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6641U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86641U CN212086641U CN201922204856.1U CN201922204856U CN212086641U CN 212086641 U CN212086641 U CN 212086641U CN 201922204856 U CN201922204856 U CN 201922204856U CN 212086641 U CN212086641 U CN 2120866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bottom shell
- power supply
- frequency power
- rib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包括盖体和底壳,盖体设有导风口、导线槽、导线挂钩、开口卡槽和压合叶,导风口为微波变频电源的热风输入端口,底壳设有支撑叶、凸台、支撑柱、支撑筋、限位筋、高压隔离筋、支撑脚和扣位,底壳的凸台与盖体的开口卡槽吻合卡接、形成卡接式连接结构,使盖体的压合叶与底壳的支撑叶吻合对接;盖体和底壳通过卡接式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在内腔形成导风道,支撑柱用于对变频电源板支撑,支撑筋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底壳的内侧壁,形成侧壁间隙风道;扣位位于支撑筋的上方呈梯形状,限位筋设置在底壳的内壁,高压隔离筋有二块、设置在底壳的一侧。具有通风效率高、整体散热量大和散热效果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属于工业微波变频电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微波设备磁控管驱动电源,通常是采用工频高压变压器电路结构,由于其耗能高、体积大、笨重以及功率不可调;因此限制该微波设备的多用性。近年来,微波变频电源因节能省电、可靠性好、宽电压适应、可连续调整功率等优点,正逐步替代传统工频高压变压器电路结构。
由于微波变频电源的高频变压器和半导体功率元件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通过散热结构将所述高频变压器和半导体功率元件产生的热量排走,否则会造成该高频变压器和半导体功率元件温升过快及温度过高。而过高的温度会使高频变压器和半导体功率元件等电子元件的工作可靠性降低并缩短其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由于微波变频电源的整体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如下问题:外壳通风及散热风道结构不合理、通风效率低、整体散热量小、散热效果差。
为了维持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环境,保证使用寿命,所以变频电源外壳与风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存在通风及散热风道结构不合理、通风效率低、整体散热量小和散热效果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具有通风及散热风道设置合理、通风效率高、整体散热量大和散热效果好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包括盖体和底壳,其结构特点在于:盖体设有导风口、导线槽、导线挂钩、开口卡槽和压合叶,所述导风口为微波变频电源的热风输入端口,导线槽用于放置导线,导线挂钩用于钩挂导线;底壳设有支撑叶、凸台、支撑柱、支撑筋、限位筋、高压隔离筋、支撑脚和扣位,所述底壳的凸台与盖体的开口卡槽吻合卡接、形成卡接式连接结构,使盖体的压合叶与底壳的支撑叶吻合对接;盖体和底壳通过卡接式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在内腔形成导风道,支撑柱用于对变频电源板支撑、以在变频电源板与底壳之间形成间隙风道,支撑筋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底壳的内侧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的边缘支撑,形成侧壁间隙风道;扣位位于支撑筋的上方并呈梯形状、用于卡扣变频电源板,限位筋设置在底壳的内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限位,高压隔离筋有二块、设置在底壳的一侧,用于分隔变频电源板的高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底壳的支撑叶包括第一支撑叶和第二支撑叶,底壳的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底壳的支撑脚有四个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撑脚;盖体具有第一压合叶和第二压合叶,该第一压合叶和第二压合叶分别紧贴底壳的第一支撑叶,盖体的第一压合筋、第二压合筋与第一压合叶配合,把底壳的第一支撑叶嵌入卡紧;盖体第三压合筋和第四压合筋与第二压合叶配合,把底壳的第二支撑叶嵌入卡紧;底壳的第一支撑叶外壁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时定位盖体第一压合叶所用,底壳的第二支撑叶的外壁设有第二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时定位盖体的第二压合叶;盖体第一压合叶长度小于第一支撑叶,盖体第二压合叶长度小于第二支撑叶。
