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6998U -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6998U
CN212096998U CN201922443254.1U CN201922443254U CN212096998U CN 212096998 U CN212096998 U CN 212096998U CN 201922443254 U CN201922443254 U CN 201922443254U CN 212096998 U CN212096998 U CN 212096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itator
plate
side plate
compound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32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Xingtai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Xingtai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Xingtai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Xingtai Non 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32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6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6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6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搅拌桶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包括弧形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导料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中转腔,所述导料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进料腔,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下端穿插在所述中转腔内,且所述混料筒的上部开设有混料出口,所述混料筒的下部开设有混料入口,所述混料筒内穿插有绞龙,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搅拌桶的下部或下端设置有出料管。通过将进料斗设置在搅拌桶的下方,并利用绞龙将塑料颗粒送入搅拌桶,同时实现混料动作,使用较为方便、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是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也称为塑料米,是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塑料颗粒可以分为原生料和再生料,其中再生料为对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并重新造粒所获得的塑料颗粒,其性能和价格与原生料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塑料制品性能的情况下,通常会安装特定的比例将原生料和再生料相互混合形成混合料,再用混合料作为原材料生产塑料制品,这一混合工序通常利用搅拌装置来完成。现有的搅拌装置的进料口通常位于搅拌桶的上端,使用时需要将塑料颗粒搬运至高处才能投入搅拌桶,使用较不方便,为此,部分企业通过设置提升机构将塑料颗粒提升至高处并投入搅拌桶,然而这不仅需要增加设备成本,而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塑料颗粒搅拌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包括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搅拌桶和位于所述搅拌桶下方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包括竖直布置的弧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下端的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一端上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另一端上的第二侧板以及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布置的导料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料板的上侧面,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距由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中转腔,所述导料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进料腔,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竖直布置且上端与所述搅拌桶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下端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穿出并穿插在所述中转腔内,且所述混料筒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连通的混料出口,所述混料筒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中转腔连通的混料入口,所述混料筒内穿插有绞龙,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绞龙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搅拌桶的下部或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桶的内腔下部呈漏斗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且所述出料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搅拌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桶的下部或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连通的卸料管,所述卸料管上安装有卸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行走轨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行走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进料斗设置在搅拌桶的下方,并利用绞龙将塑料颗粒送入搅拌桶,同时实现混料动作,由于无需将塑料颗粒搬运至高处进行投料,使用较为方便,由于绞龙位于搅拌桶内,且能够同时实现混料动作,设备成本相对较低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2、通过将搅拌桶的内腔下部设置为漏斗状,便于搅拌后的塑料颗粒从出料管流出。
3、通过设置行走轨道和行走轮,使得搅拌桶可以移动,不仅可以避免从出料管流出的塑料颗粒堆积成锥状,而且便于实现一个搅拌装置同时与多个生产线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颗粒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料筒和绞龙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支架; 11-行走轮;
20-搅拌桶; 21-混料筒;
22-混料出口; 23-混料入口;
24-绞龙; 25-出料管;
26-卸料管; 27-盖板;
30-进料斗; 31-弧形板;
32-底板; 33-第一侧板;
34-第二侧板; 35-导料板;
36-支承板; 40-行走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包括支架10、固定连接在支架10上的搅拌桶20和位于搅拌桶20下方的进料斗30,其中,进料斗30最好与搅拌桶20和支架10都固定连接,以提高稳定性。
进料斗30包括竖直布置的弧形板31、固定连接在弧形板31下端的底板32、固定连接在弧形板31的一端上的第一侧板33、固定连接在弧形板31的另一端上的第二侧板34以及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布置的导料板35,其中,弧形板31为水平截面呈弧形的板,该弧形板31和底板32共同围合形成中转腔,该中转腔的水平截面形状与下文将会提及的混料筒的水平截面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分别固定连接在导料板35的上侧面,且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之间的间距由与弧形板31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逐渐增大,导料板35、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34共同围合形成进料腔。
优选的,导料板35远离弧形板31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承板36,便于对待投入进料腔的塑料颗粒的装盛容器进行支撑,方便工人投料。
