梁
CN212101738U (zh) 一种基于工程力学的升降装置
CN210655901U (zh) 一种金属机械加工用吊运装置
CN217376990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件的吊装设备
CN215558702U (zh) 一种能够避免吊链故障发生的板链提升机
CN116812785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吊装机械臂
CN209635828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模台堆垛机开门机构
CN112338897A (zh) 一种横拉杆吊运助力机械手
CN21680795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气动链条提升机构
CN220223204U (zh) 一种吊装装置
CN221145030U (zh) 一种涨紧油缸缸筒生产的提升机构
CN221876314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吊装装置
CN218860230U (zh) 一种四点同时起吊装置
CN116902769B (zh) 一种管道提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9792160U (zh) 一种线材上料辅助转移结构
CN216889930U (zh) 一种快速提升机
CN210973582U (zh) 一种吊装工具
CN219009688U (zh) 一种吊装轮式车辆装备的便携式网具器材
CN221027144U (zh) 一种液压提升装置空载下快速下放钢索的工具
CN211813263U (zh) 一种可同时抓取多个底板的抓夹机构
CN212712636U (zh) 一种提升机的主动轮逆止装置
CN215169146U (zh) 一种自动开门系统
CN220845253U (zh) 一种重物牵引设备
CN220845232U (zh) 一种彩钢板安装用吊运装置
CN220577317U (zh) 一种钢结构钢材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