进一步地,底壳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位于底壳的对角位上且含有螺丝孔,高度大于或等于5mm,形成对变频电源板的隔空支撑结构,当变频电源板放置于底壳上时,螺丝通过变频电源板上第一螺丝孔打进第一支撑柱和通过第二螺丝孔打进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支撑于变频电源板的高压无铜箔位置,具有圆角结构以避免应力压裂印刷板;底壳的支撑筋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底壳的扣位包括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第一扣位位于第一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二扣位位于第二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直角梯形状,并其正下方有开槽,当变频电源板从上方放到底壳时,变频电源板滑过梯形斜边,扣位受力变形使变频电源板到达安装位置,由扣位与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将变频电源板卡住;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位于底壳的对角位置。
进一步地,底壳的限位筋,其作用是在变频电源板与第二支撑叶之间隔出间隙,以避免在受外力挤压时将变频电源板挤坏;第三支撑筋与第二支撑柱上各设有与限位筋宽度相同的筋位;限位筋的宽度为1-10mm、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柱高度;底壳上具有二个高压隔离筋,当变频电源板装进外壳后,所述高压隔离筋各穿过变频电源板高压槽的一个高压槽,将第一高压二极管与第二高压二极管的两个引脚隔开,以避免蟑螂横跨引脚导致短路打火;二个高压隔离筋的高度各为10-30mm。
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第三支撑筋、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共同支撑起变频电源板,受力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底壳上的四个支撑脚中的每一个支撑脚分别与另外三个脚之间设有相连筋,构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筋位高度为5-30mm;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的底部各设有螺丝孔,通过将螺丝打进该螺丝孔以固定变频电源板;四个支撑脚高度由导风道和磁控管空间决定,导风道与磁控管之间有10mm以上距离,所述四个支撑脚的高度为0-50mm;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在原有相连筋基础上加设梯形支撑筋,以加强四个支撑脚的稳固性。
导风道中的气流通过散热风扇所提供,所述气流给变频电源与磁控管散热所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道位于导风口的后方并两者相互连通,气流经过导风口后到达导风道,盖体中设有第一导风叶、第二导风叶和第三导风叶,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外翻,第一导风叶外翻角度为30°-90°,第二导风叶外翻角度为30°-90°,第二导风叶与磁控管之间不留空隙,以增大导风口面积,将更多气流导进导风口;第三导风叶与导风道侧面为同一面,且贴近微波炉外壳侧,第三导风叶不外翻,且伸长10-30mm(具体长度根据不同机型与风扇相对距离确定)。
进一步地,由第一导风叶及第二导风叶外翻部分、第三导风叶伸长部分和底壳共同构成导风口;导风口上有导线槽,该导线槽用于放置变频电源板的高压灯丝线,导线槽成“S”型、“L”型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构成高压灯丝线的防拉伸结构;在导线槽边上设有加强筋,形成盖体的加强结构以防止外壳因开槽后机械强度不够而受力损坏;导风道顶部的导线挂钩,用于钩住高压灯丝线尾端以使该高压灯丝线固定在盖体上;导线挂钩的钩尖稍微向内倾斜,并且从外侧往内削去一半厚度,导线挂钩的钩背设有加强筋、正下方有开槽。当高压灯丝线从外侧往挂钩钩尖扣压时,可以很轻易的扣进导线挂钩内,高压灯丝线扣进导线挂钩后,连接到磁控管灯丝端子提供激励电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包括盖体和底壳,通过底壳的凸台与盖体的开口卡槽吻合卡接、形成卡接式连接结构,使盖体的压合叶与底壳的支撑叶吻合对接;盖体和底壳通过卡接式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在内腔形成导风道,支撑柱用于对变频电源板支撑、以在变频电源板与底壳之间形成间隙风道,支撑筋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底壳的内侧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的边缘支撑,形成侧壁间隙风道;底壳的内壁设有限位筋、用于对变频电源板限位;因此能够解决