搅拌桶20的内腔上部呈直筒状,搅拌桶20的内腔下部呈漏斗状,搅拌桶20的内腔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竖直布置且上端与搅拌桶20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混料筒21,混料筒21的下端从搅拌桶20的漏斗状的内腔下部的中间位置穿出并穿插在中转腔内,且混料筒21的上部开设有与搅拌桶20的内腔连通的混料出口22,该混料出口22应尽可能靠近搅拌桶20的内腔上壁,混料筒21的下部开设有与中转腔连通的混料入口23,该混料入口23应尽可能靠近中转腔的底部。混料筒21内穿插有绞龙24,且搅拌桶2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绞龙24转动的旋转电机(图中未示出),此外,搅拌桶20的下部或下端设置有与搅拌桶20的内腔连通的出料管25,该出料管25上安装有出料阀(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出料管2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且出料管25的上端连接在搅拌桶20与其漏斗状的内腔下部对应的位置处,这样便于塑料颗粒流出。
优选的,搅拌桶20的下部或下端还设置有与搅拌桶20的内腔连通的卸料管26,卸料管26上安装有卸料阀(图中未示出),便于排出余料。同时,搅拌桶20上还开设有用于维护或清理搅拌桶20的内腔的窗口,该窗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7。此外,搅拌桶20的内腔中还设置叶片式搅拌机构(图中未示出),该叶片式搅拌机构为常规的搅拌机构,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
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还包括行走轨道40,支架10上设置有与走轨道40配合的行走轮11和用于驱动行走轮11转动的行走电机(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通过行走电机驱动支架10在行走轨道11上移动。
使用时,将原生料和再生料同时倒入进料腔(原生料和再生料都为同样材质的塑料颗粒),使其沿着导料板35流入中转腔,然后在绞龙24的作用下进入混料筒21,在这个过程中,原生料和再生料会在流动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混合;然后原生料和再生料在的绞龙24的作用下沿着混料筒21往上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原生料和再生料在重力和绞龙24的推力的双重作用下进行第二次混合;接着,原生料和再生料从混料出口22喷出,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搅拌桶20内,并在搅拌桶20内沉积,此时,通过叶片式搅拌机构对原生料和再生料进行搅拌完成第三次混合;之后,打开出料阀,使得混合后的塑料颗粒沿着出料管25流出,在这个过程中,沉积在搅拌桶20内的塑料颗粒在在重力作用下流动,使得原生料和再生料进行第四次混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搅拌桶和位于所述搅拌桶下方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包括竖直布置的弧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下端的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一端上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另一端上的第二侧板以及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布置的导料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料板的上侧面,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距由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中转腔,所述导料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围合形成进料腔,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竖直布置且上端与所述搅拌桶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下端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穿出并穿插在所述中转腔内,且所述混料筒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连通的混料出口,所述混料筒的下部开设有与所述中转腔连通的混料入口,所述混料筒内穿插有绞龙,所述搅拌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绞龙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搅拌桶的下部或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下部呈漏斗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且所述出料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搅拌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的下部或下端还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桶的内腔连通的卸料管,所述卸料管上安装有卸料阀。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塑料颗粒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轨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行走电机。
CN201922443254.1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Active CN212096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254.1U CN21209699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254.1U CN21209699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6998U true CN212096998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3254.1U Active CN21209699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69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9937A (zh) * 2022-04-28 2022-08-26 四川澳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立式塑料颗粒搅拌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9937A (zh) * 2022-04-28 2022-08-26 四川澳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立式塑料颗粒搅拌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3406B (zh) 环保型沥青再生料进料结构
CN107696283A (zh) 一种具有配料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6715851U (zh) 一种上料均匀的饲料混合搅拌机
CN206576261U (zh) 一种颗粒饲料加工装置
CN107537333A (zh) 可清洗的饲料混合及筛选研磨装置
CN212096998U (zh) 一种塑料颗粒搅拌装置
CN212833430U (zh) 一种low-E玻璃制备用熔融搅拌装置
CN206287350U (zh) 一种免烧砖机用搅拌装置
CN117160348A (zh) 一种环保纳米复合涂料的生产设备
CN210025784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7321253A (zh)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的搅拌筒
CN206887053U (zh) 一种柠檬肥皂制作装置
CN204278234U (zh) 砂浆混合机
CN215434292U (zh) 不定型浇注料用高效搅拌机
CN211729690U (zh) 一种泥土混合搅拌装置
CN214605155U (zh) 一种砂浆搅拌站的上料装置
CN205704714U (zh) 珍珠岩搅拌机
CN213726272U (zh) 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配料机的过滤结构
CN211054071U (zh) 一种搅拌机排出混凝土过程中防飞溅装置
CN210357035U (zh) 一种基质生产防堵混配产线
CN210845488U (zh) 一种砂石分离机进料装置
CN204096454U (zh) 煤粉传送加料混合装置
CN108687956B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料装置
CN206836172U (zh) 一种饲料搅拌机
CN210171288U (zh) 一种方便投料的金属涂层加工用涂料共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