现有微波变频电源存在底壳的通风及散热风道结构不合理、通风效率低、整体散热量小和散热效果差等问题,具有通风及散热风道设置合理、通风效率高、整体散热量大和散热效果好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壳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底壳的结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散热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8,本实施例1涉及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包括盖体1和底壳2,盖体1设有导风口1-1、导线槽1-3、导线挂钩1-4、开口卡槽1-5和压合叶,所述导风口 1-1为微波变频电源的热风输入端口,导线槽1-3用于放置导线,导线挂钩1-4用于钩挂导线;底壳2设有支撑叶2-1、凸台2-2、支撑柱2-3、支撑筋2-4、限位筋2-5、高压隔离筋2-6、支撑脚2-7和扣位2-11,所述底壳的凸台2-2与盖体的开口卡槽1-5吻合卡接、形成卡接式连接结构,使盖体1的压合叶与底壳的支撑叶2-1吻合对接;盖体1和底壳2通过卡接式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在内腔形成导风道1-2,支撑柱2-3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支撑、以在变频电源板3与底壳2之间形成间隙风道,支撑筋2-4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底壳2的内侧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的边缘支撑,形成侧壁间隙风道;扣位2-11位于支撑筋2-4的上方并呈梯形状、用于卡扣变频电源板3,限位筋2-5设置在底壳2的内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限位,高压隔离筋2-6有二块、设置在底壳的一侧,用于分隔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电源。
进一步地,底壳2的支撑叶2-1包括第一支撑叶和第二支撑叶,底壳2的支撑柱2-3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底壳2的支撑脚2-7有四个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撑脚;盖体1具有第一压合叶1-6和第二压合叶1-7,该第一压合叶1-6和第二压合叶1-7分别紧贴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盖体的第一压合筋1-11和第二压合筋1-12与第一压合叶1-6配合,把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嵌入卡紧;盖体第三压合筋1-13和第四压合筋1-14与第二压合叶22配合,把底壳的第二支撑叶2-1嵌入卡紧;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外壁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1时定位盖体的第一压合叶1-6,底壳 2的第二支撑叶2-1的外壁设有第二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1时定位盖体的第二压合叶 1-7;盖体第一压合叶1-6长度小于第一支撑叶2-1,盖体第二压合叶1-7长度小于第二支撑叶2-1。
进一步地,底壳2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位于底壳2的对角位上而且含有螺丝孔,高度大于或等于5mm,形成对变频电源板3的隔空支撑结构,当变频电源板3放置于底壳2上时,螺丝通过变频电源板3上第一螺丝孔打进第一支撑柱2-3及通过第二螺丝孔打进第二支撑柱2-3;第三支撑柱2-3支撑于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无铜箔位置,具有圆角结构以避免应力压裂印刷板;底壳的支撑筋2-4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底壳的扣位2-11包括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第一扣位位于第一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二扣位位于第二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直角梯形状,并其正下方有开槽,当变频电源板3从上方放到底壳2时,变频电源板3滑过梯形斜边,扣位2-11受力变形使变频电源板101到达安装位置,由扣位2-11与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将变频电源3卡住;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位于底壳的对角位置。
进一步地,底壳2的限位筋2-5,其作用是在变频电源板3与第二支撑叶之间隔出间隙,以避免在受外力挤压时将变频电源板3挤坏;第三支撑筋与第二支撑柱上各设有与限位筋2-5宽度相同的筋位;限位筋2-5的宽度为1-10mm、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柱高度;底壳2上具有二个高压隔离筋,当变频电源板3装进外壳后,所述高压隔离筋各穿过变频电源板高压槽的一个高压槽,将第一高压二极管与第二高压二极管的两个引脚隔开,以避免蟑螂横跨引脚导致短路打火;二个高压隔离筋的高度各为10-30mm。
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第三支撑筋、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共同支撑起变频电源板,受力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底壳2上的四个支撑脚中的每一个支撑脚分别与另外三个脚之间设有相连筋2-9,构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筋位高度为5-30mm;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的底部各设有螺丝孔2-7-1,通过将螺丝打进该螺丝孔2-7-1以固定变频电源板3;四个支撑脚高度由导风道、磁控管空间决定,导风道1-2与磁控管之间有 10mm以上距离,所述四个支撑脚的高度为0-50mm;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在原有相连筋基础上加设梯形支撑筋,以加强四个支撑脚的稳固性。
导风道1-2中的气流通过散热风扇3-15所提供,所述气流给变频电源3与磁控管8散热所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道1-2位于导风口1-1的后方并两者相互连通,气流经过导风口1-1后到达导风道1-2,盖体1中设有第一导风叶1-8、第二导风叶1-9和第三导风叶 1-10,第一导风叶1-8和第二导风叶1-9外翻,第一导风叶1-8外翻角度为30°-90°(根据炉子空间而定,尽量贴近微波炉腔体),第二导风叶1-9外翻角度为30°-90°(根据与磁控管相对位置而定,刚好到磁控管散热片下边框),第二导风叶1-9与磁控管8之间不留空隙,以增大导风口1-1面积,将更多气流导进导风口;第三导风叶1-10与导风道 1-2侧面为同一面,且贴近微波炉外壳侧,第三导风叶不外翻,且伸长10-30mm(具体长度根据不同机型与风扇相对距离确定)。
进一步地,由第一导风叶1-8和第二导风叶1-9外翻部分、第三导风叶1-10伸长部分和底壳2共同构成导风口1-1;导风口1-1上有导线槽1-3,该导线槽1-3用于放置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灯丝线4,导线槽1-3成“S”型、“L”型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构成高压灯丝线4的防拉伸结构;在导线槽1-3边上设有加强筋,形成盖体1的加强结构以防止外壳因开槽后机械强度不够而受力损坏;导风道1-2顶部的导线挂钩1-4,用于钩住高压灯丝线4尾端并使该高压灯丝线4固定在盖体1上;导线挂钩1-4的钩尖稍微向内倾斜,并从外侧往内削去一半厚度,导线挂钩1-4的钩背设有加强筋、正下方有开槽。当高压灯丝线4从外侧往挂钩钩尖扣压时,可以很轻易的扣进导线挂钩1-4内,高压灯丝线4扣进导线挂钩1-4后,连接到磁控管灯丝端子6提供激励电压。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壳,导风效果好,置于其中的变频电源板散热效果好。所述外壳包括:盖体与底壳,其中盖体位于底壳的顶部。盖体包括导风口、导风道、“S”型导线槽、导线挂钩、开口卡槽和安装筋。底壳包括底壳支撑柱、底壳加强筋、变频限位筋、变频支撑柱、高压隔绝筋、螺丝柱。由于底壳有高压隔离筋位,把相邻的高压区域隔开,避免了高压区域间有蟑螂等异物横跨打火,增强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壳支撑脚可以呈正方形,每一个支撑脚均与另外三个支撑脚相连加筋位,形成四个等腰三角形,且在相连筋基础上加梯形支撑筋,大大加强底壳与支撑脚的机械强度。第二导风叶上有“S”型、“L”型或其他不规则导线槽,导风道上有导线挂钩,灯丝线经过导线槽与导线挂钩,不易脱落,固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壳挂钩与扣位下方均开有槽,减小受力变形难度,且均加有加强筋,提高挂钩与扣位的韧性与强度。本实用新型外壳第一导风叶与第二导风叶往外翻折,导风口空间利用合理,导风面积大,导气流量多。
本实用新型外壳支撑变频电源板位置分布均匀,受外力挤压时可以充分缓冲,不至于损坏变频板;第三导风叶没有外翻,且相对风扇位置比第一导风叶与第二导风叶更近,既可离风扇有2-10mm距离,亦可越过风扇,完全覆盖气流。既可节省整机空间,又可防止更多气流逸散。本实用新型底壳有定位柱,装配盖体时靠定位柱可轻易定位安装。
Claims (7)
1.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包括盖体(1)和底壳(2),其特征在于:盖体(1)设有导风口(1-1)、导线槽(1-3)、导线挂钩(1-4)、开口卡槽(1-5)和压合叶,所述导风口(1-1)为微波变频电源的热风输入端口,导线槽(1-3)用于放置导线,导线挂钩(1-4)用于钩挂导线;底壳(2)设有支撑叶(2-1)、凸台(2-2)、支撑柱(2-3)、支撑筋(2-4)、限位筋(2-5)、高压隔离筋(2-6)、支撑脚(2-7)和扣位(2-11),所述底壳的凸台(2-2)与盖体的开口卡槽(1-5)吻合卡接、形成卡接式连接结构,使盖体(1)的压合叶与底壳的支撑叶(2-1)吻合对接;盖体(1)和底壳(2)通过卡接式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并在内腔形成导风道(1-2),支撑柱(2-3)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支撑、以在变频电源板(3)与底壳(2)之间形成间隙风道,支撑筋(2-4)有若干个、分别设置在底壳(2)的内侧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的边缘支撑,形成侧壁间隙风道;扣位(2-11)位于支撑筋(2-4)的上方并呈梯形状、用于卡扣变频电源板(3),限位筋(2-5)设置在底壳(2)的内壁、用于对变频电源板(3)限位,高压隔离筋(2-6)有二块、设置在底壳的一侧,用于分隔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的支撑叶(2-1)包括第一支撑叶和第二支撑叶,底壳(2)的支撑柱(2-3)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底壳(2)的支撑脚(2-7)有四个包括第一至第四支撑脚;盖体(1)具有第一压合叶(1-6)和第二压合叶(1-7),该第一压合叶(1-6)和第二压合叶(1-7)分别紧贴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盖体的第一压合筋(1-11)、第二压合筋(1-12)与第一压合叶(1-6)配合,把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嵌入卡紧;盖体第三压合筋(1-13)和第四压合筋(1-14)与第二压合叶(1-7)配合,把底壳的第二支撑叶(2-1)嵌入卡紧;底壳(2)的第一支撑叶(2-1)外壁设有第一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1)时定位盖体第一压合叶(1-6)所用,底壳(2)的第二支撑叶(2-1)的外壁设有第二定位柱,用于装配盖体(1)时定位盖体的第二压合叶(1-7);盖体第一压合叶(1-6)长度小于第一支撑叶(2-1),盖体第二压合叶(1-7)长度小于第二支撑叶(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位于底壳(2)的对角位上并且含有螺丝孔,高度大于或等于5mm,形成对变频电源板(3)的隔空支撑结构,当变频电源板(3)放置于底壳(2)上时,螺丝通过变频电源板(3)上第一螺丝孔打进第一支撑柱(2-3)和通过第二螺丝孔打进第二支撑柱(2-3);第三支撑柱(2-3)支撑于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无铜箔位置,具有圆角结构以避免应力压裂印刷板;底壳的支撑筋(2-4)包括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底壳的扣位(2-11)包括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第一扣位位于第一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二扣位位于第二支撑筋上方并设有加强筋,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直角梯形状,并其正下方有开槽,当变频电源板(3)从上方放到底壳(2)时,变频电源板(3)滑过梯形斜边,扣位(2-11)受力变形使变频电源板(3)到达安装位置,由扣位(2-11)与第一支撑筋、第二支撑筋将变频电源板(3)卡住;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位于底壳的对角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的限位筋(2-5),其作用是在变频电源板(3)与第二支撑叶之间隔出间隙,以避免在受外力挤压时将变频电源板(3)挤坏;第三支撑筋与第二支撑柱上各设有与限位筋(2-5)宽度相同的筋位;限位筋(2-5)的宽度为1-10mm、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柱高度;底壳(2)上具有二个高压隔离筋,当变频电源板(3)装进外壳后,所述高压隔离筋各穿过变频电源板高压槽的一个高压槽,将第一高压二极管与第二高压二极管的两个引脚隔开,以避免蟑螂横跨引脚导致短路打火;二个高压隔离筋的高度各为1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底壳(2)上的四个支撑脚中的每一个支撑脚分别与另外三个脚之间设有相连筋(2-9),构成四个等腰三角形,筋位高度为5-30mm;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的底部各设有螺丝孔(2-7-1),通过将螺丝打进该螺丝孔(2-7-1)以固定变频电源板(3);四个支撑脚高度由导风道和磁控管空间决定,导风道(1-2)与磁控管之间有10mm以上距离,所述四个支撑脚的高度为0-50mm;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在原有相连筋基础上加设梯形支撑筋,以加强四个支撑脚的稳固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道(1-2)位于导风口(1-1)的后方并两者相互连通,气流经过导风口(1-1)后到达导风道(1-2),盖体(1)中设有第一导风叶(1-8)、第二导风叶(1-9)和第三导风叶(1-10),第一导风叶(1-8)和第二导风叶(1-9)外翻,第一导风叶(1-8)外翻角度为30°-90°,第二导风叶(1-9)外翻角度为30°-90°,第二导风叶(1-9)与磁控管(8)之间不留空隙,以增大导风口(1-1)面积,将更多气流导进导风口;第三导风叶(1-10)与导风道(1-2)侧面为同一面,且贴近微波炉外壳侧,第三导风叶不外翻,且伸长10-3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导风叶(1-8)及第二导风叶(1-9)外翻部分、第三导风叶(1-10)伸长部分和底壳(2)共同构成导风口(1-1);导风口(1-1)上有导线槽(1-3),该导线槽(1-3)用于放置变频电源板(3)的高压灯丝线(4),导线槽(1-3)成“S”型或“L”型形状,构成高压灯丝线(4)的防拉伸结构;在导线槽(1-3)边上设有加强筋,形成盖体(1)的加强结构以防止外壳因开槽后机械强度不够而受力损坏;导风道(1-2)顶部的导线挂钩(1-4),用于钩住高压灯丝线(4)尾端以使该高压灯丝线(4)固定在盖体(1)上;导线挂钩(1-4)的钩尖稍微向内倾斜,并且从外侧往内削去一半厚度,导线挂钩(1-4)的钩背设有加强筋、正下方有开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4856.1U CN212086641U (zh) | 2019-12-11 | 2019-12-11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04856.1U CN212086641U (zh) | 2019-12-11 | 2019-12-11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86641U true CN212086641U (zh) | 2020-12-04 |
Family
ID=7355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04856.1U Active CN212086641U (zh) | 2019-12-11 | 2019-12-11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86641U (zh) |
-
2019
- 2019-12-11 CN CN201922204856.1U patent/CN2120866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086641U (zh)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 |
CN111010850B (zh)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散热结构和电源 | |
CN110701518A (zh) | 一种悬挂式散热型led灯 | |
CN206442116U (zh) | 风冷型大功率无功补偿功率单元散热结构 | |
CN211669555U (zh) | 一种变频器的温控装置 | |
CN208723780U (zh) | 一种紧凑型变频器结构 | |
CN211089434U (zh)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组件及散热结构 | |
CN110912379B (zh) | 一种改进的微波变频电源组件及散热结构 | |
CN211047487U (zh) | 压缩机电机变频控制器 | |
CN220401043U (zh) | 一种带有led显示的插排电路板 | |
CN207623908U (zh) | 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结构 | |
CN209329944U (zh) | 经济型变频器快速装配结构 | |
CN203116181U (zh) | 空调室外机散热装置 | |
CN214155016U (zh) | 一种一体式微波变频电源外壳 | |
CN201582879U (zh) | 大功率电磁炉功率控制装置结构改进 | |
CN219624114U (zh) | 一种便于装卸的一体化机芯 | |
CN206834747U (zh) | 一种铝合金挤压机智能节电器 | |
CN212217393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电焊机 | |
CN206364688U (zh) | 一种大功率高频充电电源 | |
CN2658979Y (zh) | 超大功率节能灯座 | |
CN221727718U (zh) | 一种组合式通用型交流低压配电柜 | |
CN220586695U (zh) | 132-180kw电动机矢量变频器钣金箱体结构 | |
CN209748422U (zh) | 一种便于更换外壳防护型swl逆变器 | |
CN211791229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的散热装置 | |
CN213783930U (zh) | 一种微波发生系统的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28311 No. 1, DUYE South Road, duning Industrial Zone, Bijiang community,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a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260 No.11, Shunde Innovation Industrial Park, No.25, Sanle East Road, Shunji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ONG RESEAR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